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88节

  无论是在综合国力上,还是在军队战斗力上,他们都不是那个令世界颤抖的第一强国了。

  梅特涅就有恐法症,只要说和法国人爆发战争,他就持悲观态度,仿佛拿破仑又回来了。

  这个问题,弗朗茨也无能为力。梅特涅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政治家,亲自参与了反法战争,被拿破仑打出了心里阴影,根本就是无解。

  好在,奥地利军队当年的表现不算太差,双方打的有来有往,没有被法国人一波带走,从当年走过来的将军不怂。

  以拉德斯基元帅为首的军方强硬派,对于当年的失败可是非常的不服气,还想要找机会讨回来。

  如果不是军方够强硬,弗朗茨实际上也会怂。谁让后世奥匈帝国军队的表现,给他留下了废物的印象呢?

  亲自了解过奥地利军队的弗朗茨非常的清楚,奥地利帝国绝对不等于奥匈帝国,无论是在军心士气,还是在士兵训练上,都要比奥匈时期强的多。

  梅特涅摇了摇头说:“陛下,一个内斗不断的法国,确实是不足为虑。可是一旦让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复辟,法国政府的内斗就会被压制下来。

  到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普法联手的情况。只要我们给他们的压力足够大,普法两国就有可能达成妥协。”

  弗朗茨心中一惊,如果奥地利兼并了南德意志地区,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普法两国都会感到威胁,为了解决掉这个威胁,只要一方做出让步,联手给奥地利来一下子狠的,貌似也不是不可能。

  随及弗朗茨又摇了摇头,这个问题考虑太早了。法国人可是非常自傲的,没有经历过失败前,就想让他们对普鲁士王国让步,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以肯定,就算是打赢了奥地利,法国人也不可能让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地区。那么普鲁士政府有必要为此冒险么?

  如果法奥单挑,或者是普奥单挑,俄国人可能会看戏,利用他们的力量削弱一下奥地利;要是普法联手,只要俄国人不想陷入孤立状态中,出兵就成为了必然。

  法国人距离远,感受不到俄国人的威胁,近在咫尺的普鲁士王国可不行。没准到了最后,奥地利还被普法联手打残,普鲁士王国就先被俄奥联手就灭掉了。

  弗朗茨想了想说:“看来接下来,我们要收敛一点儿了。要遭到各国的忌惮,那么就麻烦大了。”

  无论是什么同盟,都要用利益说话。一旦利益发生了冲突,翻脸比翻书还要快。

  为了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弗朗茨选择了先装怂。

第170章 萝莉养成计划

  君士坦丁堡

  一场决定三个帝国命运的谈判开起了,俄国代表亚历山大-缅什可夫、奥地利代表梅斯特塞、奥斯曼帝国赫尔德格乐帕夏。

  三人剑拔弩张,充满火药味的谈判就此开始。

  事实上并非如此,外交场合大家还是尽量克制的,刚开始谈判的时候还很和谐。

  除了赫尔德格乐帕夏的脸色有些阴沉外,谈判的氛围还算融洽。缅什可夫和梅斯特塞间的谈判,进行的非常顺利。

  两国密约上面都约定好了的内容,现在拿到场面上来说,想不和谐都难。

  奥斯曼人企图利用俄国人和奥地利在巴尔干地区的利益冲突,分化两国的战略目标破产。

  参加这次调停的英法两国代表都看傻眼了,狗屁三方会谈,俄国人和奥地利分明就是已经商议好了,一起来宰割奥斯曼帝国。

  不到一个上午的功夫,俄国代表缅什可夫就和奥地利代表梅斯特塞达成了共识,两国正大光明的划分了巴尔干地区的势力范围。

  气的奥斯曼代表火冒三丈,不过大家都是文明人,即便是在瓜分奥斯曼帝国,也不可能直接说出来啊?

  现在俄罗斯和奥地利的说法是:划分商业贸易圈,避免恶性竞争发生,帮助奥斯曼帝国早日加入文明社会。

  的确是加入文明社会中,只不过不是以奥斯曼帝国的身份,而是被两国吞并过后,就成为文明世界中的一员。

  赫尔德格乐帕夏脸色阴沉的说道:“两位,你们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奥斯曼帝国不需要你们的这种帮助!”

