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我教雷总造手机 第727节

  武器只有在能充分发挥其100%能力的人手中才会大放异彩。

  我相信小米绝对会是玄戒的不二选择。”

  不过他想到届时发布后的场面,眉宇间还是流露出一抹心有余悸的阴霾,

  “只不过,估计见到小米国产化取得重大突破,那些友商又要跳脚了,不怕兄弟苦,就怕兄弟开路虎,在这种心态下估计幺蛾子不会少”

  “你忘了,有我呢,想玩舆论战彼岸可是他们的祖宗。”陈默拍了拍小雷的肩膀,宛如一个大哥罩着小弟的姿态。

  “不过咱们的芯片得是真金不怕火炼,估计届时会有无数人拿着显微镜开始进行小米手机和芯片的拆解.”

  梁孟松闻言,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语气铿锵有力:“陈总,这点您大可放心。我们的芯片绝非联发科、高通之流的'公版套壳'产品。从芯片定义、逻辑设计到架构整合,从功能调优到工艺库和设计规则的制定,每一个环节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结晶。“

  他稍作停顿,环视四周后继续道:“在这样优越的研发环境里,拥有如此出色的团队和充足的硬件投入,再加上我们整合了台积电、三星的先进经验,以及此前与英伟达、AMD合作积累的技术优势——集百家之长研发的芯片,我梁孟松搞了大半辈子芯片,若是这次做不好,就可以滚蛋了!“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转为遗憾:“唯一美中不足的是,O1CPU核心仍受限于ARM架构规范。不过我们正在加速'去ARM化'进程,目前已经启动'玄武框架'的自主研发,力求从技术上彻底摆脱对外依赖。“

  “玄武?“陈默若有所思,“我记得小米手机的架构也叫这个名字.“

  一旁的雷军腼腆一笑:“这个.其实都是我取的名字。“

  “请各位移步研发中心,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玄戒O2芯片的最新进展.“

  梁孟松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穿过数道安全门禁,一行人来到灯火通明的研发中心。

  透过洁净的玻璃幕墙,可以看到数百名工程师正全神贯注地调试着测试设备,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着复杂的数据流。

  “O2是我们第一个10nm项目,目前已经完成流片,正在验证。”

  说着梁孟松调出一组数据,“如果顺利的话,今年Q4可以小规模量产,进行良品率爬坡,预计明年Q2就能搭载在旗舰机型上。”

  他的目光转向另一个工作区:“那边是我们的预研团队。出于性价比考虑,我们选择先攻克8nm工艺——其性能接近7nm,但研发难度和成本更具优势,更适合我们这样的追赶者。“

  陈默突然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遭遇设备和材料断供,我们有何应对之策?“

  张汝京从容接话:“这正是我们坚持国产化战略的初衷。对于关键设备和材料,我们已经建立了双重供应链体系。“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即便最坏的情况发生,我们也有备选方案——加大研发投入,集中优势兵力攻坚。芯片终究是人做出来的,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外部封锁只能困住我们一时,绝不可能困住一世!

  这一点,我国那些科研前辈已经做出了无数次的榜样。“

  “O2芯片是否考虑集成AI模块?彼岸科技可以提供相关技术支持。“陈默提议道。

  梁孟松眼前一亮:“这个提议很有价值,不过需要进一步评估可行性。“

  “我会让陆奇博士与您对接。无论结果如何,AI都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完全同意!“

  随后,梁孟松详细介绍了O2芯片的测试数据,耐心解答了两位企业家提出的各类技术问题。

  最终一行人再次回到原来那间会议室。

  就米岸芯昇后续融资和上市问题进行了讨论,最终确定再融资两轮,融资机构范围排除外资,由于彼岸和小米不缺资金,最终考虑后续发展,目标选定为国有资本,比如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资委相关产业基金。

  并确定米岸芯昇,争取三年内成为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厂商,然后进行IPO的短期目标。

