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克莱门特点点头,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随即更加疑惑了?
“不对吧,我怎么记得这里的王室总管是一个老头,也不叫这个名字呢。
算了,过了好几年了,大概率是换人了吧,去把这个阿道弗也控制起来,然后看着处理吧。”
想了想之后,克莱门特不再纠结,对身边的侍从吩咐道。
立刻,就有人动了起来。
克莱门特这一次来查看王室资产,其实完全是心血来潮。
作为王储,克莱门特是有着自己的收入来源的,他的收入来源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王室财产分成,二是个人资产。
以克莱门特阿里斯图亚斯亲王的头衔,他每年可以从王室收入中分到约五分之一,这笔钱已经相当不少了。
因为哪怕经过了部分财政改革,西班牙的王室收入和政府财政,其实高度关联,双方并未真正的划分清楚。
王室收入和政府财政没有完全分开,有利也有弊。
以王室收入中最大的部分,也就是殖民地收入为例吧。
西班牙庞大的殖民地产生的收益,每年都是直接交给王室,之后再由王室拨给政府的。
有了这项收入,让王室在西班牙的话语权向来不弱,更是波旁家族入主西班牙后能快速实现中央集权的保障。
但坏处嘛,自然就是行政效率的低下。
同样以殖民地为例,殖民地产生的收入,上交给王室,王室拨给政府,而遇到一些情况的时候,例如殖民地叛乱,临时扩军啥的,又要从政府拨钱给各个总督区,属实麻烦。
因此,历史上才会出现多次西班牙王室直接绕过政府,直接从殖民地造船征兵的情况。
克莱门特身为王储,除了阿里斯图亚斯这个名义上的封地之外,是不需要承担其他的国家支出的,这五分之一的王室收入对于他本人而言几乎算得上是巨款了。
但是实际上嘛,克莱门特的支出也不少。
主要大头在于王室赞助的几所大学开支、禁卫军的军费,禁卫军几乎是克莱门特一手组建的部队,至于王室直属的部队嘛,不好意思,那叫王室卫队。
再加上克莱门特自己也养了一帮人啥的,总体而言,王室收入的这部分,克莱门特的结余并不多。
克莱门特能动用的收入来源,还是他的个人资产,这里面小半是王室赠送给他的产业,比如卡洛斯三世活着的时候送给克莱门特的土地、种植园、工厂等,更多的则是克莱门特这些年自己的投资。
克莱门特此次心血来潮视察王室产业,自然也是因为即将规划修建的铁路问题,想要统计王室产业,出售一部分筹集资金。
按照克莱门特的铁路计划,想要实现西班牙本土各区域的铁路互联,那投资得是一个天文数字,谁让西班牙的地形修建难度这么高呢。
即便这几年西班牙的财政状况也在好转,但这么大工程项目,光靠西班牙政府投入,想要实现还是太过困难。
无论是接下来的陆军的军事改革,还是海军新战舰的建设,都是大笔的开销。
尤其是后者,蒸汽机进入实用阶段,铁甲舰还会远吗?
考虑到西班牙需要的海军规模,将风帆战舰,全部替换成铁甲蒸汽舰的投入,堪比再打一次大规模战争了。
所以,克莱门特的想法,就是先由王室牵头贵族,出资修建第一条铁路,等到这条铁路投入运营,赚到钱之后,就可以用铁路收益吸引民间资本进行大规模的铁路建设了。
至于现阶段的铁路会不会亏钱?
诶嘿,先修经济发达地区的铁路骗人投资,剩下的地区,投资人亏了,到时候再收归国有不就好了,不就相当于白菜价修建铁路吗?
