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737节

  毕竟,养军队是非常费钱的。伴随着军工技术的发展,军队日常维护费用一直都处于上涨状态。

  在军队编制不变的情况下,每年的军费开销只会增加,不会降低。想要压缩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唯有财政收入增速超过军队维护成本增速。

  在金本位年代,铸币税收入远没有后世那么变态,根本就不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支柱。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主要还是经济发展红利带来的税收增长。

  “在别的国家不可能发生,但是在日本就说不准了。对这个国家,我们不能以常理来论之。

  武士道的传统思想,加上军***主义思想,日本军方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激进的不归路。

  当然,这可能是导致冲击俄使馆事件的众多因素之一。直接导火索,多半还是前不久的远东冲突。

  面对俄罗斯帝国,日本政府没有足够的底气。为了国内发展你大局,日本政府可以做出让步,不等于民间的激进团体也会顾全大局。

  在这个世界上,看问题、做事情不动脑子的人太多了。如果再参杂了民族主义、极端主义,那就更疯狂了。

  只要有人从中挑拨一下,就没有他们不敢干的事情。莫说是冲击俄使馆,就算是把俄国使馆工作人员全部屠杀一空,也不是没有可能。”

  有原时空做参照,弗朗茨觉得正常的事情,对腓特烈来说,就是一种三观上的全面冲击。

  “冲击使馆区”,就已经够骇人听闻的了,要是再屠杀使馆工作人员,那么什么也别说了,直接开战算了。

  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够接受这种挑衅,何况是暴脾气的俄国人。

  倒底还是见惯了大风大浪,除了最初的难以置信外,腓特烈很快就恢复了过来,缓缓说道:

  “如果真的杀光了俄使馆工作人员,那么日俄战争就无法避免了。不过现在西伯利亚铁路还没有通车,俄国人应该不会马上动手。

  从西伯利亚铁路的进度上来判断,主干线预计在明年通车,支线铁路大概要三到五年。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日俄战争应该会在未来五到十年内爆发。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

  不待腓特烈把话说完,弗朗茨就打断道:“这只是从俄国方面考虑的战争最佳发动时机,但是战争的爆发,从来都不是由单方面决定的。

  换你是明治天皇,你会等俄国人准备好了打过来,再被动应战么?”

  没有办法,这是认知上的误区。日俄两国实力差距非常悬殊,如果不是受限于交通,三五个日本加起来都不够俄国人打的。

  如果考虑到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心里,对双方的实力评估,还要更大。

  菲律宾战争就是一个对标,西班牙劳师远征都能够和日本打个半斤半两,如果不是距离限制了力量投放,日本早就战败了。

  至于西班牙使用法兰西雇佣兵的问题,直接被大家给无视了。欧洲可是有使用雇佣兵传统的,能够招募雇佣兵作战那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

  在很多人看来,实力差距太过悬殊,弱者主动挑起战争,那就是在找死。

  相反,被动应战还可以争取国际同情,邀请大国介入调停。同样是战败,但是享受待遇却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输了,搞不好就是身死国灭;后者虽然战败,却还有一线生机。

  毕竟,国际社会不会看着俄国人不断扩张,出面干涉是必然的。

  ……

  就在弗朗茨父子在考虑怎么在日俄战争中渔翁得利的时候,沙皇政府也收到了远东传来的噩耗。

  只不过他们收到的情报,不是自家使馆传来的,而是由维也纳政府转发的。

  盟友嘛,这点儿小忙还是帮的。

  如果不是再三确认,驻东京使馆已经失去了联络,尼古拉二世都以为今天在过愚人节。

  小小的一个日本,居然敢再三挑衅伟大的俄罗斯帝国,这分明就是再欺负他们的刀不利了。

  收到消息过后,尼古拉二世连夜召开了政府高层会议。发生了这种事情,要是不报复回去,俄罗斯帝国还怎么在国际上混?

