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260节

而在凡尔登,白崇禧还在苦苦的思考和犹豫,欧洲的战争可比护国战争那会要难操作的多了。

连续四五天了,白崇禧都是彻夜未眠,每天都差不多都是在吃过中饭之后才浅浅入睡那么一会儿。毕竟关系到二十多万兄弟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荣辱,白崇禧这样玩世不恭的主也不得不变得慎重起来。

白崇禧如此操劳的结果就是才二十来岁,头发就开始一把一把的往下掉了。他身边的副官、秘书们急的天天给他折腾补品。白崇禧却不以为意,相对于这场战争的意义,自己的健康还真算不得什么。

“百里兄啊,你看看我这个打法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双目通红的白崇禧现在眼睛死死的盯着蒋方震,整个远征军上下,也只有此人的才学让白崇禧心生敬意了。整个凡尔登的作战部署自然是在第一时间找蒋百里来讨论的了,不过白崇禧也是个固执的主,拿定了主意一般也就不会轻易再去改变。

蒋百里没有急着表态,他把整个作战计划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阖上道:“这是我见过的最冒险的军事行动了,我们这么操作,很可能让法国人暴跳如雷。”

白崇禧摇摇头道:“这个不是我要考虑的,他们暴跳如雷总好过我和我的士兵们被当成炮灰白白消耗掉。百里兄,咱们这次不远万里来到欧洲只有一个目地,那就是夺取胜利,不然时间一久,随着伤亡的不断增长,士兵们的思想情绪日益隆重,我们能得到的就是不断失控的局面。”

蒋百里听到花泽类叹了口气,面颊消瘦的他坐回到藤椅上,再次打开计划书道:“那我们来谈谈这个计划的本身,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要向敌后穿插,而不引起德军的注意,我们如何能做到这一点。”

白崇禧笑道:“很简单,在第一线和第二线我们各留一个楔子,等德军向我们攻击的时候,我们会瞬间崩溃,但是在这个崩溃的过程中,有两个坚固的要塞点会被我们死死的守住。德军要继续突击就必须拔除这两个要塞点,我们就可以以坚强有力的一部在要塞点进行坚守,同时又分出一部分兵力在外围不断策应。德国人的注意力自然就会被吸引过来了,我就不相信这个时候他们身后没空档。而且我预估过了,如果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被德国人突破,那么接下来的第三第四道防线就会直接面临德国人的打击。虽然目前我们缺乏关于德军调动的有效情报,不清楚他们的兵力配属,但是他们的兵力终归是有限的,只要他们继续前突,后背的空档只会越来越大。”

蒋百里点点头道:“理论确实是如此,德国人习惯于集中使用兵力,可是健生啊,我们突入德军腹背之后呢?恐怕等待我们的是一个更加难以琢磨的局面吧!”

白崇禧把整个梅斯-洛林地区的地图打开:“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比德国人更要面子的民族了,你想想看,这个时候我们突击进入到了他们普法战争最大的战利品地区,如入无人境地。他们会是什么反应,肯定是要把我们消灭或者赶出去,我估计这个时候德国佬从国内一时半会也抽不出什么兵力了,只能草草的结束对凡尔登的攻势回师这个地区。而只要离开了坚固的阵地,战场的主动权就回到我们的手上了,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战的方式不断的扩大我们的战果,然后要么向东进入奥匈帝国经意大利回到法国,要么贴着瑞士回到法国。这是最保守的估计,根据我的研究,虽然福熙那个该死的法国老头看不起我们,但是面对手忙脚乱的德国佬,他肯定不会放弃这个进攻的机会,估计他会不惜卖裤子也要跟进的,而在德军和法军的大混战中,我们要抽身就更容易不过了。”

蒋百里听到这里暗暗叫好,眼前这个年轻人确实是让人心生佩服啊,这份算计能力让自己这个军事理论家都不得不感叹长江后lang推前lang了。蒋百里这时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老同学、已经辞世的蔡松坡来了,如果蔡松坡还在世,他跟眼前这个白健生到底谁更厉害了。

