重生2010:我教雷总造手机 第780节

  “感觉不够虔诚啊,古代那都是三跪九叩,五体投地,做错了,重来!”

  “不行,下次遇到这事,我得好好拍照纪念下”

  “这不是明显的作秀,前面人负责做,后面人负责拍,再发网上恶心人”

  一时间,原本打向小米的板子,变成两家企业各挨一半。

  这还没算完。

  媒体接连曝光:这家友商下个月的手机发布会定在德国慕尼黑,再扒出其历史的手机代言人和宣传片——不是老外就是精英人士生活场景。

  36氪再次发表尖锐评论《国货之光:一场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

  「.值得警惕的是某些企业对爱国情怀的精准收割,评论区充斥着“你不爱国”的谩骂;线下门店甚至出现消费者对着手机敬礼的荒诞场景。

  这种道德绑架让理性讨论成为禁忌,质疑产品就是“崇洋媚外”,指出缺陷就是“给外国品牌递刀”。

  而其中我们看到某家手机厂商正在完成一场精妙的商业闭环:用海外发布会营造高端感,靠洋模特宣传片拉升格调,最后用“民族大义”、“家国情怀”堵住所有质疑的声音。

  这种“低质高价”的套路被包装成“技术突破”,营销资金大于研发投入,大量资金流向海外广告——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幅海报、各种国内外明星代言、《华尔街日报》的整版报道,构建出“国际大牌”的幻象,再将溢价成本转嫁给国内消费者。

  那些为溢价买单的消费者,与其说是在支持技术创新,不如说是为一场精心设计的爱国营销付费。

  当一家企业把精力放在话术包装而非技术攻坚,把预算投入公关而非研发,所谓的“国货之光”,不过是收割情怀的镰刀。

  在这场生意里,没有赢家,只有被消费的爱国心和被蒙蔽的消费者.」

  随后,彼岸系微博上两个话题冲上热榜:#真正的爱国是科技创新#、#拒绝道德绑架式营销#。

  雷军个人发了条微博:“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小米七周年发布会#见!”

  德国,慕尼黑。

  正在筹备发布会的余大嘴突然接到老板电话,接通后,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你这点小伎俩能瞒得过谁?

  还绑定上情怀了,不知道前面的事情是什么性质?

  小米现在势头正盛,你在下面瞎搞,知不知道我顶着多大压力?””

  “.是是是,董事长,我错了!我反思!我总结!今晚我会把反思报告发给您”

  “这就完了?”

  “呃”

  “发布会改国内,小米放在同一天!新机的代言人先撤了、宣传片重新拍,最近先找国内的。”

  “同一天,这.”

  “怎么,你对咱们的产品没有信心?”

  “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可能来不及.”

  “这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记得写复盘总结,晚上我要看!”

  “.是!”

  挂了电话,大嘴擦了擦额头的汗,立刻行动。

  紧急会议开了两小时,相关部门迅速启动。

  当会议室内就剩大嘴一个,他才开始写‘检讨’。

  他承认低估了之前事件上面的反应,没想到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一些友商真是玻璃心,稍微夸一下都不行。”他咬着笔杆,“既然软的不好使,那就来硬的。”

  写到一半,他灵光一闪——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掏出电话给老马打了过去,很快敲定一笔合作。

  如果说 2016年是直播电商元年,2017年便是其爆发之年。

  尤其是淘宝的直播电商更是平地起青云,去年GMV不过200亿,今年刚过半就已经突破500亿,年底直接快奔着1000亿去了。

  而曾经两个名不见经传参加海选的小主播薇娅和李佳琦,崭露头角后,在平台明里暗里的扶持下,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一哥一姐,创造了惊人的带货纪录。

  仅仅618一天的时间,薇娅单场2.3亿元创造了仅次于陈默的全网记录,而李佳琦5分钟就卖空15万支口红更是夸张。

  8个月的时间,前者年GMV(商品交易总额)已经超过50亿,而后者也突破30亿,两人在淘宝的粉丝数双双突破的千万大关。

  虽说这种新的带货方式是先在抖音兴起的,但凭借淘宝在电商领域NO.1的地位,在捧出淘宝十大头部主播后,跟抖音的带货也渐渐陷入白热化的竞争中。

  目前双方各占接近40%左右的份额,剩下才是快手等其他平台。

  两人都单独成立公司组建团队,李佳琦更是用一年积蓄在上海买下上亿的汤臣一品,引发不小轰动。

  9月初的一天,李佳琦如往常一样跟自己的团队在准备下个月的选品、谈判,然后就接到了一个的电话——蒋帆的电话。

  “华为的新品发布会定在21号,所以21~23号,你提前准备下,这三天只卖华为这次的新品.”

  “蒋总,这个月的档期早就定好了。”

  “我帮你协调好了”

  “华为的都是数码产品,我这擅长的是美妆.而且我的用户粉丝群体也.”

  “.你有意见?”

  “.没没那..薇娅呢?”

  “跟你一样,虽说她是全品类,科技数码领域是你的弱项,也是她的弱项,我手里有个价值一个亿的流量资源包,这三天你俩谁卖的多,我就给谁!”