  谢尔盖·维特首相:“陛下,日本人挑衅我们必须要予以强硬回击,让他们知道俄罗斯帝国不是他们可以招惹的。

  只是西伯利亚铁路尚未通车,我们在远东地区的兵力有限,很难给日本以重击。

  与其不痛不痒的报复,还不如再等等。等我们准备好了,直接灭掉日本以解心头之恨。”

  谢尔盖·维特伯爵可是一个理智派首相,义愤填膺归义愤填膺,怒而兴师可是万万干不得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最近这些年,俄罗斯帝国可没有少吃“怒而兴师”的亏,现在必须要吸取教训了。

  在内心深处,谢尔盖·维特已经打定了注意,不管日本人如何挑衅,都必须要憋到西伯利亚铁路全面通车之后。

  理智的不光是谢尔盖·维特,现在的沙皇政府高层基本上都是亚历山大三世留下的班底,清一色的理智派。

  东正教管理局局长颇别多诺斯柴夫:“首相说得不错,眼下确实不适合采取军事行动。

  对日本这样的小丑,我们要么不出手,出手就必须要一棍子打死,才能够真正震慑人心。

  考虑到日本是一个岛国,想要灭掉他们,以帝国海军目前的实力,明显是力有不及。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效仿奥地利人,先制定一个综合性二十年发展计划,等准备充分了再灭掉日本猴子。”

  看得出来,颇别多诺斯柴夫也是深得“苟”道之精髓,一上来就是二十年灭日计划。

  以俄罗斯帝国的雄厚家底,真要是潜下心来种二十年地,那么没得说,日本肯定凉得彻彻底底。

  莫说是日本了,就算是现在的大英帝国,也未必能够压制完成工业化后的俄罗斯帝国。

第1078章 下不来了

  傍晚时分,闹腾的使馆大街沉寂了下来,意识到事情大条的游行民众,早就鸟作兽散。

  闻讯赶来的宪兵,已经封锁了现场。此刻的使馆区已经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空气中依旧弥漫的硝烟味,以及断壁残垣的俄式建筑,还在无声的控诉着白天发生的一切。

  所有娱乐场所全部关门歇业,哪怕是最喜欢看热闹的民众此刻也是关门闭户,生怕惹上麻烦。

  反倒是之前关门闭户的各国使馆活跃了起来。面对乱民的时候大家都很怂,但是换成了日本政府后,大家的胆子又壮了起来。

  宪兵的威名吓得住日本民众,却震慑不了各国外交人员。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欧洲世界兔死狐悲的思想格外浓烈。

  大家都是驻外交人员,这个时候要是不站出来发声。今天发生在俄国外交人员身上的事情,明天就有可能在自己身上复制。

  对白天发生的这种坏规矩行为,各国使馆是清一色的抵制,包括日本的盟友不列颠。

  遇上一帮说不得、骂不得、碰不得的公使团大爷们,这可苦了负责封锁现场的宪兵。

  某些暴脾气的主,对着拦路的宪兵,直接上来就是拳打脚踢。此刻已经有不少人,被揍的鼻青脸肿。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韧性。即便是挨了揍,仍然笑脸相迎。反正他们人多,公使团也就那么点儿人,一波挨完了揍,再换一波上去继续。

  靠着“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作风,硬是弄得各国公使没了脾气,成功的为清理现场争取到了时间。

  ……

  皇宫中,明治天皇已经气得直跺脚,往日里的沉稳、君主威仪,早就不知道丢到了什么地方去了。

  没有办法,今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刺激了,直接折腾出了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外交危机。

  本来冲击俄使馆,就已经够麻烦的了,结果还将俄使馆工作人员全部给咔嚓了。对这帮惹祸精,明治天皇都感到了绝望。

  甭管有多少客观理由,发生了这种事,日本政府都难辞其咎。

  尤其是惨案,还发生在各国外交人员的眼皮子底下。一个处理不好,日本甚至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实在是压制不了怒气,明治天皇近乎咆哮的吼道:“今天的事,究竟哪个白痴策划的,把人揪出来了没有?”

