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13节

  万一轻率前去,曹仁突然杀个回马枪,与徐晃来个南北夹击,继而重振士气……不就坏事了吗?

  这正是庭院里诸吏激烈争吵的原因。

  而杨仪自忖拿不出真凭实据,只能吞声。

  群吏争吵无果,渐渐息声,看向上首的关羽。

  而关羽抚髯眯目,似在计较攻守之间的得失。

  张俭见此情状,一脸悲愤:

  “诸县吏民真心归附,我更是冒死来报信,诸公竟无一人信我吗?!”

  “我信你!”

  就在满场寂然之际,一道声音从大门传来。

  众人转头望去。

  却见一位戎装小将跨门而入。

  赫然是值城一夜,甲胄未除的都尉麋威。

  杨仪目光一亮,抢先上前:“都尉有何见教?”

  麋威对关羽和众人简单一拜,抓紧道:

  “好叫诸公知晓,曹仁防民如防贼,近来戍卒、力役都要隔月轮换驻地。”

  “我已经大致盘问过城中不同来历的士民。”

  “此刻盘踞在邓县的征夫,至少有襄阳、樊城、中庐、宜城、蔡阳五地之人。”

  “他们有些是临时征发的,有些是在南来北往途中,因水陆道路不畅,加上我军突然北上,暂时滞留。”

  “再加上邓县本地人。”

  “此刻邓县一地,就算没有十万众,怕也有七八万。”

  麋威微微一顿,朗声发问:

  “诸公且想一想,如此大众,仓促间积聚于一县一城,那场面是何等混乱?”

  “曹仁又需要多少兵马方才能将这些人众收拢妥当?”

  “他真能妥当收拢吗?”

  “即便能,其部还有余力南下救援樊城吗?”

  “那必定是没有的!”杨仪第一个抚掌应声。

  “难怪徐晃这数日既不焚城拔营,也不南攻襄阳,只是一味使诈!”

  “只怕他早就得知被曹仁抛弃,不得不故作镇定姿态,以免被我军窥见北面的虚实!”

  “正是此理!”麋威接回话题,又转向张俭。

  “我刚刚进门前,本想着曹仁怕是镇压不住如此大众,说不定有机可乘。”

  “但现在听这位张将军(梅敷部将)的意思,曹仁根本连镇压都欠奉,直接北遁了!”

  又转向关羽:

  “君侯,全取襄樊,须此一战!”

  关羽闻言,虎目一瞪,而后又缓缓闭上,仰天叹道:

  “昔年当阳那十万众是怎么溃败的,别人不清楚,曹仁徐晃还能不清楚吗?”

  于是满场彻底恍然,再无疑声。

  ……

  当日,关羽急令关平北上,同时让麋威整顿麾下水军,准备突袭。

  到了这日午后,麋威就令向宠部先行前出到襄阳东北的鱼梁洲上扎营。

  此洲位于汉水由东转南的大拐角处。

  据说当年庞德公就隐居于此洲上,点评卧龙凤雏。

  可惜斯人已逝,此时鱼梁洲上也早无人迹。

  倒是尚存些乡舍,可供大军驻扎,省了不少力气。

  其后习宏督舟师顺势跟上,和向宠水陆呼应,扼住河道的同时,也掩护了汉水上的浮桥。

  随着关羽增援上来,曹军暴露虚弱,襄樊二城已经攻守易势。

  这些浮桥非但不能毁掉,还要好好保存。

  日暮时分,麋威跟随关羽登上城楼,展目北望。

  关羽指着樊城东侧一座残破的土垒道:

  “那是平鲁城。”

  “去岁水势泛涨,淹没此间平地,于禁庞德无法立足,只能退守此城。”

  麋威束手静听。

  关羽又指着二城后方的两片高坡,依次道:

  “那是围头。”

  “那是四冢。”

  “再往北十余里,还有一座郾城,为邓县之南鄙。”

  “扼住此三地,则曹军骑兵在北岸难以展势。”

  说到这,关羽回头对麋威道:

  “若你是徐晃,如何破解此局?”

  麋威闻言一怔。

  心中却不紧张。

  毕竟这问题有前世历史参考,有标准答案。

  他只是想到关羽此时突然考校,必然跟明日的绕后突袭有关。

  沉思片刻,才开口道:

  “不外乎是增兵和步步为营而已。”

  “北岸地势开阔,乃上佳的跑马之地。”

  “我军虽可立垒和筑围以迟滞,但终究失于被动。兵多可破。”

  关羽不置可否,再问:

  “若眼下,不能增兵呢?”

  麋威:“那就要仔细比较两方兵力。”

  “若兵力不下于我军,就先尝试猛攻一围,以求尽量展势,提振士气。”

  “若兵力不足,那就在我军彻底合围之前,果断焚城拔营,早谋生路。”

  关羽这才点头,道:

  “所以明日之战,能不能保住樊城,便在于此。”

  “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麋威拱手道:“威已晓得!”

第98章 绕后袭城

  翌日,关平援军一到,关羽直接将襄阳城交给他。

  然后自提大军,马步并发,北渡汉水,直逼樊城。

  除了兵力较少,恰如去年此时。

  当然,兵多兵少是个相对的概念。

  关羽兵力虽然远不如去年。

  但樊城的徐晃同样如此。

  甚至因为被曹仁所弃,实际上已经成了一支孤军。

  所以面对关羽大举渡河来攻,其人一如既往地“始如处子”,并未冒失出战。

  而关羽既已渡河,便立即在去年就利用过的一片高地上,安营扎寨,作出锁城的态势。

  不过因为樊城地势开阔,加上兵力到底不满万。

  所以实际上围一半漏一半。

  连围三厥一都称不上。

  而此时唯一能上去填补空缺的机动兵力。

  关平部刚刚入城,人困马乏,自然不能轻出。

  而麋威部却倚着鱼梁洲和岸边滩涂,大半天光忙着增补浮桥。

  同样没有北上参与围城的意思。

  这举动当然是能解释的。

  方便明日关平部完成休整以后,迅速北上。

  以及万一关羽败退,能迅速后撤。

  乃是一个求稳的姿态。

  而这时候,但凡已经看清双方兵力差距的将领,便该寻思要不要先趁北岸关羽立足未稳,全力去拆他一围。

  但现实是,徐晃的稳重依然稍稍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这日直到关羽在北岸扎营完毕,士兵都分批吃过晡食了。

  徐晃依然没有动作。

  仿佛丧失了所有志气,躺平等死。

  然而翌日平旦时分,天色刚刚熹微。

  樊城忽然鼓声大躁,数条火龙凶猛直扑鱼梁洲的方向。

  是的,徐晃压根不去碰关羽的营寨。

  反而直奔襄樊二城之间最大的一片沙洲,也是扼守河道的关键之处。

  而沙洲上立寨的向宠似乎疏于防备,顷刻之间就被徐晃军长驱入围,继而焚毁了营地和房舍。

  然而,就在徐晃军准备继续去焚毁浮桥和停泊的舰船时。

首节 上一节 113/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