  为了强化自主可控,规避日益微妙的国际关系,应对可能存在的‘卡脖子’风险,张汝京听取了陈默的建议,最终决定米岸芯昇在A股上市。

  傍晚,当雷军和陈默从园区出来,依旧只有张、孟邱和一名助理送行。

  说实话以两人目前在大众的知名度,走在大街上,引起的轰动可能比明星还要夸张。

  但就是这样,今天他们在米岸芯昇内的走访考察,那些工程师和员工,对他们不说视而不见,只是保持基本的礼仪。

  这让两人暗自感慨,果然干实事的人,哪有心思和功夫追星。

  车队驶离园区时,夕阳将米岸芯昇的园区镀上一层金辉。

  主楼电子屏上滚动着醒目的标语:“让世界用上华夏芯!“

  这是米岸芯昇创办之初所有人的心声,也是所有米岸芯昇员工数年如一日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当天晚上两人吃完饭,陈默没有选择回家,而是跟雷军去了小米总部加了会班。

  他打算看下小米X8样机。

  在拿到样机后,陈默把玩一番,很是爱不释手。

  尤其是背板的颜色,看上去很是高级

  “这是.”

  “.哦,这个手机颜色的调配啊,可是我们费了好一番心血,经过极其复杂的工艺调配而成,你看,似不似很高级?”

  难道造车时用的车漆跟友商不太一样,从这时候就开始了?

  陈默愣在原地

第813章 金凡滚蛋,培强计划

  经典再造,更胜不止亿点!

  承袭X系列标志性美学基因,X8以精工设计再进化!

  锐利边框×柔润弧线:棱角分明却贴合掌心,刚柔并济掌控握持哲学!

  无界视界:突破性屏占比,一眼沉浸天际屏幕!

  专利级显示:独有钻石排列屏幕,色彩还原度提升30%,业界至臻画质,尽显小米风采!

  小米X8:四千价位段,碾压级体验

  以上不是陈默的感想,而是他针对这款新手机刚写的营销广告词.

  雷军看完,不禁感慨,“没想到你小子这么多年,功力不仅未退反而见涨啊~~~”

  “一般一般,也就是你,其他我懒得费这心思,这次应该没什么问题,最终就看手机跟芯片的适配和调教了这次你准备囤多少货?”

  “米岸芯昇和小米这边均处于产能爬坡状态,供应智能家居和IOT设备的供应情况还好,主要的瓶颈其实还是受限于玄戒O1芯片的产能,每个月米岸芯昇80万片,其中O1能有50万。

  到现在才300万的货,到发布会前,也就是7月底,也不过500万,估计不到一个月又售罄了

  而且这次不光有手机还有搭载玄戒O1的小米平板,有的时候我也苦恼。

  人家卖的是期房,估计到时候小米售罄,开启预售,我又该被人骂是卖‘期机’的了.”

  陈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小米可以像华为麒麟芯片成熟前那样,继续采用高通/联发科芯片补充产品线。

  红米引入联发科如天玑系列,Pro和ProPlus高端机型保留高通芯片,形成‘高通-玄戒-联发科’的三角供应链安全网,这样相应也能相应降低玄戒芯片的需求量。

  同时玄戒的存在可增强我们与高通的谈判筹码,增强与高通的议价能力”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随后他谈到市场竞争,雷军充满信心:“三星虽然体量尚在,但受到爆炸和召回的余波,下滑趋势明显。如果这次咱们新品市场表现好,我们有望冲击全球第二。

  下一个目标就是苹果。“

  “国内那些友商不值一提,咱们目光要放长远,要对标就对标最强的苹果。

  每年库克仗着iOS系统和芯片挤牙膏,我看以目前小米手机这个硬件配置,已经从某一个层面完全具备跟苹果硬碰硬的条件,如果软件系统再能跟上.“

  说到这陈默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咱们自研的澎湃系统进展如何?“

  此刻没有外人,见陈默提到澎湃系统,雷军顿时澎湃起来:“小默我跟你说,澎湃系统完美融合了MiOS特性和安卓优势,预计18年底第一版就能出来,到时候届时把苹果彻底拉下神坛,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这时,陈默想起来一个影响小米手机系统的关键人物,“金凡现在负责什么?“

