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668节

  从保王党达成妥协的那一刻开始,双方的强弱之势就注定了。波旁王朝背后有欧陆联盟,而他们的身后啥也没有。

  就算是原本倾向于他们的合众国,根本就不可能顶着欧陆联盟的压力,在这个时候向他们提供支持。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将达尼埃尔拉回了现实,缓缓说道:“进来!”

  青年男子气喘吁吁的说道:“达尼埃尔先生,我们和敌人的交涉失败了。他们以担心我们假扮难民为由,拒绝开放一道口子,放民众出城。”

  “知道了!”

  达尼埃尔冷漠的回答道。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完全不值得放在心上。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政治是残酷的,波旁王朝复辟成功在即,自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

  开放一道口子放难民出城,看似问题不大,实则却是在自找麻烦。多了上百万张嘴就不说了,关键是增加了复辟失败的风险。

  巴黎城内足有上百万人,留着这些人在城内,要不了几个月就可以将革命政府吃垮。什么都不用干,波旁王朝就可以躺赢。

  要是把这些人都放了出来,城内的一切物资危机都迎刃而解。那么没得说,只能和革命党人打巷战了。

  要付出惨痛代价就不提了,问题是接收的难民会因此对波旁王朝感恩戴德么?

  答案是:否定的。

  人心是复杂的,或许刚开始大家会感恩。但是这种感恩不会持续下去,很快大家就会因为安置不及时,物资供应不足一系列问题转为仇视。

  加上混入革命党人的挑拨,搞不好还会在城外爆发一次反饥饿起义。类似的事情,人类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如果真想要放难民离开的话,早在内战爆发初期,革命政府就做了,根本就不需要等到现在。

  要是贵族联军抵达后立即发起攻城,那么难民就是最好的炮灰,可以用来消耗敌人的实力。

  作为一名极端理想主义者,在达尼埃尔眼中只要能够实现理想,一切都是可以牺牲的,包括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一帮难民呢?

  停顿了一会儿功夫后,达尼埃尔补充道:“麦伦,通知下去启动备用方案。到了现在这一步,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青年男子脸色大变,迟疑道:“达尼埃尔先生,真的要这么做么?敌人未必上当,万一敌人不来,那就……”

  “没有万一!”

  “要么生,要么死。这就是一场赌博,赌赢了法兰西就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国度;赌输了……”

  到了这里,达尼埃尔的话戛然而止。赌输了,他们都是死人了,自然不需要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

  “交出食物来,要不然打死你!”

  “砰!”

  被围着的中年男子抢先发起了攻击,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食物就是命,为了活下去不拼不行。

  类似的一幕,每天都会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上演。在饥饿面前,呈现出了大自然最本能的优胜劣汰。

  原本应该维持秩序的警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就渐渐退出了大家的视线。除了官员聚集区和主干道大街外,其它地区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为了生存下来,越来多的人开始抱团。一个个黑势力团伙应运而生,抢劫、强奸、杀人各种恶性犯罪事件层出不穷。

  政府的漠视,终于激发了民众的不满。反饥饿运动从难民营萌发,很快就向着巴黎工人、市民中蔓延。

  1893年10月21日,巴黎爆发声势浩大的反饥饿游行,民众的呐喊声直接传递到了城外卡洛斯的指挥部中。

  要不要发起攻城,再次成为了贵族们争议的焦点。

第996章 巴黎在哭泣

  “国际社会给我们的压力非常大,现在机会来了,我们应该尽快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

  ……

  “不行!现在的巴黎就是一个烂摊子,谁陷进去都会被埋了。竖起耳朵听听就知道,城内现在缺粮了。

  乱党养不起难民,我们同样也养不起。要知道我们已经先后安置了三百万难民,要是再来一百万,那个场面简直是不敢想象!”

