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623节

  ……

  自从决定支持法国人后,英国外交部就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英俄停战只是措施之一。

  毕竟俄国人是奥地利的盟友,不可能被他们三言两语就忽悠的倒戈相向。别的不说,光英俄矛盾就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开的。

  刚刚打了一仗,回头就结盟。这些的骚操作,这存在于理论上,或许中世纪还可以做到。

  但是在民族主义崛起的今天,谁要是敢这么玩儿,非得爆发革命不可。

  东京,送走了不速之客的英国公使,伊藤博文整个人都不好了。

  好不容易才协调各方利益,勉强压下南下的声音,继续实施之前的北上战略,现在英国人这么一掺合,局势又发生了变化。

  不用想也知道,英国人连他这个反对派领袖都拜访了,原本支持南下的政要就更不用说,肯定是被游说了。

  正在伊藤博文思考对策的时候,侍从的声音突然响起。

  “首相,王宫打来电话,要你立即去参加的御前会议。”

  “砰”的一声响,伊藤博文手中的水杯应声落地。来得太快了,根本就没有给他留下准备时间。

  毫无疑问,这背后肯定有国内的政治势力参与,要不然也不会英国公使前脚刚走,马上就要召开御前会议。

  这样的举动,无非是在向他示威,要他这位南下反对派知难而退。

  没有办法,明治维新的“三杰”都已经故去了,再也没有能够压制所有政治势力的定海神针,政治斗争的手段变得越发出格。

  就比如现在,这些家伙就瞒着他这位首相,私底下和英国人接触,甚至是已经达成了协议。

  知道归知道,伊藤博文实质上还是无能为力。别看他在后世大名鼎鼎,他从来都没有做到过一言九鼎。

  也就是日本现在还没有进行战略冒险,军方也没有来得及在战争中做大,政府勉强能够压制得住他们。

  要是搁在军方做大之后,谁要是敢和他们对着干,分分钟就闹出一场兵变,换一届政府。

  ……

  海军大臣西乡从道率先开口说道:“英国人已经表明立场,要支持法国人,国际局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欧陆战争的结局已经趋于明朗化,原本我们担心的风险不复存在,实施南下战略的所有条件都具备了。”

  如果可能的话,西乡从道是不想做这个出头鸟的。不过没有办法,作为海军大臣他不想出头都不行。

  南洋地区列强云集,形势错综复杂,日本一旦将势力延伸过去,势必要大幅度扩建海军。

  作为南下战略的最大受益者,海军高层已经统一了意见,根本就不容许他这个海军大臣退缩。

  农商务大臣井上馨:“西乡君,你所谓的欧陆战争局势明朗,恐怕还言之过早。

  众所周知,英国人最强的是皇家海军,相对而言他们陆军就非常一般了。

  就算是法国人获得了英国人的支持,对欧陆决战也没有太大意义,除非俄国人也支持他们。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众所周知,俄奥同盟是非常稳固的,俄国人根本就离不开奥地利。

  除非是沙皇政府脑子进水了,才会背叛自己的盟友,跑去支持自己的敌人。”

  没有毛病,英俄谈判才刚刚开始,尚且处于保密状态,日本政府的情报能力有限,触手还没有伸到英俄两国高层。

  按照正常的思维模式,英俄在开战、法奥在开战,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况且俄奥两国本来就有盟约,现在英法靠在了一起,俄奥自然也会站在一起。

  英法在陆地上和俄奥进行pk,几乎没有胜算。在这种背景下,接受英法的邀请对奥地利宣战,怎么看都不靠谱。

  陆军大将大山岩:“井上君,你多虑了。且不说俄国人愿不愿意出兵帮奥地利,就算是他们在欧洲获胜又能怎么样?

  只要英国人肯支持法兰西,海外殖民地争夺中反法同盟就处于了绝对的劣势。奥地利想要报复我们,也要他们有能力越过皇家海军的封锁才行。

  据我所知,英法拉拢的盟友不光是我们,还有几个美洲国家也会参与,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奥地利的海外殖民地。

  我们觉醒的太晚了,错过了殖民时代,现在环顾全世界的土地都有了主人。

  好在欧洲列强也是矛盾重重,这次欧陆战争就是我们的最佳机会。只要夺取了奥属南洋,我们想要的煤炭、铁矿、橡胶、粮食……全部都应有尽有。”

