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592节

  物价上涨受影响的不光是法国人,全世界都跟着一起承受无妄之灾。

  没有办法,资本家们太厉害了。奥地利只是起了一个头,剩下的全靠他们操纵。

  正如报纸上说得:“皇帝一声令下,欧洲为之颤抖,世界为之变动。

  农场里升起了滚滚浓烟,把天地换了颜色;煤矿中生出了火焰山,颠倒了昼夜!

  可怜的人们,还在为一日三餐而奔走,为取暖而烦恼……”

  讽刺意味十足的新闻,究竟喷得是弗朗茨,还是拿破仑四世,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不过心态良好的弗朗茨,直接默认是在讽刺拿破仑四世,悄然无息的派人把皇帝改成了法皇。

  后面焚烧物资的行为,也被解读成为了民众反对法兰西霸权的手段,可惜被无良的资本家给利用了,最后误伤了世界。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这些都是各国发来的外交照会,他们希望我们能够保持克制,停止现在的经济战术。”

  该来的还是要来,不管怎么说,事情也是奥地利搞出来的,人家抗议没有毛病。

  不过物价上涨,都是奥地利政府的责任么?

  答案是:否定的!

  奥地利政府再有钱,也没有办法买光全世界的物资。真正被奥地利政府买走的物资,事实上只占一小部分。

  虽然焚烧行动是奥地利政府最先策划的,可那也只是做做样子,前前后后也就烧了几千吨粮食而已。

  真金白银买来的物资,就一把火烧了,弗朗茨还没有那么脑残。

  焚烧物资无非是给资本市场制造一个借口,让大家相信市场上即将出现物资紧缺,推动物价上涨。

  在本国都不够用的情况下,自然要限制出口了。法国又不是自由贸易体系中的一员,肯定是头号倒霉蛋。

  至于受误伤的某些小国,弗朗茨就只能说遗憾了。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战术,有人利益受损是必然的。

  弗朗茨关心的问:“国际市场上的商品物价,比一年前上涨了多少?”

  韦森贝格:“总体物价被抬升了31.4%,煤价上涨了94.1%,粮食价格上涨了144.1%,钢铁价格上涨了79.7%……”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缓缓说道:“价格已经差不多了,开始出货吧!再这么拖下去,大家都要坐不住了。”

  经济战术虽好,可问题是众怒难犯。捞一笔就算了,要是一直玩儿下去,各国政府肯定会出手干涉。

  事实上,各国政府能够拖到现在才抗议,资本家们也是出了大力的。

  物价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没有人和钱过不去,奥地利扫货推高了物价,资本家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为了牟取暴利,不知道有多少资本家,打着反抗法兰西霸权的幌子焚烧物资,为物价上涨推波助澜。

  卡尔首相反对道:“陛下,我们现在开始出货,这些物资就会流入法国人手中……”

  某种意义上来说,奥地利政府现在出货,增加了法国人的战争潜力,也算得上是一种“资敌”。

  如果不是弗朗茨说出来的,换了任何一个人提议抛售囤积在海外的物资,卡尔首相都要问候他全家。

  弗朗茨摇了摇头:“拖不下去了,物价已经上升到了高位,再往后拖这些物资就要砸在我们手中了。

  本来就是高价买入的,不趁现在的机会不抛售出去,后面想卖出去都难。

  至于你担心的资敌,完全都是多余的。就算是我们不卖,法国人同样能够买到。

  不要忘了,现在资本世界是产能过剩,而不是产能不足。

  我们囤积的物资,对比整个市场来说,最多也就占其中的一两个百分点。

  法国人只要把战争发动的时间往后延迟一下,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现在的国际局势,不适合我们率先挑起战争。政治上要求打响第一枪的必须是法国人,我们只能是被动应战。

  现在抛售物资,既卖了各国政府一个面子,还可以趁机赚上一笔,顺便坑法国人一把,何乐而不为呢?”