蒋百里叹了口气道:“不光是法国人不要告诉,对朱参谋长也适度保密吧,整个部队的突击准备工作我会亲自去负责落实吧。这个计划真正执行起来,最关键的还不是突击,而是你设想的那两个钉子,我们的部队里谁适合担任这个角色,要知道真打起来,德国佬的压力不是谁都扛得住的。”

白崇禧用手指弹轻轻敲了敲桌面后道:“第一道防线钉子的任务丢给张自忠吧,这个小子带兵有一套,我看行。第二道你们斟酌一下,相对来说,第二道的压力没第一道那么大。法国佬那里确实是一点消息都不要走漏了,至于部队突击问题,我的意思是计划的周详些,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据说都是法国居民,可是到时候他们到底是支持我们还是不支持我们只有天才知道。此外我们还是想办法配点法军翻译和向导,对了,还要搜集一些奥匈帝国的资料,保不齐德国佬太厉害,我们就要往奥匈帝国的方向逃窜了。”

白崇禧说道最后这句差不多是用调侃的口气在说了,其实也就是因为在欧洲地区作战诸事不熟了。要是有军情系统支撑,依着白崇禧的性格,非把军队开到柏林去转转露露脸不可。。。

如果法国佬和德国佬要是知道白崇禧的想法估计会非常愤怒,可惜他们都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所以福熙元帅还在等着看中国人血流成河的样子,而兴登堡元帅则在计划着把中国人杀得血流成河。这是两个人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次就同一个问题达成一致。

蒋百里最大的特点就是思考问题十分周全,在他的带领下,远征军参谋部的一大堆并不是十分专业的参谋居然做出了一份十分专业的作战计划出来,同时还有一份十分翔实的物资配置表。此外蒋百里还亲自到前线进行了勘查,替第六师张自忠部选择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死守点。杜奥蒙堡以及沃堡为核心的区域,这里是去年11月底法军收复的地区。离这一区域不远就是德军重兵把守的杜奥蒙炮台,这里根据远征军侦察部队的侦察,传统的纵深一英里或更多的一系列堑壕,已为数千个布满机枪的混凝土碉堡所取代。对任何机枪碉堡的袭击,将招致周围机枪碉堡的火力。在机枪碉堡后面,是除天然岩洞外,包含数千个地下掩蔽部的复杂的设置,这些地下掩蔽部在猛烈轰击期间将掩蔽部队。在弹幕射击停止时,防守者将冲向前去,击退可能越过机枪碉堡的任何法国部队。这就是德国人著名的弹性防御,而值得注意的是法国人似乎并没有任何进步,他们依然满足于把年青人送去被屠杀。

和白崇禧一道驻防在这里的法国将军尼韦尔上将现在也在做一件事情,就是计划在凡尔登聚集一百二十万军队,然后发动一次决死攻击,不过和历史不同,这个计划因为中国远征军的到来被贝当和福熙两位元帅联手否决了。这让尼韦尔成功的夺过了历史上法军的一次兵变,但是他本人却不知道这些,他现在很讨厌自己身边的中国盟友。。。

第335章 卷土重来(五)

历史上法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操还是很感人的,用西方**的标准去套,法国虽然不是**国家,但也绝不是什么**国家。这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反正美帝国主义从不认为法国是**国家就是了。这样的国家自然是逃不开**、贪婪、阴暗的命运的。而偏偏法国人还是一个很有思想的族群,于是整个法国社会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自由和散漫了。当权者的任何主张都很难得到民众的响应,甚至民众还时不时以罢工,游行等方式强烈反对。这一点即使是到了21世纪也没有得到任何解决,法国民众比任何**国家的老百姓都实在,你不是不愿意修改政体吗?行啊,那就你玩你的,我玩我的。

因此尽管法国政府声名狼藉,但是法国这个民族的向心力却始终存在,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解决矛盾的方式和平台。

在一战爆发前,法国正处在一片混乱之中,各种社会矛盾都在不断的爆发中。战争爆发前,法国政府甚至悲观的预计整个法国可能拒绝应征入伍的比例大约是在百分之十五的样子。但是等战争真的爆发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这个比例连百分之一都不到,更为搞笑的是,三千多名和平时期的逃兵居然主动申请归队。全世界不禁为此惊呼,这是自1871年共和国成立以来法国人最团结的时刻。