  缅什可夫冷笑着回答道:“没有关系,贵国现在不需要这种帮助,马上就会需要了。

  为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为文明世界的领袖,俄罗斯帝国有义务帮助奥斯曼帝国进步。”

  弱国无外交,在这里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那怕是英法都倾向于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问题上,依然是俄罗斯和奥地利的发言权更大。

  “你,你……”赫尔德格乐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俄国人的胡搅蛮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外交场合做的如此露骨,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尤其是一句“文明社会的领袖”,这就激怒了英国代表约瑟夫-爱德华,他针锋相对的问道:

  “贵国什么时候成为了文明世界的领袖了,我怎么不知道?你们知道么?”

  在场的众人想笑,又迫于外交礼节,憋的甚是痛苦。

  承认俄国人是文明世界的老大,这怎么可能呢?除了俄国人自己外,欧洲各国可从来都没有人承认过。

  如果换个说法,比如说:“作为文明世界中的一员”,估计大家还能够接受。

  文明世界的领袖还是算了吧,就算和俄国人是盟友,梅斯特塞也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支持俄国人。

  外交从来都不是俄国人的强项,俄国人在外交上闹出来的笑话可不少,也不在乎再多一次。

  被抓住了话柄的缅什可夫脸色瞬间难看了起来,对外政治宣布的时候,大家不都是这么说的么?

  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在海外殖民侵略的时候,可都是自诩文明世界的领袖,俄国人当然也跟着与时俱进了。

  可惜这些话,私下里说说没有关系,要是拿到了正式外交场合上说就有问题了。

  既然话已经说出了口,缅什可夫也只有死撑下去。他硬着头皮说道:“作为欧洲大陆第一强国,自然是文明世界的领袖。”

  英国代表约瑟夫-爱德华讥讽道:“公爵阁下,你忘了加上陆军两个字。顺便提醒你一句,文明世界的判断标准可不是武力,那是野蛮人的做法。”

  缅什可夫愤怒的说道:“你骂谁是野蛮人,老子要和你决斗!”

  ……

  看着被套路了的缅什可夫,梅斯特塞无奈的摇了摇头。对于俄国人派出这位信奉武力做代表,他实在是无力吐槽。

  不过他不得不帮忙善后,不然马上就要上演全武行了。

  “两位要决斗的话,还是换个时间地点。不然的话,我们就要以外交史上的笑料,名垂千古了。”

  考虑到武力上差距,约瑟夫-爱德华果断的选择了放弃,冷喝了一声:“哼!”

  缅什可夫同样不是傻子,只不过是被英国人逼到了墙角,干脆就一莽到底,反正俄罗斯的外交官和人决斗的也不是一两个了。

  当然,在这种正式外交场合中要和人决斗的,本世纪就已经很少发生了,公爵级别的决斗更是没有发生过,缅什可夫也不想成为第一人。

  不过决斗的传统依然在俄国盛行,就连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都死在了和人决斗中。值得一提的是,普希金也是俄国外交部中的一员。

  火药味这么浓,谈判自然进行不下去了。反正大家都不着急,对通过谈判解决矛盾的期待值不高,休息几天消消火再继续谈判好了。

  ……

  维也纳

  发生在君士坦丁堡的闹剧,弗朗茨自然是不得而知,这个时候他正忙着迎接客人。

  作为邻居,巴伐利亚政府一直非常警惕奥地利,见到奥地利扩军过后,巴伐利亚政府就担心了起来。

  即便是他们认为奥地利在打巴尔干的主意,同样也想要尽快修复两国的关系,解除可能存在的威胁。

  苏菲皇太后是主张两国皇室联姻的,在弗朗茨以政治需要拖延时间后,他并没有拒绝巴伐利亚王室的提议,而是给出了等几年的答案。

  担心夜长梦多的巴伐利亚王室,干脆让海伦公主前来拜访这个姑姑。当然来的不只是她一个人,还有王室的小一辈成员,包括后世大名鼎鼎的茜茜公主。

  作为主人公,弗朗茨自然要给母亲一个面子,亲自主持了这次欢迎宴会。

  欧洲人发育的比较早,坦率的说,这两个妹子长的都很不错。从言行举止上来看,海伦公主应该接受过很好的宫廷教育,而茜茜公主的表现就要差的多了。

  不要以为顶着公主的名头,她们就是真的公主了。如果在东方君主制国家,她们最多只能算是宗室女。

  她们父亲是王室的旁支公爵,血缘关系三代以上的主。正常情况下,她们是不可能和弗朗茨联姻的,巴伐利亚王室也不会产生这个想法。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在于苏菲皇太后,她和海伦公主的母亲是亲姐妹,从小关系就非常的好。早在弗朗茨继位之前,就有过联姻的提议。

