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个美女打江山 第289节

楚国也没怎么做停留,好奇心不大,虽说楚国之后一直在加强礼仪等措施,也出过许多人才,但说到底,此刻的文化,只有中原一片才是正统,甚至于,楚国也是属于大逆不道的存在,因为他称王了。

这是可没有皇帝的说法,最大的就是周王,别的都是各种爵位的属国,然而人家楚国压根一点面子没给,直接称给你看,人家说了,你们既然管我们叫南蛮,那你们的礼法制度管不到咱,因为我是蛮夷嘛,自己随便来就是了,我就称王了,怎么了?

好么,到是挺有个性。

“嗯?前面有人,咱们先把马鞍马镫收起来。”远远的,周少瑜瞧见前方人头涌动,便停下马示意薇。

此行为了速度保持马力,都是一人双骑,可以换着来,若是郊外个把号人直接疾驰过去也就算了,人稍微一多,周少瑜就会先把马鞍什么的给收了。

虽说这东西并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但它的出现,对于骑兵的影响是跨时代的,若是在这个仍旧以战车为主的年代出现了马镫,轻轻松松实现骑射,那么对整体的格局影响简直不要太大,闹不好,后头都没秦国的事了,塞外牧民直接就能提前N年翻天。

薇点点头,她再纯真,也晓得周少瑜不简单了,而且既然决定跟人家,那就随男人做主便好,这些事情也没必要反对么。

东西是收好了,但靠近看清楚情况之后,周少瑜却迟疑了,无他,前头人的确不少,手执兵刃,好些还穿着皮甲,显然都是大头兵,到是没有占着道路,而是围在道路旁边的一处山脚下,似是在围堵什么。

对于古代的士卒的风气,周少瑜可不想去赌,大军过境,别说敌国了,有时候就算是本国,也给劫掠一空,万一看见周少瑜和薇起了歹意,跟谁说理去?

怕到是不怕,就是麻烦。

刚想着要绕路,人都转身了,随即一想,诶诶?不对啊,这里是陈蔡边界,而那些士卒的穿扮虽然什么都有,但从扎营什么的来看,似乎并不是属于同一势力,换言之,是陈国和蔡国一同围堵,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

爬上附近的一个山头瞭望,就见那正当果然被围了几十人,其最中间拱卫的是一个穿着颇为文雅的长胡子老头儿,这也就罢了,主要是这老头的个头真心高啊,简直鹤立鸡群,要知道这年头男子的平均身高也不过一米六多点,而这老头,目测怎么也有一米九以上了吧。

是了,没跑了,准没错!

周少瑜都惊呆了,委实没想到走错路还能碰见这事。这不就是孔子受困于陈蔡么。事情的起因呢,就是孔子有大才,名声很大,楚昭王邀请其前往楚国,孔子应邀前往,然后陈蔡两国不高兴啦。

楚国疆土广阔,国力雄厚,而陈蔡两国妥妥的小国一枚,而孔子名气大,又有学问,这万一若是效力于楚国,使得楚国更加强盛,那他们这种小国还有的活路?于是一同派兵围堵。

因为名气大,没敢直接动手杀,怕背负骂名,然而这架势,也明显是打算围堵其中饿死的意思,后来还是端木赐赶往楚国,请求楚国派兵救援,这才成功脱离。

虽说现在看不大真切,但那一个个精神萎靡的模样,估计都困了四五天了。

再探查一番附近的脚步踪迹,看模样应当不是一开始就围堵在这,而是追赶着堵来堵去,最终堵在了这里。

要不,过去看看?周少瑜捏着下巴。

那可是孔子诶,甭管是支持他还是反感他,反正他留下的学说对于后来华夏的影响是巨大的,嗯,当然,肯定也有不少被歪曲的意思。总之周少瑜对于和孔子本人交谈交谈还比较感兴趣,更重要的是,或许还能淘换基本书籍来?

