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邵深有同感。
“说到纸张代替竹简,早前诸葛丞相为皇太子抄录的一批书简,不幸遗失在路上。”
“陛下听闻此事,甚为惋惜,却不愿丞相再为此事费神。于是麋昭汉上表自请为东宫作书,且改用‘麋氏纸’,陛下准奏了。”
杨戏作为一个成熟的州吏,自然听出此举的真正用意。
无外乎是让东宫以身作则,大力推广纸书而已。
倒也无可厚非。
唯独是麋昭汉堂堂大将,还是有实打实军功的那种,怎么还要亲自参与这种庶务?
……
“卿的‘雕版’制作好了?”
听到刘备发问,麋威微微赧然道:
“原本已经刻好了初版的模具,哪知数日前突发日食,工匠惊慌之下摔坏了木板,只能重头再刻了。”
刘备闻言只是轻轻一笑,并未太可惜。
毕竟他大半辈子习惯了竹简木牍。
临老能用上泡过药汁的黄麻纸,足以惊叹时代变了。
哪曾想到还有更加划时代的雕版印刷术?
倒是麋威刚刚提及的日食,更令他在意。
沉声道:
“数日前有儒生服阙上书,以天降灾异,请罢三公。”
第179章 似是而非的战报
自两汉以来,“天人感应”之说早已深入人心。
正所谓:天子失德无道,上天降下灾异以遣告世人。
日食,正是世所公认的“灾异”之一。
若按两汉旧例,须得罢免一位三公级的重臣以回应天谴。
毕竟皇帝不能罢免了自己。
但话又说回来,那不是旧规矩了吗?
早在去年三月,刘备尚未称帝之时,就曾发生过一次日食。
那时曹丕公开下诏,申令今后再有灾异,有司不得以此弹劾三公。
虽说曹丕此举延续了其一贯示好士族群体的政策,却也足见时代已经不同了。
若天下太平,政通人和,这种罢免或许有利于皇帝平衡朝局。
但这不是还在打天下的阶段吗?
动不动就罢免重臣,不利于朝局稳定。
所以麋威并不认为刘备打算因循守旧。
那是为什么呢?
稍稍思量,麋威有所恍然,道:
“腐儒所言,何其荒谬!”
“今陛下为汉室正朔,而曹丕窃据神器,僭越称帝,孙权割据江东,拒不称臣。”
“若说上天有所谴告,其所罪者,必不在陛下,而在魏吴!”
“若有罢免,请罢伪朝之帝,伪朝之王!”
这就是天下同时有两个甚至三个皇帝的好处了。
反正上天又不会明着告诉世人谴责谁。
怎么解释,还不是自行发挥?
你不服你就别称帝呗!
刘备闻言果然笑道:
“卿此言甚合朕意,回头便让几位博士撰文解释天谴所在。”
“跟卿提及此事,乃是希望用新纸抄写此文,广传郡县,以正视听!”
“毕竟日食之事时有发生。若今后士民总因此惊走,惶恐,难免有所损失。”
麋威顿时了然。
看来老刘还是很清楚纸张带来的传播优势。
不过这么一想,自己更有必要弄出雕版了。
雕版虽然不适合日常公文、表文的写作。
但用来印刷书本和这种“定制文”,却比手写更有效率。
思忖间,忽有黄门来报,说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马良有急事请见。
麋威不敢怠慢,立即召来乘舆,护送刘备去往尚书台。
片刻后,尚书台。
“孙仲谋欲与朕并称东西帝?”
“竖子何德何能,敢自称皇帝?!”
刘备勃然作色,群臣肃然噤声。
却也不仅仅是因为刘备生气。
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为严肃的政治议题。
更别说在这背后,还有更为严肃的军事议题。
且说。
就在麋威因为日食而痛失第一套雕版的时候。
远在三千里外的淮南战场,魏吴大战也发生了极为戏剧性的一幕。
据说,曹魏征东大将军曹休中了孙权诱敌深入之计,在皖城下铩羽而归。
后又被吴军追击到石亭一带,彻底击败。
麋威听到这里时,便下意识想起前世历史的“石亭之战”。
除了时间和部分人物对不上之外,地方几乎是一样的。
不过有趣的是,原本历史上曹休是因为军中夜惊而溃败。
而这一次虽然也发生了啸营,却是因为白天突发的日食。
当然,啸营这种事,根源在于人心,在于指挥失序。
不管夜晚还是日食,都只是诱因而已。
甚至考虑到这个时代世人对“灾异”的本能恐惧,说不定日食的效果比之夜晚更佳。
不过,若仅仅如此,并不足以让孙权自信心膨胀到这个地步。
原来,就在曹休营盘彻底崩溃,继而带领少量亲卫北走的当口。
濡须督朱桓自领一部人马西出,恰好撞上了曹休。
然后,没有任何悬念,朱桓生擒了曹休!
简而言之。
这一战孙权不但成建制地消灭了曹魏部署在扬州的一路大军,更是直接生擒了扬州的最高军事统帅!
甚至可能是曹仁那一辈之后,曹魏宗室连上姓夏侯在内的,能排进前二的大将!
这换谁来不得膨胀一下?
当然,这些说法都来自孙权派来的使者,刘备的老熟人陈郡人郑泉。
事情真相如何,仍有待查证。
比如郑泉宣称此战歼灭了扬州方向十万魏军。
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水分?
所谓生擒了曹休,是真的曹休,还只是个替身?
甚至更直白一点,孙权若果真一战而灭魏军十万兵。
那扬州余下的六安、合肥、寿春等战略要地,不就成了他的板上鱼肉,唾手可得?
真有那一日,是否并称东西帝尚可商榷。
但趁曹魏虚弱,立即发动北伐则势在必行。
因为如果孙权攻下了寿春。
吴军将可随时兵出中原,与南阳方向的关羽形成东西呼应之势。
若能借孙权的势头一举全取南阳盆地,便是稍稍搁置关中方向的进展,都是值得的!
东西并帝都不是不能谈!
归根结底。
比起实实在在的开疆拓土,名位什么都是可以暂时往后靠一靠的。
所以刘备过了气头之后,没再继续骂人。
甚至让麋威都暂时别去传播那篇重新定义天谴的小作文。
一边让马良等人继续敷衍着孙权使者。
一边加派斥候东下大江探明军情。
同时发信关羽,让他在攻取南乡丹水通道之后,不必再顾及关中,可择机往宛城方向发动进攻。
以此试探淮南战场是否真如孙权所言那般取得了决定性的战果。
而随着春日临近,时间来到章武三年的正月。
各路消息终于汇总而来。
可以确定的是,淮南一战,确实是孙权方获胜。
甚至可以进一步确定,此战最初构想是由吴国副督陆逊提出,大督朱然负责配合。
虽然最大一颗桃子,反而被撞了大运的濡须督朱桓摘取。
是的,曹休也被抓活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