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安全屋,灯火通明。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咖啡香气,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李建国看着地上两具盖着白布的尸体,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法医刚刚做完初步尸检,结论和林雅的判断一致:氰化物中毒,毒源是藏在臼齿里的特制胶囊,一咬就破,神仙难救.
第四千六百八十六章 金钱和权力
“死士……”李建国重复着这个词,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好一个高远!在第九局眼皮子底下,竟然豢养了这样一支不属于任何编制的私人武装!”.
这意味着,高远所图谋的,绝不仅仅是金钱和权力。他建立了一个独立于国家机器之外的,只听命于他一人的暴力组织。这是在挖国家的墙角,其心可诛。
陈木没有说话,他正坐在桌边,摆弄着那个从死士手里夺来的金属手提箱。箱子是特种合金打造,密码是电子式的,输错三次就会触发内部的自毁程序,将里面的东西烧成一堆焦炭。
“红姐那边怎么说?”林雅递给陈木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低声问道。在回来的路上,陈木已经把箱子的照片发给了红姐。
“她说这种军用级别的加密锁,暴力破解很麻烦,而且风险高。她建议我们换个思路。”陈木接过咖啡,却没有喝,只是用手捧着,感受着掌心的温度。
“什么思路?”李建国也凑了过来。
“她说,越是复杂的锁,它的钥匙往往越简单。设计这种锁的人,为了方便使用者记忆,通常会把密码设置成与使用者本人有密切关联的数字。比如生日、纪念日、或者某个特殊的代号。”陈木抬起头,目光在李建国和林雅脸上一扫而过,“所以,问题就变成了,高远会用什么数字来当密码?”
李建国陷入了沉思:“高远的生日?他妻子的生日?还是他儿子的忌日?”
“都有可能。但我们只有三次机会。”林雅说。
“不,我们一次机会都不能浪费。”陈木摇了摇头,他将目光投向了桌上那份红姐发来的,关于高远的详细资料。他的手指在那份资料上轻轻敲击着,大脑飞速运转。
生日?太普通,不像高远这种老狐狸的风格。纪念日?对于一个连信仰都能背叛的人来说,还有什么值得纪念的?儿子的忌日?有可能,这或许是他内心深处唯一柔软的地方,但也可能是一个他永远不想触碰的伤疤。
陈木的视线,最终定格在了资料的某一页。那是高明的个人档案。
高明,男,生于1978年,卒于2001年,享年23岁。死于一场“意外”车祸。
陈木的脑中,忽然像是有什么东西被点亮了。他想起了“夜莺”行动,想起了林雅口中那个地狱般的地下二层,那些被改造成怪物的孩子。他又想起了《奇美拉计划》那个由蛇和翅膀组成的诡异标志。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萌生。
“老李,帮我查一下,高远在第九局的个人编号是多少?”陈木突然开口。
李建国愣了一下,虽然不明白陈木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还是立刻用内部通讯器查询了一下。“查到了,高远的个人编号是007。”
007……
陈木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这个数字,似乎在冥冥之中印证着某种讽刺的巧合。
“林雅,你还记不记得,‘夜莺’行动中,你们七组的代号?”
“当然记得。”林雅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们是‘夜莺七号’。”
夜莺七号。
编号007.
第四千六百八十七章 看一个怪物
陈木的目光再次回到高明的档案上。
23岁.
