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60节

  作为一个合格的军事统帅,廖化当然深悉沿河进军的好处。

  几乎毫不犹豫就选定了这条路。

  不过,尽管军事基础扎实,文学素养也足够。

  但真到了澧水河畔时,廖化还是差点被洞庭西岸复杂的水文情况给搞昏了头。

  此地方圆百里内,能通水的“水口”至少有六个。

  各种支流岔渎更如一团乱麻,堪称河网!

  廖化不得不谨慎选择渡河路线

  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让大军陷入死地。

  偏偏这时候,斥候探知孙权麾下偏将军潘璋,正虎踞于澧水河甸,一处叫“作唐”小城。

  廖化就更不好贸然渡河了。

  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连夜攻城

  一番苦战,成功抢占了作唐

  总算在这片复杂的河网地带找到一处可靠的立足点。

  但很快他就发现。

  比起山川湖泊,更麻烦的事还在后头。

第54章 关平的消息

  廖化虽然通过一场夜袭,成功将潘璋赶出了澧水东北岸的作唐城。

  但潘璋败而不退。

  其人阵斩逃兵,安抚败军,又利用水军优势掩护余部渡过澧水西南岸。

  夜战本来因为战场视野和通讯不畅的问题,很难造成大量杀伤。

  那么只要一个将领威信卓著,且有令行禁止的御下手段。

  未必就会一战而溃。

  潘璋显然就是个中佼佼者,最终成功收拢了三千众。

  其后,立水寨,筑营垒,与廖化隔河对峙。

  如此姿态,分明要继续阻挡廖化南下。

  而这时,廖化又从城中俘虏得知。

  潘璋先前盘踞此地,除了阻击自己这部人马之外。

  更主要是为了掩护孙权另一位偏将朱然西去增援临沅、汉寿一线。

  不管是帮助孙皎围攻习、樊二部;

  还是协助步骘堵死汉寿的赵累部。

  都不是好消息。

  偏偏潘璋部依旧死死扼守着澧水西南岸。

  想要跨过澧,仍需渡河作战。

  ……

  “可有信物能证明你是习都尉之弟?”

  这日,城中忽然搜出一个年轻的敌军细作。

  但人被押到廖化面前时,却自称是零陵北部都尉习珍之弟,习宏。

  关键是,其人还宣称掌握了关平去向的消息。

  “乱军之中藏身,信物早已丢失。”

  面对刀斧加身,廖化质问。

  自称习宏的年轻人虽然有些畏惧姿态。

  但说话还算流畅:

  “好叫廖主簿知晓。”

  “我有一族兄,习祯字文祥,于建安十六年追随汉中王入蜀,官至益州广汉太守。”

  “习文祥昔年在襄阳时,名声仅次于凤雏庞统庞士元,在白眉马良马季常之上。”

  “习文祥有一妹,曾嫁与凤雏之弟庞林为妻。”

  “但在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荆州,夫妻失散,至今我那族妹仍不知所踪……”

  习宏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襄阳本地人物的趣闻轶事。

  廖化听着听着,心中已经信了大半。

  因为习氏、庞氏、马氏,包括廖化出身的家族。

  均是襄阳本地大姓。

  也只有同郡的“乡党”,才能将这些琐碎的轶事如数家珍。

  于是当场给习宏松绑。

  双方坐定后,习宏自陈经历。

  原来之前关平赵累兵败,临沅人心不稳。

  于是习宏劝其兄先假意屈从孙权,以作缓兵之计。

  其后他作为使者去见孙权,东行至作唐时。

  却意外从潘璋手下士兵里探听到关平的去向。

  “人在哪里?伤亡几何?”

  确认习宏来历可靠后,廖化终于忍不住追问。

  习宏闻言左右看了看,捡起一根树枝,在沙地上画出地形简图。

  “在沅澧下游水口处有一洲岛,澧在其北,沅在其南,洞庭在其东。”

  “其正西还有一条澧水注入沅水的枝渎,可谓四面环水,形如孤岛。”

  “小关将军的三千残部,目前正被潘璋部下马忠困于此洲上!”

  说到这里,习宏扔掉树枝,上前拱手道:

  “马忠只有水军千余。小关将军人困马乏,又失了舟船,所以才被困!”

  “若能将这三千人马救出,与作唐兵马会师,军力必定彻底碾压河对岸的潘璋。”

  “而且后续抵达临沅、汉寿一线,面对上万围城敌军,仍不落下风!”

  习宏说得激动,但廖化盯着地上简图。

  久久不语。

  时间一长,习宏难免不安:

  “廖主簿可是怀疑我已经投敌,是奉命来诈你的?”

  廖化这才抬头,坦诚道:

  “若说没有三分怀疑,那定是骗你的。”

  “但我认为你所报军情,非是伪言。”

  说着,廖化捡起习宏随手丢弃的树枝,在其简图基础上,继续增添线条。

  边画边道:

  “洞庭西岸这片河网之复杂,我是亲自见识过的。”

  “先前关、赵兵败后,分两路突围,赵累去了西边的汉寿。”

  “而小关将军往东,能稳妥立足的只有一处作唐。”

  “若作唐不可得,那要摆脱追兵,便只能一头扎进复杂的河网之内。”

  “如此方能稍稍拒敌,却也彻底与外界断绝交通,杳无音信。”

  说到这,廖化停笔抬头道:

  “这些,都能与先前掌握的军情对应上。”

  听到此处,习宏安心之余,不由佩服这位廖主簿心思缜密。

  却更是不解:“既如此,为何不救?”

  廖化:“不是不救。”

  “而是若去救,兵少了,会被马忠水师阻挡。”

  “多了,则作唐空虚,易被潘璋趁势占领,继而断了大军粮道。”

  “如此,就算能救回那三千兵,回头还得面对坐拥城池的潘璋,还得重新攻城。”

  “一来二去,就算最终合兵渡过澧水,但迁延日久,你兄长和樊伷还能守住吗?”

  习宏很想大声地应一个“能”。

  但他就是从临沅过来的,深知那里处境有多艰险。

  真要去救关平,临沅很可能就救不及了。

  只能二选一。

  那照此一想。

  关平被困洲岛的消息……

  说不定就是潘璋故意泄露出来,以此逼迫廖化不得不分心?

  所以才会被自己轻易探听到?!

  习宏越想越觉得真相就是这样。

  不禁当场气沮。

  本以为这次冒死传递重要军情,能立大功。

  没想到反而帮助敌人施展缓兵之计!

  廖化见状,道:

  “习君不必自责。此为阳谋。”

  “就算没有你,敌将也会换个人将此事传入我耳。”

  “毕竟我是君侯的主簿,若对其嫡子见死不救,岂非有负于主上?”

首节 上一节 60/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