  ……

  “别说得那么吓人,只要想办法,问题总是能够解决的。国际社会不断的催促我们快点儿结束战争,现在是最好的机会。”

  ……

  “结束战争的前提是你能够养得起那么多难民!经过了乱党的祸害,估摸着全巴黎的民众现在都要成难民了。

  我们手中没有那么多粮食,即便是立即从国外采购也需要时间。如果乱党烧毁了城内的粮仓,那就真的中头奖了。”

  ……

  众人争执不休,这可苦了卡洛斯。作为国王预备役,现在这种时候,他实在是不适合插手。

  支持发起进攻,那是给自己添麻烦;反对攻城,又会被人指责见死不救。

  贵族集团内部发生争议,其本质还是因为利益。维也纳可以在继承人问题上说服三大保王党,却没有办法在利益划分上帮忙。

  涉及到切身利益,无论是谁都必须要站出来争一争。眼下的情况非常明显,正统派的贵族均反对攻城,另外两派的贵族则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实质上,这还涉及到了下注问题。正统派一直都是波旁王朝的支持者,在卡洛斯身上早早就下了重注,一旦复辟成功作为大功臣,他们肯定会分到最大一块蛋糕。

  另外两派就不一样了,反应快的跟着下了注,反应慢的却是啥也没干,王位之争就尘埃落定。

  内战爆发后,已经下注的贵族是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成为了这支贵族联军的核心;其他贵族虽然也出了大力,但还是晚了一步,在联军中处于次要地位。

  如果就这么一帆风顺的完成了复辟,那么在未来法兰西的政府构建中,基本上也是现在这种局面。核心人物还是核心,边缘人物仍然在边缘地带。

  一部分不满足现状的贵族,现在就叫嚣着攻破巴黎,准备接下城内的上百万张嘴。

  临时政府手中的粮食有限,为了救济难民支持波旁的贵族早就慷慨解囊了。现在突然增加了这么多张嘴出来,粮食供应肯定会出问题。

  一旦粮食供应不足,机会也就来了。想要度过粮食危机,临时政府就不得不向有粮的贵族求助,这些处于边缘地位的家伙就可以顺势回到权力中心。

  权力斗争从来都是残酷的,现在巴黎城内的民众就不幸成为了双方博弈的焦点。最终的结果怎么样,现在谁也不知道,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次争吵一时半会儿是不会结束的。

  预备役国王还不是国王,甭管支持者有再多,只要一天没有正式登基,卡洛斯就不能行使国王的权力。

  眼下除了尽可能调和各方的矛盾外,卡洛斯这个预备役国王实质上什么也做不了,也就比吉祥物略强一筹。

  ……

  贵族集团争执不休,城内的局势却是彻底失去了控制。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再想要关上就难了。

  达尼埃尔的苦肉计,现在也变成了悲情戏。没有办法,他只是算对了第一步,却高估了贵族集团的效率。

  巴黎乱了确实是发兵攻城的最佳时机,但出兵也是要经过各方讨论的,不是谁的声音大就听谁的。

  然后,悲剧的一幕就发生了。诱饵都快泡烂了,鱼儿还在家中睡觉。

  兵贵神速不存在的,人家还忙着开会。就算是达成了一致,城外那么多地雷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排完的。

  贵族联军可以墨迹,城内的局势却没法等。抗议未果的巴黎民众,一怒之下再次发动了起义。不管愿不愿意,眼下达尼埃尔都必须要先镇压叛乱。

  可以想象后面的戏肯定不好唱了,没有把贵族联军骗进来,别说什么反败为胜了,就连跑路都没有机会。

  不是所有人都和达尼埃尔一样满腔热血,愿意为革命付出所有,更多的人还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大家之所以同意这个不靠谱的苦肉计,主要还是为了创造一个跑路的机会。

  能够成为革命政府的高层,出身都不算太低,人脉关系肯定是不缺的,要不然早就见了上帝。

  法兰西的贵族也不是铁板一块,只要舍得砸钱,砸出一条路根本就不是问题。实在是不行,还可以向俄国人买路。

  只不过这些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要先把城外的地雷给搞掉。那玩意儿又不认识人,谁踩就炸谁。

  原本他们是准备驱赶难民去趟雷的,只不过被达尼埃尔阻止了。或许是意识到了人工趟雷不靠谱,后患也非常的严重,大家就从善如流的接受“苦肉计”计划。

  可惜计划没有变化快,大戏已经开场,观众却被堵在了外面,这次演出算是白废了。

  乱哄哄的民众肯定不是正规军的对手,即便革命军也是乌合之众,但那也是拿着武器的乌合之众,不是普通民众能够对抗的。

  但是民众已经没有了退路,要么被活活饿死,要么放手一搏,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只能拼命。

  为了获得城外联军的支持,起义军甚至还打出了波旁王朝的旗帜。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了一名贵族,成为了起义军的临时总指挥。

