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705节

  “就这样定了。明日三更,张天琳先率流民军出东门,刘振邦随后率军跟进。

  至于孙参将和马参将……”

  他的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一圈。

  “你们就留在总镇府,随本镇一同参谋战事,也好随时调度城中的兵力。”

  孙镇和马荣心里一沉。

  留在总镇府?

  这是把他们当做人质了。

  怕他们趁机逃跑,或者暗中给官军传递消息!

  可他们不敢反抗,只能躬身行礼:

  “末将遵令。”

  “既然如此,都下去准备罢!”

  王威见着众人难看的脸色,挥手说道。

  “是!”

  众人不敢再多言,纷纷转身退出堂外。

  刘振邦走在最后,他回头望了一眼坐在太师椅上的王威,眼神里满是复杂。

  这一战,他的一千本部兵卒怕是要折损大半,说不定,自己性命都要不保。

  哎~

  难啊!

  王威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狠厉的笑容。

  他要的就是这样。

  让孙镇、马荣的本钱耗光,让刘振邦的实力受损,让张天琳的流民军自生自灭。

  等这一战打完,大同城里,就再也没人能威胁到他的地位了。

  到时候,就算熊廷弼还在围城,他手里握着筛选出来的精锐,也有底气跟官军周旋。

  周敬之望着孙镇、马荣等人垂头丧气的背影,眉头拧成了疙瘩。

  方才大堂上那死寂的气氛,比城外的官军更让人胆寒。

  周敬之心知肚明,这样的一言堂,恐怕会让士气跌入谷底,对王威来说没有半点好处。

  若不设法提振士气,明夜的出战怕是要变成一场闹剧,甚至可能激起兵变。

  他定了定神,上前一步,对着正摩挲着东珠项链的王威躬身道:

  “主公,方才众将的神色您也看到了。

  孙镇、马荣本就心存抵触,刘振邦损兵折将后心有疑虑,张天琳的流民军更是一盘散沙。

  此刻强逼他们出战,怕是士气只会愈发低迷,稍有不慎,便会阵前倒戈。”

  王威抬眼看向周敬之,语气带着几分不耐:

  “先生有话直说,不必绕弯子。”

  “属下以为,不如将代王府抄出的金银拿出一部分,犒赏今夜出战的将士。”

  周敬之声音恳切。

  “孙镇、马荣的部卒多是边军老卒,最看重实利。

  张天琳的流民军更是为了一口饭、一点钱拼命。

  只要许以重赏,他们心中的怨气自会消减,士气也能提振几分。

  即便不能死战,也不至于临阵脱逃。”

  “那是本镇的钱!”

  王威猛地拔高声音。

  “那些银子、珠宝,是本镇从代王府里一刀一枪抄来的,凭什么分给一群早晚要死的人?”

  他站起身,踱步到满是金银的木箱旁,弯腰拿起一锭沉甸甸的银元宝,眼神里满是贪婪:

  “孙镇、马荣是被逼反的,早晚要倒戈。

  张天琳的流民军是乌合之众,除了抢粮什么都不会。

  刘振邦……”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心里打的什么算盘,本镇清楚得很。

  这些人在本镇眼里,都是死人。

  既然是死人,还给什么钱?”

  周敬之心里一沉,他终于明白王威的心思。

  不仅要借熊廷弼的手消耗这些非嫡系的兵力,还要让他们死得“干净”,连一点收买人心的成本都不愿付出。

  可这样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事情,迟早会引来祸事。

  他继续劝诫道:

  “主公,话虽如此,可今夜出战关系重大。

  若是将士们无心恋战,不仅杀不了熊廷弼的人,反而会被官军击溃,到时候……”

  “够了!”

  王威猛地摆手打断他,话语之中,已经是有些不耐烦了。

  “昨夜本镇已经让方士占卜过了,卜辞说‘明夜出战,大吉大利,可破官军,生擒敌将’。

  有上天庇佑,还怕什么士气低迷?”

