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517节

  ……

第788章 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

  东非总督府,意气风发的弗雷德里希总督:“你们都是奥地利陆军大学最优秀的毕业生,某些人的专业成绩,甚至还打破了学校的记录。

  不过这还不够,优秀的将军都是战场上打出来的。帝国是热爱和平的,没有那么多战争给你们实战练手。

  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让你们提前感受一下战争的残酷。只不过有些危险,参不参与全凭个人自愿。

  如果怕了,现在选择还可以退出。”

  能够出现在这里,就已经能够说明问题。要是怕的话,一开始就不参加了。

  似乎很满意众人的表现,弗雷德里希总督缓和了语气:“很好,既然选择了参加这次行动,那么出了这个门,你们就不在是奥地利现役军人。

  在历练途中发生了任何意外,都和奥地利政府没有关系。只有活着回来的人,才能恢复军籍。

  作为你们的前辈,在这里告诫你们一句:先学会如何在战场上生存下来,再去思考建功立业。

  在战场上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同样也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官必备的能力。

  帝国培养你们不容易,不是拿去当敢死队用的,勇敢和莽夫从来都不是一个概念。

  现在我开始点名。”

  “奥斯卡·冯·胡蒂尔。”

  一名青年军官上前一步回答道:“到!”

  弗雷德里希总督:“胡蒂尔中校,你是这次行动的指挥官,我希望你能够把这帮小伙子全部都完好无损的带回来。”

  “是!”奥斯卡·冯·胡蒂尔回答道

  弗雷德里希总督点了点头:“你们这次的任务是,利用马赫敌叛军给法国人添乱。”

  看着迷惑不解的众人,弗雷德里希笑道:“不要感到奇怪,就算是有我们和英国人的支持,叛军也不可能打赢法国人。

  双方的实力差距悬殊,战争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输赢。派你们过去是历练,不是让你们去送死。

  这场战争你们不需要有压力,任何战术都可以用,输赢和我们没关系。打出什么样的战绩,全靠你们自己的能力。

  当然,前提条件是你们能够忽悠住那帮土著,让他们听你们的意见。

  如果谁有能力自己拉起一支叛军和法国人干,我也没有意见。

  你们在战场上取得战果,决定着你们能够拿到多少物资援助,以增加在叛军中的话语权。

  前期你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步兵团的装备,给不给、什么时候给叛军,都由你们自由决定。”

  培养高层军官和基层军官是完全不一样的,基层军官只需要执行命令,敢打敢拼就行了。

  高层军官就不一样了,需要学习的内容就多了,组织管理能力、战术指挥能力、战场应变能力……

  不仅学习的内多,还伴随着最残酷的竞争,每个阶段都有考核,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够获得下一阶段的培养。

  这么高成本培养出来的将领,自然不是用来冲锋陷阵的。如何在战场上保命,也成为了必修课。

  这次苏丹起义军和法国人的战争,就是一次实战考验。纸上谈兵再厉害,也比不上战场上真刀真枪杀出来。

  直接拿法国人练手,奥地利军方显然是对这些人寄予厚望的,要不然直接派战斗经验丰富的军官去就行了。

  说完,弗雷德里希继续点名。

  “埃里希·冯·法金汉、波提奥雷克、施特豪森堡……”

  一个个后世大名鼎鼎的人物,都出现在这里。

  经过了弗朗茨数十年的经营,奥地利军队招兵的范围,早就不局限在奥地利国内。

  凡是神罗帝国的民众,都有资格参军入伍,包括北德意志地区在内。

  尤其是普俄战争后,迫于财政压力,柏林政府放弃了原本的军**主义道路。陆军都压缩了编制,对军校的投入自然也小了。

  事实上,有先见之明的容克贵族,在很早以前就开始脚踩两条船。老一辈在普军中服役,年轻一代在奥地利留学。

  现在普鲁士没落,这些军事留学生也不需要回去了,根本就没位置,进入奥地利军队服役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对有志于统一德意志地区的弗朗茨来说,这些出身北德意志的军官自然不是问题,反正都是大浪淘沙。

  意气风发的弗雷德里希,1856年出生他,实际年龄也不比这些人大多少。

  只不过运气好赶上近东战争,一路顺风顺水的刷奥斯曼副本,然后脱颖而出的。

  当然,投胎好的作用实质上要更大一些。作为奥地利大公卡尔·斐迪南大公之子,天生就含着金钥匙。

  没有能力都能混的好,有能力就更不用说了。原本只是想去近东战争镀金的,没有想到炼出了真金。

  皇室中出一个有能力的不容易,这样的存在自然要好好培养。本该享受宴会美酒的弗雷德里希,就被弗朗茨一脚从维也纳踹到了东非。

  年轻人总是不甘寂寞的,弗雷德里希不是混吃等死主,也是有雄心壮志的。

  原时空在纸醉金迷的维也纳生活了那么多年,都能够指挥军队上战场,现在更不用说了。

  在弗朗茨的蝴蝶效应下,维也纳的风气明显比历史同时期强了不止一筹。

  碰上一个不喜欢灯红酒绿的皇帝,下面的官僚、贵族自然要受影响。

  社会风气转变,对下一代的影响是最强烈的。大革命过后出生的贵族,普遍都要比上一代强一些。

  作为殖民地总督,弗雷德里希的权限还是非常大的,只要政府没有明令禁止,那就可以干。

  给法国人添乱,自然不在禁止范畴之类。只要不被人家抓住证据,那就没事。

  刚刚上任,渴望建功立业的弗雷德里希,直接策划了这次行动。

  为此,他拜访了一遍了奥地利在非洲的几大总督,从大家手中搜刮了一堆破烂货。

  没有维也纳政府参与,弗雷德里希能够动用的资源有限,这些破烂货就是拿来干涉马赫敌起义的筹码。

  增加投入自然是没有的,不过也不算忽悠人,只要看到了成果,再让政府掏钱就容易了。

  “法奥友好”这玩意儿比“英奥友好”都不靠谱。翻开历史书就知道,欧洲最近几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人的争霸史。