一个又一个数字,在陈木的脑海中碰撞、组合,最后形成了一串让他自己都感到心惊肉跳的序列。
他深吸一口气,伸出手指,在手提箱的电子密码盘上,缓缓地按下了几个数字。
“23007。”
当他按下最后一个数字时,李建国和林雅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密码盘上的指示灯闪烁了几下,没有变成代表错误的红色,也没有触发警报。一秒钟后,只听“咔哒”一声轻响,箱子,开了。
李建国和林雅都惊呆了。
“你……你怎么猜到的?”李建国结结巴巴地问,看陈木的眼神像在看一个怪物。
“我不是猜的。”陈木的声音有些发沉,他缓缓打开箱盖,里面的东西呈现在三人面前。
箱子里没有文件,没有黄金,只有一个小型的低温冷冻装置。透过装置的玻璃盖,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保存着的,是一管管淡蓝色的液体。而在每一支试管上,都贴着一个标签。
标签上,印着一个红色的,由蛇和翅膀组成的奇美拉图案。
图案下面,是一串编号。
“P-23。”
潘多拉-23。
陈木的眼神变得无比复杂,他轻声解释道:“23,是高明去世时的年龄。007,是高远在第九局的编号。对于高远来说,他的儿子,他曾经引以为傲的天才儿子,在他23岁那年就‘死’了。而他自己,作为第九局的007号功勋,也从那一刻起,‘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为了复活儿子,不惜出卖一切的魔鬼。”
“复活儿子?”林雅浑身一震,“你的意思是……”
“我怀疑,高明的死,从一开始就是假的。那场车祸,很可能只是一个金蝉脱壳的计策。他并没有死,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活’了下来,成了《奇美拉计划》的一部分。”陈木指着那些试管,“如果我没猜错,这些,就是‘潘多拉’病毒的改良版。而‘潘多拉’,很可能根本不是什么生化武器,而是《奇美拉计划》中,用于基因改造和延续生命的关键血清!高远之所以背叛,之所以和老斯特恩合作,就是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为了让他那个‘死去’的儿子,能够继续活下去!”
这个推论,太过惊世骇俗。但它却像一把钥匙,解开了所有的谜团。
它解释了高远为何会背叛自己坚守一生的信仰,解释了他为何会对《奇美拉计划》如此上心,甚至不惜牺牲掉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和最精锐的队伍。因为在那座大山般伟岸的英雄外壳之下,隐藏着的,只是一个想让儿子活下去的,疯狂而自私的父亲。
“疯子!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李建国一拳砸在桌子上,巨大的响声在房间里回荡。他无法接受,一个曾经的英雄,会因为一己私欲,堕落到如此地步。
林雅没有说话,她只是死死地盯着那些蓝色的试管。她的脑海中,浮现出地下二层那些在容器中痛苦挣扎的孩子,浮现出队友们为了掩护她而倒在血泊中的身影。所有的牺牲,所有的痛苦,竟然都源于这样一个荒唐而自私的理由。一股难以言喻的恶心和愤怒,从她的心底涌起.
第四千六百八十八章 我们有证据了
“现在,我们有证据了。”陈木的声音将两人从震惊中拉了回来。他指着手提箱,“这些改良版的‘潘多拉’,就是高远通敌叛国的铁证。只要把这些东西上交,他就死定了。”
“可是,交给谁?”李建国马上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调查组里,我们不知道谁是鬼。直接上报给最高层?高远在局里经营多年,根深蒂固,谁知道高层里有没有他的人?万一消息泄露,他狗急跳墙,我们都会有危险。”
这是一个死结。他们手握足以扳倒高远的王牌,却发现自己被困在了一座名为“信任”的迷宫里,找不到出口.
房间里再次陷入沉默。
许久,陈木忽然笑了起来,那笑容里带着一丝不羁和疯狂。
“谁说我们一定要把证据交上去了?”
李建国和林雅都看向他。
陈木站起身,拿起一管蓝色的试剂,在灯光下晃了晃,幽幽地说道:“既然找不到一个绝对公正的法官,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来当一次法官呢?”
他看向李建国:“老李,你刚才说,高远在局里豢养了一支私人武装。那这支武装,需不需要后勤补给?需不需要一个秘密的据点?”
李建国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陈木的意思:“你是说……顺着死士这条线,反向摸出他们的老巢?”
