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欧陆,从击败拿破仑开始 第85节

  “其实,关于怎么改革这一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不能一概而论。”

  克莱门特想了想,觉得自己不能教太多,也不能一点都不教,只能模糊的说道。

  “以俄国为例吧,俄国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贵族们的实力太过强大,沙皇的权力一定程度上受到贵族的制约。

  这一点,其实许多国家都有。

  但是不同的点在于,如西班牙法国等国,哪怕是国王的改革不遂人愿,贵族们最多也就是抵制改革,让国王撤销改革,不会轻易政变。

  但在俄国,改革失败的结果就是死亡这个结局。

  因此,想要改革,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点,就是不要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的改革。想一次性打压全部贵族,收拢权力,这是不现实的情况。

  第二点,扶持一批人对抗另一批。无论什么改革都是有人受益,有人利益受损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团结到收获利益的人来对抗现有的利益集团。

  以俄国的情况而言,那就是团结中下层贵族来反对上面的大贵族,不能让贵族们成为一个集体。

  第三点,维持改革者的威望。无论是陛下您亲自改革还是您的心腹改革,一定要让主持改革的人拥有足够镇压反对者的声望,才能够让改革在初期推进下去。

  任何改革看不见成效之前,是几乎很难有支持者的。”

  克莱门特一番话说完,亚历山大一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但随即又皱起了眉头,继续说道:

  “你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你还是没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以及你的建议呢,具体的改革方案呢?”

  俄国想要改革很简单,废除农奴制度,采用类似于东罗马帝国的官僚制度就行了。

  只要能成功,以俄国的地缘位置和人口优势,怎么也是欧洲乃至世界前几的强国。

  但是,这些东西,是现在的亚历山大一世能改的吗?

  先不说农奴制度事关多少贵族的利益,职业官僚和贵族官僚之间,那矛盾更是不可调和。

  如今,就连克莱门特的声望,在西班牙国内都没彻底完成改革,俄国嘛,就更别想了。

  亚历山大一世说好听的叫沙皇,说不好听的也不过是俄国大贵族的代言人罢了。

  克莱门特心中明白这些,这些都是不能对亚历山大一世说的,只能赔笑解释:

  “陛下,俄国的情况我确实不了解,改革这种事情还是要因地制宜的,我相信俄国国内肯定也有相应的人才会制定方案的,陛下又何必问我呢?”

  亚历山大一世的眼睛眯了眯,他一时间也不知道克莱门特是真的没有办法,还是不想说,刚准备再逼一逼克莱门特,一旁的帕夫洛夫娜开口了。

  “好了哥哥,殿下他自己都是按照别人的方案改革的,你还指望他出主意,你就不怕明天咱们三被人从莫斯科扔出来啊!”

  帕夫洛夫娜这么一打岔,亚历山大一世也不好追问,当即瞪了瞪目光,厉声道:

  “谁敢把我们丢出来,看我不杀他全家!”

  好家伙,不愧是沙皇,这杀心比克莱门特还重,克莱门特自认不如。

  说完之后,亚历山大一世再度扭头看向克莱门特。

  “好吧,看来问你这么多也没用,你跟我说说你们西班牙的改革吧。

  我对于西班牙的改革有一定了解,但是不够多,我想参考一下。”

  这种东西克莱门特自然就不会藏私了,毕竟改革政策方案都是对全体西班牙人公开的,其他国家的人想要了解,也无非是多费点功夫罢了。

  也就是俄国偏远,否则这些事情,亚历山大一世恐怕早就知道了。

  当即,克莱门特将西班牙的军事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内容都给亚历山大一世介绍了一遍。

  这些改革,克莱门特也不怕亚历山大一世学去,对方学去了也没用。

  就单说政治改革中,让资产阶级进入政府这一点,足以让多少想照搬的国家望而却步,不是所有国家都像西班牙、英国等国一样,有着蓬勃发展的手工业,有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

  放眼整个俄国,找得出几个所谓的资本家呢?

  至于军事改革嘛,克莱门特更不怕学了。

  西班牙的常备军投入,远比所谓的普鲁士军队还要高,至于预备役这种东西,则是一个国家政府治理能力的体现,不是随便颁布一个法律就用的。

  就连西班牙改革的时候,克莱门特都要派出中央巡视组去地方巡视监督,俄国难道就能做到吗?

