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我教雷总造手机 第264节

  对,起诉的是梁个人而不是三星,或许梁孟松只是为三星指明了一个方向,具体实现方案和技术完全是三星自己的解决方案。

  台积电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三星侵权,但能通过竞业协议和泄漏商业机密为由起诉梁孟松,逼迫其离开三星。

  一审台积电的诉讼被驳回,毕竟主场作战,二审和终审宣判结果直接来了一个两级翻转。

  结果就是梁不得向三星泄漏台积电的商业机密和任何研发人员信息,且禁止他到三星工作,由此可见台积电在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张忠谋的滔天怒火。

  同时台积电也借机敲山震虎,把公司内一些想要跳槽的员工着实震慑一番,毕竟在梁孟松离开台积电的这两年里三星靠着3~5倍高薪着实挖了台积电许多骨干和人才。

  当时媒体有种说法,“在台积电干十年,不如三星干两年。”

  甚至三星假借跟台半导体厂商视察合作为名,派遣团队中夹杂HR和猎头,驻扎台积电厂区周围只要挖不死就往死里挖。

  这一幕跟当时国内的一些场景倒是有几分不谋而合的意味。

  毕竟真金白银代表着诚意,而真诚就是最大的必杀技,没几人能扛的住。

  但对于梁孟松这类的一个领域摸到天花板的技术专家来说,金钱、名利永远都他为之追求的附带产物。

  虚度光阴是令他最为难以接受的事情。

  否则早已财富自由的他,可以选择退休而不是表面当大学教授,实际上学生都是三星的技术专家。

  8月初,梁孟松案终审结束了,梁孟松接下的选择和动向,不仅是台积电和三星两方极其关注的事情,也牵动着诸如因特尔、AMD、英伟达、ARM等一众芯片巨头的心。

  只因梁孟松过去在三星这一年多的表现,让其技术瓶颈跟纸糊的一样,让所有人有目共睹,都看到了他在芯片领域所具备的战略价值。

  多方芯片巨头都派出猎头和代表,想要接触梁孟松,把其招揽至麾下。

  这种领域内几近天花板的人才,指明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寥寥几句话,或许就省却了数亿元研发投入和无数时间.

  这场面甚至隐有三国时期,得卧龙者得天下早已闹的天下皆知,而刘备还没桃园结义的既视感.

  而就在这时,几方得到下面人的汇报,梁孟松“失踪”了

  其实当时,前脚梁孟松刚被宣判,还没出庭后脚就遇到了在通道口守株待兔已久戴着口罩的陈默。

  由于知道终会有这一天,陈默让彼岸情报中心和全军出击的核心成员做了许多版计划,包括劝说梁孟松的话术就几易其稿,字斟句酌。

  同时对后续的计划并进行推衍和精密部署,甚至说请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

  陈默还亲自模拟演练了几次,确保到时万无一失。

  这一套下来,论周密程度跟抗战时期地下谍报工作差不多。

  有心算无心,截胡梁孟松!

  半年筹备,只为这天!

第344章 氪金刷好感度

  曾经有一家企业,邀请国外客户来深圳考察顺便谈一笔大合同。

  结果,该公司接待人员在机场左等右等,足足等了一天时间,愣是没有接到人。

  事后才发现客户被竞争对手派人假冒自家员工,提前截胡直接把客户接到东莞,吃喝玩玩玩玩乐,好好伺候了整整一天。

  至于双方在期间都说了什么,已经无从知晓了,只是那天之后,客户直接打道回府,合同的事就没了下文。

  1天后各方才得到消息梁孟松竟然没被截胡而是独自飞往伦敦。

  这令知道消息后的张忠谋和李健熙很是费解。

  苹果、英伟达、因特尔都在美国,梁孟松跑到英国干什么?难道是欲盖弥彰从英国转机去美国?这绕的太远了?

  如果不是绕路,那就是英国的ARM公司提前跟其有接触?可之前没有任何迹象和消息啊?

  总不会是去看奥运会的吧。

  不管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但两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底线,那就是梁孟松下家只要不是台积电/三星电子/苹果,其他的选择他们都能接受!

  不仅这两个大佬没看明白,梁的动向让其他几方都有些凌乱,这老头瞎跑什么啊,随后这代表那猎头纷纷改订最快飞往伦敦的航班.