“不错。”陈木点头,“死士虽然死了,但他们身上的衣服、鞋子、皮肤上,总会留下一些痕迹。比如特殊的尘土,某种植物的花粉,或者他们常去的某个地方的特殊气味。把这些交给专业的人去分析,或许就能锁定他们据点的大概范围。”
“可就算找到了据点,我们又能做什么?强攻吗?我们只有三个人。”林雅冷静地指出现实。
“谁说要强攻了?”陈木的笑容越发玩味,“我们是去送一份‘大礼’。”
他扬了扬手中的试剂:“高远费尽心机,不就是为了这些东西吗?我们就把这些东西,原封不动地,送到他的‘军火库’里去。只不过,在送去之前,我们得稍微给它‘加点料’。”
“加料?”
“我那个玩电脑的朋友,除了会破解密码,对生物化学也颇有研究。”陈木的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我想,她应该很乐意帮我调配一种……嗯,效果比较‘热烈’的催化剂。一种无色无味,但一遇到‘潘多拉’就会产生剧烈反应,比如……瞬间气化,或者,发生一场绚丽的小型爆炸的催化剂。”
李建国和林雅听得目瞪口呆。
这个计划,太疯狂了!太胆大包天了!
这已经不是在调查取证了,这简直就是在执行一次敌后破坏任务!
“高远不是想救他儿子吗?那我们就让他亲眼看着,他所有的希望,是如何在他自己的老巢里,化为一团绚烂的烟花。”陈木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冰冷的快意,“我要让他知道,他为了他儿子所做的一切,最终只会给他带来一场最彻底的毁灭。我要让他也尝尝,那种眼睁睁看着最珍贵的东西在面前毁灭,却无能为力的绝望。”
这一刻,陈木不再是那个玩世不恭的青年,而是一个手持审判之剑的复仇者。他的目标,不仅仅是要高远死,更是要在他死前,先诛了他的心.
第四千六百八十九章 三年的仇恨
林雅看着陈木,看着他眼中那团燃烧的火焰,她感到自己心中那压抑了三年的仇恨,也随之熊熊燃起。
她没有丝毫犹豫,点了点头:“我加入。”
李建国看着眼前这两个年轻人,一个比一个疯。他挣扎了几秒钟,最终一咬牙,一拍桌子。
“干了!高远这个毒瘤,必须铲除!我这就去找我最信得过的痕迹专家,让他连夜分析尸体!你们准备‘礼物’,我来负责找到送礼的地址!”.
一场针对第九局最大叛徒的,史无前例的“斩首”行动,就在这个小小的安全屋里,由三个被逼到绝路的人,正式敲定。
唐凡的报告像一颗深水炸弹,在理事会那片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引爆了无声的巨浪。
第二天清晨,B7基地的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三号物理实验室被贴上了黄黑相间的封条,门口二十四小时有两名安保人员站岗,仿佛里面关着一头择人而噬的猛兽。赵卫国一整晚没睡,布满血丝的眼睛像鹰一样审视着每一个从他面前走过的工作人员。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那场“意外”太干净了,除了设备损坏和一堆无法理解的数据,什么痕迹都没留下。
他亲自带人复查了西区爆裂的水管,发现断裂口平滑得有些过分,不像是金属疲劳或者水压过高,反而像是被精准切割过。这个念头让他后背发凉。然后,他又想起了自己那台光荣牺牲的意式浓缩咖啡机。后勤部门的报告说是电路老化短路,可那台机器他才用了不到半年。
水管、咖啡机、能量爆发……这三件事在赵卫国的脑子里盘旋,他隐约感觉到一根线,一根由某个他不想承认的嫌疑人牵引的线。他走到唐凡的办公室门口,没有敲门,只是静静地站着。他能听到里面传来键盘敲击的清脆声响,以及一个女人的声音,应该是苏雨。他们在讨论数据,语气平静,听不出任何异常。
赵卫国最终还是没有推门进去。没有证据,他所有的怀疑都只是猜测。唐凡现在是中心主任,是理事会面前的红人,贸然指控一个正在处理“重大危机”的负责人,是极其不明智的。他转身离开,但眼神里的怀疑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沉淀得更深。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去查。
办公室内,苏雨放下了手中的平板电脑。“他走了。”
“我知道。”唐凡的目光没有离开屏幕,手指仍在飞速跳动,“老赵的脚步声,隔着两层隔音材料我都能听出来。他开始怀疑了,这很好。一个充满怀疑的安保主任,才能更好地帮我们把戏演下去。”
“你就不怕他查到什么?”苏雨走到他身边,看着屏幕上复杂的程序代码。
“他能查到什么?查到他最爱的咖啡机为科学献身了?还是查到西区的水管有自毁倾向?”唐凡停下手中的工作,靠在椅背上,转过来看着她,“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单拎出来都是普通的故障或意外。他没有证据链。而现在,理事会的注意力,只会集中在我抛出去的那份报告上。”
话音刚落,唐凡面前的加密通讯终端发出了一声轻响。一封来自理事会的最高优先级邮件,静静地躺在了收件箱里。邮件标题很简单——“关于B7-A-03号紧急事态的初步指令”。
唐凡和苏雨对视一眼,空气中的轻松气氛瞬间消失。鱼,咬钩了.