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尤其是霞飞这种尸位素餐的法**队高层昏招频出,把三百万法国青年送进屠杀场之后。法国士兵们真的无法再忍受下去了,我们虽然爱国,但是爱国不应该沦为政治流氓的遮羞布。

于是在历史上的1917年4月29日,因为尼韦尔强行发动凡尔登反击战役,法国士兵们终于愤怒了,他们选择了拒绝执行命令。任凭军官如何的催促和恐吓,这些士兵都拒绝离开战壕一步。奉命前往前线处理此事的法国陆军总司令贝当元帅甚至感叹道:“如果不是因为对面是德国人,这些孩子也许会选择放下自己手中的武器然后回家。”

高高在上的政治流氓和掌握国家命脉的富豪权贵们永远无法体会这些满怀爱国热忱的法国士兵在战场上的艰辛,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在泥泞的战壕里,随时面对死神的召唤。没有福利,没有休假,没有人关心他们的存在,他们的价值就是为权贵们杀死敌人或被敌人杀死。他们是军官升迁和获得荣誉的基石,他们被视为战报上的数字,被无情的驱赶到战场上去九死一生。

战争的真相往往是最残酷的,所以被世人冠以卖国贼的贝当元帅当时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妥协,他承诺每两个月给与士兵们七天的假期,允许这些心灵饱受战争创伤的孩子们撤下来,歇口气,缓一缓。贝当甚至主张对战术进行调整,不要让法国人的血继续白白流淌了,可惜这个十分人性化的建议没有被英法政治家所接受。

这个时空,兵变还是发生了,不过不是在凡尔登。由于中国远征军的抵达,尼韦尔的反击作战计划没有被通过。不仅如此,联军司令部还把凡尔登的兵力进行了西移,尼韦尔手里就只有一个集团军的兵力,总人数大约24万人,而且还不全是法国士兵,这里面包含了四万左右的北非、印度、澳大利亚已经新西兰等殖民地的士兵。用这样的军队去攻击德国佬显然是不现实的,尼韦尔在愤怒至于变得悲观起来,他甚至向前来视察的贝当元帅表示,这个的兵力根本守不住凡尔登。“如果德国佬再进攻一次凡尔登,这里肯定会失守。”

可惜贝当元帅来不及做出判断就匆匆赶往了西段,因为在那里的法军兵变了,理由还是因为联军要让他们去德国人的弹性防线面前去送死。

而在凡尔登,尽管双方的高层关系不佳,但是在士兵层面,数十个作战单位之间还是进行了足球友谊赛。lang漫的法国人很惊讶于中国人居然会踢足球,虽然踢的不怎么好,但是起码是会的。

蒋百里现在没功夫去看小伙子们踢足球,他找到了第一师军备处主任王振鹏,也就是王振宇的五弟,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把一大批水泥,钢筋,防毒面具,食物,水,还有弹药送进自己为第六师设定的固守点。

第六师的官兵全部都在奉命加班加点构筑工事了,这次的工事和以往还不同,不是战壕那种暂时性工事。按照蒋百里副总参谋长的命令,张自忠所部被要求和劳工一起修筑永备性工事。

在地平面以下三米的地方用钢筋,水泥浇灌碉堡,然后步兵就会躲在这些坚固的碉堡里等待德军来送死。这个工事还是蒋百里他们从德国人手里现学现用的,不知道德国佬碰到这样的工事会是个什么表情。

“各个碉堡之间形成射击夹角,就算是德军通过了前面的碉堡,也会被后面的碉堡火力轻松打倒,没有战壕,这些该死的德国佬连躲的地方都不存在了。”

张自忠点了点头道:“蒋参谋长,我感觉我们第六师就这样分散在这么二百多个碉堡和二个大型要塞内进行作战是比较危险,我想知道我的任务是坚持多久?因为德军的火力您也是见识过的,一旦陷入围困,补给使用完毕,再补充就是大麻烦了。届时我们让德国佬打光了到也没什么,如果没打光而补给断绝了,我们该怎么办?”

