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09节

  向宠则释然之余,同样束手无策。

  麋威倒不像身旁两人那么惊讶。

  毕竟前世历史上,徐晃正是通过一次成功的声东击西击退关羽,解围樊城。

  还给后世创造了一个叫“长驱直入”的成语。

  本来就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

  只不过其人过去多跟从曹操左右,以至于慧光总被后者所掩盖罢了。

  此外,麋威打一开始就不大相信陆地上援军会比水上来得更早。

  这点底气他还是有的。

  而既然已经确定徐晃在使诈。

  那么麋威自然而然便开始寻思这背后的缘故。

  明明徐晃只要再营建一日,就能稳稳妥妥地封锁襄阳,隔绝内外。

  为什么突然又唱起了眼前这一出戏?

  有没有一种可能。

  其实援军真的快到了?

  只不过是汉水方向的援军,而非陆地?

  此时因为南郊那座岘山的阻挡。

  襄阳城中并不能直观掌握东南方汉水下游的动态。

  先前麋威能利用岘山的遮蔽,一夜奇袭襄阳得手。

  如今徐晃也能利用同样一座山,演一出声东击西外加佯输诈败的大戏。

  只能说对方不愧是曹操一手提拔的北方名将了。

  三人各怀心思沉默了片刻。

  麋威决定不能干等着,便道:

  “如今渡河敌军大集兵于西郊,余部留守北郊,便暂时顾不上东南方向。”

  “我意,今夜遣一部人马摸黑出东南方,登上岘山。”

  “一为到山顶观察汉水下游军情,以确认徐晃调度的虚实。”

  “二为把关将军的将旗立于山上显眼的位置……说不定能有奇效!”

  杨仪与向宠闻得此言,略一沉思,双双亮目。

  侦查敌情就不多说了,必须的。

  关键是第二个。

  此时经过两天守城。

  城楼上那个整天背对众生的演员,已经引起了襄阳城内众生的怀疑。

  有些聪明人,比如先前来拜会的乡三老,更是当场识破。

  但如果关羽的将旗插在南郊的岘山上呢?

  一来,那里确实是援军该来的方向,更符合大部分人的直觉。

  二来,城中之人暂时无法外出查证,多了一分神秘感,也就多了一分希望。

  而这种小小的,微妙的希望感。

  甭管多么微不足道。

  于眼下守城而言,总归多多益善。

  当然,这很有可能引起城西敌军关注,前来排查甚至夺旗

  但那又如何呢?

  如果能让敌军花上半天时间来排查,瞻前顾后,也是赚的啊。

  现在争的不就是这一天半天的时间了?

  利大于弊,事不宜迟。

  麋威让杨仪留下主持守城。

  然后让向宠精选麾下三百蹶张士,又将张裔送来的五十架连弩统统带上。

  天色一黑,他便和向宠部一同乘小船摸黑上山。

  徐晃用兵太有迷惑性。

  不亲自上山侦查,他难以安心。

  此外,向宠毕竟不是他真正的部下。

  总让对方冒死出城,自己却安坐城中。

  次数多了,难免心生嫌隙。

  ……

  襄阳城南郊虽然没有汉水这种大河。

  但在这个时代,却有一大片彼此相连的湖泊。

  当地人笼统称之为襄阳湖,又有“襄水”的说法。

  山南水北谓之阳,“襄阳”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总之,摸黑夜渡麋威早已熟手,加上有向宠引路,一行人很快就抵达岘山北麓。

  然而,就在众人刚刚登上一处缓坡之际。

  后方忽然跟上来一批来源不明的人马。

  而不同于刻意遮掩行踪的麋威部。

  对方根本就是明火执仗往山上来的。

  远远就看到一面形制格外精美的“车骑将军”将旗在火光中摇曳。

  这里的车骑将军当然不可能是远在江东的孙权。

  其人早就换了头衔,不再以此自居。

  而既然不是孙权。

  那答案只有一个。

  曹丕继位称王后所拜的宗室大将。

  假节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陈侯,曹仁曹子孝!

  众人一时惊疑不定。

  料敌从宽,曹仁当然有可能调头增援徐晃。

  可正常来说,他不该先去樊城坐镇吗!

  怎么就跑到岘山脚下了?

  还是连夜上山?

  但很快,随着敌军规模渐渐看清,也是三屯人上下,不管是麋威还是向宠,都瞬间了然。

  来的根本不是曹仁本尊!

  甚至很可能不是其麾下部曲。

  而是今夜两边都想到一块去了!

  麋威这边看清曹军兵力,曹军也很快察觉藏身黑暗中的敌人。

  只是一个照面,双方便都知晓对面意图。

  没说的。

  狭路相逢,唯有一战。

  向宠第一时间下令前排士兵结阵举盾,后方弩手上弦。

  麋威更是亲自击鼓,鼓舞士气。

  对面敌将也是差不多的操作。

  忙乱之间,双方都没有如盲头苍蝇胡乱开启厮杀。

  而是先结阵稳固。

  夜幕之下,视野受限,士兵一旦冲散就再难收拢。

  显然对面同样是个有经验的将领。

  不过说实话,要在夜色中快速调度士兵,完成从行进队形到攻击阵型的转换,技术含量并不低。

  这时候非常考验将领的组织能力。

  这方面,麋威今夜明显占了些便宜。

  因为他带来了很“能”的向宠及其所部。

  不过片刻之后,对面才堪堪排列好前排盾手。

  向宠这边已经下令射击。

  敌军应对不及,只能仓促还击。

  黑夜之中,箭矢哪有准头可言。

  双方都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的心态。

  谁射得快,射得多,谁就能蒙中更多的敌人。

  这时候,连弩快速投射“火力”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

  对面仓促攒射了两轮。

  麋威这边的连弩已经完成了一整轮投射。

  一匣十矢,那便相当于十次攒射。

  一时间,双方都有士兵中箭倒地的声音。

  但敌军明显哀嚎更多。

  很快,敌军的箭矢就变得稀稀落落,再无威慑可言。

  麋威当机立断,让前排矛手和刀盾手发起冲锋。

  三通鼓后,敌军被推搡回后方湖水,再无立足之地。

  溃败之势再难抑止。

首节 上一节 109/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