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我教雷总造手机 第687节

  “春哥纯爷们,铁血真汉子。”、“D8出征,寸草不生!”、“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鼠鼠我呀”.

  造梗能力,往往是社区活跃程度的反映,甚至后来许多春晚钉子户没有本山那样自己造梗的本事,只能来贴吧抄流行语。

  这些梗能流行,依托的是百度贴吧这个总注册用户数超15亿,贴吧总数超2200万的庞大社区。

  贴吧直到现在落寞,仍然拥有独一无二的结构和规则。

  与微博的KOL生态、知乎的精英氛围不同,也区别于依靠算法打造生态的短视频平台,贴吧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架构。

  这种设计,让贴吧完全属于参与其中的所有人,从吧主的选择,到发帖的成员,都不受百度的约束。

  任何人都能够开通属于自己的贴吧,并且在里面讨论任何话题。

  在贴吧,用户也没有高下之分,只有用于显示活跃度的等级。

  完全自由的环境和几乎无门槛的发言规则,让贴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文互联网上地位无可撼动的“第一社区”,投射到现实,那是比京城天通苑还大的存在。

  但也产生了的不同贴吧为了维护各自偶像和文化所产生的爆吧行为,其中帝吧与李宇春吧的战争,堪称这两股力量战斗方式的缩影,也为一些中立的网友称之为互联网初代粪坑。

  可惜从14年开始,一切发生了变化,面对营收压力,百度启动激进的商业化改造,任命原百度地图副总经理的胡玥为贴吧总经理,随后开始了系列的“创始式”更新。

  百度贴吧包括医药、教育、地区、企业等贴吧都被相应地标价,售卖给运营商或企业。

  每个贴吧按可能带来的流量和点击量被明码标价,几万至上百万不等。

  与此同时,贴吧也在做信息流广告的尝试,在贴吧的banner位,帖子与帖子之间,都会出现广告。

  为了推进移动化的转型,甚至强行让用户选择翻页和回复之间,选择了下载APP进行后续操作的作死方式。

  许多用户很难接受一群爱好者苦心经营多年的乐园,在百度眼中仅是一块具有交易价值的流量“地皮”。

  最终的结果就导致,贴吧用户大量流失,早年间贴吧的创作者们,如今也四散在各处,成为了微博KOL、知乎大V、小红书博主、网文写手……

  讽刺的是日活最多的时候,贴吧没能找准盈利的时机;反而是日活逐渐走下坡路后,贴吧通过竭泽而渔的方式开始盈利。

  但每个自身网民的青春回忆中,都少不了贴吧这块拼图。

  先是被贴吧总经理胡钥离职,无数吧友闻讯‘喜大普奔’纷纷跑到“胡钥吧”为其上香,称这个‘敌人派来的间谍终于滚蛋了,贴吧的天清了,也晴了。’

  随后停止贴吧代运营合作,下线广告。

  职言上爆料,现在负责贴吧的员工许多都是曾经热爱贴吧的那些网友,甚至贴吧目前负责人以前也是一个大吧的吧主,他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终于得掌大权。

  对这些互联网原住民而言,即便身处短视频、社交电商等新平台的包围中,他们依然执着地驻守着贴吧这片“故土“。

  这种坚守,恰似中年玩家对经典游戏的不离不弃。

  即便传奇、魔兽世界甚至英雄联盟都已老去,但仍旧能在网吧,在直播里,看到无数中年男人在跟生活对线之余,在砍传奇、在打魔兽、在撸啊撸.

  传奇永远是经典的1.75版,魔兽世界永远的60年代怀旧服、英雄联盟操作不行那就大乱斗

  这就是情怀的力量。

  贴吧的魅力正在于此:它摒弃了算法推荐的信息茧房,跳过了其他平台的精英门槛,回归到互联网最本真的模样,那就是一个纯粹基于兴趣的交流地带。

  这种返璞归真的社区生态,在经历商业化阵痛后正迎来新生。

  随着百度战略调整和“贴吧复兴计划“的推进,平台日活跃用户数已从谷底稳步回升至千万量级。

  通常而言,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员工都将经历伤筋动骨的阵痛期,即便方向正确,也需要经历漫长的蛰伏期,等待时机才能东山再起。

  企业规模越大,这个规律越是明显。

  作为互联网巨头的百度本应难以例外,但与彼岸的合作却让一切变得不同。

  李彦宏预见到合作能改善百度的困境,但没料到效果如此显著——仿佛所有事情都开始顺风顺水。

  无论是话语权掌控、内部氛围、舆论环境还是股市表现,都远超预期。

  他甚至突发奇想:若是早些投诚,是否连“离婚“的阵痛都能避免?

  随即又摇头失笑,意识到这是倒果为因了。

  不说别的,百度这一系列的调整和变化效果如何,资本市场给予了最为真诚的答案。

  百度股价持续攀升,摩根大通直接将百度评级从“观望”上调至“建议持有”,目标股价设定为210美元,较当前180美元的价格高出30美元。

  股价不仅收复失地,更创下52周新高.

  百度这段时间不仅之前跌的补了回来,还额外赚了上百亿人民币。

  虽然彼岸坚持不融资不上市的原则,但其战略合作伙伴却因此受益,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李彦洪心里很清楚,如果只靠百度自身的调整,是万万达不到这个程度的,充其量,也就是稍微少损失一点。

  回想陈默的过往,李彦宏发现与其合作的企业都焕发出惊人活力:

  小米、京东.就连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大疆科技,如今在无人机领域几乎称霸。

  这就是彼岸这两个字的含“金”量么?