  “他现任手机软件部技术总监,主管MiOS与硬件适配。“雷军有些疑惑,“怎么突然问起他?“

  “之前不是严谨负责MiOS吗?“

  “哦,现在MiOS系统已经成熟了,我把严谨调到澎湃事业部做研发总监,毕竟澎湃系统需要一个严谨的技术负责人,你还没回答我刚才的问题”

  “以前金凡在MiOS系统上犯了一些很基础的错误,现在小米正处于更上一个台阶的关键时期,澎湃还没有推出,MiOS的稳定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听到这,雷军点了点头,脸上若有所思。

  “既然金凡精通软件,或许在硬件部门工作也会具备优势,当然这只是个人建议,具体还是你来定.”

  陈默说完该说的注意事项,见天色不早,直接捧着早已喝光的人参枸杞茶,崩撤卖溜。

  办公室里,雷军陷入思考。

  好像确实如陈默所言,2年前严谨从MiOS部门调去负责澎湃系统。

  MiOS系统的技术转交给金凡负责,最近这两年比较稳定的系统反而出现一些bug。

  回想小米初创的时候,自己跟陈默搭档,MiOS横空出世,米粉们在网上齐声高呼,“雷军!陈默!”

  这句口号,既是一份骄傲更是一种荣耀。

  后来陈默被迫离开小米,留下严谨接班,凭借严谨的风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兢兢业业进行规划。

  虽说米粉后来没有喊什么“雷军!严谨!”但起码那几年也比较顺利。

  可这两年,自从把MiOS系统交到金凡手里,米粉再次喊出,“雷军!金凡!”

  这代表系统又出bug了,他感到是羞耻是愧疚。

  有的时候他脑洞大开,这会不会是金凡看小米产能供给不足,苦心下的一盘大旗,帮小米缓解产能压力。

  但不管怎么说,搞的他也有点心里没底,既然陈默提了,正好让他下定决心

  毕竟陈默说的,都是对的,这个道理不仅仅在彼岸适用,在他雷军这边同样适用。

  想至此,雷军掏出手机给负责人力的张峰打了通电话,

  “明天,你找金凡谈下调任手机硬件研发部,负责供应链协调与量产攻关,嗯还是先征求下他的意见

  不同意?那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

  至于金凡原来的的位置让李伟星负责吧,严谨走后,作为资深架构师,他是最熟悉MiOS的技术了,上面有洪锋把控,没有问题.

  嗯,就这样.”

  次日,陈默把对米岸芯昇的考察做了一番总结,同步给了天机阁。

  不多时天机阁针对这些信息给出了反馈的建议,

  比如关于CPU核心架构可以不需要完全从0到1的去攻克,而是采取合作的方式,他们了解到龙芯中科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可以相互合作,形成合力。

  陈默一想,有道理,就给张汝京发了过去,同时抄送给雷军作为同步。

  至于是否采纳,就让张老那边自己来定了。

  经过数日的缜密筹划,天机阁团队呈献出一部堪称“中小企业上岸宝典“的《培强计划》,这是隶属于《上岸计划》的其中一部分。

  这部厚达百余页的手册,绝非寻常几页纸的简单方案,而是凝结了团队智慧的心血之作。

  章程内容之详尽令人叹服:从前期招募推介、填报流程设计,到准入门槛设定、筛选机制构建,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

  陈默粗略翻阅时发现,这套流程虽与职场招聘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其对象却是企业掌舵者而非普通求职者,这其中的差异立刻显现出独特之处。

  首先就是把“招聘需求”广而告之。

  这可不像普通招聘那样,直接官网公告加几个招聘岗位,或者找几个招聘软件和媒体渠道,花点钱打点广告就完事了。

  因为普通大众看到这些消息没有什么太大用处,得让那些企业主知道这个事情才行。

首节 上一节 727/8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