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第35节

  可信归信,现实的问题却像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一个月!百万石粮食!送到千里之外的北平!

  这他娘的怎么送?!

  “都说说!都给咱说说!有什么法子!”

  朱元璋一巴掌拍在御案上,对着底下站着的户部、兵部、工部一众核心大臣,发出了压抑着怒火的咆哮。

  底下,以户部尚书为首的一众官员,个个愁眉苦脸,脑袋耷拉得像霜打了的茄子。

  兵部尚书第一个硬着头皮站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本账册,声音干涩。

  “陛下,臣与户部、工部的同僚们,刚刚反复核算过了……”

  “从江南粮仓调集百万石粮食,征调民夫,调用官船、马车,日夜兼程……”

  他顿了顿,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光是粮食出库、装车、编队,就需要至少十天!”

  “从应天府到北平,水路要绕行千里,陆路更是山高路远,一路上的关隘、驿站、补给……就算一切顺利,不出任何意外,最快最快,也要七十天以上!”

  “七十天?!”朱元璋的眼珠子瞬间就红了,“咱的兵能等七十天吗?!”

  户部尚书也哭丧着脸,接过了话头:“陛下,这还不算钱啊!这一路上的人吃马嚼,车辆船只的损耗,沿途官府的接待……这笔开销,简直是天文数字!现在国库里能动的银子,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消耗啊!”

  工部尚书更是直接,一摊手:“陛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就算有钱有人,路就那么宽,船就那么大,一天能走的路程是固定的!这……这是天理,没法违背啊!”

  一个又一个问题被摆了出来。

  人力不够!

  财力不够!

  时间更不够!

  每一个问题,都是一道解不开的死结!

  整个御书房,再一次陷入了那种令人绝望的死循环。

  这些大明朝最顶尖的脑袋凑在一起,算盘珠子都快盘出火星子了,可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

  不可能!

  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朱元璋听着这些报告,刚刚才被大哥点燃的希望之火,又被一盆盆冰冷的现实给浇得快要熄灭了。

  他烦躁地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心里的火气越烧越旺。

  就在这时。

  “吱呀”一声,御书房的门被推开了。

  陈玄迈着悠闲的步子,走了进来。

  他身后,跟着一脸崇拜、亦步亦趋的太子朱标。

  看到陈玄,朱元璋就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迎了上去,一把抓住他的手,急道:“哥!你来了!你快听听,他们都说不行!这可怎么办啊!”

  陈玄的目光扫过那一群愁云惨淡的大臣,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他听完了众人的困难,只是轻轻笑了一声。

  “我当是什么天大的难事。”

  “原来,就是这点小问题?”

  小问题?!

  此话一出,户部尚书等人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这可是关系到二十万大军生死、北境安危的国之大事!

  到了您嘴里,就成了“小问题”?!

  陈玄也不理会他们那副见了鬼的表情,径直走到了墙上挂着的那副巨大的大明疆域图前。

  这幅地图,还是他前几天命人绘制,送给朱元璋的。

  比皇宫里原有的任何一幅,都要精准、详尽百倍。

  “你们看。”

  陈玄从朱标手里拿过一支炭笔,直接就在地图上画了起来。

  他先是从应天府,沿着长江画到运河,然后一路向北,画出了一条粗大的水路主干线。

  紧接着,他又从几个关键的沿途城市,画出了数条呈放射状的虚线,连接向北平的方向。

  其中一条,赫然就是那条已经修好的水泥路!

  “你们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你们想的,只是‘运’。”

  陈玄的声音,在安静的御书房里,清晰地回响。

  “把粮食从A点,搬到B点。这种想法,格局太小了。”

  他用炭笔的末端,在地图上重重一点。

  “我们要做的,不是‘运输’,而是一个全新的东西,我管它叫——‘物流’!”

  “物流?”

  朱元璋和所有大臣,都愣住了,满脸都是问号。

  这又是什么西域来的古怪词儿?

  陈玄微微一笑,开始解释。

  “所谓物流,就是把运粮,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工程!”

  “水路、陆路,要统一调度!沿途的驿站、码头、仓库,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要变成一个个‘节点’!”

  “粮食从总仓出来,进入第一个节点,分流!一部分走水路,一部分走陆路!到了下一个节点,再次整合、分配!确保每一条线路,都处在最高效的运转状态!”

  “这就叫,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高效的,‘物流网络’!”

  一番话,说得所有人云里雾里。

  什么系统工程,什么节点,什么网络……

  这些超越了他们时代认知的词汇,让他们的大脑直接宕机了!

  户部尚书听得头都大了,他根本不管那些花里胡哨的词,只抓住了一个关键点,大声反驳道:

  “皇……皇商大人!您说的这些,就算可行,那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要建立您说的那个什么‘网络’,没个三年五载,根本不可能!”

  “对啊!这比我们刚刚的法子,还要难上百倍啊!”

  “这根本就是纸上谈兵!”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

  然而,面对所有人的质疑。

  陈玄只是转过身,看着户部尚书,平静地,说出了一句让整个御书房瞬间凝固的话。

  “谁说,我要现在建?”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

  “我的人,已经出发了。”

  话音刚落!

  御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身穿四海商会服饰的精干下属,快步走入,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如钟!

  “启禀东家!一个时辰前,四海商会江南分部,一万三千名伙计,已全部动员!”

  “三千二百辆四轮马车,五百六十艘内河快船,已按照预定方案,完成第一批共计二十万石粮食的装载!”

  “目前,第一支运输队,已沿着水泥官道,向北出发!第二支船队,已进入运河主航道!”

  “所有行动,分毫不差!”

  轰!!!

  这番话,就像是一记重磅炸弹,在所有人的脑子里,轰然炸响!

  户部尚书的嘴巴,猛地张开,大得能塞进一个拳头!

  兵部尚书手里的账册,“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所有大臣,全都当场石化,眼珠子瞪得溜圆,如同白日见鬼!

  他们这边还在为了“可不可行”吵得面红耳赤!

  人家那边……已经干起来了?!

  而且,这动员能力……这执行效率……

  这他娘的是商会?!

  这比他娘的军队还恐怖啊!

  朱元璋也是浑身一震,整个人都傻了!

  他猛地想起了什么,对着门口的太监吼道:“锦衣卫!咱派出去盯梢的锦衣卫呢!让他们滚进来!”

  片刻之后,一名锦衣卫指挥使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脸色苍白,眼神里充满了惊骇!

  “陛……陛下!”

  “臣……臣看到了!那简直……简直不是人间的景象啊!”

  他颤抖着描述着自己看到的一切。

  “码头上,数千人如同一个人在操控,搬运、装船,没有一句废话,只有统一的号子声!道路上,数百辆马车排成一条长龙,车与车之间的距离,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每隔五十里,就有一个补给点,换马、换人,车不停歇!”

  “那……那不是商队!那是一支……一支比我们大明最精锐的军队,还要可怕的机器!”

  听着锦衣卫的报告,整个御书房,陷入了一片死寂!

  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种超越时代的组织能力,给彻底震碎了三观!

  朱元璋呆呆地看着陈玄,看着那张依旧云淡风轻的脸,喉结上下滚动,喃喃自语。

  “这……这他娘的……就叫物流?”

  他终于明白了!

  他这位大哥,拥有的,根本不仅仅是那堆成山的黄金!

  而是一种,能够将这天下资源,玩弄于股掌之间,化腐朽为神奇的……神仙手段!

  这是一种,比皇权,更可怕的力量!

  也就在这一刻。

首节 上一节 35/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