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我教雷总造手机 第731节

  台上怒斥声未落,台下永辉董事长脸上的笑容早已僵住,取而代之的是复杂难言的神色。

  关于调改的争议,永辉内部的声音其实并不统一,他本人力挺改革,可他的亲哥却在股东会上投下唯一反对票,这才出现了永辉如调的一幕。

  于东来显然不只是为了发泄情绪而炮轰,

  只见他眼神凌厉地扫向一旁的永辉高管:“正好轮到我分享,你先下去吧。”

  那高管偷瞄台下领导,见无人替自己说话,只得灰溜溜地缩着脖子下台,背影在聚光灯下格外狼狈。

  “这是胖东来在京城的经营数据,日均营收突破600万。”

  于东来切换着投屏,画面里空空如也的货架、摩肩接踵的人群、门口排队长龙.

  这一幕场景让台下友商们呼吸一紧,眼里燃着渴望,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景象。

  可下一秒,屏幕上的数字让众人瞬间冷静:员工年流失率不到3%,各级别薪资超过京城同行50%……

  “.做生意追求利润天经地义,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胖东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追求利润,更在于为顾客提供卓越的购物体验,为员工创造有尊严的工作环境,作为企业家,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我为什么帮永辉调改?

  初衷是希望通过改进店面运营,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事实证明,胖东来团队对永辉超市的调整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调改店开业第一天开始,店铺的销售额飙升5倍,峰值超过10倍,客流量平均达到12926人,相比调整前,整整翻了将近14倍.”

  看着一项项红色向上的箭头,台下一众友商心里有些意动,他们知道永辉这三家店在接受胖东来调改后比以前赚,但没想到会这么赚

  于东来看着台下众生相,忽然笑了,笑得很冷:“我天真的以为自己成功了。可这两个月,我看到的是什么?

  是永辉超市的管理层在调整工作尚未完全完成时,便迫不及待地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套现。

  我关心的是如何为顾客和员工创造更好的环境,可显然有些人不这么想,他们只关心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回报。

  这种‘资本驱动’的商业模式,往往容易陷入短期利益至上的陷阱,忽视了消费者和员工的真正需求。

  对此,我深感痛心。

  在此公开场合,我单方面宣布胖东来将撤回所有永辉帮扶团队,后续永远不与永辉合作”

  永辉董事长张松轩听到于东来斩钉截铁的表态,下意识抬手好似想要抓住什么,最终还是颓然放弃,一声叹息。

  “.当然胖东来的大门依旧打开,其他友商如果想要跟胖东来合作,欢迎私下洽谈沟通.

  最后,给在座的同行们一个建议:那就是谁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谁就掌握了管理的真谛。

  那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呢?光画大饼、喊口号是不行的,首先你要舍得分钱,才能再谈其他

  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自从于东来开始炮轰,在场其余几家零售企业负责人一开始是幸灾乐祸,可随着于东来这两句话一出,其中许多人心头一动,机会来了

  要知道胖东来别看规模不大,可人家在京城这一年来,成为了零售界类似彼岸一般的存在,无论商家还是消费者,无人不知,开一家火一家。

  仅仅永辉只是跟胖东来搭个边,学了几分营业额就翻了几番。

  可惜给了机会不中用啊,这下该轮到他们了。

  几家国内企业的负责人眼神飘忽,偶尔撞在一起则立马转移视线

  什么利益共同体都是狗屁,哪有自家赚钱重要,永辉不会装孙子,他们会啊,跟胖东来合作只要低调一些,跟其绑定在一起,都是钱.

  而沃尔玛、家乐福之类的外企负责人则有些惋惜,因为他们没有权利决定什么,也清楚像他们这种姓“资”的企业是不可能跟胖东来合作的。

  这个会是上午开的。

  新闻报道是中午出的。

  《于东来怒斥永辉管理模式:压榨员工的企业没有未来!》

  《胖东来创始人发声:永辉若继续当前管理方式,迟早被市场淘汰》

  《胖东来被永辉超市摆一道,于东来宣布永久撤回帮扶团队》

  《胖东来的“武功秘籍”,永辉抄了个寂寞?》

  《“胖辉”分手:理念不合,胖东来教模式,永辉学流量?》

  受此事件影响,下午开盘,永辉股票应声而落,跌幅一度超过8%,最终收跌6%,市值蒸发超30亿。

  讽刺的是永辉三家调改店自从开业至今,别说30亿,3亿都没有赚到。

  网上的议论翻涌成浪:

  “永辉一边学胖东来,一边裁员降本,于东来不骂你骂谁?”

  “别逗了,一个为员工活,一个为股东活,根本不是一个宇宙,东来哥收手吧,强扭的瓜不甜。”

  “其实永辉这么做也没毛病,不趁着现在吃一波,如果真全面学习胖东来,人力成本暴涨,股价怕是要跌停,资本市场可不管什么谁管什么员工部员工”

  “一帮垃圾帮什么帮,我觉的有这功夫胖东来还不如赶紧发展壮大自身。”

  “就是起码也得学学彼岸,先成为业内老一再说”

  “@彼岸陈默,你兄弟被欺负了,管不管?”

  就在网络舆论持续发酵之际,于东来住处的门铃突然响起。

  开门看到来人,他愣了愣:“小默?这时候你怎么来了?”

