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我教雷总造手机 第206节

第266章 小米年会,一鸣有约

  1月15日晚,香格里拉大酒店。

  这里即将举行小米的年会,这是小米第二次年会,上一次的年会他们只是在公司内简单办了下。

  今年雷军看小米业绩确实不错,就在大酒店举行年会,显得正式一些。

  开始前,陈默带着高管和十几名原本从小米带出来的同学参加了此次年会。

  比如范典、许良、张超、齐萌萌等人,就当参加联谊活动了。

  他们一进会场就迎来小米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毕竟小默同学的光环在小米人心中的地位还是杠杠的。

  随后人员分流,其他人去到原来三部那边,就是严谨、黄江吉等人的座位,大家言笑晏晏打成一片,就跟回家一样。

  陈默则是带着张小龙、许朝军和陈彤来到主桌。

  发现不光小米高管,还有金山求伯君和凡客陈年也来了。

  年会开始后,雷军在舞台上慷慨激昂,当着在场500多小米员工回顾了过去两年小米的发展历史,介绍去年所取得辉煌的成活,忆苦并思甜。

  舞台屏幕PPT中轮播这一幕幕小米这一路上的各种值得纪念的照片。

  陈默在许多照片中看到自己的身影,

  MIOS上线后的众人庆祝、晋升联合创始人跟雷军的合影、硅谷执行跟高通谈判他和雷军林斌三人憋在酒店翻译合同的照片、四处奔波谈供应商随便找家小店吃盒饭、小米第一次的发布会1999的高光时刻、他和雷军公司庆功宴上,亲自给员工们发手机.

  看着一幅幅照片,无数回忆走马灯一样袭来,陈默自顾自喝了杯酒,很有感触。

  “最后,在这个场合,我或者说小米要感谢一个特别的人,他为小米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又以顾问的身份给出了现在经过验证后无比精准的建议。

  这个人我想大家也非常熟悉,请大声喊出他的名字”

  全场心有灵犀异口同声大喊,“小默同学~”

  正陷入回忆中的陈默,一听这个声音,被强制开机,下意识就想说我在,赶紧克制住

  本来雷军想让陈默上来给大家讲两句,看到他在台下连连摆手,方作罢。

  随后年会就是台上演演节目抽抽奖,节目是自家员工提前准备的,奖品都是小米旗下产品。

  台下大家吃吃喝喝聊聊天,时不时一个区域爆发欢呼,那是有人中奖了。

  现场气氛很是热烈。

  就这样闹了几个小时,陈默由于中途跟雷军去敬酒,都喝了不少,脸有些红,两人勾肩搭背说着悄悄话。

  “过两天,彼岸年会过来啊~”

  “看情况吧,主要你们年会那地儿也太远了,光飞机都得飞八九个小时.”

  “有节目!”

  “有啥节目值得我飞八九个小时,我多盯着点产能它不香么?”

  陈默掏出那他0号创始版限定款熔岩橙小米X2Pro,掏出那张嘉宾名单截图,怼到雷军脸上,“你确定不去?”

  雷军看着上面的名单,什么周杰伦、林俊杰,嗯还有谢霆锋?他抬头看了眼陈默,

  “你小子大手笔啊,是挣钱了哈,明星倒是整不少,虽然有我挺欣赏的谢霆锋,可凭这样就想让我飞那么老远”

  说着说着雷军看到最上面的组合名单,瞪大了眼睛,以为看错了,揉了揉眼睛,确定不是他眼花,“Are u sure?”

  看到对方嘿嘿笑着点头,雷军咳咳一声,“.也不是不行,毕竟我也是彼岸的股东,跟大家见见面也是应有之义。”

  雷军旁边的陈年也凑过来看了下,同样震惊了,“我说我们年会的其中一个嘉宾档期有冲突没邀请来,原来被陈总捷足先登了啊,能否也带我一个?”

  这时物美价廉的优衣库还没有进军华夏市场,凡客这两年凭借明星凡客体的代言词引爆舆论,加之几十块上百元的衬衫、T恤很是火爆。

  凡客成为雷军成为仅次于卓越网,天使投资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两人私下里也是好朋友。

  前几天“2012凡客庆典”雷军、李开复、李国庆、薛蛮子、徐小平等互联网知名人士,及韩寒、王珞丹、黄晓明、李宇春四大代言人悉数到场,着实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他笑着跟陈年握了握手,“没问题,欢迎之至!”