  听完克莱门特的介绍之后,亚历山大一世沉默了许久,眼中露出了复杂的神色,有羡慕,有嫉妒等等,还好没有仇恨。

  不知道过了多久,亚历山大一世才幽幽说道:

  “真好的改革啊,如果俄国也能实施就好了。

  可惜......

  欧陆都在说西班牙突然崛起,在我看来,这根本不突然......”

第84章 阿尔及尔港

  阿尔及利亚王国,阿尔及尔。

  西班牙地中海舰队,对阿尔及尔港口的进攻,已经来到了第五天。

  经过五天的进攻,阿尔及尔港口的五座炮台,如今仅仅只剩下一座还能向西班牙舰队反击,剩下的炮台,早已被西班牙战舰的炮火所摧毁,已然哑火。

  站在最新下水服役不到两年的旗舰拉曼查号的甲板上,举着望远镜看着阿尔及尔港口西南侧仅剩的最后一座炮台依旧在负隅顽抗,西班牙地中海舰队副司令特鲁格忍不住骂出声。

  “都特么的第五天了,小小的阿尔及尔港炮台还没有全部摧毁,我的这些舰长们都在做些什么?

  平日里让他们好好训练自己的炮手,提高精准度不听,现在战时给我来这么一出,真特么的丢人。

  传令下去,今天还不能摧毁敌人的炮台,所有战列舰和巡洋舰的舰长一律扣薪三个月!”

  放下望远镜,特鲁格对着身边的副官命令道。

  很快,拉曼查舰上就升起了全力进攻的旗帜,也放下了负责传递消息的小船。

  攻占阿尔及尔,是这次特鲁格的第一个任务,也是难度并不高的任务。

  早在一周之前的直布罗陀海战中,西班牙舰队就在丹吉尔附近,成功击败了摩洛哥海军主力。

  此战中西班牙地中海和大西洋舰队出动战舰四十余艘,面对近百艘摩洛哥战舰,打出了一比三十六的超高交换比,直接把摩洛哥人剩余的海军堵在了丹吉尔港内。

  这场直布罗陀海战其实没有什么可以说道的,完全就是西班牙海军单方面的碾压。

  摩洛哥海军数量看似领先,但其实大多都是小型战舰和武装商船,和西班牙的正规海军没法相提并论。

  西班牙的四十多艘战舰,其中身长超过四十米的超大型战列舰就超过二十艘,最弱的也是装载了近五十门火炮的巡洋舰。

  对比之下,摩洛哥海军最大的战舰也不过三十八门火炮,两者之间的火力差距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更别说,双方使用的火炮口径,更不在一个级别。

  摩洛哥海军试图采取数百年前英国人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战术,依靠船只的机动性靠近西班牙舰队进行打击,妄想以弱胜强。

  但可惜的是,以海盗为主体的摩洛哥海军,一没有英国人的天时地利人和,二则西班牙人早已吸取教训,早早做好了对应的准备,让摩洛哥人算盘完全落空。

  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以弱胜强这种事情,为什么能在史书上频繁出现,是因为每一次发生这种事情都值得记录,但真实的世界中,哪有这么多的以弱胜强出现。

  直布罗陀海战结束之后,西班牙大西洋舰队负责继续堵着摩洛哥海军,让摩洛哥人别给西班牙的补给线造成麻烦,而地中海舰队,则一分为二,主力大部继续在地中海上巡航,封锁北非,以阻断敌人的支援。

  另一部分,则是配合陆军,发动进攻。

  特鲁格率领的分舰队作战任务,就是摧毁阿尔及尔的港口炮台之后,掩护陆军进行登陆,以达到夺取阿尔及尔的目的。

  “司令别激动,消消气,我看咱们舰队打得还是不错的,只不过敌人实在是太顽强了一点罢了。

  如果不是敌人每晚抢修炮台,还用港口那些船只搞了一波突袭,司令您的舰队早就完成任务了。

  司令也别着急,拿下阿尔及尔是迟早的事儿,不差这一天两天的。”

  特鲁格身边,西班牙第三军第三师的师长诺埃尔连忙笑着劝道。

  这位诺埃尔师长,也算是西班牙扩军之后的受益者了,短短三年多时间,对方从第二军的一个小小营长,一路成为师长,这不仅有对方背景深厚,战功过硬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西班牙军队的大肆扩编。

