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你个渔民,要军舰干什么? 第131节

  “这除了打渔我也不会做生意啊,至于买房子的话,现在港岛房价的行情也不是很好,我还真和你大嫂商量过,觉得还是在观望观望。”大哥向来是个十分稳健的人。

  “大哥,你要是看见行情好了的时候,那大家就都知道了,到时候你再上车就已经晚了。”周耀文开口说道。

  “可是大家都说港岛房产还会继续降,现在买的话,会不会亏钱啊。”大哥还是有些担忧。

  “亏也不差这点,现在已经是降到低点了,就算继续下降的话,也只是波动而已,而且我这次去内地也知道了一些消息,港岛不会乱的,原来是什么样,以后还会是什么样的。”周耀文有些隐秘的说道。

  当然,他是没有直接说出两制这种话,这是年中的时候才提出来的,你要问他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这是他从课本上学来的。

  当初为了这道题,他可是抄过好多遍。

  “你还有这样消息渠道啊。”大哥有些惊讶的说道。

  “当然了,我可是去内地投资的大老板,这次去内地可是见过大官的。”周耀文挑了挑眉说道。

  “那我回头就和你大嫂商量买一套?”大哥有些心动的说道。

  这话要是别人说的,那他肯定是不会信的,就算是老三说的,他也要犹豫一下,但这话是小文说的。

  小文是谁啊,那可是他最亲爱的弟弟,而且还是他们周家最有出息的人,接触的都是一些大老板。

  而且他这次去内地还见到了大佬,知道了内幕消息。

  这种消息小文是不会无的放矢的。

  那也就是说,这件事是真的,赚钱的机会已经摆到他眼前了。

  “这事你们自己商量好了,不过我还是建议,不要全款买,最好还是贷款,我自己的房子也是贷款买的,以后你就能看见好处了。”周耀文提点道。

  至于好处是什么,那就是只付首付的话,就可以多买一点房子,要不然等到以后的时候,就会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多买一点。

  大哥赚钱的速度没的说,这点月供对于他来说完全没有压力,而等到未来通货膨胀,房子升值的时候,大哥就会感谢自己了。

  “你也买房了?什么时候买的啊,大家怎么不知道。”大哥有些好奇的说道,话说小文这小子干什么事情都是不声不响的,之前买船也是,现在又不声不响的买了房子。

  你可真是不鸣则已啊。

  “年前的事了,冰冰她们不是开了一家美容院嘛,那个门市就是我贷款买的。”周耀文解释道。

  他觉得这点小事没什么好说的,又不是住宅,只是一个商铺而已。

  要是他买了别墅要搬出去住,那肯定要通知全家人的,不过,他还没想好买哪里。

  “就是那个美容院啊,你大嫂和我说过,那里有两层上万尺呢,你花了好多钱吧?”大哥有些惊讶的说道。

  “还行吧,总价也就两百多万,而且我还是办的贷款,没花多少钱,我接下来还打算买别墅呢。”周耀文说道。

  “哇,你现在是真有钱啊,小文,你和大哥透漏一下,你现在的身价有没有几千万啊?”大哥有些好奇的问道。

  “身价?这么嘛,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几千万应该是有了。”对于自己现在的身价,周耀文也算不清楚有多少,反正每天早上一醒来,他就要进账几十万。

  钓鱼队的钱,卖水果的钱,卖电器的钱,卖鱼饵的钱,翡翠的生意也没有断,还有租售游艇的生意,投资几个工厂还有没赚钱,还有他投资的电影,也没有往回赚钱呢。

  还有美容院啊,渔具店啊,这些他都没有算。

  这已经是个好惊人的数字了。

  更不用说,他还有一大批古董放在新房的保险库中,还有近半吨的黄金,和十万大洋,算总资产的话,他肯定是过亿了,只不过手中的钱都被他投资出去了。

  但哪怕如此,靠着这段时间各种生意的回血,他手中的现金流又超过了千万,所以他才准备看房子啊。

  大哥听闻咂了咂嘴,感叹世事无常,谁能想到几个月之前,二叔因为摔断了腿住院花光了家里的钱,导致小文只能回家扛起重担。

  结果这一抗,抗出个千万富豪来。

  “对了,大哥,我准备过段时间修修家里的房子,你要不要跟着一起啊?”周耀文问道。

  “啊?修房子,怎么修啊?”大哥眨了眨眼睛,有些没跟上周耀文的脑回路。

  不是在聊你的身价吗,怎么聊到修房子了?

第174章 爸,开什么录像厅啊,咱开电影院!