  看着长得很喜庆神似仓鼠的陈年,陈默心里默默说了句,

  这位雷总未来的榜一大哥,不好意思,有我在,以后伱只能排第二。

  海纳国际集团(简称SIG)是一家私人持有的全球交易和技术公司,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费城,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运作的量化交易公司,除了最核心的金融交易之外,海纳国际还有自己的创投基金业务。

  2005年,海纳国际集团为投资华夏初创公司,成立了华夏子公司海纳亚洲。

  酷讯是它的一个早期的投资项目,当时20岁出头的张一鸣是该网站的技术总监,由于长着一张娃娃脸,看起来像高中生一样,但海纳高管非常认可他的技术,认为张一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技术人才。

  不过酷讯发展比较慢,前景也不是很明朗,后来张一鸣直接跳槽了,跑到微软。

  到了09年,海纳亚洲把酷讯的房地产业务单独剥离出来,成立一个独立初创企业,这个企业就是现在的九九房,因为海纳亚洲有些高管跟张一鸣已经是老熟人。

  加之张一鸣本身以前又是酷讯的技术总监,所以海纳亚洲就想把张一鸣又挖了回来。

  而此时的张一鸣发现微软养老院一样的生活不适合自己,双方一拍即合。

  最后海纳亚洲任命张一鸣为九九房CEO,但他并不是九九房的真正创始人,只是拥有少量的公司股份,说白了就是高级打工人而已。

  随着九九房业务陷入瓶颈久久难以突破,去年底海纳亚洲的董事总经理巩挺曾经在一场股权纠纷中对张一鸣表达了一些不满,想让这个既不是酷讯,又不是九九房创始人的张一鸣走人,最后被另一名看好张一鸣高管王琼所阻拦。

  但仍难改变张一鸣与海纳亚洲的关系比较紧张的情况。

  随后陈默的出现,勾引出张一鸣内心的想法,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今年1月初看完彼岸的发布会后,张一鸣给海纳亚州的电子邮件中间写道,随着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越来越高,社交媒体的机会也不断涌现,尤其是基于移动平台的,他认识到他需要去改变自己的职业方向,因此他要去看看这个广阔的世界。

  换后面流行的一句离职语,那就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封邮件就是张一鸣的离职信。

  成为自由人的张一鸣就这样在1月16日的一家咖啡店,

  见到了志同道合,年龄相仿,但双方身价差距悬殊的陈默。

  感谢“相遇xy”大佬1万点币的打赏,老板大气~Orz~

第267章 字节跳动联合创始人

  这段时间张一鸣不是毫无准备,对面可是身价百亿的大佬,虽然看上去跟自己一样年轻。

  两人各自随便点了一杯普通的中杯咖啡,开始了一场将会改变未来互联网格局的谈话。

  主要是张一鸣在说,陈默在听,偶尔会插嘴追问或补充几句。

  陈默的有的放矢,每每能让张一鸣眼睛亮了又亮,灵感如雪崩,一时间把之前的想法全部串了起来。

  说到兴起,张一鸣随手就抓起咖啡厅的一张餐巾纸,在纸上画着流程图和原型图,讲解他构想的整个产品思路。

  陈默目光灼灼看着这张简陋不堪的纸巾,他在这上面,能看出这个原型隐隐有些后来今日头条的影子。

  他理解张一鸣现在嘴里说的,接下来想做的事情,实际上是想改变现在整个信息的分发模式。

  他更清楚这种模式将会改变整个华夏互联网的格局

  过去十数年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分发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1.0是门户时代,以新浪、网易、搜狐这类门户网站为代表,它们更多是通过编辑进行分发的,编辑来选择哪些内容值得放到显眼的位置让大家去阅读,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方式是比较被动的。

  2.0是博客或微博时代,基于兴趣阅读的产品和内容分发,但更多的是以用户自主选择的方式,就是类似于RSS一样订阅的方式,你订阅了,就会分发给你;如果你没订阅,就不会主动分发给伱。

  博客或微博也是这样,关注感兴趣的频道比如数码、影视、游戏、音乐等等,然后推给你一些大V关注后会看到相应大V发布的内容。

  这种以用户为主要关注或者订阅的方式,还是显得很笨拙,停留在用户行为为主的基础分发上。

  去年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百废待兴,谁也不知道移动互联的产品该怎么做,更多的是抄袭现有的PC机上的功能。