  伦敦奥运会闭幕式,包厢内确实不是只有陈默一个人,他只是个陪客,主角就是被他邀请出来散心的梁孟松。

  在他“痛陈利弊”的邀请下,征得对方同意,才安排梁孟松及夫人相聚伦敦玩一圈,出来散散心,正好恰逢奥运闭幕式临近,陈默又是赞助商之一,这才有了微博上那张照片

  凡事先谈付出再论收获,同理,人也是将心比心,这一趟英国之旅,陈默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走,只三陪(陪吃陪聊陪玩),不谈事。

  而梁孟松这边对陈默的意图心里门清,不过老两口乐享其成,由于平日里他们的子女长年在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对这个年轻后辈的印象倒是越来越好了。

  梁孟松对陈默的表现看在眼里,这趟出来散心来对了,忙了几十年难得跟夫人一起旅行,一路衣食住行可以称得上极尽奢华,事事不用自己操心,隔绝外界的骚扰,难得清静。

  别看陈默表面上鞍前马后的照顾他们,但梁孟松知道,他们游山玩水的周围一个无形且周密的团队在默默发挥着作用。

  让他这个搞了一辈子研究的老头都有些受宠若惊,甚至有的时候都忘了前段时间那场糟心的官司。

  不过对方迟迟不谈正事,梁孟松心里还算淡定,可他夫人犯起了嘀咕,晚上在套房内,梁孟松夫人说着心里的顾虑,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要不咱们提前挑明了?”

  梁孟松颇为沉得住气,笑着宽慰道,“你看你,又急,你忘了咱们第一天晚上商量的对策了?”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你不要想太多,小陈能有什么坏心思呢。无非就想拉拢我罢了,我身上除了这个点技术还有啥?难道图我年纪比他大?”

  “如果你确实看好这个年轻人,等回到韩国,要不我邀请他来家里一趟,咱们摆明车马,看看这个小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嗯,行,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有多大的耐心和诚意。”

  这趟为期一周的英国之旅,梁夫妇先是在宽大的VIP贵宾包厢内看了两天奥运,参加了闭幕式,然后在一些英伦皇家景点打了下卡。

  这趟奢靡之旅,即便梁孟松见多识广也暗自咋舌,对方为了拉拢自己真是下了血本,而且还是集团一把手,白日里也没见到他安排什么工作,在周围游客看来,陈默就像是陪长辈出来游玩的年轻人。

  一路上这个年轻人跟他聊各种风土人情、主要是聊华夏的、顺带聊点华夏台湾的,然后聊天下大势聊全球互联网趋势,唯独不聊芯片。

  这让梁孟松也存了几分好奇,好奇这个年轻人会不会在返程前开口。

  返程前在陈默安排下还“顺道”参观了下彼岸驻伦敦的子公司,本来梁孟松以为会这小子终于图穷匕见,想在利用主场优势来笼络自己,结果这家伙介绍了彼岸大概的情况,点到即止并未深聊。

  直到8月中下旬他们一行人返回韩国,双方临近告别,这家伙依旧不显山不露水,看上去真像交朋友一样。

  这一出反倒让梁孟松有点摸不着头脑,难道自己猜错了?

  不过再怎么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分别前,梁孟松给夫人递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盛情邀请陈默明天来家里做客,嘴上说的是家宴。

  陈默欣然应许。

  梁孟松的妻子是韩国人,当年也是做半导体研究的工程师,是前者在美国工作时期的同事。

  其实无论梁孟松还是张汝京这种老一辈的人,心中都有一种特殊的家国情怀,当时他从台积电出来后第一选择是想回国看能否做一些贡献,否则也不会在国立清华大学(地点在台湾新竹,跟清华不是同一所高校)任教了半年。

  但当时一是华夏国内的环境太复杂,张汝京被台积电一起诉就是8年正处于风口浪尖,梁怕步入张的后尘,加之中芯内部管理纷杂,派系林立,他想搞研究,不想搞ZZ,其他企业也没有什么适合他施展所学的土壤。

  所以在妻子和妻子亲戚的建议下他选择去韩国成均大学,才有了后来去三星任职的水到渠成。

  其实妻子这边跟三星一直有联系,当时她的小算盘,梁孟松心里也有数,对当时来说自己去三星确实也是最佳的选择。

  第二天晚上,梁孟松居所,家宴。

  此次家宴没有外人,只有梁孟松夫妇和陈默。

  由于梁孟松的子女常年在外忙碌,老两口这一路上已经把陈默当成子侄一般看待,后者也是把两人当长辈一般尊敬有加。

  席间言笑晏晏,其乐融融。

  吃完后,梁夫人打扫残局,梁孟松则带着陈默来到自己的书房。

  不一会,梁夫人进来给两人各自端了杯茶,然后退了出去顺手把门带上。

  梁孟松喝了口茶,眼睛却看着陈默,笑着说道,“说吧,小陈,想让我干什么?今晚你再不说,过这个村可就再没这个店了.”