  “咱们两家的房子也都有些年头了,我看最好还是推倒了重建,现在家里有钱了,生活档次也要上来的嘛,对了我还请来几个菲佣,你们家要不要也安排上?”周耀文提议道。

  现在周家也是有钱了,生活标准自然也是要向着有钱人看齐,这年头港岛的经济还是不错的,很多中产工薪阶级家里都雇佣的菲佣。

  而他们家要还是自食其力的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房子的事情我还要回家和你大伯商量一下,不过这事是你说的,他应该会同意的,但是请菲佣,是不是有点太张扬了?”大哥咽了咽口说道。

  虽然现在他能赚钱了,家里的日子也比以前好过很多,餐餐都不缺少鸡鸭鱼肉,但直接雇佣人的话,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说白了,他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手中虽然有钱了,但他还没有有钱人的思维。

  “我们家就不说了,光说你们家,不说你一个月赚几十万,就说大伯,我一个月就发五万的工资,请一个佣人才多少钱啊。”

  “而且,现在你和大伯二哥都要出海,大伯母和大嫂的负担太重了,上面有爷爷奶奶,下面有两个孩子,二嫂怀孕了也需要人照看,还要给一大家子做饭,你当她们是超人啊?”

  听周耀文这么一说,大哥觉得他说的确实有道理,他们每天出海不算很累,但是家里确实有些操劳,这么一大家子都让两个女人操持着,也确实是为难她们了。

  “那个,小文,你说的我也不是很懂,我也不知道上哪里找菲佣,要不,你顺便帮我找两个吧,钱不是问题。”大哥开窍了一般说道。

  要说投资什么的,他可能要和家里商量一下,但是请个佣人也没多少钱,他还是可以做主的,虽然可能被家里说乱花钱,但这钱花得值啊。

  “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你就等着享受吧,至于修房子的事情,我回头和大伯提一下。”周耀文拍着胸脯说道。

  无非就是和冯老二打个招呼,让他帮忙多找两个菲佣罢了。

  今天大哥的新船到家,晚上全家在饭店庆祝了一顿,饭桌上,周耀文把这件事和大家说了一下,果然,他们家的传统就是这样,女人向来都比较省钱。

  “修什么房子啊,这房子不还住的好好的,你真是赚了点钱就不知道姓什么了。”周母反对道。

  周母就是这样老派的思想,认为赚到钱了之后,就应该在手里存着,这样才让她最塌实。

  像这样想法的还有大伯母。

  也不知爷爷奶奶当初给大伯和周父找媳妇的时候,是不是找的同一样的模板。

  也因为,大伯母和周母的关系非常好,也没有像其他妯娌那样,矛盾多多。

  反倒是周家的男人,都有点冒险的心思,花起钱来有些大手大脚的。

  听见周母这么说,周耀文还没说什么,周父就开口了:“咱们家的房子都多少年头了,也确实应该修一下了,大哥,你们家房子年头也不短了,要不,咱就一起修了吧?”

  “行,修房子是正事,虽然现在还能住人,也看不出什么毛病,但要是发现毛病那就晚了,小文,你人脉广,看看应该怎么修,让人家给报个价来。”大伯也赞同的说道。

  修房子是好事啊,他还准备在这里住一辈子呢。

  而且周耀文盖的新房子,他也是经常过去看,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小文的意思是直接推倒了重盖。”大哥在旁边说道。

  “重建?那得花多少钱啊,这房子还好好的呢,再说了,房子推了大家去哪住啊?”一听周大哥的话,大伯母有些急了。

  这好好的房子要是重建了的话,那得需要多少钱啊,周耀文的新房连盖加上装修差不多花了一百多万,他们两家的新房就算不盖那么大,但加起来的话也要一百多万吧?

  这些钱在城里都够买上一栋楼的了。

  可花这么多的钱就为在这小村子盖两座自建房,实在是有点太奢侈了。

  “大伯母,赚钱不就是为了花的嘛,家里盖房子的钱算我的,至于这段时间大家去哪住,你们也不用担心,咱们有钱还能没有住的地方嘛。”周耀文开口说道。

  “是啊妈,正好我和小文都有买房的打算,要我看,咱们还是买在一块的吧,买套别墅,咱们全家都过去住上一段时间。”大哥也附和的说道。

  这也是他和周耀文商量好的,他们家现在现金很多,既然想要投资房产的话,那不如就直接买别墅。

  他们这些村里人是住不惯城里的楼房的,别墅好,独门独户不说,配套也比楼房要强。

  反正他是习惯了一家人住在一起的。

  而且他的长子长孙,以后是要承担爷爷奶奶和爸妈的养老的,虽然他们都不缺钱,甚至周大伯现在的收入比一些企业高管都多。

  但有钱是有钱,陪伴是陪伴。

  所以在城里买房,还是买别墅好,他们家里人多,光是他们家现在就八口人,老二两口子回来了,就是十口人,很快就是十一口,

  加上老三老四,就算是买大平层都够呛能住得下。

  “还买别墅,又盖新房子的,你哪来那么多钱啊,我跟你说,小文帮你的都够多的了,这盖房子的钱可不能再让小文出了,而且我们就是出去住一段时间,买那么大的别墅干什么。”听见大哥准备买别墅,大伯母立刻就同意盖房子了。

  开什么玩笑,才赚几个钱啊,就准备买别墅了,那是咱们家应该考虑的东西吗?