既然决定,周少瑜和薇牵着马试探的靠近。

“站住,若要通过速速离开,不得在此逗留。”果然还是有人喝止了。

当然,周少瑜没听懂,本来么,这时候各国的文字发音都不同好吧,而且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还是在越国,学的是吴越方言,甚至算不得一个语系,出了吴越地盘,能听的懂就怪了。

不过这不是有薇的存在么,这位可是来自晋国的,妥妥的没问题,当下也不直接给周少瑜当翻译,而是站出来娇喝道:“放肆,此乃晋国上卿赢姓赵氏分支邯郸氏支子,不得无礼!”

然而,似乎,没什么人给面子?

“刚才都说什么了?”周少瑜好奇问。待薇解释一番之后瞬间无语道:“你这几年不曾关注过晋国局势吧?”

上一任霸主是晋国不假,然而现在晋国乱着呢,此外,邯郸氏虽然是赵氏分出去的小宗,可人家早就对赵氏大宗这个家长不满了。

邯郸氏虽然是小宗,但实力并不算多弱,只是不大老实。于是赵氏的家主赵鞅要削弱邯郸氏,后者不愿,从而引发战乱,本来只是赵氏宗族内部之事,但却是一场超级战乱的导火索。

晋国把持朝政的六卿全部参战,不仅如此,连齐国、郑国也跑来凑热闹,试图分一杯羹,甚至于,连周天子都参与其中,好么,简直乱的不行。

不过现在也快打到尾声了,与赵氏敌对一方的范氏、中行氏败绩已显,更莫说小小一个邯郸氏了,所以这时候还说分支邯郸氏,太怪了吧。难道这妮子是邯郸氏出身?所以才这么说?

吓是没吓到人,但到也没人怀疑这个身份,这年头很少有冒充的,而且还冒充的是一个即将落败的家族子弟,还是支子,没必要么,听这说法,一直待在外头拜师学艺的邯郸氏子弟也是有可能的嘛。

不管人家邯郸氏如何,怎么也是大国大夫,表面的面子还是要给,再且人家本来也没打算为难,只是禁止靠近那边罢了。

然而问题是,周少瑜就是想进去跟孔子和他那些个闲人弟子唠唠嗑。

几经商量无果,最终还是送出一些帛给让开了路。早说嘛,浪费这么多时间。

“这老头,真高!够壮实的。”靠得近了,周少瑜心中啧啧称奇,反正他这个一米八都没到的小身板,得扬起脑袋看。早就听说孔子的老爹是有名的力士,看样子孔子也继承下来了,不过到是完全没有走武路。

见有人过来,孔子一行数十人尽皆起身,齐刷刷的乍一看还挺有点唬人,嗯,前提是,如果他们身上再干净一些,且模样不是那么虚弱的话。

“敢问阁下可是鲁国孔子当面?”瞧人家防备的架势,周少瑜也没有太过靠近,隔着一段距离便拱手询问,当然,得薇来翻译一番。

孔子到底老了,身板看起来仍旧壮实,可气力终究差了些,尤其是还饿了好几天,更虚弱了,张张嘴,反正没听到声音,然后由身边的弟子转述。

“正是家师,吾乃仲由,字子路,不知阁下如何称呼?”一执剑的中年汉子防备回道。

这句话薇翻译是翻译了,但名字不比别的,除了一个子字其他压根没听懂,到是不知道眼前转述之人是孔子徒弟里头最勇武的子路。

这也算是弊端了,孔子门下出名有才的弟子极多,周少瑜当然是有兴趣交流的,比如说端木赐子贡,不过这货跑楚国搬救兵了,没在。反正若是认不出人的话,天晓得和对面谈的是谁?只晓得肯定是名人就是。也就是孔子好说一些。

毕竟‘子’字并非名,而是尊称,人家叫孔丘的嘛,真说丘字,周少瑜要抓瞎,连‘孔’这个字的发音也是恰巧有学习到才晓得怎么念,而且还是越国语言的发音。

好在周少瑜这个名字琢磨了好久,总算晓得了该怎么念,还有子瑾的表字,不然薇得抓瞎,因为不会翻译了就。

“山野之民周少瑜,字子瑾,闻孔子困于此地,特来相助。”这话一出,人家态度果然好上不少。

结果就是话还没说几句,先生个火煮一大锅粥再说,顺便里头放点肉丝算是补充体力。香味一出,一群后世留名的圣贤肚子咕噜齐叫唤,口水都差点掉下来。

当然,儒生嘛,最是重礼,再馋嘴也得一副矜持样。

然而一饭之恩当涌泉相报,就算没那么夸张,那在这个念头,效果还是相当好的,起码没人再防备,甚至还颇为感激,没法子,换你饿个几天试试?