  那对彼岸敞开大门,精诚合作的百度未来会怎样?

  在AI时代又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他很期待

第760章 二马:陈默这个神经病!

  孔子有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

  这句话说的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标志着正式成年,虽然心智渐趋成熟,但能力和阅历尚显不足;

  到了三十岁前后,人对生活有了清晰认知和规划,趋于成熟稳定,开始有所建树,开始立业。

  所以常言道,“先立业后成家”不是没有说法的,而如果先成家,有了诸多琐事掺杂,这个业大抵是很难立住了。

  而对于广大前百度人来说,原本还是好好的,一纸通知下来,家还在,业没了。

  这场变故来得太过突然,连伤春悲秋的时间都成了奢侈。

  为了多争取一个月的赔偿金,他们只能匆匆收拾行囊,把对未来的迷茫暂且压下,先迈出百度的大门再说。

  结果这些人刚迈出百度的大门,不舍和茫然的情绪还在心头蔓延,耳边突然传来的一句话,让所有复杂情绪都烟消云散。

  “同学你是被离职的吧?阿里巴巴,了解一下.”

  35岁!

  不知从何时起,这个数字成了职场招聘的隐形分水岭。

  许多人正值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黄金时期,却尴尬地发现,众多企业已将招聘门槛卡在了35岁以下。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35岁以上求职者都遭遇过年龄歧视。

  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顶梁柱们常被招聘方以“年龄偏大”、“与公司文化不符”等理由拒之门外。

  他们被贴上“薪资要求高、工作效率低、管理难度大”的标签。

  以此为借口对35岁及以上员工采取措施的公司比比皆是。

  这些企业更倾向雇佣年轻员工,以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团队活力。

  美名其曰这一策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公司的活力和创新力,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

  老马之所以还没有说出上面那些话,因为目前阿里愁的不是每年人才输送不出去,而是被青藤学院闹的人才缺口严重,每年的招聘指标都招不满。

  当阿里HR部门获悉百度内部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大批高管和员工陆续离职的消息后,整个招聘系统立即进入战备状态,在百度科技园门口'趴活'。

  这批百度离职人员与阿里以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性质截然不同。

  据阿里内部统计,除高管外,这批百度员工的平均年龄仅28岁,正值IT从业者的技术巅峰期。

  百度素以技术实力著称业界,其员工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

  至于文化融合问题,阿里HR们更是胸有成竹——新员工入职后自然有“破冰文化”给他们‘接风洗尘’。

  接下来的日子里,阿里HR团队在百度科技园外安营扎寨。

  而老马更是在幕后施展手段,先后将百度前高管向海龙、沈抖、李明远等重量级人物招致麾下,委以搜索业务要职。

  与此同时,阿里各地分公司也吸纳了大量百度离职的技术人才。

  媒体纷纷报道称阿里成为此次百度动荡的最大赢家,收割了最丰厚的人才红利。

  然而当老马看到屏幕上关于彼岸与百度合作的新闻时,在愤懑之余更感到深深的困惑,这完全颠覆了他对商业竞争的认知。

  陈默这个神经病。

  怎么怎么就跟百度,合作了呢?

  在老马看来,百度已然自断臂膀、奄奄一息,彼岸居然能忍住不下手?

  这个合作消息,在老马看来就像灰太狼没有一口吃了喜羊羊,反而跟对方坐在一起吃火锅?

  陈默,你到底懂不懂什么叫你死我亡,尔虞我诈的商战!

  还有李彦洪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怎么会选择跟对方合作?这不是与狗谋皮?

  曾几何时,华夏互联网三足鼎立,煌煌大势,何其风光?

  再看现在,腾讯偏居一隅独善其身,百度自废武功倒戈相向,只剩他们阿里带着三小只(网易、搜狐、新浪)苦苦支撑。

  像陈默这样的人,如果早出生十年,彼岸别说发展,就那个经营公司的理念,都活不过三年。

  也就是赶上了现在移动互联的好时代罢了。

  真是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前些时日,他与老柳专程赴深圳拜访‘任我行’。

  奈何对方也是老谋深算的人物,虽热情款待,却.滴水不漏,态度暧昧。

  果然求人不如靠己。

  此刻老马目光阴鸷地盯着屏幕上的合作新闻,久久不语。

  没想到重铸华夏互联荣光的重任,兜兜转转还是落到了他的肩上

  与此同时,久居香港的小马哥看到这则合作新闻时,悲愤中带着一丝丝委屈。

  陈默这个神经病。

  怎么就跟百度合作了呢?

  明明是他先.

  这两年腾讯全面转型:内部整风、调整工作节奏、转变运营理念,甚至产品开发都开始走长期主义路线。

  连人工客服团队都扩充至近千人,结合AI语音系统,赢得了用户广泛好评。

  信任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玩家和用户经过一年的观望,从今年开始已经显示出了效果。

  游戏领域:《王者荣耀》虽不及《荣耀世界》火爆,但仍是MOBA手游双雄之一,月流水达10亿;

  6月上线的《剑侠情缘手游》稳居畅销榜TOP10,印证了武侠MMO在移动端的潜力。

  获悉彼岸在研发FPS手游后,腾讯也加速了《穿越火线:枪战王者》的开发,预计12月上线。

  旗下Supercell工作室推出的《皇室战争》表现亮眼。

  端游方面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首节 上一节 687/8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