  这是事实,不管法国政府愿不愿意接受,反正物价都已经上去了,要买就必须要接受高价。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卡尔首相点了点头:“如果是如此的话,那么我们最好刺激一下法国人,挑起战争后再出货。”

  要做就要做绝,物价最高点肯定是战争爆发后。法国人迟迟没有发动战争,最大的问题就是手中没有足够的战略物资。

  一旦战争持续下去,要不了半年时间,他们就会陷入困境。

  法国人也不傻,自然考虑到了战争持续下去的后果。毕竟这次的敌人除了比德之外,还有一个巨无霸的奥地利。

  大国之间的战争,不是一仗就能够结束的,失败了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只要敌人不肯妥协,战争就会持续下去。

  物资买到了,也不等于马上可以使用,还要运回国进行加工,这需要几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周期。

第893章 逼宫与导火索

  1890年9月11日,德、比、奥、希、黑五国,同时关闭对法贸易通道,物资禁运正式开始。

  一时间欧洲大陆风声鹤唳,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风雨欲来的前兆,欧陆战争恐怕是无法避免。

  劝法国人让步?

  反法联盟的物资禁运,直接将巴黎政府逼到了墙角。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深渊地狱。

  劝反法联盟冷静?

  这更不行。反法联盟才是受害者,要不是法国人野心勃勃想要入侵中欧,根本就不会有这档子事。

  吃瓜群众们的担心,只是担心欧陆战争殃及池鱼,并不是他们有多么热爱和平,真正的和平主义者也掌不了权。

  凡尔赛宫,拿破仑四世顶着黑眼圈,再一次召开政治会议。没有办法,等待才是最让人焦虑的。

  随着局势的发展,原本只是想从比德两国捞好处,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决定法兰西未来命运的大决战。

  外交大臣卡雷尔·卡德莱茨:“奥地利已经开始着手组建反法同盟,现在已经拉拢了比利时、北德意志联邦、希腊、黑山四国加入。

  瑞士、荷兰已经开始摇摆不定,西班牙政府中反法的声音也在不断高涨,欧洲的主流舆论大都倾向于反法同盟。

  最近一段时间,奥地利又加强了同北欧联邦、葡萄牙的联系。如果继续拖下去,局势只会对我们越发不利。”

  脑补是最可怕的,奥地利政府频繁和各国政要接触,还对外宣布这是加强商业合作。

  奥地利政府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卡雷尔·卡德莱茨想不怀疑都难。

  自由贸易时代,政府大都不干涉经济运转,根本就没什么合作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奥地利同各国接触频率虽然高,却没有签订一份条约,至少明面上没有。

  具体谈判内容,卡雷尔·卡德莱茨不知道,可是代表相谈甚欢的消息,他还是收到了。

  不管是故意恶心法兰西,还是真的有意加入反法同盟,这对法国政府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特伦斯·布尔金首相:“现在我们不光是外交上遇到了麻烦,战略物资采购也遇到了麻烦。

  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我们要计划采购的战略物资价格近乎倍增,某些商品价格甚至是直接翻倍。

  不少国家打着平息国内物价的名义,调高了和我们之间的关税,大幅度增加了企业采购成本。

  受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影响,国内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削减产能,这对即将开始的战争非常不利。

  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切都是奥地利操控的,他们企图利用这些手段,在战场之外击败我们!”

  大国之间的战争,不光是在战场上,战场之外同样也充满了刀光剑影。

  在这方面法兰西无疑是吃亏的,奥地利的对外贸易量是法兰西的数倍,国内市场也远超法兰西。

  双方的政治经济影响,早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加上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法国政府处于劣势几乎是必然的。

  拿破仑四世眉头一皱:“没有那么严重吧,欧洲各国要是真的支持反法同盟,早就一起加入对我们的封锁了。

  只要他们都加入进去,我们是不可能和所有国家作对的,放弃中欧战略是必然的结果。

  现在的局面,更像是奥地利一手操控,拉着各国给我们准备的大戏,企图让我们自乱阵脚。”