蒋百里看了看高壮的张自忠点点道:“我给你们下达的计划是坚持十五天,目前的军需储备也只能做到这个份上了,事实上如果超过这个天数,我们还没能把德军从前线扯回去的话,我给你们的建议是投降,这不丢人,相反只要你们坚持到了最后完成了任务,我希望你们能活下来,并且把经验传播给我军其他部队。”

“投降?”张自忠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嘴巴张的几乎合不拢,他甚至以为蒋参谋长说错了。

不料蒋百里用一种肯定的语气表述道:“没错,是投降,欧洲人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一般不会杀俘。第二,你尽全力了,没有办法继续战斗下去选择投向依然是会受到尊重和优待的。杀身成仁那应该是保卫我们自己国土的时候了,在法国,我们要展现的是实力,要争取的是荣誉,在尽最大努力之后不值得白白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具体怎么操作,你自己看着办就是了。”

这边不光是防御工作,突击的事情也是一大堆。参与突击的军队多了麻烦,少了又没威力。

按照蒋百里的意见,整个防御作战一共投入五个师,而突击作战只有四个师十万人。

具体来说:以张自忠的第六师和唐生智的第七师作为整个战役的诱饵,丢给德国佬去啃。然后以何应钦的第二师,李洪奎的第八师和周正明第九师围绕这两个硬骨头以阵地战形式和运动战形势干扰德军,让德国佬别想啃得轻松。最后就是以廖磊的第一师,夏威的第三师,李品仙的第四师和叶开鑫的第五师为主力全力执行战略穿插任务,绕过德军在战时防线之间的空档进入洛林地区,这也是白崇禧和蒋百里反复斟酌之后结果。因为他们发现阿尔萨斯地区本身就是个德语区,而洛林区才是法语区,这跟《最后一课》里面的情况不一样,看样子吹牛不光是中国人的毛病,那个国家和地方的人都不能免俗。

和国内青年军师下设旅不同,原本比青年军还要早计划师下设旅的远征军最后在白崇禧的坚持下居然还是坚持了一师四团制,理由则是为了缩小远征军司令部的规模,白崇禧可不希望把远征军司令部变成一个包含炮兵,工兵,宪兵司令部在内的大杂烩。

按照蒋百里的意思,整个作战计划最后是否能够落地,关键还是要靠团一级军官的执行力,而卫立煌,陈诚,罗卓英,严重,邓演达,顾祝同,胡宗南,张发奎,张治中,熊式辉,薛岳,郑介民,王天培,孙震,王铭章,王瓒绪,罗泽洲,王陵基,潘文华,唐式遵,田颂尧,范绍增,郭勋琪,王家烈,龙云,卢汉等三十六位团长严格来说都有点不太专业,甚至有破格提拔的嫌疑,这些人按照资历,放在国内也就是营长罢了。而从川军调来的一部分将领本身还是降职任用,不过这些四川人还算安分守己懂道理,知道这个降职是有好处的,是代表着认同和吸纳的。

看着这些毫无现代战争经历的军官们,蒋百里这个也是第一次指挥如此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军事理论家也忍不住的哆嗦了一下,他隐隐害怕起来,这些军人能否完成自己的计划,会不会敢一出场就被德国佬打了个落花流水?如果是那样还不如守在战壕里玩消耗了,因为几十万军队一旦进入运动战状态要崩溃起来的话单以速度论是非常惊人的。

白崇禧最后打消了蒋百里的最后一点担心:“百里兄,不要去想和英法一样守阵地的事情了,他们守了三年还不是比德国人损失更大,咱们走他们的老路是不会有前途的。。。”

第336章 诡异时刻

历史的车轮进入到了1917年5月15日,强调科学严谨的德国人在这一天没有半点犹豫的把1500门重炮的炮口对准了凡尔登地区中国远征军的防线。一枚枚齐腰高的炮弹被放置在了炮位边上,而中国远征军的阵地上一片静悄悄。。。