吃了东西,孔子的气力恢复不少,也有精力和周少瑜聊天讨论了,然而周少瑜发现,不行啊这个,不能再说下去了!

为啥?到不是因为需要翻译不方便,而是因为思想问题。

即便后世已经彻底的废弃了儒家治国的策略,然而终究是传了上千年的东西,影响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只是很多时候不自知罢了,而对儒家稍微多了解一些的周少瑜,肯定当不了大家,但是问题来了。

此时是春秋,孔子都没还死,儒家的理论还没有完全的完善,随后数千年一代又一代的累积,才逐渐愈发完善,或许其中有不少歪曲误解,但不得不否认,这都属数千年数代人的苦心研究,换言之,众所皆知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

比如宋朝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何等胸怀,然而周少瑜能说么?必须不能啊,若是别的学说也就罢了,这可是儒家诶,统治了华夏数千年的核心思想诶,提前暴露一些东西出来,以孔子的脑袋,分分钟给你相同然后完善。

好么,更加完善的儒家提前新鲜出炉,天知道会带来什么影响,这可比直接去宰人影响大多了。

这个不能说,那个也不能说,好些连他徒弟孟子的话也不能说,因为还没出来。这么大的限制,那这个聊天就聊的比较憋屈了,那还怎么聊?

到是孔子颇有兴趣,在他看来,周少瑜虽然语焉不详,而且数次欲言又止的样子,显然是对他的学问有所研究,并且有自己的想法见解,他是听得下不同意见的,但周少瑜就是不说出来,也是没了法子。

第六百九十八章 宋国

和孔子讨论他的儒家,人家最擅长甚至压根就是开宗立派的存在,你随便说个后来历史上延伸出来的观点出来,人家即便不同意,但肯定也能很快速度冒出N个想法,将这条‘延伸’的过程啊什么全部给思量个七七八八。

这般的情况,周少瑜可不敢再和他谈儒家了,老实说,儒家的思想最终的目标还是不错的,教化万民,礼仪治国,然而到底太过理想化,人人成圣?可能么。

且不说人的心性变化,单说各个民族人种之类,总归存在敌对关系,你知礼守礼了,人家不跟你来这套嘛,历史上的朝代,养了多少白眼狼?大量的财物财宝洒出去,得到的是表面臣服,而且还是临时的,转过身立马派兵来抢掠。

而放在春秋就更不适用了,先前已经说过,这是个已经礼乐崩坏的年代,国与国之间不再彬彬有礼,侵略也愈发的直白,整个周朝,分封加上自己自立的国家不下百个,而现在只剩不过是十几二十个罢了,其中单单楚国就灭了四十余国。

而名义上的周朝天子大王,居于洛阳住的小小的地盘,早就已经败落,只不过是个名义上的存在,且不说周国的士卒战力低下,甚至于权利都没在周王的手上,更悲催。

诸侯各自为战,多的是自立为王的。

这还是春秋末期,等三家分晋到了战国,正式迈入尔虞我诈互相吞并的时代,儒家的思想就更加不适用了。

为何?因为孔子的观念,更重要一条便是恢复周礼礼制,好家伙,随便举个例子,拿楚国来说,咱都自己给自己封王了,摆明了没把周朝放眼里,你让我低下脑袋向周朝效忠然后一切仿古?开玩笑么不是。

完全不可能的,别的不说,单单楚国巫祝横行,信仰之人极多,势力大到连楚王都有忌惮一二的地步,真讲究个复周礼,把巫祝之说废了,信不信分分钟全国大乱。

所以儒家明明出现与春秋,其学徒也不少,但偏生到了汉朝才遍地开花正式迈入巅峰做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地步?摆明了这年代压根就不适用么,全国都没有统一的声音不是。

至于说秦朝,好吧,人家用的是法家,以法家改革,使秦国国力迅速大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效政策,比如秦朝军功有二十级爵位,只要你立功,哪怕你出身再低,你就有往上爬的可能,至于儒?嗯,就算我守礼了,你告诉我好处在哪?