  现在阻碍德意志地区统一的恰好又有法国人,绝大部分奥地利人都认为法兰西是最大的敌人,没有之一。

  坑法国人,弗雷德里希没有丝毫压力。没有派出现役军人参与,就算上给巴黎政府面子了。

  仅仅只是几名刚从军校毕业不久的学生,就算是被法国人给发现了,弗雷德里希也兜得住。

  ……

第789章 年轻一代

  弗朗茨猜的没错,马赫迪起义军的背后确实有奥地利国内势力参与。这不弗雷德里希刚想搞事情,马上就和叛军搭上了线。

  事实证明,金主永远都是最受欢迎的。作为非洲独立运动的先驱者,马赫迪用最隆重的仪式迎接了奥地利军事派遣团。

  双方可谓是相谈甚欢,唯一令人遗憾的是英国人也出现了这里,让胡蒂尔等人非常不爽。

  好在,现在大家的立场一致,都是为了给法国人添麻烦,倒也没有闹出什么不愉快。

  欢迎宴会结束后,就有人忍不住了:“元首,奥地利人也太敷衍了吧?”

  毫无疑问,对奥地利这支军事派遣团,大家是非常的不满。

  正所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对刚出校门的军学生,大家实在是没有信心。

  马赫迪摆了摆手笑道:“这并不重要。只要奥地利人的援助到了,就算是他们派出一群大猩猩,我们也要给供起来。

  况且,你们不觉得现在这样最好么?真要是派一群老狐狸过来,恐怕我们就要担心前门驱虎后门进狼了。”

  英奥两国是不一样的,在非洲大陆英国人势弱,给法国人添乱还行,想要夺取法国人的殖民地根本就不可能。

  奥地利就不一样了,他们才是非洲大陆的霸主。如果不是在非洲的几大殖民帝国联合,这块大陆都要被奥地利给独吞了。

  在这种背景下,马赫迪自然要警惕奥地利的威胁。

  起义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大家只是因为共同的敌人,才暂时联合了起来。

  一旦国际势力介入,内部的隐患很容易被放大化,造成无可估量的后果。

  他宁愿奥地利派来的是一帮添乱的废物,也不想面对一群老狐狸。

  一名中年男子抱怨道:“可是,看这些奥地利人的意思。他们是想要插手军事指挥,就凭这些人行么?”

  马赫迪摇了摇头:“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不过奥地利人帮我们训练的军队,确实很不错。

  如果他们想要指挥军队,那就给他们一个机会,把我们刚刚收编的部队交给他们指挥。

  赢了当然最好,输了也不会给我们造成多少损失。真要是打了败仗,后面他们也就没脸再插手指挥了。”

  带着一帮不靠谱的小弟,马赫迪只感觉心累。他非常的怀疑,发起这场起义会让自己英年早逝。

  现在后悔已经晚了。这个时候退出去,不仅想要杀鸡儆猴的法国人不会放过他,就连英奥两个投资者也饶不了他。

  ……

  胡蒂尔中校:“战场上的情况对我们非常不利,法国人已经在磨刀霍霍了,起义军高层还没有一点儿危急意识。

  一个个忙着争权夺利,生怕我们的到来会打破权力平衡,岂不知没有我们的支持,他们根本就挡不住法国人。

  刚才我在私底下试探了一下马赫迪,他的态度非常坚决,想要获得起义军的指挥权是不可能了。

  现在英国人也参与了进来,以我们手中的筹码,最多也就拿到一支杂牌军。

  在来的路上,大家已经见识到了起义军主力是什么货色。未来我们要指挥的,恐怕是乌合之众中的乌合之众。

  我不认为他们能够一丝不苟的执行命令,在学校学习的那些作战内容,在这里基本上都没用。”

  战场上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力,军队的执行力不够,再好的战术也发挥不了威力。

  决定一支军队执行力的核心,就在于基层军官的素养。在这场战争中,这是不可能解决的难题。

  把这帮乌合之众勉强训练成士兵,都已经很不容易了,想要培养出合格的基层军官来,根本就不现实。

  法国人不会给他们时间,距离法军的反扑已经不远了。

  在英奥无法亲自下场的背景下,叛军获胜的几率无限趋近于零,努力只是让这个几率略微有所提高。

  最好的结局,就是给法国人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让法国政府觉得这场战争得不偿失,然后选个穷乡僻壤割据一方。

  法金汉附和道:“确实是如此,带着这帮乌合之众和法国人决战,难怪上面一开始就不看好我们。

  除非是上帝来指挥,要不然起义军没有任何胜算。

  不过这和我们关系不大,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尽可能的给法国人添麻烦,最好是能够把战火烧到尼罗河三角洲。

  英国人应该会支持我们,他们想要叛军一路打到苏伊士运河边,以便给他们提供一个插手运河的借口。”

  军事能力不一定是几人中最强的,但是政治头脑法金汉无疑是灵光的,一眼就看出了英国人的真实目标。

  波提奥雷克笑道:“英国人想要的,恰恰是我们和法国人都不想给的,所以他们注定会失败。

  叛军不可能打到苏伊士运河,但凡是露出一丝半点儿迹象,法国人就会发疯。

  巴黎政府完全可以投入数十万军队过来,就算是把所有青壮都武装起来,并且训练成军也挡不住。

  所以破坏掉法国人苦心经营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大半。

  如果能够侥幸攻破开罗,我们几个将有机会成为未来对法作战的统帅。”

首节 上一节 517/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