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生母叶轻眉,长公主抚养大 第230节

  庆帝的目光,重新聚焦在李长生那张年轻却沉静得可怕的脸上。

  良久。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那张始终保持着威严与淡漠的龙颜之上,终于出现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

  有惊骇,有忌惮,有疑惑,甚至……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欣赏。

  “不必了。”

  庆帝的声音,带着一丝几不可闻的沙哑。

  他摆了摆手,示意洪四庠退下。

  洪四庠如蒙大赦,强忍着肩上的剧痛,躬身行了一礼,狼狈地退出了御书房。

  庆帝看着李长生,久久不语。

  御书房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他终于明白,为何叶流云会说,刺杀太子与皇后的凶手,与李长生的武功路数截然不同。

  拥有如此堂皇霸道、精妙绝伦剑术的人,又岂会屑于用那些阴柔诡谲的手段?

  这李长生,其实从一开始就知道,叶流云会为他“证明”清白。

  因为,他的实力,他的剑术,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个少年,不仅实力深不可测,心智更是妖孽!

  庆帝的内心,第一次对一个人,生出了真正的,无法掌控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他极度不适,却又无可奈何。

  他知道,今日这番试探,自己……败了。

  而且败得相当彻底。

  御书房内的气氛,在洪四庠狼狈退下后,并未有丝毫松缓,反而因那短暂的死寂,更添了几分凝滞。

  庆帝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在李长生身上寸寸刮过,仿佛要将这个年轻的身体,连同其内里深不可测的灵魂,一并看透。

  良久。

  那紧绷的龙颜,终于缓缓舒展,露出了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好!”

  庆帝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丝刻意营造的赞赏。

  “当真是好!”

  他重复了一遍,语气中听不出是喜是怒及。。

第124章庆帝盛赞!李长生大宗师!李云睿风情万种!

  “十六岁的大宗师……”

  庆帝轻轻颔首,仿佛在品味这几个字所代表的分量。

  “朕记得,当年叶轻眉冠绝天下,名动京都之时,似乎也远未到这般年纪吧?”

  他这话,像是在自语,又像是在说给李长生,以及一旁始终沉默的叶流云听。

  叶流云眼观鼻,鼻观心,依旧如石雕般纹丝不动,仿佛这御书房内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但他微微颤动的眼睫,却昭示着内心的不平静。

  李长生神色淡然,并未接话。

  他清楚,庆帝这番话,不过是开场白。

  果然,庆帝话锋一转:

  “长生,你是云睿的孩儿,自小便在宫中长大,朕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

  这话语中,带着一丝长辈对晩辈的亲近,却又透着帝王特有的审视。

  “你能有今日这般成就,朕心甚慰。”

  庆帝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盯着李长生。

  “我南庆,能再出一位大宗师,实乃国之幸事,天下之幸事!”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有你这般麒麟儿坐镇,何愁宵小不靖,何愁国祚不稳!”

  这番话,说得是冠冕堂皇,掷地有声。

  若是不知内情之人听了,定会以为这是一位爱才如命,为国得栋梁而欣喜若狂的圣明君主。

  李长生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这些话,听听便好。

  庆帝微微倾身,龙袍上的五爪金龙,在烛光下闪烁着慑人的光芒。

  “如此天纵奇才,若不加以封赏,岂非显得朕有失公允,也寒了天下英“零八七”才之心?”

  他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打磨,带着不容抗拒的意味。

  “朕意已决。”

  庆帝一字一顿,声清晰地传入李长生与叶流云耳中。

  “待明日早朝,朕会于太极殿之上,正式下旨——”

  “封你为,瑞王!”

  瑞王!

  这两个字,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即便是李长生,在听到这两个字时,那双始终古井无波的眸子,也泛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波澜。

  封王!

  这在大庆朝,可是非同小可的荣耀。

  尤其,这还是一个异姓王!

  他看了一眼庆帝,对方的脸上,依旧是那副胸有成竹,掌控一切的帝王表情。

  “陛下厚爱。”

  李长生只是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地吐出四个字,听不出丝毫的激动与惶恐。

  没有叩谢皇恩,没有感激涕零。

  仿佛这泼天富贵,对他而言,不过尔尔。

  这般反应,倒是让庆帝眼底的审视之色,又浓重了几分。

  叶流云心中亦是暗自称奇。

  面对如此封赏,还能这般处之泰然,这份心性,当真可怕!

  御书房内,再次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庆帝似乎并不在意李长生的“失礼”,他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案,发出“笃笃”的轻响。

  片刻后,他再次开口,声音却比之前低沉了几分,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

  “长生。”

  “太子与皇后之事,当真……与你无关么?”

  这个问题,如同一柄无形的利剑,再次悬在了李长生的头顶。

  即便方才已经有过叶流云的“证明”,即便李长生已经展露了远超行刺者的武功路数,庆帝,依旧没有完全放下心中的疑虑。

  或者说,他需要一个更直接的,来自李长生本人的答案。

  李长生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似笑非笑。

  “陛下既已让叶宗师查验过晩辈的剑。”

  他顿了顿,目光迎上庆帝那深邃的眼眸,不卑不亢。

  “又何必再多此一问?”

  “莫非在陛下眼中,晩辈的剑,还不够资格证明清白?”

  这话语,带着一丝隐晦的锋芒。

  却又恰到好处地,没有逾越君臣的界限。

  庆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张布满威严的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丝笑容。

  只是这笑容,如同冬日寒冰,不带丝毫暖意。

  “呵呵,朕自然是信你的。”

  庆帝摆了摆手,仿佛要将此事彻底揭过。

  他语气一转,带上了几分追忆的色彩。

  “说起来,你小时候,朕还抱过你呢。”

  “那时候的你,粉雕玉琢,见人就笑,很是惹人喜爱。”

  庆帝的目光,似乎变得柔和了些许,仿佛真的陷入了对往昔的回忆。

  “不像现在,小小年纪,便如此沉稳,倒像个小大人一般。”

  他这话,像是在拉近关系,又像是在感慨时光飞逝。

  李长生面上依旧平静无波,心中却是一声冷笑。

  老狐狸。

  又开始玩弄这些帝王心术了。

  无非是想用这些虚无缥缈的“温情”,来试探他的反应,消弭他的戒心。

  可惜,他李长生,早已不是那个需要仰仗皇家鼻息才能存活的稚子了。

  这些手段,对他而言,不过是班门弄斧。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并未表露出任何情绪。

  那份从容与淡定,让庆帝眼底深处,那丝难以察觉的忌惮,又加深了一分。

  这个孩子,似乎比他想象中,还要难以掌控。

  李长生转身,缓步走向御书房的门口。

  庆帝的目光,如同跗骨之蛆,紧紧地钉氿铃柳瘤企八貳zoba在他的背影之上。

  太子与皇后之死,当真与此子无关么?

  庆帝的眉头,在无人察觉的瞬间,几不可见地蹙了一下。

首节 上一节 230/3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