  不生气都不行,坑人都没见过这么坑的。抗议示威也就罢了,明治天皇也乐得给俄国人施加压力。

  屠了俄国使馆,那就完全出乎意料了。但凡是有点儿政治头脑的,都应该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白天的惨案,挑衅的不光是俄国人,同时也挑战了以欧洲为主导的国际秩序。

  也就是具体人员伤亡没有曝光,要不然现在收到的消息,就不是各国公使集体抗议,而是各国使馆搬家跑路。

  略微动了一下脑子,明治天皇就知道接下来日本政府的麻烦大得去了。同俄国人结仇已经不算什么了,最关键的是来自国际社会的制裁。

  在处理完这些问题之前,日本将没有盟友。即便是英国政府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支持他们。

  “组织这次示威游行的是包括反俄共进会、铁血复仇会在内的几个学生团体,主要目的是为了抗议俄国人侵犯帝国权益。

  冲击俄使馆,并不在组织者的计划范围之内。现场局势失控,主要是一发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飞来的子弹,击中现场一名抗议学生。

  随后就有人高呼俄国人杀人了,引发了现场民众的愤怒,随即爆发了后面的惨案。

  根据现场的情况判断,在白天的冲突中,我们有上百人死亡,近千人受伤……”

  不等儿玉源太郎把话说完,明治天皇就不耐烦的训斥道:“我只是在问你是谁策划的,不是想听你替他们辩护。

  不管有什么理由,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都得有人站出来负责,给国际社会一个交代。

  莫非你以为,世界各国会因为平民伤亡,就放弃冲击俄使馆的事情?

  别忘了,包括俄国公使在内的数十名工作人员,全部都死了。

  在全世界眼中,参与游行示威的已经不再是普通平民,而是一群不知所谓的暴民。”

  如果解释有用,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战争了。不管冲突是如何引发的,反正俄使馆中的工作人员,总是被参与游行的日本民众打死的。

  有这一条就足够了。杀人偿命是必须的,要不然各国驻日外交人员往后都要睡不着了。

  “嗨!”

  儿玉源太郎也很无奈,不是他要替学生们辩解,实在是牵扯到的人太多。真要是一路追查下去,还不知道有多少要倒霉。

  何况参加游行示威活动的多是爱国学生,之所以发生了白天的事,完全是有人搞阴谋。若不是有人从中引导,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生这场惨剧的。

  只是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必须要有人负责。策划游行的团体,肯定是首当其冲。

  停顿了一下,儿玉源太郎补充道:“我们已经派人调查幕后黑手了,只是当时场面太过混乱,无法确定子弹是从什么地方飞过来的。

  宪兵队已经封锁了现场,我们的专家已经介入,正在对现场进行布置。

  按照计划,我们将把现场伪装成意外火灾,导致俄使馆工作人员丧生,游行民众冲进去是为了……”

  不等儿玉源太郎把话说完,伊藤博文先忍不住了。对军方的脑回路,他已经彻底绝了望。

  “儿玉君,你确定没有在开玩笑么?”

  不是开玩笑,本身就是一个玩笑。除非俄使馆工作人员都是死人,要不然发生了火灾早跑出来了。

  纵使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跑出来,至少守大门的卫兵不应该遇难。这样的解释,连敷衍一下都做不到。

  冲击使馆是为了“救火”,那就更扯淡了。现场的目击者可不少,日本政府可没有能力,让附近几家使馆的工作人员都睁着眼说瞎话。

  把世界各国当白痴、耍无奈也不是不行,如果日本有后世美国人那么强势,大可这么玩。

  很遗憾,这年头的日本就是一个小弟弟,最多只能算是勉强摸到了列强门槛,临门一脚还是没有跨过去。

  实力不济,又把各国当傻子玩儿,那分明就是没有经历过社会毒打,想要出来找刺激。

  没有办法,东西方思维不一致。最早接触西方的文官们也只能勉强跟上,军方将领的思维还是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上。

  在军方看来,发生在俄使馆的事情,只是日俄之间的问题,跟其他国家没有关系。

  耍赖就耍赖了,反正日俄关系都这样了,再怎么糟糕也糟糕不到哪里去。

  然而,现实却非常的残酷。偏偏欧洲各国政府,最喜欢的就是参与这种没有任何风险、纯捞声望的国际性事务。

  反正是日本理亏,逮着日本政府一顿猛喷准没错。

  如果有大国愿意带头制裁,大家也不介意跟着凑个热闹,充分发挥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朦朦胧胧的儿玉源太郎,很快就在众人的批评之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果断的选择了认输,丝毫没有日本陆军宁死不屈的精神。

  ……

首节 上一节 737/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