只是,克莱门特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这么大胆,连王室的钱都敢贪墨。
眼前的城堡,王室绝对是拨款修缮的,但如今破旧的样子证明,这钱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看来,王室资产的清查,也是必须要做了。
虽说王室资产的管理权是在克莱门特的母亲玛利亚王妃手中,但克莱门特觉得应该问题不大,自己那位母亲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家的钱被下面的人贪污吧。
“走吧,不看了...”克莱门特意兴阑珊的摆摆手,招呼侍从和亲卫们离开,随便逛逛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当地其余王室产业的情况也没看的必要了,等着审一审那位王室总管,自然就清楚了。
目前看来,整个王室产业账目上的很多资产和实际上的差距不小,筹钱时需要变卖的产业有些多了。
这样的话,说服玛利亚王妃的难度又提高了不少。
考虑到这一次马德里国务委员会的权力变动,自己没有参与,已经是非常友善的态度了,应该不至于这也不答应吧。
马德里的权力交接,比所有人预想得都要快。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两任首席国务大臣之间,就已经完成了更迭,平稳顺利的实现了权力交接。
伴随着首席国务大臣更迭的,还有国务委员会以及政府中的大量职位,也几乎是同一时间完成了新老交替。
好听的说,如今的西班牙政府扫除了暮气,作为年轻的政府朝气蓬勃。
不好听的说,就是一群权贵子弟和幸进之人,骤然间都身居高位,举手投足都能对西班牙产生影响。
出现这种现象,还是在于戈多伊本人乃至他背后的玛利亚王妃声望、能力乃至人手都不足以完全掌控整个王国的大权,必须需要政治上的盟友协助才行。
和西班牙的大贵族们进行权力分赃,就成为了必然。
光从这一点上来说,戈多伊和玛利亚王妃也还算懂政治。
并且,在戈多伊的建议下,和前任首席国务大臣莫尼诺一样的诸多卡洛斯三世时期的“前朝遗老”,都在离任之际,获得了国王卡洛斯四世的接见和奖赏。
其中较为位高权重的几人,甚至都获得了爵位的提升。
相较于另一个位面莫尼诺最终黯然下台的结局,如今平稳交接退休,也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了。
除了爵位升了之外,莫尼诺还趁着安排职位的机会和王储一党以及大量的贵族改善了关系,现在的莫尼诺即便离开了马德里的权利中枢,也依旧对于王国政府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这一次的权利交接,双方的配合,让马德里政府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混乱,依旧是歌舞升平。
作为明面上最大的赢家,新任首席国务大臣戈多伊的府邸最近一段时间简直是门庭若市,据说为了应对来访的客人,戈多伊的府邸已经连续开了二十天的宴会和沙龙了。
一时间,这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成为了整个西班牙最令人瞩目的存在,光芒甚至压过了刚刚在对法战争中表现优异的王储克莱门特。
相较于志得意满的戈多伊一党,王储一派就显得相当低调了,这些原本就被西班牙上层所不喜的“进步派”们,最近更是一个个恨不得躲起来一样,好像生怕被人趁机清算。
好在虽然有人看这些人不爽,但也清楚这些人背后是谁,克莱门特作为当之无愧的王储,如今又颇有声望,未来继承王位板上钉钉,即便不爽,也没人愿意去清算他们,得罪一位未来的国王。
但与“王储党”低调的行事不同,事实上这一次克莱门特一系,则是另外的赢家。
明面上看,为了照顾克莱门特的面子,这一次“新老交替”中,王储党一些人也得到了提升,但位置都不算高,即便偶尔几个颇具声望的人身居高位,也只是屈居副职而已。
可事实上,当主官是一个不懂处理政务之人时,一个深耕官场多年的副职,和主官之间谁实际掌握的权力更多,那可不好说。
更重要的是,哪怕是一些选择和戈多伊合作的贵族们,他们对于戈多伊这样的“幸运儿”多少也是瞧不起的,心中更偏向于根正苗红的王储。
再加上戈多伊一派得势之后的嚣张跋扈,这些人倒向谁其实也很明显了。
可以说,如果克莱门特这个时候要是还在马德里,说不定不少贵族会围在克莱门特的跟前,控诉戈多伊的跋扈之举,让克莱门特出手对付他。
比如那位准备上任新格拉纳达总督的马略卡伯爵,就毫不掩饰对于戈多伊的鄙夷,对卡瓦鲁斯说道:
“真不知道陛下在想什么,竟然任命这样一位毫无经验的人担任首席国务大臣,这简直是拿王国的未来开玩笑。
我看,要不了多久,这位首席国务大臣就会给王国惹出麻烦。”