  做了这么多年皇帝,拿破仑四世早就不是什么萌新小白了。政治上没有秘密,国家政治外交是围绕着利益展开的。

  从利益角度入手,分析怎么才对一个国家最有利,就大致能够猜到各国想要干什么。

  毫无疑问,法奥两败俱伤才是最符合大家利益的。这种背景下,除了比德两个躲不开的当事国外,大家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

  除了希腊、黑山这种没得选择,必须要支持奥地利的国家,剩下的国家根本就没有道理加入反法同盟。

  落到拿破仑四世眼中,现在各国的做法就是在推波助澜,给奥地利人加油打气,坚定他们和法兰西开战的决心。

  经济大臣艾尔莎:“陛下,不能再拖下去了。等我们完成了战争准备,敌人也完成了战争准备。

  我们不是自由贸易体系中的一员,在购买战略物资方面,本身就处于劣势,国内的经济也略逊于奥地利,不适合同奥地利进行持久战。”

  拿破仑四世弄明白了,不是大臣们急了,而是国内的资本家们急了。

  确定了法国政府要实施中欧战略后,资本家们纷纷开足了马力生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手中的商品一天天增加,流动资金一天天减少,战争还是没有爆发,大家想不急都不行。

  万一中途发生大变故,突然说战争不打了,或者是往后拖个三年五载,大家就要完犊子了。

  卖出去的商品才是钱,积压在手中的商品不是资产,而是负债,因为储存也是需要成本的。

  政府提前采购想想就行了的,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原因非常简单:法国政府手中没有那么多储存物资的仓库。

  在这种背景下,资本家们想要消化掉手中的库存,只能让战争提前爆发。

  大臣们纷纷叫嚣着提前发动战争,并非大家都被收买了,主要是知道已经拦不住了。

  要么政府主动挑起战争,掌握战争主动权;要么就是资本家们动手挑起战争,局势会怎么发展就没人知道了。

  不等拿破仑四世做出决定,侍从就急匆匆的在门外高呼:“陛下,前线紧急军情。”

  欧陆局势已经非常紧张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反法同盟先打过来,大家都不会感到奇怪。

  听到了紧急军情,拿破仑四世自然不敢怠慢:“快拿进来!”

  ……

  刹那功夫后,拿破仑四世缓缓说道:“前线传来消息,三名士兵在我们和比利时交界处巡逻的时候,突然遭到了敌人袭击,两死一失踪。”

  边界摩擦不是第一次了,可是死人的情况,却是从来没有发生过。

  因为局势紧张的关键,边界上早就加强了戒备,士兵外出巡逻也是成群结队,相邻距离都不会太远。

  一般情况下发生了意外,周边的部队马上就会抵达。死人还可以理解,失踪就耐人寻味了。

  比德两国只要脑子没有进水,就不会干这种奇葩事。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人会关心那么多。

  不管合不合理,法国政府想要开战了,这就是现成的战争借口。

  那怕明知道这里面有问题,拿破仑四世也无法深究下去。要不然查出点儿什么来,最后丢脸的还是法国政府。

  不过心里不爽是必然的,死者可是法国士兵。没有死在战场上,居然因为有些人想要提前挑起战争,就遭到了无妄之灾。

  众人都低头不语,发生了这种事情,他们也很为难啊!

  早一点,晚一点,都可以,唯独现在这个时候不行。

  刚刚大家才游说皇帝开战的,马上就出现了战争借口,怎么看都像是在逼宫。

  这种误会,在政治上是非常致命的。要是换了一个强势的皇帝,他们现在就可以回家了。

  在拿破仑四世锐利的目光下,特伦斯·布尔金首相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发生了这种事情,我们应该立即向比利时问责。

  责令比利时王国在48小时内交出凶手,释放抓走的士兵,并且赔偿我们损失。

首节 上一节 592/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