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05节

  “不是宜城,是襄阳。”

  众吏顿时惊得炸了锅。

  这个说襄阳雄城,非尽起大军不能下。

  那个说郡县疲惫,哪能再有征发,实非王道。

  直到关羽猛然拍案喝道:

  “谁说去攻襄阳了?”

  “是去守襄阳!”

  众人这才有所收敛,但更加不解了。

  尚未攻城,何谈守城?

  却见关羽一边出示手书,一边噙笑轻飘飘道:

  “小儿辈为祝寿,已破襄阳。”

  ……

  麋威囫囵吞枣地咽下一碗浇了鱼汤的稻饭

  过了最初的兴奋期之后。

  徐晃这个名字带来压力越来越沉重。

  须知此战,他本来就是个跑运输的。

  偏师中的偏师。

  谁能想到军情如火,又时不我待。

  他一个运输大队长突然就变成了前线大将?

  还要直面曹仁徐晃?

  但来都来了,除了固守待援也别无他法。

  只恨兵少。

  为了抢占这次战机,他连夜北上,身边只带了三曲兵。

  即便加上向宠的前部,此时不过两千出头。

  对于襄阳这种大城来说,未免有点捉襟见肘。

  而更要命的是,他还不能将兵力全都布置在城防上。

  因为刚刚经历动乱的城池,本身就是一个随时可能点燃的火药桶。

  需要分出士兵稳住城中秩序。

  这不是光靠一面关二爷的旗帜,再喊上几句口号就能彻底稳固的。

  除非关二爷亲自到场坐镇。

  那估计真的能瞬间提振人心。

  但这不是关二爷原本只计划到当阳督军吗?

  那算算来回传递消息的时间,未来两天别想指望。

  指望关羽从天而降还不如指望宜城的关平来增援靠谱。

  当然了,麋威也不至于死脑筋。

  虽然他没有掌握什么神降二爷之类的离谱法术。

  但找个体格高壮的士兵,换上将军甲胄端坐在城中高处,关羽的大旗再往那一竖……这种小花招还是早有安排的。

  能骗一个是一个吧。

  不过就在这日午后。

  杨仪匆匆登上城楼,说有一个自称关将军故人的乡三老求见。

  此老据说是周边十里八乡颇有名望的乡贤。

  麋威自动理解为某种高端策略游戏里的民意代表,哪敢怠慢,立即接见。

  乡三老满头白发,但身体还算硬朗。

  一见面便开门见山:“关将军果然来了襄阳?”

  麋威指着不远处那个背对众生的演员,脸不红心不跳道:

  “大敌当前,将军忙于庙算。若有怠慢之处,还望老丈谅宥!”

  ……

  注:这里采用《徐晃传》的说法,徐晃为右将军。

  感谢【清风明月暖阳】的打赏!大佬这ID好有诗情画意啊。

第91章 侵略如火,见招拆招

  哪知乡三老压根不看那演员,当场哂笑:

  “足下何必骗我!”

  “关将军早年跟从刘豫州客居此地,我早就熟记形貌!”

  此言一出,麋威瞥见立于老者身后的杨仪,悄悄比了个割喉的动作。

  麋威面色不改。

  只是打量着老者的白发,旧衣,破履。

  再想到一路上那些衣不蔽体,蓬头赤脚的老弱。

  心中莫名一动。

  开口道:“关将军确实未至城中。”

  “但家翁乃安汉将军麋讳竺字子仲,又与关将军定了儿女亲事。关将军必不会对我等见死不救的。”

  乡三老闻言亮目:

  “原来是麋将军贵子,失敬失敬!”

  又慨声道:

  “昔年老朽一家曾追随刘豫州南下江陵,可恨在当阳被曹军追上,又被裹挟归来……”

  居然是这种程度的“故人”!

  别说麋威瞬间肃然起敬。

  便是刚刚还杀气腾腾的杨仪,此时面色也缓和了下来。

  麋威微微吸气,道:

  “既是昔年同道故人,那我也不瞒老丈。”

  “此城能不能稳守,我不敢保证。”

  “若最终城破,老丈且拿我官印去邀功,应该足以保命。”

  麋威拍了拍见面前特意别在腰间的印绶。

  “但请老丈念在昔年追随汉中王的情分上,给我留个全尸,免得家中长辈难受。”

  闻得此言,乡三老张口片刻无言。

  最后却连连摇头,道:

  “真到那时,只怕有没有印绶,都是一个死。”

  “前年宛城不堪曹军过度征役,追随守将叛魏,最终什么下场,足下难道不知晓?”

  侯音之叛,曹仁屠宛。

  麋威即便前世不了解,今生也早有耳闻。

  当即躬身抱拳道:

  “谅宥之言终究虚伪,在下唯有尽力守城而已!”

  乡三老闻言又摇头:

  “到底是我自愿留下的。”

  “足下坦诚,我也不瞒你说。”

  “我家有两个儿子,长子早已带着家小逃去北岸山中躲藏。”

  “城中只剩下老妻和次子,即便城中三口皆死,也不至于绝后。”

  麋威一时哑然。

  乡三老见状,再次露出笑颜:

  “今日冒昧而来,不过是想在老死前,再看一看故人。”

  “既然见不到,就不打扰了。”

  “足下且安,老朽自会告知乡人,关将军就在城楼上御敌,必不误足下大事!”

  旋即告辞。

  麋威亲自送对方下楼。

  到了墙下,果见一老妪在其子搀扶下上前见礼。

  还给麋威塞了一个盖了布的竹篮,看起来满满当当。

  再回头时,却见杨仪闷声道:

  “将性命系于他人之手……值当否?不当否?”

  麋威仰天片刻,道:

  “岂不闻‘每与操反,事乃可成’?”

  言罢将竹篮塞到杨仪手上,便转回城楼上。

  杨仪呆愣片刻,下意识揭开盖布。

  原来是一篮用干草垫着的鸡蛋。

  只是鸡蛋少得可怜,而干草远比鸡蛋多,所以看起来才满满当当。

  一时哭笑不得。

  ……

  徐晃反应十分迅速。

  这日晡时一过,他立即遣兵出城清理流民。

首节 上一节 105/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