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正事,冷宁神色一凛,眼中精光闪动。
她没有追问缘由,而是直接切入重点:“什么时候开始?”
“现在。这个项目全权交给你,一会我给吴旦打声招呼同步下。”
“行,一会回来记得吃饭啊,回来提前给吴妈打电话,让她准备。”
“你不陪我吃了,也没这么急?”
“既然越快越好,小女子得给默大老板卖命啊~我申请调休,你找萌萌去吧。”冷宁把围裙解下,瞬间切换回雷厉风行的职场模式。
视频挂断。
陈默望向窗外,娱乐圈的乱象他懂,所以不想在豆瓣里面搞得乌烟瘴气,那样逼格太低。
通话前,他已通过天眼查了解了豆瓣的股权结构:除了红杉资本,其他都是小股东,估值仅3亿美元。
自2011年C轮融资后,连D轮都未能完成,足见资本市场对其商业模式的不看好。
这种叫好不叫座的平台,一旦彼岸开出溢价,对投资人而言无异于及时雨。
这笔收购将给彼岸带来多重战略价值:在舆论阵地再添一员猛将,与现有的彼岸搜索、微博、知乎、抖音、B站形成全方位的内容矩阵。
至于故意放过的快手、小红书、拼多多,不过是“围三缺一”的战略考量。
待拼多多与淘宝两败俱伤,他再跟京东当黄雀,反手打死电商圈那个也叫山争的家伙。
互联网大战,舆论战是兵家必争之地。
先是线上组建‘彼岸海军’、线下目前大半转型到蜂鸟配送的全军出击,现在舆论矩阵大势已成。
他之所以如此重视,只因深谙一个道理:当规则失序时,就必须有人来重建秩序。
以彼岸的体量,从零打造一个影视评分平台并非难事,但建城易,守城难。
现在彼岸的现金流极其充沛:游戏、云计算、抖音每月贡献超百亿营收。
其中光是《荣耀世界》一项,单月流水就达十余亿,再加上张小龙团队开发的小程序平台展现出的商业潜力。
相对来说,时间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与其从零开始挑战困难模式,不如直接收购现成平台。
陈默的计划清晰而克制:不必与对手争辩,只需掌控信息渠道,让观众听到真实的声音。
毕竟现在除了《大圣归来》还有《夏洛特烦恼》,这两部影片所积攒的观众起码能占到八成。
甚至无需他亲自出面,积压已久的民意自会形成滔天巨浪,将他们湮灭。
不过这样只是让哪些人少赚钱,做了错事没有收到惩罚,有点说不过去。
陈默翻了翻‘黑雨’群,根据级别和花色,找到方片J发了一条消息:
“最近看电影了么后续我这边会对《大圣归来》这部电影有一系列出海放映安排,我想这对于国内文化输出有诸多好处.
不过就当下这个院线环境,我这边有心报国,但师出无名,你懂我意思吧”
按照电影市场的惯例,国庆档后的第一个周末往往会迎来第二波观影热潮。
10月11日,周日。
这一天,无数观众惊讶地发现,各大影院的排片表上,《大圣归来》和《夏洛特烦恼》的场次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两部垃圾片。
不满的情绪在影迷中迅速发酵,投诉电话接连不断地打进各大院线。
然而院线方面却无动于衷——某些片方开出了更具诱惑力的分成方案。
一天后,某间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既然合作意向已经明确,我们团队会尽快启动对豆瓣的尽职调查。不过,有件事需要和杨总沟通。”
“冷总请讲。”
“豆瓣作为以技术为驱动、以文化生活为核心的服务平台,公平公正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但目前平台存在疑似水军控评、模拟真实用户刷分的现象,这不仅有违初衷,也会影响我们后续的谈判进程”
杨勃注视着对面这位美丽而干练的女性高管。虽然理解彼岸收购豆瓣的战略考量,但总有种“为了一碟醋包了顿饺子”的荒诞感。
“冷总提醒的是,我们已经在着手处理这个问题,这是我们的分内之事。”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期待我们的合作!”
两只手在会议桌上郑重相握。
10月13日,互联网突然爆出彼岸集团即将收购豆瓣的重磅消息。
同日,豆瓣官方发布严正声明:
「针对近期出现的水军攻击及模拟真实用户养号刷分等破坏评分公正性的行为,豆瓣已启动专项治理:
通过升级算法识别系统,全面筛查“非正常打分”及“非正常用户”数据;
对违规账号及评分进行清理;
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豆瓣在此郑重声明:绝不会参与任何与评分相关的商业合作。
欢迎广大用户监督举报!」
翌日,当影迷们再次打开豆瓣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难以置信——整个电影评分系统已然焕然一新:
国庆档票房冠军《岗囧》评分从7.8骤降至5.7;
迟迟不敢开分的《九楼妖塔》终于现出原形,以3.3分与《富春图》(3.0分)沦为“难兄难弟”;
而最早退出国庆档竞争的《解救吾先生》却获得7.7分的高评价;
口碑爆棚的《夏洛特烦恼》从7.6分攀升至8.1分;
最令人振奋的是《大圣归来》,评分从7.8分飙升至8.9分,距离“9分神作”仅一步之遥。
随着评分的巨变,评论区也经历了彻底的大清洗。
《岗囧》和《九楼妖塔》的五星好评如泡沫般消散,其他三部影片的恶意差评也同样销声匿迹。
潮水退去,终于看清谁在裸泳。
得知冷宁的汇报后,陈默眼底闪过一丝冷意。
“有能力作为却选择纵容“他低声自语,唇角勾起一抹危险的弧度,“这样的管理团队,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转念间,陈默心里有了决议,给陈彤写了一封邮件:
【收购完成后的重组方案】
内容审核团队即刻启动全面换血(由总部派驻全新团队接管)
创始人杨勃调任“首席文化官“(虚职,不参与实际运营),其余管理层人员分批清退
核心技术团队予以保留并重组
执行时限:本年度内完成
这封发出去只有寥寥数十字的邮件,却涉及成百上千人的去留。
随着豆瓣完成“脱水”,笼罩在影评界的战争迷雾终于散去。
观众们第一次看清了每部电影的真实面目,但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浮出水面。
当汹涌的观影需求遭遇拍片不足的堵塞,社会情绪开始以各种形式爆发:影厅门口聚集的抗议人群、线上线下铺天盖地的声讨、甚至有院线经理遭到愤怒观众的围堵
当自来水积蓄起来就会变成洪水,大坝都拦不住何况区区水龙头。
自来水这个东西,它就像U衣库的试衣间,你永远也想不到它是用来干嘛的,
一旦爆发,挡都挡不住.