  并且,这一次又捞到了进攻阿尔及尔这样没什么难度,却又功劳不小的任务,足以证明诺埃尔的背景不浅。

  在来之前,特鲁格就知道对方似乎有某个国务大臣的背景。

  面对着这种有能力的关系户,已经和卡纳斯打过很多交道的特鲁格,自然知道怎么应对。

  “唉...”特鲁格摇头,叹了一口气,似乎是在表明自己治军严厉,又似乎是在故意说给对方听一样的。

  “这群家伙,平日里海战打习惯了,到了打这种固定靶的时候,反而一个个害怕舰船受伤,不敢出全力,以至于打得这么难看。

  我倒是不急,但是为了将军考虑,也不能不急啊。

  这打个炮台耽误这么长时间,之后敌人的援军赶到,岂不是会给将军带来许多麻烦嘛,那可就不好了。”

  诺埃尔闻言顿时有些心情不太开心了,是,他能在军中脱颖而出,确实是因为有背景,但别忘了,他的升迁也是有着实打实的战功作为支撑的,特鲁格这话说得仿佛是耽误他的事情,就会有人责怪一样,顿时就想出言驳斥一番。

  但话才刚到嘴边,又突然想起了特鲁格和卡纳斯之间关系不错,以及对方的身份,有这样的担忧,也算是情理之中,便紧急改口道:

  “司令多虑了,都是为王国,为陛下效力,一切以王国利益为重。

  每一艘战舰都是王国宝贵的财富,能尽量少损失就少损失。

  再说了,我的士兵们也不是打不了硬仗的,司令莫要小看我们。”

  诺埃尔这么一说,特鲁格也算是心中有数了,看来自己的好朋友卡纳斯也不算离谱,没有派一个混子关系户来镀金,这个关系户是有本事有心气的。

  这样一来也好,能省下自己不少的麻烦。

  他轻轻点头,口中说着抱歉:

  “将军误会了,我可没有小瞧您和您士兵的意思,我是在说如果能尽早拿下,那对于你我都是有好处的。”

  诺埃尔也没有再多说,掏出望远镜盯着远处的炮台。

  岸上,阿尔及利亚王国总督哈桑,忧心忡忡的听着西班牙战舰上的火炮不断的轰鸣炮击声,心急如焚,但也无计可施。

  哈桑手上,仅仅只有不到五千军队,其中一半以上,还是在西班牙人发动战争之后临时征召的民兵和部落兵,能有多少战力,他自己也不清楚。

  多年之前,北非三国中,以摩洛哥王国为首,北非三国和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以及葡萄牙两国都是敌对关系,双方之间时不时就会爆发大战。

  那段时间内,北非三国也算得上是武德充沛,还一度打得葡萄牙国王战死。

  但是,随着之后西班牙和葡萄牙陆续在海外扩张取得成功,双方对于北非的兴趣就大打折扣了。

  比起海外的广袤土地和大量财富,北非实在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不愿意继续为北非投入资源。

  之后,随着葡萄牙衰落以及西班牙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欧陆争霸之上,北非的国防压力骤减。

  恰巧这个时候,奥斯曼帝国愿意给北非的几个国家都提供庇护,他们只需要承认奥斯曼帝国对于北非的宗主权,象征意义的交上一点保护费,就能换来奥斯曼帝国的保护。

  于是,北非三国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开始武备松弛。

  除了海上还时不时的派出海盗和战舰去抢劫之外,陆地上可是很久都没有经历过像样的战争了。

  事实上,哈桑完全没有想到,这一次西班牙人会来进攻阿尔及尔。

  历史上伊比利亚两国虽然都进攻北非,但无疑重点是摩洛哥王国,至于阿尔及利亚,一直以来都没遭到像样的进攻,更别说在奥斯曼帝国成为阿尔及利亚宗主之后了。

  西班牙人这突如其来的进攻,直接给哈桑这位总督整不会了。

  一边派出信使求援的同时,哈桑也一边在国内调兵遣将,希望能来大量的部队守卫阿尔及尔。

  但哈桑自己也清楚,想要守住阿尔及尔是不太可能的。

  西班牙人不仅之前可是刚刚才击败了法国人,这种消息,即便哈桑不关心欧洲局势的人都有所听闻,据说,伊斯坦布尔的那位苏丹,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都有些震惊。

首节 上一节 85/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