  而且,现在港岛房市的行情也不好,你要是买房那不是等着亏钱呢吗。

  “妈,我手里的钱够,我又不是全款买房,我是准备贷款的,你就算不相信我,难不成还不相信小文吗?他之前去内地见过那边的领导人,港岛的房价不会下跌的太狠的。”大哥劝说道。

  果然,把周耀文搬出来之后,大伯母就信服了很多,只是在一旁嘀咕着贷款不是欠债嘛什么的。

  “那就买,我手上还有不少的钱,咱们买就买别墅。”大伯拍板决定道。

  旁边的二哥二嫂面面相觑,虽然他们也回家一段时间了,但还是觉得家里人变化太大了。

  这又是盖房子又是买别墅的,就这么轻易的决定了?

  看来家里现在是真的有钱了啊,不过,自己也快了,想到自己这段时间打渔的收获,虽然招来的工人还不是很熟练,但每天一出海就能赚一万多,要不了多久,自己也成有钱人了。

  想到这里,二哥就想打自己的嘴巴,当初小文和大哥让自己回来的时候,竟然还被自己给推脱了,觉得不如厂子里的工作稳定。

  的,稳定有个屁用啊,现在出海一天赚的钱,都够自己在工厂干半年的了。

  “那就这么决定了吧,家里这破房子我算是住够了,之前看小文的新房我就觉得好,现在咱们也盖就按照这个标准,钱让小文来出,大哥你们先别拒绝,这是小文孝敬爷爷奶奶的,是吧儿子?”周父也是一脸大气的说道。

  他也是上次和儿子聊了之后,才知道周耀文现在的赚钱速度有多快,盖两套房子一百多万,看上去很多,对于其他人来说也确实是一笔大钱。

  但是对于周耀文来说,一百多万也就是他两天的利润,这还不算翡翠工厂,毕竟翡翠工厂的利润不是按天算的,要是开出一块极品翡翠的话,一天就能进账几百万,但这不是常规收入。

  周耀文的常规收入,包括近海渔船每次出海都是二十几万的收入,要是运气好的话,甚至更多。

  远海的渔船每次能赚个两三百万,也是要看运气怎么样的,而且这笔钱还要和冯家分,算下来的话,一个月每人四五百万的收入还是有的。

  之前冯保华就想让船队再次扩张,但周耀文却说等等,等把这批员工培养出来再扩张也不迟。

  另外就是和许家村的蔬菜水果生意,没错,现在这门生意已经不限于水果了,许家村附近的蔬菜生意也囊括进来了。

  如今这门生意的规模也不小,给港岛好家伙渠道商和大市场供货,一船的利润就是三万左右,平均每天能输送八船蔬菜水果过来。

  还有他的电器生意,虽然现在发展规模不如水果生意,但是它的上限更高,蔬菜水果什么的,也就能辐射到附近的县市,因为这东西是有保质期的。

  内地的运输并不发达,要是去远的地方收购的话,可能回来的时候就坏了。

  听到周耀文一个月能赚这么多钱的时候,周父都被吓坏了,其他生意不说,这水果和电器生意搞了这么大的规模,真的没有问题吗?

  周耀文却告诉他不用担心,他的这些生意都是合法合规的,没有触犯到港岛的任何法律,更何况他上下都已经打点好了,也没有人会追究他。

  听到这里周父放下心来,但同时也不禁感慨,要是这么算下去的话,要不了多久,周耀文可就要成亿万富豪了。

  要知道这才多久,港岛有没有这么年轻的亿万富豪?就算有,是不是像我儿子一样,完全没有依靠家里,想到这里,周父是既骄傲又有点心酸。

  骄傲自然是不用说,心酸则是因为他在儿子成功的路中,没有提供半点的帮助,顶多是他短腿的时候,让儿子接手了自己的小渔船。

  可港岛的渔船多了,别人可没像周耀文这样成功。

  不过,既然儿子现在这么有钱,那家里盖房子的钱就让他出好了,这半年以来,他大伯没少给他帮忙,尤其是他创业前期的时候,要不是自己家里人的话,找外人肯定会被觊觎。

  而且也不止他大伯,这房子他爷爷奶奶也是要住的,有钱了之后给爷爷奶奶盖房子,谁都要说上一句孝顺。

  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没什么出息,不让父母操心已经不错了,但是他儿子却出息的惊人,也算是替他尽一份孝心吧。

  “我爸说的对,这钱谁也别和我争,这是我孝敬爷爷奶奶的。”周耀文也附和的说道。

  “爷爷奶奶是大家的,这样,小文,这钱我们一人一半。”大哥开口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31/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