  “好的,蒋总,我没问题!”

  “记住,强者从不抱怨环境,而是拥抱变化!”

  “明白!”

  挂断电话,李佳琦眼里燃烧着战意。

  他深知贪多嚼不烂的道理,所以一直聚焦于美妆进行深耕,而对方什么都卖,搞全品类,求大求全。

  自认能力不弱于对方,但数字是不会骗人的,每每被对方压一头。

  现在业内他被称为李老二,这着实令他不爽。

  而这次说不定是一次契机,说不定能借此机会扩宽一下带货的类目。

  不就是卖手机么~姐妹们,买它!

  接完电话第二天,他就接到了华为给出的物料,开始提前熟悉产品。

  另一边薇娅也在进行着备战,直播带货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她是一天不敢懈怠。

  因为她清楚身后有无数人想要取她而代之.

  他们不知道的是,还有一个男人也在为此而准备着,而且准备了很久,他就是老贾!

  如果仅仅只是开播卖货,其实很快就可以开工了。

  可他是谁?

  他是一手打造千亿规模乐视帝国的贾跃亭,是巅峰期手里握着数百亿现金流的男人!

  以他的眼界和格局,带货是暂时的但不是永久的,他要创建属于‘贾跃亭’的带货品牌,形成规模效应。

  所以这次他充分吸取了教训,修炼内功比修炼外功更重要。

  三个月前,在成立乐途网络后,他并没有急于开播,而是先了解、再学习和后思考。

  了解直播带货的全链路和生态模式;

  学习抖音的各种玩法和规则——大到流量分发、电商工具、物流体系,小到视频营销、直播间话术

  最后思考:介入哪些链路,才能让利益持久且最大化。

  两个月后,老贾决定与生产制造商和品牌方合作,亲力亲为组建主播孵化团队、选品团队,设计培训体系(包括话术运营和直播运营课程)。

  换句话说,除了源头和下游,上中游的供应链和产品端,这一次,他全都要!

  半个月学习、半个月组建各个团队、一个月老贾亲自作为导师,对旗下团队进行定向培训,同时还四处洽谈业务,同时还要应对债务方的压力。

  所有事情亲力亲为,他每天最多只睡4个小时。

  如今他两鬓已经染上一抹雪白。

  而支撑他的是“还债”、“复仇”和“证明”组成的三相之力。

  为此他在撰写着独属于‘贾式’风格的带货PPT!

第869章 苹果:我成池鱼了?

  万事俱备后,贾跃亭仍按兵不动,没有选择仓促开播。

  过去一个月,他像打磨精密仪器般筹谋首场直播。

  他太清楚“万事开头难”的分量后续议价、谈判的话语权多寡也大半取决于此。

  首场战绩不仅决定后续议价的话语权,更会成为行业对“贾跃亭式直播”的基准判断。

  因此,选品环节被他攥在掌心反复掂量,必须是熟悉且擅长的领域,才能把容错率压到最低。

  他内心的骄傲不允许自己同一个错误犯两次,毕竟数百亿的教训实在是毕生难忘。

  最终,他采纳了陈默的建议:小米新品。

  这毕竟是他浸淫多年的老本行,硬到手机零部件芯片参数、屏幕素质、供应链逻辑,软到系统生态,闭着眼都能数出个一二三。

  早在 8月陈默与老柳周旋时,贾跃亭已带着乐途团队与小米展开多轮拉锯。

  谈判桌上,在了解完小米这次发布会新品后,他干了件让小米团队咋舌的事,当场拒绝了常规返点,只提一个条件:小米后续新品的抖音首销权,必须牢牢攥在乐途手里。

  当然,这背后藏着销量对赌:达到约定的销量,自动激活下一轮首销权;完不成,一切免谈。

  至于后续的返点,他撂下话:“先打胜仗,再算细账。”

  经乐视一役,老贾总算咂摸透了小米——更准确地说,是彼岸系的玩法。

  陈默那句:“想赚钱,就不能先想着赚钱”。

  小米1代1999赚钱么?平价或者赔本卖,后续产品即便利润率不超过5%,但妨碍小米成为世界前三的手机厂商么?

  同理当初的彼岸呢?弄个游戏,上线后狂送各种福利,送的玩家都开始怀疑人生生怕这么好的公司倒闭,弄个微信到现在还是免费无广告。

  耽误陈默成为首富么?

  这话是矛盾的,也是正确的!

  老贾越品越觉得字字珠玑,奉为圭臬。

  那他的首播,凭什么要盯着眼前三瓜两枣?他要的是免费赚吆喝、是业内地震级的口碑、是“乐途=顶级首销渠道”的锚点效应。

  有了这场胜仗,后续的资源、议价权、行业地位,自然水到渠成。

  首战即决战!

  破釜沉舟就是干!

  神仙打架,苹果遭殃。

  华夏区营销总监对着数据报表一脸懵逼:今年营销投入比去年加了 20%,发布会前特意安排媒体透露iPhone X的外观设计,可热度连往年一半都不到。

首节 上一节 780/8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