  效果自然是有的,发现了自己人的存在,作为预备役国王的卡洛斯还是动用了自己的能量,利用飞艇向起义军空投了一批武器装备。

  粮食就算了,卡洛斯也不傻,知道起义军是什么货色,拿着武器装备可以给敌人添麻烦;要是投下去的是食物,没准他们自己就先干上了。

  这一点从起义军的攻击方向就可能看出来,全部都是冲着食物去的。所谓的战略要地,政府大楼、银行大厦通通无人问津。

  最惨烈的一幕发生了,围绕着粮仓起义军和政府军爆发了大战,一时间喊杀声充斥着巴黎的大街小巷,不甘心忍饥挨饿的民众纷纷加入起义队伍中。

  血水顺着下水道流出去,染红了塞纳河。红色的河水印照秋日,显得格外凄凉。从此之后,法国人再也不吃河中鱼。

  战斗从早到晚,一直持续了下去。鲜血使人迷失,在不断的厮杀中局势彻底走向了失控。

  “玩砸了!”

  这是达尼埃尔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到了现在这一步,就算是鱼儿上钩了,他们也收不了网。

  达尼埃尔做梦也想不到,革命政府居然站在城内所有民众的对立面。要知道最初的计划只是准备牺牲掉一部分没有价值难民,并不包括所有的巴黎民众。

  可惜下面的官僚不这么想,贪欲一旦萌生,那就再也止不住了。既然可以克扣难民的救济粮,同样也可以克扣市民的救济粮,无非是压迫的程度不一样。

  作为全世界最具备革命精神的巴黎民众,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屈辱。见难民发动了起义,很多人迷迷糊糊的也加入了进去。

  到了现在这一步,也没啥好说的了,双方均沾满了对方的鲜血,唯有一方倒下才会结束。

  “自己把自己玩死的革命政府”。只要想起这句后人可能给予的评价,达尼埃尔整个人都不好了。

  当然,他们也不孤单。翻开法兰西的历史书,就会发现类似的革命政府还有好几个,他们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就算是当反面教材也有人陪着。

  某种意义上来说,巴黎城内的混战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会发生。从贵族联军围困开始,粮食不足的巴黎就注定要哭泣。

  ……

第997章 毒瘤

  巴黎再次爆发革命的消息传开,整个欧洲世界都懵圈了。先是革命党革了波拿巴王朝的命,接着革命党中的激进派又革了革命党政府的命,现在不知道是什么党又在革激进派政府的命。

  要是算上城外的保王党联军,法兰西已经汇聚了这个时代的各路人马。新闻报道写着都费劲,更不用说普通吃瓜群众了。

  普通民众可以看热闹,政客们就有得忙了。局势乱到这个地步,今年的战争赔款肯定是不用想了。

  甭管哪个政府上台,一时半会儿也变不出钱来。指望法国人的赔款,补贴家用的国家现在是彻底落了空。

  维也纳宫,刚刚和比利时达成妥协的弗朗茨,现在是烦恼并快乐着。没有办法,最近过来借钱的人越来越多了。

  如果是普通的商业城贷款,那简单直接帮忙介绍银行就行了。只要支付得起利息,并且有足够的抵押品,神圣罗马帝国的金融体系就能够帮他们完成融资。

  随着法兰西的战败,巴黎陷入衰落后,欧洲大陆上的金融中心就变成了维也纳——法兰克福两强并立。

  金融也是需要和政治挂钩的。欧陆战争结束后,英奥两国进行了一次关于国际局势和战后重建的秘密谈判。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看看欧陆联盟的组织构架就知道,要是双方谈拢了,不列颠也不至于被排斥在联盟之外。

  毫无疑问,这是两败俱伤的结局。被排挤出圈子之外的不列颠,在欧洲大陆的话语权已经下降到了近两百年来的最低点。除了对海洋国家有点儿影响力外,大陆国家现在已经不买他们的账了。

  神圣罗马帝国在政治上赢得了胜利,经济上却遭到当头一棒。不仅在伦敦融资的计划破产,就连神盾也遭到了挤兑,币值一度大跌五个点。

  光挨打不还手,不是弗朗茨的风格。英国人挤兑神盾,维也纳政府针锋相对的向英镑发起了攻击。

  两家都是金本位国家,然后有趣的一幕就出现了。一边拿神盾从神罗兑换黄金运回英伦三岛,另一边又拿英镑从不列颠将黄金兑出来运回神罗。

  两家都是黄金储备大国,来来回回的折腾了很多次,吃瓜群众们都要看晕了,最后还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首节 上一节 668/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