  半小时后,

  “.梁老,您的待遇、职位、米岸芯昇的规模,彼岸和小米目前的发展情况您也都了解了,您还有什么顾虑,只要您能来米岸,只要您说,我能办尽办!”

  看着这个年轻人目光灼灼看着自己,梁孟松头一次感觉是不是有点老了

  彼岸和小米的财报也给自己看了,发展确实迅猛,甚至有些超出了自己对于一家企业正常发展规律的认知。

  两家企业,短短成立两年,营收双双破百亿,今年按照统计趋势来看,到年底,这两家公司预计还得翻几倍,陈默、雷军,一个不到三十,一个刚过四十,都是龙精虎猛的年纪,这.这也太快了.

  搞芯片他只关注三点,时间、空间和资金。

  米岸芯昇目前百亿元的投入规模,承诺每年数十亿研发费用,又有小米在手机、家电等领域能承载芯片产生的订单需求,还有丰厚的待遇,尤其是对方诚恳的态度,梁孟松又知道这是摆在自己面前千载难逢的机会

  资金这点满足,时间上陈默给出了保证,三年五年没问题,就是八年十年也等得起!

  空间上,他来到米岸芯昇担任CTO(首席技术官),芯片技术路线完全拥有自主权,除了董事长外,一人之下。

  而且他看了米岸芯昇核心人员名单,里面还有许多老熟人,确实是能做事的,自己过去也是最合适的。

  最后才是个人待遇方面,陈默给的不仅比三星还高,甚至把台积电因为冻结作废价值数千万的股票都进行了等价补偿。

  没有人不喜欢钱,而梁孟松看重的是对方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对他自身价值的认可。

  或许再早10年,梁孟松根本不带任何犹豫,直接收拾行李打包跟陈默走人。

  可他顾虑的原因也恰恰在此,他快60啦,按照华夏的制度已经是到了该退休的年龄。

  梁孟松心里清楚地知道或许这是自己人生中最后一次选择,因此不由得不慎重。

  商场风云变幻,现在看上去一片海晏河清,万一过两年彼岸或小米出现危机,导致米岸芯昇还没能力自给自足,粮草提前中断,自己数年的努力到那时可就功亏一篑,这是一次选择,更像一次赌博。

  再者妻子是韩国人,去华夏定居,他也得考虑到对方的感受,不过好在对方一贯以来支持自己的决定。

  思虑再三,梁孟松把茶杯放下,盯着陈默,“米岸芯昇我之前也了解过,现在的CTO是季明华,我过来鸠占鹊巢他能服气?”

  “这个我都提前沟通好了,季明华给你当副手,我知道您的顾虑是什么,咱们米岸芯昇的红线就是只有劲儿往一起使的战友,没有派系之争,有人敢内耗,就会直接从米岸消失!”

  其实这个问题陈默在制定计划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为此还特意跑了一趟沪市,当面请教了下张汝京,张老。

  然后再他的协调沟通下,季明华完全没有意见,如果是别人获取他有意见,可对方是梁孟松,他还是服气的,毕竟在对于这些技术专家来说,谁牛逼谁是老大,

  况且梁孟松无论技术能力还是过往战绩也足够镇得住米岸一众技术专家。

  “别怪老头啰嗦,最后一个问题.”

第345章 孟松,请上岸!

  “芯片这个产业,尤其对国内来说投入大,风险高,难度深、回报周期长,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此费力不讨好,陈总不知道此举与飞蛾扑火无异,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

  梁孟松再次端起茶杯,喝了两口,透过茶水氤氲的整体,观察这个让他有些欣赏的年轻后辈。

  陈默暗道,来了!

  现在此时陈默所面临的情况,感觉就像IT大厂面试,笔试、技术面、业务面、上级面都通过了,还差最终的HR面,到了临门一脚的阶段。

  一般到了这里基本上90%的人都能顺利拿到offer,当然也不排除HR抽风的可能。

  或许是太过看重,之前都很平常心的陈默此时反而是最紧张的时候。

  用钱能搞定的事情陈默向来不紧张,而对于一些执着于技术的人才来说,金钱的诱惑反而是最低的。

  毕竟自己现在面对的是梁孟松,人的名树的影,千将易得,吕布难求。

  陈默坚信一个道理,想要做事先会用人,人用对了事就成了大半,无论什么行业。

  只要有人,如何建产线、采购什么设备、技术如何攻克都会自然而然的推进下去。

首节 上一节 264/8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