  也就是说PC上的产品做成什么样,移动互联网也做成什么样,app的操作和交互和PC端非常相似。

  即便强大如腾讯,手机QQ也是传统互联网时代PC端的移植版罢了。

  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理解就是这样的,因为这种copy移植是最保险的方式。

  而陈默和张一鸣所聊的正是信息分发的3.0版本,也就是信息分发以病毒传播或者是机器的方式替代主动关注的方式,就是移动互联网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这种分发方式是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来进行分发,这个技术可以针对不同人的不同兴趣搜索出你的爱好、你可能潜在的关注点,或者你的习惯,然后推荐符合你口味的内容。

  但这个概念在当今的2012年是非常具有有前瞻性的。

  就是因为陈默完全get到对方描述的场景,才更加感慨这小子别看个子不高,气质有点像柯南,外表看上去充其量就是个娃娃脸技术经理,但洞察力和前瞻性绝对是顶级的。

  有的人确实是天才,嗯一个一杯咖啡能说上5个钟头的天才

  不过张一鸣又提出了另外一个产品的概念,那就是各种搞笑和内涵集合的网站,打算直接以此为切入点,一是打磨团队,二是积累原始用户,给今日头条引流。

  陈默对此持否定态度,提醒道,“你这家伙是不是忘了我是干什么的?”

  张一鸣这才恍然,对方不只是有钱,还是目前流量最大的微信掌门人,想要流量,直接从微信引流那就是个天然庞大的流量池啊。

  “咱们就专心打磨这个新闻门户产品,通过产品打磨最为核心推荐算法,有了这个智能精准推荐算法,未来将是一片坦途。”

  陈默也在他的急促上帮忙完善了一些关键链路,彰显自己的话语权和能力,听得对方连连点头,只因他说的都是事实。

  见窗外天色已暗,陈默感觉聊差不多了,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准备收尾,“说说吧资金和股份,咱俩怎么分?”

  亲兄弟明算账,何况张一鸣创业数次也不是刚毕业的小白。

  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张一鸣出工出力,陈默出钱和关键性建议,因此前期陈默以个人名义投资100万美金。

  两人作为联合创始人成立一家新公司,陈默占股51%,张一鸣49%。

  见张一鸣还有顾虑,陈默说道,“放心,平日里我不插手你的事务,更何况公司后续肯定还需要彼岸的帮助,51%很公平!”

  张一鸣想了想,承认对方确实说的有道理,也就同意了陈默提出的这个方案。

  其实不同意也不行,因为在过去一个月时间,张一鸣其实也私自也见了几个投资人,但那些人不是听不懂他说什么,就是听懂了感觉风险太大。

  没人看好他的想法,也没人支持他说的这个产品。

  其中有一个人,看在往日里跟自己的关系,愿意投钱100万人民币!

  张一鸣兜兜转转了一圈,发现也只有陈默懂他,甚至感觉对方的理解还在自己之上。

  所以当张一鸣想通这些后,有种天涯何处觅知音的惊喜,出于谨慎他最后确认了一遍,“你真的不插手公司日常?”

  陈默拎起张一鸣的手,两人握了下,“大哥,我这一天多少万上下的,很忙的好嘛?哪来精力管你这边,也就关键问题我给你把控把控,你就把心放你肚子里,大刀阔斧往前冲就行,我在后面给你兜底。

  明天上午10点吧,来我办公室找我,咱们把协议签了。”

  “好!”

  “你饿不?”

  咕噜噜,张一鸣的肚子替他回答了,他冲陈默尴尬地笑了笑。

  “走,为了庆祝咱俩新的开始,请你吃饭!”

  张一鸣连连摆手,“不不不,还是我请你吧!”

  “等你啥时候比我有钱了再说,旁边就有家烤肉,还不错,我都快饿死了,咱们边吃边聊。”

  陈默把桌上那两张画着原型图和流程图的餐巾纸默默揣进自己的兜里,准备把这两个餐巾纸裱起来放家里,以后这也算互联网发展史的一个见证。

  吹牛逼也方便,当时今日头条就是在这张餐巾纸上诞生的,我现场指导监督一鸣画的。

首节 上一节 206/8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