欧洲人和中国人打架是不一样,欧洲人永远都是你一拳我一拳的,比的是力量和承受力,中国人则总是强调躲避和有效攻击。而在和德国佬的战争中,这个叫崇禧白的中国将军让我明白了中国人的这个特点,他们打出了整个欧战中最漂亮的一战,虽然福熙这个该死的家伙并不认同这一点。----亨利·菲利浦·贝当《欧战回忆录》其实德国人要进攻凡尔登已经不是什么太大的秘密了,法军在四月底平息战线西段的兵变事件之后,就取消了所有的进攻计划。然后在贝当元帅和福熙元帅的协调下,二个集团军近四十万法军被陆续调往凡尔登附近的阿登地区进行休整。由于不清楚德军的攻击规模会有多大,所以贝当并没有急着向凡尔登地区增加更多的兵力,毕竟加上中**队这个地区已经有差不多五十万军队了,再多后勤补给的压力就会很重了。

但是在5月15日这一天战争打响后,贝当元帅和福熙元帅才意识到问题有些严重,因为这一次德国佬的规模直接就上量了。德军总参谋长兴登堡元帅也为这次战役下了最大的力气,六十万休整完毕的德国陆军(包含来自东线的二十万精锐),600架飞机,4000门各类火炮(105mm以上的重炮就有1500门),还有刚刚出厂的德国坦克。总之目前德国可以集中的军队和装备,都被兴登堡元帅投入到了这个被德军总参谋部命名为第二次凡尔登战役的作战中来了。

如果仅仅是这点兵力和装备还不足以让这两位在过去三年中见多识广的法国陆军元帅感到太多的担心和害怕,按照往常的路子,无非是德军取得一定突破,然后被法军层层抵抗给挡住了,然后法军援军上来,把德军打退。最后的结果是各自死伤数十万,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就是了。

但是这一次的凡尔登会战的进程显然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德军对准中**队防御的第一线阵地进行了长达七个小时的火力打击,然后,然后,然后就十分轻松的连续突破了两道由中**队把守的防线,出现在了由法印澳新联军守卫的第三道防线面前。措不及防的联军被德军打的溃不成军,四个师的军队毫不客气的溃败下来,士兵们包含热泪逃到了第四道防线,然后就是凡尔登地区的司令官尼韦尔上将愤怒的骂道:“那群中国人都是**养的,他们一定是得了德国人的好处,十五公里纵深的防线,居然不到三个小时就被全线突破了,不,该死,根本就没有任何抵抗,德国佬直接走到了我的第四道防线面前。”

兴登堡元帅也没想到突破居然是如此的轻易,虽然事先也得出了中**队不堪一击的结论,但是当德军如此迅速的突击到了上一次凡尔登战役德军所能到达的最远位置时,兴登堡元帅还是愣了一下,然后愉快的吃光了自己面前的面包和牛奶。按照德军指挥官的报告:“中**队的工事几乎被摧毁殆尽,这些来自亚洲的家伙显然没有好好修筑他们的工事,同时除开个别地区的阵地还在这些中国人的手里,整条战线都被德军轻松突破了,虽然有抵抗,但是十分零星,毫无威力可言。”

接到尼韦尔报告的时候,贝当当时就傻了,而福熙则直接气得跳起来骂道:“我操,这些黄皮猪在哪里?二十多万人啊,就算站在哪里让德国佬枪毙也没那么快杀完吧!”

贝当到底是比福熙要沉得住气,他很快冷静下来,叫住敬礼准备离开的参谋道:“问问尼韦尔,有多少中国士兵退到了第四道防线,另外让他无论如何守住第四道防线,援军会在一天内抵达,真该死,怎么又变成去年那个局面了?”

过了半个小时,参谋送回来的报告让贝当和福熙都十分吃惊:“什么,居然没有一个中国士兵退到第四道防线?”

这下不光是贝当元帅,连之前暴跳如雷的福熙元帅也冷静下来了:“看样子事情没那么简单,这么多中国士兵不可能没人从前线逃回来的,既然他们没可能成建制的朝该死的德国佬投降,那么我们只能理解为是他们故意敞开了防线放德国佬进来的,这些长辫子的家伙到底想做什么呢?”

首节 上一节 260/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