  相比之下,茜茜公主就悲剧了。她是在乡下出生,外出交际的机会很少,没有苏菲皇太后接触过,自然也谈不上感情。

  这也是历史上茜茜公主悲剧的原因之一,姐姐海伦公主是苏菲皇太后看着长大的,自然受到了偏爱。她这个半路截胡的,显然不能指望苏菲皇太后有好脸色。

  这也就罢了,奥地利宫廷也是有规矩的,婆媳矛盾实际上并不能影响皇后的地位。

  可问题上,茜茜公主属于叛逆型的,和宫廷规矩格格不入,经常做出一些超出身份的事情,让皇室受到了非议。

  这一来二去,皇太后自然要插手管教了,双方的矛盾渐渐积累了下来。

  到了后期,非议的声音越来越大,维也纳宫廷认为茜茜公主没有教养下一代的资格,苏菲皇太后剥夺了她对子女的教育权利,矛盾彻底激化。

  在这些问题上,原主自然是做出了自认为正确的决定,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当然,就算是换了任何一个人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除非彻底改变茜茜公主的性格,不然悲剧就不可避免。

  如果说婆媳矛盾还可以将就调和,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可以由做父亲的来。那么政治上的锅,就非常的致命了。

  尤其是在促使奥匈帝国诞生的问题上,她这位皇后在获得匈牙利人民拥戴的同时,也站在了奥地利民众的对立面。

  一时间驱逐皇后的声音,在维也纳成为了主流,就知道她所面临的处境有多艰难了。

  历史和电影完全是两个概念,主人公的悲剧与其说是宫廷造成的,又何尝不是她自己造成的呢?

  维也纳宫廷的规矩在束缚她的同时也保护了她,如果没有这些规矩存在,她估计是奥地利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回顾一遍历史,弗朗茨没有做出任何评价。在享受出身给自己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为此付出代价。

  在这起政治联姻前,茜茜公主的父母都没有担任任何职务,已经远离了权利中心。

  表面上看来田园生活似乎很美好,实际上马克西米利安公爵是迫于经济困境,不得不远离大城市。

  小时候无拘无束的生活,换句话说就是,家庭经济困难请不起家庭教师,只能去公立学校和别人一起上学,逃课自然方便了。

  看看弗朗茨就知道了,一个学生被几十个老师盯着,想逃课做梦吧!知不知道,你丫的一逃课,老师们就集体放假了?

  不要以为贵族都很富裕,像他们这种王室远支,长期远离权利中心,本身又不从事生产,长期坐吃山空的主,如何能够维持大贵族的开销?

  这一点,从茜茜公主寒酸的嫁妆上也可以看出来。以皇后的身份出嫁获得的嫁妆,居然还不够弗朗茨举办一次大型宴会的开销。

  苏菲皇太后笑眯眯的问道:“弗朗茨,你在想什么?是不是被迷住了?”

  弗朗茨随便找了一个借口糊弄道:“没有,我只是想到了君士坦丁堡谈判的事情。”

  苏菲皇太后笑道:“是么?今天有客人在,麻烦你把这些问题留在宴会过后好嘛!”

  反正她对海伦公主的表现很满意,唯一遗憾的就是出身低了点儿,不过那是自己的外甥女,这一点就不计较了。

  “好的,母亲!”弗朗茨笑道

  不管怎么说,母亲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弗朗茨分别邀请了两位小表妹跳了一次舞,就把她们约了出去谈了谈人生。

  实际上什么事情没有做,弗朗茨就是单纯的不喜欢参加这种贵族宴会。天天被人围着拍马屁,时间长了也是会厌烦的。

  接下来维也纳宫中,就多了两个小萝莉。

第171章 即将消失民族

  君士坦丁堡

  在谈判桌上丢了面子的俄国代表亚历山大缅什可夫,很快就找了回来,只不过手段有些不堪入目。

  1851年4月2日,缅什可夫拜访了苏丹,以非常霸气的口吻,责令苏丹政府罢免亲英法的外相福阿德,改由亲俄派的里法特接任。

  事实证明,粗暴的手段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迫于俄国人的压力,苏丹政府妥协了。

  缅什可夫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世界,在近东地区谁才是老大。各国政治家们集体失声,面对一个不守规则玩家,谁都会感到头疼。

  被打了脸的英法两国,自然不会甘心失败,可是在近东地区,他们两国的话语权根本就没有办法和俄国人比,甚至还低于奥地利。

首节 上一节 88/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