  望着自我陶醉的大山岩,伊藤博文忍不住打断道:“英国人可没准备和我们结盟,邀请他们参加进攻奥属南洋,只是因为局势需要。

  不管他们许诺的再多,夺取了奥属南洋,大部分利益也是英法的,属于我们的只是一些残羹冷炙。

  欧洲历史大家都研究过,应该清楚他们的规矩。就算是奥地利在这次战争中战败,他们仍然是一个大国。

  为了些许利益,得罪一个欧洲大国完全是得不偿失。未来遭到报复的时候,英国人可不会替我们出头。”

  窗户纸被捅破了,所有人都傻眼了。弱肉强食是这个时代的本质,弱者是没有资格和强者争夺战利品的。

  实力差距太过悬殊,就算英法给了再多的许诺,战后日本政府都没有能力要他们兑现。在利益面前,违约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如果无法独占奥属南洋,仅仅是跟在英法后面捡漏下的汤水,那么发动这次战争,就变得完全没有意义。

  日本军方虽然激进了一点儿,但是他们却不傻。中二的昭和参谋部还没上线,在场的的众人都是智商在线的主,自然不会去跳坑。

  西乡从道微微一笑,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道:“伊藤君,这个问题我们自然考虑到了。英国人有他们的算盘,我们也有我们的计划。

  我们的邻居不是有一句古语叫做“假道伐虢”。奥地利不好惹谁都知道,光他们在南洋地区的势力,都不是我们能够吃下的。

  至始至终,奥属南洋都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真正目标还是这里——肥沃的菲律宾群岛。

  选择和英法合作,只是为了利用他们做掩护,迷惑西班牙人,为夺取菲律宾群岛创造机会。”

  听到这个解释,伊藤博文凝重的神色稍缓。和进攻奥属南洋相比,显然欺负西班牙人更加能够令人接受,起码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

  “计划虽然不错,可是你们考虑过后果么?

  英法可不是好相与的主,知道了我们在利用他们,未来肯定会进行报复。

  一个操作不好,就会将帝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毕竟我们的力量还是太弱了,经不起折腾。”

  西乡从道点了点头:“这个问题,我们军方早就讨论过了。如果没有欧陆战争,无论如何,我们也不敢这么干。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欧洲列强分成了英法、俄奥两大阵营,英国人的欧陆平衡战略摇摇欲坠,一时半会儿这些列强都顾不上我们。

  从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交战双方动员的总兵力加起来都过千万了,就这么血拼下去,这欧陆战争的参与者中很难有真正的胜利者,最终的结局多半是两败俱伤。

  只要我们灵活一些,在欧陆战争分出胜负前夕,及时加入胜利者一方,这一局就算是稳了。

  不管是谁赢得了战争,战后都要忙着舔伤口,根本就不会为了这点儿小事,对我们这位盟友大动干戈。

  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够顺势分得一些战利品,提高我们的国际地位。”

  ……

第932章 谣言的威力

  不得不承认日本人演戏能力,一面向英法信誓旦旦的许诺要加入对奥作战;一面又向奥地利保证绝对不会侵犯奥属南洋。

  至于流传出来的小道消息,那都是法国人的阴谋,企图通过这种卑鄙手段挑拨日奥两国关系。

  真的假的不重要,反正一系列的外交骚操作下来,日本政府还是拿到了切切实实的好处。

  靠着忽悠大法,1891年4月11日,伊藤博文同法国公使格莱特拉斯签订《日法远东条约》,以加入对奥作战为代价,换取法国政府放弃在日特权,拉开了日本政府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序幕。

  紧接着在4月18日,伊藤博文又故技重施,同英国人签订了《英日东京条约》,收回了英国人在日本的特权。

  同样是靠着忽悠大法,4月26日,伊藤博文又同奥地利公使签订了《日奥安保条约》,日本政府以不同法国人结盟代价,换取奥地利放弃在日本特权。

  三个大国都搞定了,剩下的自然成不了气候。靠着威逼利诱等多种手段,日本政府奇迹般的废除了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成为了亚洲第一个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

  消息传到欧洲,好吧这年头日本的存在感太低,根本就没有人感兴趣,媒体都忙着报道欧陆战争的新闻,自然是无暇理会。

  别说民间不重视了,就连各国政府也没把这当成一回事。有特权固然好,没有特权也无妨,反正日本就那么点儿市场,在英法吃剩下后已经所剩无几了。

  事实上,弗朗茨也是在看到外交部递交上来的条约后,才想起来奥地利在日本也是拥有特权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年头的日本人实在是太穷了。只有有限几宗商品能够在这里畅销,利益最丰厚的自然是军火贸易。

