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60节

  容克贵族们还没有后世那么牛逼哄哄,让他们去打败奥地利、法兰西,估计还没有开战一个个就怂回去了。

  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打不赢。

  要不然克里米亚战争中后期,普鲁士王国就动手了,英法和俄国人陷入了苦战,只要击败奥地利,他们就可以统一德意志地区。

  不要看后世的德国军队天下无敌,但那是未来不是现在,普鲁士王国的崛起是1848年改革过后,才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现在还是一个封建王朝,综合国力制约了他们的军队实力。历史上的成功充满了巧合性,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都是在赌国运。

  根本就不是教科书上说的那样,赢在制度上、赢在了义务教育上、赢在了综合国力上。

  要是奥地利政府自己不作死,用人失当、军事部署失误,普奥战争就没有那么容易结束,只要拖上三五个月普鲁士就只能哭了。

  普法战争更是喜剧,已经飘了的拿破仑三世自认为是军神再世,根本就没有进行全国动员,匆匆就对普鲁士王国宣战,用22万法军和47万普军决战。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普法战争结束后,德国统一经过一番包装过后,德军的军魂就建立了起来,战斗力达到了巅峰。

  成功者总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弗朗茨对正在崛起中的普鲁士非常忌惮。

  在他看来要么提前打断普鲁士王国的统一之路;要么就干脆放任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地区,奥地利转移发展方向。

  这个选择题由不得他来做,现实已经帮他做出了决定。奥地利民众无法容忍丧失德意志领导者的地位,奥地利政府也承担不起这个政治后果。

  既然如此,弗朗茨就只能沿着第一条路走下去了。光打断普鲁士的计划还不够,既然奥地利的精力被牵制在了德意志地区,自然就要有所收获了。

  普奥联手瓜分德意志地区,就是一个不错的构想。作为补偿,奥地利将会支持普鲁士向别的方向进行扩张。

  好吧,这是纯粹在忽悠了。除了中二少年外,绝大部分政客都不会相信,奥地利会真的支持普鲁士对外扩张,最关键的是他们没有扩张方向了。

  向北欧扩张,问过俄国人没有?

  向低地国家扩张,先看看法国人答不答应?

  去海外抢殖民地,强大的海军在哪里?

  “谈判的问题,我们外交部会做好的。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同盟的共同利益在哪里,我们又靠什么诱惑他们加入进来?”梅特涅不咸不淡的问道

  既然是利益捆绑,就必须要先让大家看到利益所在。

  “我们可以仿照德意志关税同盟,大家共同降低关税,促进商品流通。

  我们还可以把某些商品的销售权,分包给各国的实力派,用利益收买他们。

  比如说:我们具备竞争优势的农产品。

  如果我们直接销售,肯定会损害当地贵族的利益,可是转手给他们销售,这种情况就不存在了。

  本来这些邦国都要从外界进口粮食,从什么地方买不是一样?关税降低了,大家的利润还增加了。”财政大臣卡尔解释道

  简单的说,就是出让部分利益给当地贵族,换取奥地利工商业制品的畅通无阻。

  贵族们的利益被满足了,资本家们的利益自然就牺牲了。这些邦国都还是封建王朝,贵族还掌控着主导权,收买他们就收买了政府。

  “不行,如果这么做,我们的农产品利润如何保障呢?”路易斯大公反对道

  任何行业的利益都是有限的,构成这条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从中获取利润,一个环节拿多了,另一个环节自然就拿少了。

  “不要忘了,我们可以以更低的关税进入市场,在价格上是拥有优势的。我们还可以操纵同盟提高外来农产品关税,保障大家的利益。

  在排挤掉别的农产品入场后,我们的粮食出口总量还可以继续扩大,甚至是垄断掉各邦国的粮食进口。

  奥地利的粮食生产,还没有达到极限,还有大量的荒地可供开垦。

  在解放农奴过后,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内的粮食产量即将迎来一个爆发期。

  如果不开辟新的市场,国内的粮食恐怕会大量的滞销。卖都卖不出去了,还谈什么利润?