  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一张折叠的黄纸,展开递到周敬之面前。

  纸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符咒,旁边写着几行潦草的卜辞。

  周敬之接过黄纸,只扫了一眼,便倒吸一口冷气,手都忍不住微微颤抖。

  他原以为王威只是贪婪、冷酷,却没料到竟荒唐到迷信方士的地步!

  这种连鬼画符都算不上的卜辞,他居然也信?

  大同府城被围,兵力悬殊,士气低迷,靠一张破纸就能打赢仗?

  “主公,方士之流多是江湖骗子,专靠花言巧语蒙骗世人,他们的话万万不可信啊!”

  周敬之的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他几乎是哀求着说道:

  “眼下局势危急,靠的是将士用命、谋略得当,不是什么占卜算命!

  若是因为这虚无缥缈的卜辞误了大事,咱们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好了好了,不必再说了!”

  王威不耐烦地夺过黄纸,小心翼翼地折好塞回袖中,仿佛那是多大的宝贝。

  “本镇心意已决,今夜出战之事,就按方才的安排办。

  先生若是没事,就先下去吧,本镇还要再看看城防图。”

  周敬之看着王威转身走向案前,背对着他展开城防图,那背影透着一股刚愎自用,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虚心纳谏。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周敬之只好缓缓退出大堂,脚步沉重得像灌了铅。

  路过那些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时,他忍不住停下脚步,望着满室的金光,心里涌起一阵深深的失望。

  这些钱财,本可以用来收买人心、扩充军备,哪怕是用来安抚城中百姓,也能为造反多添几分胜算。

  可王威呢?

  他把这些钱当成了私产,宁愿让它们在总镇府里蒙尘,也不愿拿出一分一毫,反而寄希望于方士的占卜,指望靠“天意”打赢仗。

  之前他以为王威是个有勇有谋、能成大事的人,才甘愿辅佐他造反。

  可现在看来,王威不过是个短视、贪婪、迷信的赌徒。

  他只看到了眼前的财富,却看不到人心的重要。

  只迷信虚无的天意,却无视现实的危机。

  周敬之抬头望向窗外,夜色渐浓,远处隐约传来官军的喊杀声。

  哎~

  他深深叹了口气,心里第一次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

  跟着这样的人,自己当真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

  PS:

  今晚应有加更!

第464章 吝财失心,倒戈相向

  大同府城城南。

  一片狼藉。

  秋风吹过残破的院墙,卷起地上的碎布与尘土,偶尔从某间坍塌的民房里,传来妇人压抑的啜泣声,却很快被士卒的呵斥与流民的哄笑盖过。

  原本规整的街巷被临时搭起的帐篷占满。

  这里成了叛军与流民的临时营地,而曾经住在这片街巷里的百姓,早已成了乱世的牺牲品:

  壮年男子要么被强征入伍,要么因反抗被砍倒在自家门槛上。

  老弱妇孺则被驱赶至街角,运气好的能分到半块发霉的干粮,运气差的,只能在寒风中等待死亡。

  更有不少年轻女子被掳进帐篷,昼夜承受着凌辱,却无人理会。

  在这片混乱之中,善化寺显得没有那么混乱。

  这座始建于辽代的古寺,曾是大同城南的圣地,香火鼎盛,信徒络绎不绝。

  可如今,寺门大开,门前站着两名手持长矛的叛军士卒,寺内的香火早已断绝。

  大雄宝殿殿内的三世佛塑像依旧端坐在莲台之上,金身却蒙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慈悲的面容在昏暗的光线下,竟透着几分悲凉。

  庄严的佛堂,此刻成了刘振邦的临时指挥之所。

  刘振邦背着手站在大雄宝殿前的石阶上,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抬头望了一眼殿内的佛像,眼神里满是烦躁。

首节 上一节 705/7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