单从实际的自身利益出发,别说高层了,就算底层百姓对儒家都不会感兴趣,谁不想过好日子,谁不想做人上人,饭都吃不饱了,你跟我讲礼,吃饱了撑的?

而且周礼繁杂无比,真要往死了学,学他个十来年也就是个皮毛,骇人么不是。

所以说,就算始皇坑儒了,以当时的环境而言,压根不会有多少人有感觉,开玩笑,秦朝宰的人还少么。再说了,就算汉朝后来独尊儒术了,可先期用的也是黄老之学,推翻秦朝那是各种因素加起来的,和儒家也没什么关系,这不就结了,所以说坑儒放在暴政里头的话,未免忒牵强?可谁让后来儒家独霸上千年呢。

不过总归有的它的好处,与法相比,礼或许没有它的强制性和惩戒性,但也是一种道德上的束缚,而且对于封建社会来说,其后来演变成的忠君思想,建立以皇帝为主的绝对权威存在,也是实实在在受高层所喜的。

扯远了,这里头变迁多了去了,这时候孔子都还在呢,儒家还是个雏形,信不信你把孟子讲出来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孔子面前说道一句,人家孔子会说你大逆不道?

至于提出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其思想也是结合韩非的‘三纲’思想,以及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提出了大一统、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的理论,好么,儒家法家道家大结合,在孔子看来妥妥的面目全非。

所以这天啊,没法聊,因为真聊起来,周少瑜说的的确是儒家没错,可和孔子的想法差远了。另一方面,也就是怕暴露太多信息,从而引起孔子的重视,然后思索推论,从而进一步完善他的理论,那影响就忒大了点。

但转念一想,似有所获。

李清照提出过,接着儒家的壳子,重新制定它内里的内容,周少瑜没打算在大梁搞什么民主变革,这玩意难度忒大,一来不仅仅是需要教育普及,而且也需要生产力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疆域这么大,你连个电话都没有,玩民主不怕玩脱了?

那么壳子里头忠君思想可绝对要保留的,以华夏历史为例,固然出了不好狗腿汉奸,但以身殉国者的死忠也大有人在。别管人家私底下为官如何,起码大义上没差。

此外对内要强调民族团结性。而对外,虽不至于完全彻底的排外,但起码要坚决,并保留一定的兼容性,民族大团结嘛,事实证明这是可行的么。

至于其他的,慢慢考虑,人家董仲舒的做法,不也基本就等同以儒家为主作成一个大壳,然后兼容别的学说么。人家做的,周少瑜自然也做的,只不过相对儒家内容保留少一些或者不为主罢了。

周少瑜觉得这样挺好,起码不用和大梁天下的儒生为敌了。

目前只发展诚徽州,而此地的特殊情况,培养对儒家没感觉的人才也没什么难度,可以后呢?比如占据潭州,废除儒家重开新学,不说当地儒生会惹出什么乱子,起码天下各地都会出现不小的谴责声。

而大梁朝廷中的高层,不仅自身出身儒家,且迫于压力,不想发兵也肯定会立刻发兵讨伐,这和周少瑜定下的稳扎稳打的策略不相符,别到时候好容易占据个潭州,就算守住了,却给打个稀巴烂,何必呢。

虽说和孔子的聊天没有多大的收获,当然了,并非直接对话也有不小的关系,你不能指望薇能翻译的多好,比如人家孔子将个故事,那么薇的翻译,肯定按照自己理解的意思来,肯定会有所出入的。

总之直接上没收获,但间接却有,想想历史上儒家的变化,周少瑜已经正式确定了李清照的建议,儒就儒吧,没什么不好的,何况是借用个大壳子。

此外,也不是没有收获的,一群人只是被困,并且没有足够的吃食,但不代表他们没带其他的东西,事实上,这群人正常来说日子过的挺不错,毕竟孔子的教习是有教无类,弟子什么身份都有,其中自然不缺少商人。

