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47节

  而胡大老爷也正因为这光天化日之下的这一出,彻底在动荡的应天府插旗了。

  至少所有人都认为,胡大老爷表示的意思就是“其他地方老子不管,可教坊司我罩了!”

  而事实上,教坊司自那以后,也确实风平浪静。

  歌照唱舞照跳的,简直不要太乐呵。

  而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的方孝孺颇为感慨。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刚调来教坊司没多久,朝廷就发生了这种大案啊。

  堂堂宰相,直接被抄家灭族了。

  甚至,还牵连到了底层官员。

  方孝孺可是听说了,报社内的很多官员都被波及了。

  就连罗贯中都遭到了锦衣卫的问话!

  而他呢,呆在这教坊司呆在胡大老爷身边,每天喝喝酒聊聊天打打牌,结果半点事都没有。

  什么问话、什么查证、什么抓捕,影子都没有!

  一切平静的好像压根没发生过一般。

  可方孝儒却明白,这无非就是因为胡大老爷太过牛逼的缘故罢了。

  这也让他猛然间产生了一个觉悟。

  原来,这就是抱大腿的好处吗?

  不得不说,这种感觉,真爽啊!

  方孝孺头一回体会到这种感觉。

  不用据理力争,更不用抓耳挠腮,一切还未发生就已经结束了!

  这种感觉……不得不说,真爽!

  不过方孝儒也有点可惜。

  可惜的是解缙不在这儿啊!

  要不然,昔日的青楼三人团又能齐聚了。

  与此同时,昔日的丞相李善长如今正披头散发的依靠在昭狱的监室里。

  此时的他,满身污渍、披头散发,哪还有半点往日的风采。

  可他压根没在意这些。

  他很清楚,无论眼下多狼狈,那都不过是开胃菜罢了。

  他终究还是会走向刑场的!

  因为,朱元璋要他死!

  他也想开了,反正到了这一步,他也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死便死吧!

  可是有个事儿,他一直在琢磨,直到刚才,他才终于琢磨明白。

  为什么胡大老爷之前宰相当的好好的,却要称病请辞。

  而且还是那么干净利索、毅然决然的就辞掉了无数人眼热的丞相之位。

  如今看来,这一招,高明!

  自己这个曾经的学生,真正做到青出于蓝胜于蓝了啊!

第311章 李善长最终的结局

  第三百一十一章李善长最终的结局

  李善长只有到了眼下这个地步,才终于看明白。

  丞相之位固然风光,但又何尝不是“高处不胜寒”呢?

  这位子,就像是个高高竖起的靶子。

  百官、皇帝、百姓……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但凡有点错处,那便是山崩地裂!

  可他当初却没看到这些!

  或者说,他心底里其实已经知道这里边的风险了。

  但他笃定自己能搞定,笃定自己能闯过去,更笃定自己能摆平一切……

  而结果,显而易见!

  他并不是什么异于常人的天才,更不是什么天命加身的圣人。

  他终究还是有七情六欲的!

  结果,他栽了!

  而反过来看胡大老爷呢?

  自己当丞相,他喝酒乐呵;

  自己如今下狱了,他还是喝酒乐呵!

  任凭外界风风雨雨,可对于胡大老爷来说,又有何妨?

  想到这,李善长不仅放声大笑了起来。

  输了啊!

  不过,输在这么一个自己曾经的学生手里,倒也没什么不好的。

  可惜他没机会了啊!

  不然的话,他还真想看看,这个聪明的学生,将来又会是个什么样的下场!

  朱元璋那么多疑的人,胡大老爷到底要怎么才能从他手底下逃生呢?

  可惜看不到了啊!

  可惜啊!

  皇宫之中,往日里总是笑容满面的太子朱标,这会儿正向朱元璋汇报着李善长一案的进展。

  如今的情况是,李善长以及他的大部分党羽,都被抓捕了。

  可此次李善长案,牵扯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

  朱元璋固然杀心重,但他可不是凭借自己的好恶想杀就杀的那种昏君。

  他实际上不过是嫉恶如仇罢了!

  因此,每个在他手里被处置的官员,那都是查有实据让人无话可说的那种。

  而朱标也正因为这点,才会这么支持。

  说白了,别看朱标平日里笑笑呵呵的,对于朱元璋的某些政策也不是特别支持。

  可实际上,他骨子里的三观实际上跟朱元璋是差不多的。

  在他们父子看来,既然这天下是他们老朱家的。

  那么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岂不是就是在挖他们老朱家的墙角?

  这特么还得了?

  朱标再怎么仁善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拿自己的银子出去潇洒快活吧?

  因此,但凡查有实证的,朱标处理起来那叫一个快啊。

  但……这次涉及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

  尤其是大批的底层官员!

  你说他们犯了多大的罪吧,倒也不至于。

  他们很多时候,也不过是上司有命,所以不得不干而已。

  跟李善长,那更是想扯上关系都不容易。

  但……官场就是这么残酷。

  你的上司跟李善长关系好,然后他吩咐你干的事儿,结果跟李善长的案子扯上关系了。

  难不成伱还能站出来说自己没错?

  虽然这些底层官员确实有些冤来着?

  而朱标此时跟朱元璋探讨的就是这些底层官员。

  “爹,这些人,儿臣的想法是,等锦衣卫查证以后,视情节严重与否小惩大诫就好!”

  朱元璋一听这话,瞬间眉毛一竖。

  “不可能!”

  “咱就看不惯这种耳朵根子软的!”

  “咋地?”

  “咱是没给他俸禄还是没给他官职了?”

  “标儿,你这人呐,就是心太软,这不行,得改!”

  好家伙,朱标这才刚刚提了一嘴,朱元璋就瞬间炸毛了。

  显然,对于官员,朱元璋是真心没什么好印象。

  他哪怕如今成为皇帝了,他还是习惯用当年还是放羊娃时看待贪官污吏的眼光去看待他手底下的官员们。

  哪怕这些官员如今都是在给他干活!

  朱标苦笑着好说歹说的给朱元璋解释着。

  平日里从严从重倒也无妨,反正几个小官而已,杀也好流放也罢,处理了还能肃清朝堂风气呢。

  可如今不行啊!

  这次处理得人太多了!

  顶层的官员若是没了,从中层提拔就是了。

  可大批量的处置底层官员的话,那就麻烦了啊。

  一时间去哪儿找那么多人来进补?

  要知道,哪怕是新人,来了以后也不是能第一时间上手的。

  看似官员们的工作就是动动嘴皮子,可内里都是有规矩的,一个新人贸贸然上手的话,绝对会闹出一堆的乱子来。

  到时候还不是大明这个帝国以及底层的百姓吃亏?

首节 上一节 247/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