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知这位胡孔明也是颍川人,早年到冀州避乱,后来又隐居到陆浑山中,拒不出仕,人称胡居士。”
“据说这位胡居士善书法,写的字可与钟太尉媲美……除此以外,就不甚了解了。”
徐庶颔首接话道:
“正是这位胡居士。”
“今年早些时候,陆浑贼帅孙狼欲响应关羽下山,胡居士忧心族人将被关羽部众所得,私下与官府暗通,以擒贼众。事后更是直接下山,避居弘农宜阳。”
“不曾想孙狼狡猾至极,非但数次逃过了官兵追捕,最终还配合那麋威封锁方城通道,让关羽得以毕尽全功于南阳。”
“听闻孙狼又被麋威派遣进山募兵。胡居士恐遭其报复,近来与洛中旧友多有联络。”
“钟公闻悉此事,便起了借其成事之意。乃是以保存乡贤为由头,邀请杨公为朝廷使者,归乡辟士。”
“杨氏为弘农望族,四世三公,胡孔明眼下正正受庇于弘农,又畏惧孙狼,敢不应吗?”
“若胡孔明应了此事,那杨公不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魏臣?”
听到这,石韬彻底恍然:
“原来是假道伐虢之计也!”
“看来杨公此番晚节不保了!”
徐庶:“谁说不是呢!”
两人对着大人物嬉笑一番,石韬想到关羽麋威正在方城虎视眈眈,不由忧心忡忡:
“人人都说颍川将要大交兵,我去了彼处,只怕还得去守城……若有万一,我命休矣!”
“实不相瞒,我今日来见元直,除了攀附你一番,还存了托妻寄子的心思,免得绝后!”
徐庶见他满脸忧戚,劝慰道:
“你我在中原蹉跎多年,若非贼势凶顽,朝廷急于用人,你我岂有跻身五品以上实职的机会?”
“今颍川虽危,却是危中藏机。”
“广元若不想再耽误下半辈子,应当加倍用心才是。”
“况且颍川到底是乡梓所在,回乡任官,更容易得到乡士支持。”
“苟能得人,事必济矣。”
“若在平时,你须回避原籍,根本没这好差事!”
石韬闻言,暗暗颔首,但忧心难改。
以至于没注意到徐庶不经意说出口的“得人济事”之论。
反而诚恳请教:
“若真到了顷危之时,我何以自救?”
“倒是有一计。”
徐庶说着,指了指石韬,又指了指自己,最后又指了指西边。
笑而不语。
第225章 借古论今
石韬初时不解。
但见徐庶笑意暧昧,忽而明悟,惊声道:
“你要我……投汉?”
旋即意识到失态,又连忙抿紧嘴唇。
但目光却死死盯着徐庶,满是怀疑。
徐庶故作笑骂状:
“你瞎说什么!”
“我的意思是,你万一不幸被俘,可以抬出孔明的名头保命啊!”
“如今他是刘备的丞相录尚书事,位高而权重,还不足以保你一命么!”
“以你我昔年与他在襄阳的交情,他难道还不愿意保你么?”
“当然了,你非要死节,我也不拦你。你的妻儿,我替你养了便是。”
石韬这才面色稍缓。
但一想到昔年好友如今已经位极人臣。
其所在的国家今已跨有三州将近四州之地,足以跟魏国争雄……心思便不免复杂了起来。
毕竟那位威震华夏的关羽,眼下正对着颍川虎视眈眈。
正是他将要赴任的地方啊!
……
“将军死到临头,何故还与莺莺燕燕为伴?”
看着辛毗那张板正到令人无语的老脸,曹洪并未动怒,只是懒洋洋应道:
“本以为辛公是儒士,没想到也兼修纵横之术?”
辛毗:“……你!”
“勿恼,勿恼!”曹洪打着哈哈,命身边一名女伎去给辛毗倒酒。
后者甩袖不受。
也不知有意无意,竟将那酒杯与女伎一同甩翻在地上,
饶是如此,曹洪仍晏笑如故,不责其粗暴。
辛毗见他如此姿态,反而有了明悟:
“将军欲自污吗?”
曹洪这才稍稍正色:
“天子与我有嫌隙,群臣中有小人踩着我上位。偏偏我深受先帝恩遇,不能怨怼今上……如之奈何啊?”
辛毗心道果然如此,便也跟着正色道:
“自古以来,自污存身者,非有绝世功名旁身不可。如秦时的王翦,如前汉的萧何。”
“否则只会给奸佞小人留下罗织罪名的机会,反而自误。”
“今将军之功,比之王、萧如何?”
曹洪闻言心有触动,一时惊讶:
“辛公果然兼修纵横术?”
辛毗冷哼不应。
曹洪嬉笑一声,起身上前相迎,亲自扶着对方落座,倒酒,敬酒。
然后才道:
“我早就知道辛公有谋国的智慧,今关羽寇犯中原,朝中有小人作祟。我欲报国,却不知从何处下手,不知辛公有何教我?”
辛毗淡淡抿了一口酒,沉声反问:
“将军果真只为了报国,不图其他?”
曹洪摊手道:
“我早已位极人臣。今所图者,不过子孙后代与国长存而已!”
辛毗:“若如此,毗倒是有一策。”
曹洪:“请不吝赐教!”
辛毗:“让出帅位,然后自请为大军前锋或后镇。”
曹洪闻言竟毫不迟疑:
“让给谁?”
辛毗:“豫州刺史,贾逵!”
啪!
曹洪猛一抚掌。
“不瞒辛公,我正有此意!”
“只是苦于陛下生嫌,不管说什么都是错,反而耽误大事。”
“如今辛公与我不谋而合,何不替我进言于陛下?”
辛毗愣了愣,见曹洪不似作伪,顿时惊喜。
满满饮下一杯,揖手道:
“毗今日方知将军之忠也!”
……
翌日。
一封关于换将的奏疏自许昌呈递入洛。
迅速引发一轮新的朝议风暴。
相隔不到三日,同样的议题便转到了麋威手中。
很快也在宛城到方城一线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但作为话题中心的两个关键人物。
骠骑将军曹洪。
豫州刺史贾逵。
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低调务实的姿态。
曹洪当众将调兵的虎符封存于许昌行宫之中,委托军师辛毗负责看守。
自己则转去城外军寨住宿,不再踏入城门半步。
而年方五旬的贾逵,一把年纪,策马奔波好几百里抵达许昌之后。
同样不入城,不去沐浴更衣。
反而径入曹洪军寨,以参谋军事的姿态与对方商议军计。
同行者还有一位重量级的宗室子弟,陈侯曹泰。
正是已故大将军曹仁的长子。
先前跟随贾逵朱灵等人去淮南截杀孙权,颇有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