  为了开辟新的市场,放弃一点儿眼前的利益,换取未来更大的利润,难道不可以么?”财政大臣卡尔忽悠道

  不得不说,他的理论是非常有道理的。利润不利润,也必须要粮食先卖出去了在说,滞销在家中谈什么利润?

  这和后世的低价倾销没有多少区别,只不过低价仅仅只是在于批发,利润都到了权贵手中,市场上的粮食价格依然不会降低太多。

第129章 残酷社会

  无论卡尔说的如何天花烂坠,本质上都改不了,为了加快工业发展速度,准备牺牲农业的事实。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血腥的,在外开扩市场的同时,也少不了要对内压榨。

  这是时代注定的,作为一名有志于成为千古一帝的主,弗朗茨算是注定吃相的,表面上奥地利政府可没有压榨过农民。

  仅仅只有5%的农业税,在这个时代差不多是欧洲大陆最低的了。

  实际上,在交纳农业税收的同时,还有百分之十的什一税,这是以教会名义收的。

  不能再多了,奥地利政府是以贵族阶级为主导的,政策上必须要向统治阶级倾斜。能够让他们一起纳税,就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

  不过,对大部分民众来说,他们还要支付一笔土地赎买金,这才是最大的负担,偏偏这笔负担是他们自愿承担的。

  奥地利政府没有强迫农民赎买土地,全靠自愿,政府持有土地的租金也不过百分之三十,扣除税收过后仅仅只有百分之十五,完全没有大肆剥削压迫的意思。

  如果要赎买土地的话,那么还要支付土地收益百分之二十的赎买金,连续支付四十年,或者是用现金抵偿。

  要是政府强制农民支付土地赎买金,要承担这么大的负担,估计大家的心里会非常的抵触,很多人都会闹意见。

  可是让他们自愿购买土地,情况就不一样了,农民反而很感激让他们获得土地的皇帝。

  就算负担再怎么重,大家都比农奴时代要好过了不少。在填饱肚子的同时,还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可以支配自由财产。

  当然他们也更累了,给贵族干活那是磨洋工,能少干就少干。现在给自己干活了,自然没有人偷懒了。能种十亩地,就不会有人只种五亩地。

  所有人都想着多挣点儿钱,早点儿支付完土地赎买金,好过上好日子。

  没错,在农民心目中只要拥有了土地,就会有好日子过。

  弗朗茨执政过后,奥地利政府的税收简化了不少,乱七八糟的税种陆续被废除了。

  除了百分之五的农业税外,别的税收就和农民没有关系了,反正不会向他们收取。

  什一税不算,那是教会收的,和伟大的皇帝陛下没有关系。

  现在,政府想要用低廉的粮食价格收买各邦国的利益集团,从长远来看这是有利的,增加了奥地利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后世美国人都在玩儿低价倾销,足以证明这是有利可图的。虽然在农业上没有赚钱,可是在别的地方他们已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不然,美国人早就不干了。他们可不是做慈善的,年年亏损谁受得了?

  联合各大产粮国,一起哄抬粮价,美国人又不是做不到。还不是有更大的利益在,他们才一直低价倾销。

  表面上奥地利政府批发低价粮食,给当地的利益集团亏了。可是等奥地利控制了各邦国的粮食供应过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各国政府无论愿不愿意,在政治上都必须要向奥地利靠拢,这由不得他们选择。

  无论战略上如何伟大,前期种植粮食的农民和贵族,都成为了牺牲品,奥地利帝国可没有粮食补贴。

  “这个度怎么把握?如果只是比国际粮食价格略低,那么也不是不能接受,要是低的太多,恐怕会打击国内的粮食生产积极性。”费利克斯首相皱着眉头说道

  从个人利益的角度上出发,他是应该反对这项措施的,可是作为奥地利的首相,他不能光考虑眼前的利益。

  卡尔的忽悠还是成功的,所有人都知道奥地利粮食产量将会暴涨,内需肯定是消耗不了,要是不在外面找销路,就准备烂在仓库里了。

  大家的思路已经带偏了,发生这种事情,解决方案并不只是这么一种,比如:削减农产品相关环节税收,增加粮食价格上的竞争力。

  或者是开发配套的产业,如酿酒、发展畜牧业、对粮食进行深加工……

  “首相,这种损失,也就是前几年。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现在按照国际粮食价格下降百分之二十,提前进入抢占市场。

  等我们占领市场过后,就可以慢慢向上提价,大家现在付出的损失,未来都会赚回来。

  同时,政府还鼓励出口精加工产品,尽可能的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保障大家的利益。”卡尔认真的分析道

  这笔买卖,只有奥地利政府敢这么做。其他的粮食出口国,可没有那么多国有企业,能够操控粮食出口价格。

  资本都是逐利的,农产品行业门槛又低,资本家谁会在乎未来的利益啊?