第四千六百九十章 突发事件
唐凡点开邮件,快速浏览。理事会的回复比他预想的要快,也比他预想的要复杂。邮件首先肯定了唐凡作为中心主任在“突发事件”中的冷静处理和专业判断,对他提出的“谐振串流”理论表示了“高度关切”。然后,邮件进入了正题。
理事会原则上同意解封部分“714项目”的历史档案,但并非全部。解封的权限将逐级开放,首先开放的是关于基地建设时期遗留的能源管线布局和早期环境监测数据。至于更核心的实验日志和技术蓝图,需要“进一步评估”。
看到这里,唐凡的眉头微微皱起。这是典型的官僚做派,给一点甜头,但把最重要的东西藏在身后。如果只是这样,那他这次的冒险就只能算成功了一半。
但邮件的下一段,让他的瞳孔猛地一缩。
“……鉴于此次事件的特殊性和潜在的高度危险性,理事会已决定派遣一名特派专员前往B7基地,协助并监督你的工作。专员将拥有与你同级的安全权限,并作为理事会的直接联络人,全权负责‘历史档案解封’及相关安全评估事宜。专员代号‘监察者’,名为林薇博士,预计将于24小时内抵达。请你及B7基地全体人员予以最高规格的配合。”.
林薇。
这个名字像一根针,扎进了唐凡的记忆深处。他迅速在脑中检索这个名字,一个模糊的印象浮现出来——在他还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林薇这个名字就已经是量子物理和高能物理领域的传奇。她比唐凡大不了几岁,却以惊人的速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传说她毕业后就被一个神秘的机构招募,从此在学术界销声匿迹。
理事会竟然派了这么一号人物过来。
“这不是钓上来一条鱼。”苏雨看着邮件内容,脸色有些发白,“你这是捅了马蜂窝,招来一个养蜂人。”
“不。”唐凡关掉邮件,脸上的表情看不出是喜是忧,“这不是养蜂人,这是另一根更专业的鱼竿。理事会不相信我,或者说,他们不相信任何人。他们派一个自己人来,既是为了监督我,也是为了利用我的手,去触碰他们自己也不敢碰的东西。”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他们给了我一个‘监察者’,一个和我平级的对手。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承认了局面的失控,承认了需要一个不属于基地原有体系的人来破局。他们想让我们两个互相牵制,互相监督,而他们,可以安稳地坐在裁判席上。”
“那我们怎么办?计划要不要暂停?”苏雨问道。她能感觉到,事情正在滑向一个更危险的深渊。
“暂停?为什么要暂停?”唐凡停下脚步,眼中闪动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游戏变得更有趣了。一个人的独角戏多没意思,现在有了对手,才算是真正的棋局。而且,这位林薇博士,她代表理事会,她拥有我没有的更高层级的信任。有些门,我敲不开,但她或许可以。我需要做的,就是让她心甘情愿地,为我推开那扇门。”
苏雨看着他,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个男人的思维方式永远出人意料。他从不畏惧挑战,甚至主动拥抱风险,将危机转化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