而值得一提的是,与范蠡一般有着商祖被后世供奉存在的端木赐,这位也是一位经商的高手,此人有雄辩之才,也是儒商的鼻祖,乃孔子诸弟子中的首富,身价高的很,有他资助,小日子舒坦的很,什么都不缺,光马车都好多辆,可是放了不少游历各国收集而来甚至他们自己编写刻录的书籍,虽说只是一家之言,但绝对具有研究价值,起码李清照她们,肯定会爱不释手。

一行人困了好几天,饥肠辘辘好不可怜,周少瑜的到来而且一直陪同到最后,让他们不再愁吃,嗯,这是周少瑜事先将粮食袋放在马上,不然都不好解释。考虑到外出行走,粮食绝对是最合适的硬通货,周少瑜可没少带。

虽说是几十号人,可不过就是三两天罢了,又能吃去多少,等到端木赐带着楚国搬来的救兵,孔子一行解除被困窘境的时候,自然也就到了告辞之时,人家好心好意而来,总不能空手而走么,于是你一本我一本,周少瑜可没少收书籍。

只可惜没时间和端木赐聊上一聊,对于这家伙,周少瑜还是挺有好感的。没法子,人家虽然搬来救兵,但终究不是楚国地界,自然要快些走,他们是南下楚国,而周少瑜却要北上,方向完全相反。

“告辞,后会有期。”其中子路看似客气的道别,但立刻头也不回的立刻开溜,见着这一幕,不单是周少瑜,其他所有人都乐了。

作为孔子门下个人武力值最高的存在,剑术是相当拿得出手的,然而这几天,被薇给虐惨了,压根没有还手之力,好家伙,若是输给周少瑜也就算了,偏生输给一个少女,脸热啊。虽说心里头没啥具体的意见和想法,可终究是不好意思么不是。

偏生薇还很给周少瑜抬面子,说她都打不过,又如何有能力与周少瑜过招呢?嗯,这话误解性太大,让大伙都以为周少瑜是位剑术大家,不过此刻周少瑜还不晓得此事,因为薇压根就没给翻译这些,子路跑来切磋,是奔着周少瑜的,然后薇自己就给拦下了。不明就里的周少瑜还以为就是找薇切磋剑法呢。

“啧,后悔了,早知道应该忽悠他们一下的。”看着孔子一行渐行渐远的身影,周少瑜一摸下巴,大呼后悔。

“嗯?”少女薇眨眨眼,表示没听懂。

周少瑜摆摆手也没解释。首先周少瑜出现的时机很到位,正是人家受困之时,很容易就能与之亲近博得好感,有了这个前提,某些附加环节方面操作一下,关系肯定更加的亲近,闹不好能忽悠来更多的东西。

比如,孔子好周礼,对周礼的礼仪制度以及阶层什么的十分推崇,而这些制度的制定,皆出自一人之手,便是商末周初的周公旦,此人被评价为: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而这时候,姓氏的来源还不像后世那般那么繁杂,此刻的姓氏来源还挺简单,最起码周这个姓的由来还不多,若是周少瑜自称一下,说是周公旦之后,然后表现的再有礼一些,接着对于什么嫡长继承制啊,井田制啊什么的政策推崇一番,保准被孔子视作一路人,多送点书籍什么,也没什么不可能。

可惜人家走都走了,现在马后炮还有啥用,算了呗。

离开陈蔡,往上走便是宋国,这个国家其实有点作孽,无他,几乎被黑出翔来,咱们可以说到几个后世人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比如,拔苗助长!嗯,宋国人干的。再比如,守株待兔!嗯,还是宋国人干的。

什么?不知道这些故事?嗯,你确定你是华夏人?

以上两个属于耳熟能详的那种,而其他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都是各种表示宋国人很蠢,下到农民富商,哪怕是大夫,都很蠢!

好嘛,好歹人家也出过宋襄公当过霸主的么,怎么就被黑的这么惨,想不通啊。

当年周朝灭商,但以当时的礼法,胜利者不能让以前的贵族宗祀灭绝,于是武王分封诸侯时,仍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而在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给灭咯,紧接着纣王的庶兄微子启被封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国号宋。

所以才会说,宋国是殷商的延续,或者,它被黑的原因和这个也有关系?嘛,谁知道呢。

首节 上一节 289/7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