第696章 小孩打架,大人插什么手
《独家协议黑幕曝光!某院线涉嫌垄断遭调查,国产电影市场何去何从?》
《幽灵场次惊现“洗钱”疑云,XX影片陷入舆论风暴》
《谁在阻碍华夏电影崛起?起底行业背后的资本游戏》
随着彼岸系媒体持续深挖,院线与资方之间的灰色交易被层层剥开。
从强制“独家上映”条款到幽灵场次操作,从排片垄断到疑似洗钱行为,一桩桩黑幕被摊在阳光下暴晒。
更令人不安的是,业内开始流传监管部门即将介入调查的消息,听说这一次,不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行业整顿。
当民意化作洪流再者彼岸这艘巨轮滚滚向前,影史资本构筑的铜墙铁壁,瞬间分崩离析。
“彼岸犯得着这样么.”某个深夜的私人会所里,有人盯着经过汇总的信息,拿着材料的手在抖。
这些习惯用资本碾压对手的玩家,第一次体会到被更高维度力量支配的恐惧。
原本他们赌的是彼岸根本不会为一个小事插手,结果他们错了,而且错的极其离谱,彼岸不光出手而且还大出特出,恨不得把他们一锅端的那种。
彼岸上来就是不分青红皂白的组合拳:舆论、收购、施压多管齐下,根本没有给他们任何喘息之机,就这么如天水倒灌砸落下来。
最讽刺的是,当他们气急败坏地抱怨“这不公平”时,网民们却翻出了他们当年用“排片霸权”扼杀小成本电影的旧账——天道好轮回的戏码,正在实时上演。
曾经稳坐钓鱼台的这些资方们突然发现,他们熟悉的那套游戏规则在彼岸出手后全部失灵了。
砸钱撤热搜?彼岸系的媒体矩阵固若金汤,己方的公关费在对方眼里好像成了冥币根本流通不出去;
操控舆论?原本以为充其量大家在舆论上吵吗,反正吵出来的都是流量,结果己方唯一有优势的主阵地,豆瓣被人家三两下收购了,全网声讨的声浪比洪水还要凶猛,他们不是聋子却成了哑巴。
更可怕的是,网上疯传的“小道消息”,竟将他们的操作手法扒得一丝不挂——就像被人用X光从头到脚扫描,连裤衩里的那点腌臜事都被曝光。
动用关系网?往日畅通无阻的渠道集体沉默,这本身就是代表着一个态度;
最讽刺的是,网民们却翻出了他们当年用“排片霸权”扼杀小成本高质量电影的旧账,真应了那句‘苍天饶过谁?’。
就像原本只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和吵架罢了,打着打着自己的孩子落入下风,他们不过伸出脚偷偷绊了你家小孩一下,又没死,你犯得着从背后掏出一把加特林对着我们一顿突突.
“我们不过是想多赚点,我们有什么错?彼岸这不是欺负老实人么?”曾靠垄断躺着赚钱的资本方,此刻就像被手拿加特林的彼岸堵在巷子里的混混
有人偷偷注销离岸公司,有人紧急切割关联交易,更有人连夜变更公司法人。
想这些普通人往往需要一周或几周才能办完的流程,这些人一天之间就能搞定,可见能量,但此刻只能断尾求生,只图平稳落地。
而影视圈其他资本也心有戚戚焉,
经过这场风暴过境,唯一确定的是,华夏电影的生态在彼岸介入之后开始发生了变化。
杭州,西子湖畔私人茶舍。
檀香袅袅的茶室内,当旁人将这场风波当作笑谈转述时,老马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哈!这帮人是不是脑子进水了?煞笔么?”他轻轻拍打黄花梨茶几,腕间的沉香手串跟着晃动,“招惹谁不好偏去惹陈默?圈里谁不知道那是个护短的主儿!”
笑声渐歇,他捏起钧窑茶杯轻啜一口,眼底闪过一丝讥诮,“不过话说回来,陈默也就这点格局了。跟小孩子玩过家家,赢了都嫌跌份儿。”
影视圈在老马眼里就像超市,如果他想,随随便便就找来一票媒体称之为大牌或者什么顶流的明星,花几个亿零花钱拍个片过过瘾。
这点事他不是没想过,只是没时间玩闹罢了,毕竟现在他忙的可是未来价值数万亿的大事。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老马跟对方说道,“我觉得现在的盘子还是太小,得把国家队和战略资本都引进来拉上船,华投、春华、博裕都不错,背后根底不潜的。”
对面的人连忙欠身,“已经在多方运作了,就是搭线还需要些时机。”
“不过倒也不急,这件事牵一发动全身,得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孕育,我们先用利息慢慢吸筹,把盘子做大,有了梧桐树,就不愁引不来金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