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第16节

  那“大明皇家银行”这六个字,就是一颗从天外砸落的陨石,直接将满朝文武的三观,砸得粉碎!

  什么?!

  成立一个衙门之外的“银行”?

  专门管钱?

  还能……存钱?放贷?收利息?

  这……这不就是个……官方开的当铺、钱庄吗?!

  而且还是个凌驾于所有部门之上的超级钱庄!

  疯了!

  这个人,一定是疯了!

  整个奉天殿,在经历了一瞬间的死寂之后,彻底炸了!

  “一派胡言!”

  一声暴喝,如同平地惊雷,猛然响起!

  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

  他终于从队列中站了出来!

  他没有看陈玄,而是对着龙椅上的朱元璋,重重一拜,脸上写满了“为国为民”的悲愤与忠诚!

  “陛下!臣有话要说!”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此人所言,看似新奇,实则包藏祸心!乃是动摇我大明国本的绝顶祸言!”

  胡惟庸猛地转身,目光如刀,死死地盯住了陈玄!

  他或许听不懂什么叫“金本位”。

  但他听懂了!

  听懂了陈玄想要将发行货币、掌管钱粮这个天底下最要命的权力,从朝廷,从他们文官集团的手中,彻底剥离出去!

  这,就是要掘他们的根!要断他们的命!

  绝对不能容忍!

  “陛下!自古以来,货币发行,乃帝王之权,国之重器!岂能与区区黄金挂钩?!”

  “若金价波动,岂非国币也要随之动荡?若有刁民大量兑换,国库黄金告急,我大明信誉何在?!”

  “这所谓的‘金本位’,看似公允,实则将国之命脉,系于黄白之物一身!愚蠢至极!”

  胡惟庸越说越激动,唾沫横飞!

  “更何况!那所谓的‘银行’!”

  他指向陈玄,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鄙夷与愤怒!

  “让商贾之流,执掌国之钱袋?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士农工商,商为末流!商人逐利,乃其本性!若让他们掌管银行,必定会与民争利,高额放贷,吸食民脂民膏!届时,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国将不国啊!”

  “此人,名为建言,实为祸国!”

  “其心可诛!”

  “请陛下降旨,将此妖言惑众之徒,拿下治罪!以正朝纲!以安民心!”

  “臣,附议!胡相所言,乃金玉良言!”

  御史大夫陈宁立刻跳了出来,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鬣狗!

  “请陛下治罪!”

  “此人欲以商贾之道,乱我朝纲!其心叵测!”

  “妖言惑众!请陛下杀之!”

  “杀之!”

  “杀之!”

  一时间,整个奉天殿,风向骤变!

  以胡惟庸为首的文官集团,像是被捅了的马蜂窝,瞬间炸开了锅!

  弹劾之声,此起彼伏!

  斥责之言,不绝于耳!

  他们或许愚昧,或许短视,但他们不傻!

  他们本能地感觉到,陈玄提出的那套东西,是对他们赖以生存的整个儒家秩序、官僚体系,最根本的挑战!

  他们要把这个可怕的异端,彻底扼杀在摇篮里!

  龙椅上,朱元璋的脸色,变得难看至极。

  他被这突如其来的围攻,搞得有些措手不及。

  他看着群情激奋的百官,又看了看被围在中央,却始终面无表情的陈玄,一颗心,乱了。

  他一方面觉得,胡惟庸他们说的,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自古以来,就是重农抑商。

  把钱袋子交给商人,确实风险太大。

  可另一方面,他心底又有一个声音在疯狂呐喊!

  相信他!

  相信这个无所不能的大哥!

  只有他,才能救大明的财政!

  就在这君臣对峙,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近乎凝固的时刻。

  被围攻的中心。

  那个始终沉默的白袍青年。

  终于,有了一丝反应。

  他没有愤怒,没有辩解,甚至没有看那些状若疯狗的官员一眼。

  他只是……

  轻轻地,摇了摇头。

  然后,发出了一声微不可闻的,充满了失望与厌倦的……叹息。

  那一声叹息,很轻。

  却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扼住了所有人的喉咙!

  整个奉天殿的喧嚣,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闭上了嘴,看向陈玄。

  只见陈玄,缓缓抬起头。

  他的目光,越过了所有激动的、愤怒的、鄙夷的脸。

  他的眼中,没有那些人。

  仿佛他们只是一群聒噪的,毫无意义的蝼蚁。

  他的目光,清澈而又平静,直直地,落在了龙椅之上,那个满脸纠结的皇帝身上。

  然后,他开口了。

  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平静。

  “重八。”

  “算了。”

  他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跟这帮榆木脑袋,没什么好说的。”

  “我直接……”

  陈玄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做给你看。”

第10章 大明第一钱庄!开业!黄金堆成山!

  奉天殿上那句“做给你看”,掷地有声。

  但接下来,陈玄却像是从应天府彻底消失了。

  一连三日,他既没有再上朝,也没有去他那片热火朝天的城东工地。

  朝堂之上,胡惟庸一党弹劾的奏章,如同雪片一般,堆满了朱元璋的龙案。

  无一例外,全都是痛斥陈玄“妖言惑众”、“包藏祸心”,请求皇帝立刻将其拿下治罪。

  朱元璋一概留中不发。

  他只是每天都派人去问。

  “皇大哥在做什么?”

  得到的回复,永远都是那几个字。

  “在睡觉。”

  “在喝茶。”

  “在听曲。”

  仿佛那日朝堂上的剑拔弩张,那足以动摇国本的财政危机,都与他毫无关系。

  这番姿态,让胡惟庸等人愈发坚信,陈玄就是个会些奇技淫巧的骗子!

  在真正的国家大政面前,他已经黔驴技穷,只能装死!

  应天府的街头巷尾,风言风语也开始悄然流传。

  那个用烂泥修神路的“皇大哥”,终究也只是个会玩泥巴的。

  一说到真金白银,说到治国理政,他就蔫了!

  一时间,朝野上下的风向,似乎又倒向了胡惟庸一边。

  直到。

  第三日的清晨。

首节 上一节 16/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