类似的话语,卡瓦鲁斯听得多了,自然都不会说出内心的想法,他很明白,这些话并不是说给他听的,而是说给他背后的王储克莱门特听的。
对于类似的言论,卡瓦鲁斯在分辨不清敌我的情况下,都采用了同样的答复,不正面回答。
什么戈多伊还是有能力的,什么陛下和王后的眼光不会错的,什么交给时间去证明啥的。
总之,就是不表态不支持。
当然,卡瓦鲁斯本人也是这次权力交接的受益者,从原本国务委员会一名普通的委员,甚至出席大部分政务会议资格都没有的一员,一跃成为了西班牙外交大臣,总管外交事宜。
他也是整个王储党中唯二拿到了政务主官头衔的人,至于另一位,拿到的则是阿里斯图亚斯地区总督,而这个位置,从克莱门特受封阿里斯图亚斯亲王之后,一向得经过他的同意。
至于卡瓦鲁斯为什么成为外交大臣,则来自于戈多伊的灵机一动。
俄国虽然已经作为反法联军参战,但和西班牙之间的两国盟约谈判,则陷入了停滞的状态。
西班牙一方在得到了克莱门特此前授意的情况下,希望缔结的是一份防御性质的同盟条约,即两国之间其中一国遭到攻击时,另一国无条件参与战争,除了远东地区之外,双方没有参加进攻战争的义务。
而俄国方面,则希望在地中海也加上类似的条约,即俄国和奥斯曼帝国开战之时,西班牙也要加入对土作战。
克莱门特想借俄国庞大的陆军作为威慑,以抵抗未来有可能发生的法国对西班牙入侵,同样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也想着借助西班牙的海军力量对抗他们最大的敌人奥斯曼帝国。
可西班牙一方的态度很明确,打奥斯曼土耳其,可以,只要是奥斯曼帝国先打你俄国,那我们西班牙一定帮帮场子,但如果是你俄国入侵奥斯曼,对不起,我们参加不了一点。
于是,两国的同盟谈判就这样僵住了。
同盟谈判虽然僵住了,联姻却没有什么问题,在克莱门特和那位公主帕夫洛夫娜都不在场的情况下,两人已经完成了“订婚仪式”,可以说是非常有趣。
戈多伊让卡瓦鲁斯当这个外交大臣,显然是将和俄国的同盟条约,以及未来对法国的外交政策责任,都甩给了卡瓦鲁斯,甩给了王储党。
卡瓦鲁斯心中也很清楚这一点,这些日子他除了要时刻关注马德里的动向之外,也在为西班牙的外交事业所操心,多次写信和克莱门特进行沟通。
再次送走了一名前来向王储示好的贵族之后,卡瓦鲁斯听到了一个让他骤然心惊的消息。
“男爵大人,来自法国的最新情报,联军在瓦尔密大败,被俘虏了几万人!”
第22章 克莱门特军改
“尊敬的殿下,您作为主帅,对于与法国的战争走向如何判断,我们又应该做出怎样的应对呢?”
政务会议上,首席国务大臣戈多伊恭敬的向克莱门特行了一个标准的礼仪后,郑重的问道。
临时匆匆赶回马德里的克莱门特,脸上还带着赶路留下的疲惫,轻轻蹙眉开口:
“虽然俄奥普三国联军这次遭遇了大败,但考虑到俄国这一次投入的兵力并不算多,三国应该还能再组织一波进攻。
短期内,我们不用担心南法的局势。”
说完,克莱门特深深的吐出一口气,心中充满了无奈。
不是,有没有搞错啊,上一次还能和法国人打的五五开的反法联军主力,这一次怎么就突然间变得这么拉了。
不对,应该是,法国人怎么突然之间就爆种了啊。
不是,这对吗,你们的主帅也不叫拿破仑啊,为什么就爆种了啊喂。
瓦尔密会战,联军投入兵力总计八万余人,法军投入兵力不到十万,考虑到法军补充了新兵,实际上联军的战力还要更强一些。
会战开始之后,也如同双方之间的实力对比一样,联军一度狠狠的压制了法军,打得法军抬不起头,按照这样的节奏,即便不是联军胜利,也多半像此前的会战一样,双方各自伤亡巨大无力再战。
但是,什么叫法军士兵打着打着就唱起了歌,什么叫唱着歌的法国士兵就无视枪林炮火可以反推了,什么叫联军士兵看见了就害怕了?
啊?
这对吗?
不是,唱歌能加BUFF吗,搁这玩游戏呢,吟游诗人加BUFF是吧,联军士兵手中的枪炮变成玩具了,打不死人了?
说好的三国都是精锐士兵呢,怎么人家发动冲锋悍不畏死就怕了,就溃败了,这是精锐吗?
告诉我,翻译一下到底什么叫精锐啊?
不管克莱门特心中怎么骂人,却改变不了这场会战的结果,法军以两万伤亡的代价,换取了联军一万多的伤亡和三万多的俘虏。
虽然克莱门特嘴上说得轻巧,但再结合南法地区的联军内讧,克莱门特心中清楚,这第一次反法同盟的解散,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即便以俄国为主,联军还能再凑出一支主力部队,但已然不具备击败法国的能力了。
此时此刻,也该考虑西班牙如何体面的从这场战争中抽身的问题了。
“那殿下您的意思是,我们什么都不做?需要将刚刚调回国内的军队重新派到法国吗?”戈多伊脸色也很难看,继续皱眉问道。
此时此刻,作为首席国务大臣,他心中还是有些慌乱和不爽的。
莫尼诺在任的时候,联军形势一片大好,怎么他才刚刚上任没多久,局势就出现这么巨大的变化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