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的工作餐,楚金水已经可以独立负责。
曹卫国外出的时候,大锅菜就由楚金水掌勺。
上午10点多,江主任打来电话,请曹卫国过去做饭。
十几分钟后,吴春山开着车来接曹卫国。
看到曹卫国又被小汽车接走,工友们羡慕眼热。
这曹卫国不仅在厂里混的好,在外面也是混的风生水起。
有小汽车的人,能是普通人吗?
车间里工友们围着沈工:“沈工,曹主任又坐着小汽车出去了。”
沈工笑道:“十有八九是去给领导做饭了。”
一个老钳工羡慕道:“老沈啊,还是你眼光好,给你外甥女找了个好女婿。”
沈工笑着说:“什么眼光啊,就是缘分到了。”
不远处,易忠海心情不爽的加工着零件。
这曹卫国有本事,但人品不行啊!
目无尊长!
自私自利!
这样的人也就是一时风光,品德不行早晚要吃苦头、
到了江主任家,曹卫国行云流水的做好六菜一汤。
第一道:醋溜土豆丝
第二道:西红柿茶鸡蛋
第三道:肉末烧豆腐
第四道:糖醋里脊
第五道:东坡肉
第六道:红烧草鱼
第七道:疙瘩汤
这一桌菜让宾客们吃的赞不绝口,给江主任挣足了面子。
做完了菜,曹卫国就告辞离开。
陈夫人亲自送出家属楼,还送给曹卫国一条真皮腰带。
坐着车离开家属院,曹卫国不打算回工厂。
在北新桥下了车,悠闲的逛起街。
第一站自然是去信托商店。
逛了半个多小时,买了一个竹雕笔筒和一个紫檀盒。
竹雕笔筒是明代嘉定派作品,雕工高超,古朴雅致。
紫檀盒口径长27.5厘米,宽22厘米,长方圆角形,通体以金星紫檀木制成,盒面雕刻年年有鱼图,具体年代不明。
从信托商店出来,曹卫国又去了新华书店。
在书店中翻翻看看二十多分钟。
最终买了五本书:《红岩》、《铁道游击队》、《铺草集》……
又在街上逛了一个多小时,熟悉着北新桥的街道。
六点多,曹卫国才拎着大包小包回家。
“卫国,你这是把供销社搬回来啦!”
前院三大妈吃惊的看着曹卫国手里的东西。
一条五花肉
一只大公鸡
一网兜豆角、茄子、青菜
一网兜红彤彤的大苹果
曹卫国道:“哪有儿啊,出去给领导做饭,领导送的一些吃食。”
三大妈羡慕道:“还是有门手艺吃香啊。”
院里的住户也是眼热不已。
那么多东西,少说也得值十几块吧。
出去做一顿饭,就带回这么多好东西。
真是比上班强多了。
傻柱嫉妒的眼红,冷哼一声转身回屋。
这曹卫国真是走了狗屎运!
厨艺明明没他高,怎么就混的比他还好。
那些领导当真是眼皮子浅。
赶明他非得让那些领导,吃上他做的菜。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美味佳肴!
别傻呵呵的把曹卫国一个二把刀当成宝贝。
贾张氏看到曹卫国手里的东西,眼睛一下子就绿了。
贾张氏道:“曹卫国,这么多东西你家吃的完吗!”
曹卫国充耳不闻,脚步不停的走过去。
直接把贾张氏当成空气。
贾张氏气的大骂:“真是没家教的畜生,黑心肠的绝户,就知道自己享受的自私鬼。”
“你这是?”
回到家,宋玉兰也是目瞪口呆。
曹卫国笑道:“我出去做饭,领导送的礼物。”
宋玉兰开心道:“那领导可真大方。”
曹卫国把东西放进厨房,准备动手做宰鸡。
宋玉兰急忙拦住:“这鸡不着急吃,多养几天吧。”
曹卫国道:“这是公鸡,养着也不下蛋,平白浪费粮食。”
宋玉兰指着五花肉:“这肉放不住,咱们先吃肉,过段时间再吃鸡。”
曹卫国想了想:“听你的,咱们先吃肉。”
第108章 生活和工作
四合院
清晨,曹卫国在厨房里做馄饨。
面粉加凉水,一点碱和成面团,将整块面分成不超过二吋见方之小块加干面粉。
使用擀面杖擀成薄皮,切成方方正正的片。
拿出一块五花肉切成馅,加入大葱、调味料搅至起胶状,分别做成小肉丸。
做好肉馅,小两口有说有笑的包出一个个元宝形的馄饨。
砂锅里的水烧沸,曹卫国将盖垫上包好的馄饨放进去。
“好香啊!”
“卫国,你们两口子弄什么好吃的呢?”
馄饨一下锅,聋老太太拄着拐杖路过。
曹卫国笑道:“老太太早啊,这不嘴馋了,包了些馄饨。”
“馄饨啊!我看看!”
走进屋里的聋老太太闻着香气,不由自主的吞咽口水。
她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吃过馄饨了。
见了聋老太太的模样,曹卫国笑着盛出一碗馄饨。
“老太太给尝尝味道。”
“我尝尝。”
聋老太太满脸笑容的接过碗筷。
“这是肉丸儿的!”
“真好吃!”
一边吹着热气,一边大快朵颐。
聋老太太吃的赞不绝口:“卫国,你小子的厨艺可真行。”
曹卫国笑着请聋老太太一起在饭桌坐下。
宋玉兰给聋老太太拿来醋:“老太太,来点儿醋吗?”
聋老太太笑着举起碗:“倒一小点儿。”
宋玉兰给轻轻倒了一点儿,聋老太太吃的更香了。
不得不说,这老太太的胃口真不错。
这一大碗馄饨少说也有二十三四个,一口气全吃了。
聋老太太一脸的回味:“这馄饨可真香。”
曹卫国笑着问:“老太太再来点儿吗?”
聋老太太笑着挥手:“饱了饱了,我怕是午饭都吃不下了。”
曹卫国道:“那您坐着和玉兰聊会儿天,我要上班去了。”
聋老太太道:“你忙去吧。”
曹卫国拿了公文包,推着自行车出了后院。
二大妈在屋里撇嘴:“聋老太太可真行,一大早就去别人家里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