  先顾好眼前再说,不然还没等到未来,就已经被竞争对手拍死在半路上了。

  ……

  “低价倾销”的战略,就这么被制定了下来。这是一个阳谋,在利益面前谁能够抵御诱惑呢?

  弗朗茨只是皱了皱眉头,就表示了默认。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没有足够的利益,怎么能够拉别人上船呢?

  好在这个年代,大家还不怎么重视工业,封建制度下资本家没有多少话语权,不然的话奥地利想要建立这个经济同盟,要付出的代价还会更大。

  ……

  制定计划容易,要具体实施计划就不是那么的简单了。闹的沸沸扬扬的奥地利公务员考试,在1848年12月21日拉开了帷幕。

  为了避免山高皇帝远,监管困难,出现严重舞弊的情况,奥地利政府将考场全部设置在了维也纳。

  最先开始考试的是财政部,不是不想同时开考,而是奥地利政府没有那么大的场地。

  不同于后世的学校满天飞,随便借用一部分教室就可以考试了。现在可找不到那么多场地,很多人不得不在露天广场进行考试。

  就连弗朗茨皇宫前面的广场,都被政府借了过去充当考场。

  维也纳宫顶部,弗朗茨拿出了望远镜,看着排着长队等待入场的考生,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他也曾是考试大军中的一员,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还没等最后一次的结果出来,他的命运就已经改写。

  叹了一口气过后,弗朗茨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走下了城堡,这个时候考试已经开始了。

  考场上,考生们都在认真地答题,有的在低头思索,有的在奋笔疾书,有的抓耳捞腮,监考人员在通道里轻轻地来回走着,安静极了。

  这是奥地利第一次公务员考试,监考人员都非常的业务,可是他们给考生造成的压力却非常大。

  一名名士兵荷枪实弹的充当监考官,要是心里素质不好的人,估计看了这个架势都要发挥失常。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叮、叮叮”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

  “所有人立即停笔,离开考场,违者考试成绩作废。”监考人员冰冷的声音响起

  一个个不得不垂头丧气的离开考场,显然大部分人都自我感觉考的不好,很多人卷面上都留下了大片的空白。

  考场外面,已经人声鼎沸,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了一起,叫苦连天。

  “威格尔,考的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谁知道财政部出题为什么这么偏,怎么好像他们什么都在考,你呢?”威格尔苦笑道

  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军事、宗教、地理、数字、音乐、美术、国际大事……所有的内容都出现在了考卷上。

  尽管是专业知识占主导地位,可是这些五花八门的题目,已经严重打击了大家的士气。

  “我?正在准备下一次考试,反正不管是什么职位,必须要考上一个,不然回家没有办法交代。”劳尔一脸严肃的说

  这次考试的开考比例已经被公布出来了,高达一半的通过率,要是通过不了就属于被淘汰的那一半。

  贵族可是要面子的,光明正大的竞争成为被淘汰的一批人,很长时间都会抬不起头的。

  好在这个年代没有几个平民学子,要不然输给了平民,估计他们的压力还会更大。

  “你是怕艾琳娜那里交代不过去吧,你可是在她面前把牛皮吹破了。”威格尔豪不客气的说出了真相

  被戳破了谎言,劳尔无所谓的说:“那又怎么样,反正我都是学渣,考不上是正常的。

  有你这样维也纳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和我们一起考试,本来就不公平。”

  威格尔淡定的说:“你是不是想说,要是我没有通过,你可以嘲笑一辈子了。放心,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

  通过考试,这点儿自信威格尔还是有的,只不过他要争的是排名啊。一百分通过,和五十分通过,待遇肯定是不一样的。

首节 上一节 60/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