  陈默晃了晃拎在手里的酒,笑容灿烂,“看到今年你炮轰永辉的新闻,当浮一大白,喝两杯?这可是82年的茅子。”

  “就干喝啊?”于东来笑着侧身让他进门。

  “哪能啊。”陈默从背后拎出一个小袋子,“看看,我刚才让人从老字号打包的。”

  两人说话间走到二楼的一个小阳台,陈默把盒子放在桌上,把里面包装精美的盒子打开,“老醋花生、拍黄瓜、毛豆~绝对下酒菜!”

  “啧啧,这菜钱都没有包装盒贵~你这做派,可一点不首富。”

  “首富也是人啊。”陈默自顾自藤椅上一瘫,“就算成了世界首富,老子照样爱吃大排档,改不了。”

  酒过三巡,夜已深。

  京城是一个没有春的城市,一不留神就感觉已经身处夏季。

  清风徐来,一丝炎热中带来些许凉爽。

  皓月当空,就着月光喝酒,吃着小菜,与友人聊天。

  这对陈默和于东来来说是难得的惬意事。

  几杯酒下肚,于东来的话渐渐多了起来,“.你说他们怎么就不明白?”

  “不是不明白,是装糊涂.”陈默剥了颗花生扔进嘴里,“要我说,胖东来就该一个店一个店横推过去。那些装糊涂的,就让他们糊里糊涂去死好了。”

  于东来没接话,起身去了隔壁房间。

  回来时手里多了沓资料,先递过来几页纸:“刚总结的教训,还没来得及整理你就来了。或许对你月底的培强计划有用。”

  陈默接过一看,《督导组的职责与企业违约条款的追加》几个字格外醒目:“这是.”

  “既然有人想装糊涂,那就通过监管和违约来让他们清醒,月底你不也要帮扶中小企业么?看看有没有帮助,别步我后尘就好,明明好心,却没有好报。”

  “东西到手,我可走了啊。”陈默作势要起身,被于东来笑着拍了回去。

  陈默好奇地看着于东来手中剩下那些资料,“那这些是.”

  “今天还真有几家私下联系我,想要求合作.正好你过来,帮我参谋参谋,有京客隆、物美、华联.

  这些是我这边掌握的资料.”

  陈默扫了眼,股权结构、供应链图谱、门店分布密密麻麻,页边还写着于东来的批注:“物美生鲜区有潜力,但管理层老龄化严重”、“华联的社区店密度够,员工福利却垫底”。

  他稍微晃了晃脑袋,有点晕,“不行,今天喝多了,等我回去细看,明后天给你答复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哈~”

第818章 万物互联,皆可送

  “.我回去再看。”

  “此事不急。”于东来摆摆手,“我也没下决心呢。”

  陈默忽然正经起来:“其实今天来,是怕你灰心。”

  于东来释然一笑,“如果你的这次培强计划失败了,你会放弃么?”

  “不会!”

  “那不得了,我们是一类人。”

  两只酒杯在月光下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接下来怎么打算?”陈默问,“出省扩张还是深耕京城?”

  “贪多嚼不烂,我准备先从供应链入手,用两年的时间把京东仓储、顺丰物流和彼岸系统,这套模式跑通,反正软硬件和人工都是现成的,以河南为中心,在东南西北各建立一座供应链(含冷链)中心。

  供应链体系搭建完毕,再用两年,以每年开10个店的速度选择‘高消费+强社区’的城市进行扩张,不求快,但求稳。”

  “思路没问题,有需要你在咱们群里直接Q东子和王卫就行,彼岸这边我到时候让陆奇给你拉个技术支持团队。”

  “谢就不说了,都在酒里,走一个!”

  于东来举杯示意,两人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陈默抄起酒瓶晃了晃,一瓶已见底,好在他带了两瓶。

  当然茅子是真茅子,也有些年头,在外面卖起码5位数是有的,但82年就是他信口胡诌的。

  当今世上,能让陈默彻底放下戒心共饮的人,一只手就能数完。

  家里那几个女人不必说,孙子维、小雷、东子,再加上眼前这位老大哥,差不多就是全部了。

  此刻陈默已有几分醉意,望着天上的月亮喃喃道:

  “东来哥,其实我心底还有一个设想,你说现在网购已经很方便了大到家电,小到水果,都能在网上买到,但以目前的电商物流还是很慢,即便是京东,再快也许要等一天的时间。

  以后用户在网上买东西,无论买什么一个小时内就送到家了

  就像现在胖东来的3公里内配送一样。”

  于东来有些咋舌,“你小子还真是酒壮英雄胆,还真敢想,那样得具有多么庞大的供应链和配送团队,才能达到这么严苛的要求。”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真实现了,起码是万亿级市场,老百姓的日子都得变个样。”于东来咂摸着这个愿景,忽然坐直了身子,“你小子不是要来真的吧?”

  “京东仓储还在扩建,顺丰物流越来越强,大疆的物流机器人已经在研发了,蜂鸟配送也不满足于只送外卖。等你这边的供应链跑通,说不定咱们真能实现'万物皆可送'。”

  '万物皆可送'于东来不禁咽了下口水,眼里冒出火光,“如此看来,那我真得加油了。”

  “一起加油!”

  月光把两个男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酒杯相撞的脆响里,藏着比酒更烈的豪情。

  两天后,于东来收到了陈默发来的《关于胖东来调改目标选择之我见》。

  文件里把各家零售企业的优劣分析得明明白白,首先排除了外企,最终结合战略定位、企业背景、供应链、过往经营口碑等因素,锁定了京城本地的商超品牌:京客隆。

  “首先京客隆以社区超市为主,与胖东来‘邻里服务’理念天然匹配。

  作为本土商超品牌,在京城足足有200家门店,数量庞大。

首节 上一节 731/8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