  可惜,日本的海军学习英国人、陆军学习法国人,军火市场没有奥地利的份儿。

  维也纳政府又实施了矿产出口审批法案,堵死了卖资源的路,除了奥属南洋卖点儿橡胶、粮食外,就只有少量的工业产品出口。

  出口少,进口就更少了。对比一穷二白的日本来说,奥地利基本上是啥也不缺。

  即便是日本人的拳头产品——生丝,在伦巴第和威尼斯完成改稻为桑后,也失去了市场。

  日奥两国每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都不足三十万神盾,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实在是找不到重视的理由。

  做了这么多年皇帝,弗朗茨早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政客,除了刚开始给日本政府添了点儿麻烦外,后面已经很少搞事情了。

  事实上,奥地利也为皇帝的任性买了单。维也纳政府的矿产出口审批法案,最初的目的是打击竞争对手,针对的目标主要是法国人。

  奥属南洋距离欧洲太远,要是跑这么远进口矿石,光运费成本也就上去了,根本就不需要进行限制。

  只不过在划定范围的时候,弗朗茨手一抖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不小心把奥属南洋给圈了进去。

  然后,日本政府想要从奥地利进口矿石,就要通过层层审批,没有一年半载根本就下不来。

  为此日本外交部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可惜对维也纳政府来说,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根本就没有人愿意为了日本人的感受去改变一项法令。

  说白了还是利益不够,在奥地利改变一条法律可是非常麻烦的,需要重新召开立法会议。

  就算是废除限制,大不了也就每年增加几十万神盾的贸易额,落入政府口袋里的税收也就那么几万神盾。

  为了这点儿钱,就跑去修订法律,维也纳政府还没有那么闲。就算明知道是错了,那也只能一错到底。

  受此影响,日奥关系一直都不冷不热。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本子还是有天赋的,该装孙子的时候绝对不含糊。

  放下手中的条约,弗朗茨缓缓说道:“英俄谈判已经开始了,看来我们在非洲大陆的行动已经引起了英国人的警惕。

  按照约翰牛以往的作风,他们肯定不愿意看到我们连贯亚欧非三洲。如果不出意外,英法现在已经靠拢了。

  英国陆军的主力还在阿富汗地区,短期内他们是无力掺合欧陆战争的,危险只会来自海外。

  命令南洋总督、中美洲总督加强戒备,警惕周边所有的邻居,不要给敌人有机可趁。

  至于其它地区,我们实力太过薄弱,如果爆发战争,允许他们直接投降。”

  尽管不认为日本人会吃饱了撑着,跑去偷袭奥属南洋,可是联想到原时空日本人花样作死战略,弗朗茨还是第一时间下令加强戒备。

  其他地区自然是脑补的结果,在英法可能联手的背景下,忽悠几个傻子冲锋陷阵,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可以有日本人,同样也可以有其他国家。奥地利的海外殖民地中,除了南洋和中美洲经营的不错,有实力和周边的邻居们进行一场友谊赛外,剩下的地区都不怎么样。

  尤其是奥属阿拉斯加,就一个步兵营在那里守着,加上移民都不足五万人,其中还有三分一的罪犯。

  英国人只要动手,那是分分钟就有可能沦陷。反正都打不赢,那就干脆认怂算了。

  经营这些地方不容易,要是把家底打光了,又要重新进行投入。

  反正等欧陆战争一结束,不管是谁拿了,都要连本带利的吐出来,没必要做无意义的牺牲。

  这么多年的穿越生涯,弗朗茨已经受到了欧洲文化影响。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像一名欧洲政客。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或许我们向外界放出占领埃及的消息,可以打消这些家伙不切实际的幻想。”

  虽然奥军已经撕破了苏伊士防线,甚至是兵临开罗城下,但埃及战争仍然还在继续。

  就在不久前,法国政府又向埃及地区派出了援兵,虽然无法扭转大局,但还是拖延了奥军占领埃及的脚步。

  不过这不妨碍,维也纳政府向外界放出谣言。反正奥军都已经兵临开罗,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野心家也罢,投机者也好,反正这些家伙都是墙头草,哪边风强就往哪边倒。

  英法的组合虽然能唬人,但是奥地利的虎威同样不容小觑,收到这样的消息,在没有确定真假前,谁也不可能轻易站队。

  这年头要核实消息可不容易,等各国搞清楚了情况,估计奥军也差不多拿下埃及了。

首节 上一节 623/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