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第13节

  他高举着一份盖着火漆的紧急奏报,声音嘶哑,带着哭腔!

  “陛下!八百里加急!户部急奏!”

  朱元璋眉头一蹙,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呈上来!”

  奏报很快被送到他的手中。

  朱元璋撕开火漆,展开奏折,只看了一眼,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啪!

  他狠狠地将奏折摔在地上,胸膛剧烈起伏,那股刚刚才被压下去的帝王怒火,轰然爆发!

  “废物!一群废物!”

  他指着户部尚书的方向,破口大骂!

  “连钱都管不好!咱要你们这群饭桶何用!”

  户部尚书吓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连声告罪。

  百官噤若寒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能让陛下在如此场合,当众失态。

  朱标捡起地上的奏折,看了一眼,小脸也瞬间煞白。

  奏折上的内容,简单而又致命。

  大明宝钞,因朝廷滥发,早已信用破产!

  如今在江南一带,民间交易已完全拒收宝钞,一贯宝钞,甚至换不来一斗米!

  形同废纸!

  大明立国之初,本就脆弱的财政体系,在这一刻,已然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国库空虚,财政崩溃!

  这比北方的元朝残余,是更要命的威胁!

  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在大明第一条水泥路上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猛虎。

  他看着脚下这条坚不可摧的“神路”,又想到国库里那堆积如山的“废纸”。

  一种强烈的、荒诞的对比感,冲击着他的神经!

  他能征服天下,却管不好钱!

  他能号令百万大军,却无法让百姓相信他手里的一张纸!

  怎么办?

  到底该怎么办?!

  就在他心烦意乱,几近绝望之际。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又一次投向了那个始终云淡风轻的白袍身影。

  陈玄。

  他这个无所不能的大哥。

  既然他能用烂泥变出神路。

  那他……是不是也能用废纸,变出真金白银来?

第8章 朱元璋的考较:国库缺钱,哥,你行吗?

  东华门前那条灰色神龙带来的震撼,还未在应天府的官场上彻底消散。

  奉天殿的早朝,气氛就从昨日的狂热,一百八十度急转,跌入了冰窖。

  “陛下!臣有罪啊!”

  户部尚书张善,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臣,此刻全无半点二品大员的体面。

  他跪在金砖大殿的中央,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撕心裂肺。

  “江南传来急报,市面上,一贯大明宝钞,已换不来一斗糙米!商家拒收,百姓当其为废纸!更有甚者,拿宝钞糊墙、引火!国之信誉,荡然无存啊!”

  他一边哭嚎,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大叠皱巴巴的宝钞,高高举过头顶。

  “国库里,这样的废纸堆积如山!可真正的铜钱、白银,却早已枯竭!北伐大军的粮草军饷尚有巨大缺口,各地水利、城防修缮更是嗷嗷待哺!”

  “陛下!没钱了!国库真的……一滴都挤不出来了啊!”

  老尚书说到最后,声嘶力竭,竟是两眼一翻,直挺挺地就要往后倒。

  “张大人!”

  旁边的官员手忙脚乱地将他扶住,又是掐人中又是顺气,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

  愁云惨淡。

  死气沉沉。

  龙椅之上,朱元璋的一张脸,黑得能滴出水来。

  他的拳头,在宽大的龙袍之下,攥得骨节发白!

  怒!

  滔天的怒火!

  他朱元璋戎马半生,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好不容易打下了这片江山!

  他自问登基以来,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

  可结果呢?

  他打得下天下,却管不好这钱袋子!

  他能让百万大军令行禁止,却无法让治下的百姓,相信他亲手发行的这一张纸!

  何其讽刺!

  何其憋屈!

  他的目光,如同愤怒的刀子,从阶下那一张张或惊慌、或愁苦、或麻木的脸上,一一刮过。

  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为他分忧!

  废物!

  全都是一群只会之乎者也的废物!

  就在这股压抑到极致的怒火,即将喷薄而出的瞬间。

  朱元璋的目光,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猛地定格在了百官队列的最前方。

  那个身影。

  一身月白长袍,负手而立。

  在这一片愁云惨雾之中,他就像是误入凡尘的谪仙,气定神闲,从容不迫。

  仿佛这足以让大明王朝倾覆的财政危机,于他而言,不过是窗外的一场微不足道的春雨。

  陈玄!

  朱元璋的心脏,不受控制地猛跳了一下!

  一个念头,疯狂地从他心底滋生出来!

  他能用烂泥变出神路!

  他能随手就拿出千万两白银建城!

  那他……

  他是不是也能有办法,把这些废纸,重新变成钱?!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就再也遏制不住!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烦躁,那双深邃的龙目,死死地锁定了陈玄。

  他开口了。

  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帝王意志,回荡在死寂的大殿之中。

  “皇大哥。”

  仅仅三个字,就让满朝文武的目光,“唰”的一下,全部聚焦到了陈玄的身上!

  朱元璋没有停顿,他盯着陈玄,一字一句地问道:

  “你见多识广,想必也听明白了。”

  “咱这大明江山,如今被这个‘钱’字,给逼到了悬崖边上。”

  “不知对此,你有何高见?”

  轰!

  这句话,既像是在求助,更像是一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最正式、最严苛的考较!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昨日,你用神路折服了我们!

  今日,在这动摇国本的经济危机面前,你这位无所不能的皇大哥,还能创造奇迹吗?!

  整个奉天殿,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陈玄的回答。

  然而,陈玄还没开口。

  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却突兀地响了起来!

  “陛下!万万不可!”

  中书省右丞,王博,一个胡惟庸的铁杆心腹,猛地从队列中跳了出来!

  他先是对着龙椅重重一拜,随即转身,目光如剑,直刺陈玄!

  他的脸上,带着一种读书人特有的,自以为是的傲慢与鄙夷!

  “启奏陛下!”

  王博的声音,阴阳怪气,尖锐刺耳!

  “国之大政,钱粮为本!此乃朝堂诸公呕心沥血,日夜谋划之大事!”

  “岂是……区区一介商贾之辈,所能妄言的?!”

  “商贾”二字,他咬得极重!

  话音未落,他身后的几个同党御史,也立刻跳了出来,纷纷附和!

  “王大人所言极是!自古士农工商,商为末流!唯利是图,眼中只有金银,何曾有过家国天下!”

首节 上一节 13/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