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苦战了两个昼夜的撒丁军队,最终还是没有挡住奥地利的兵锋。在城内民众的配合下,米兰城再次回到了奥地利手中。
在米兰沦陷的同时,巴多里奥元帅在总督府饮弹自杀,保留了他作为军人的最后尊严。
6月12日,奥地利军队收复了伦巴第地区,兵锋直指撒丁王国,奥撒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都灵
伦巴第保卫战的迅速失败,让撒丁政府目瞪口呆,他们实在是没有想到会败的这么快。
毕竟,当初拉德斯基元帅凭借不到十万大军,就依托阵地,挡住了20万撒丁军队的进攻。
在他们看来,现在撒丁王国在伦巴第地区的军队还有十二三万,和奥地利投入进攻的兵力几乎是相差无几,就算是战斗力差了一点儿,作为防守的一方也能够通过地利优势弥补。
查理-阿尔伯特焦急的问道:“李奇,我们从前线撤下来了多少军队,能不能挡住敌人的进攻?”
陆军大臣李奇苦笑着回答道:“陛下,一共撤下来了七万大军,国内我们又再次动员了十五万军队,不过后期动员的这些人,都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战斗力恐怕……”
第103章 命悬一线的撒丁王国(求票票)
查理-阿尔伯特摆摆手说:“只要教会他们用枪就可以了,都到了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现在的重点是鼓舞士气,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训练不够就用勇气来凑。
只要敢打敢拼,那怕是我们用三个士兵、五个士兵换敌人一个士兵,同样可以拖住奥地利人,为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战斗力神马的他早就不抱幻想了,撒丁王国的正规军都被吊打了,现在临时组建起来的炮灰部队,还能逆天不成?
质量不行那就用数量来凑,本土作战他们有的是人。
经过政府的长期宣传,普通民众把生活的困苦都记在了奥地利身上,现在他们是有群众基础的。
陆军大臣李奇忐忑的说:“陛下,我们的武器装备严重不足,很多士兵都是两三个人共用一支枪,这还是我们鼓励士兵自带武器的结果。”
打了败仗说话自然就没有底气,要不是巴多里奥元帅最后关头杀身成仁,把所有的责任都抗了下来,现在撒丁王国内部说不定就已经变天了。
即便是如此,政府的压力也是大增。可以说奥地利军队这个时候兵临城下,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撒丁政府。
政治手腕老辣查理-阿尔伯特国王,趁机转移了国内矛盾,打着保家卫国的旗号,将不稳定因素全部安排进入了军队中,并且放在了同奥地利作战的第一线。
如果奥地利军队能够帮他把这些人都干掉,估计查理-阿尔伯特不介意给他们发一枚大大的勋章。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查理-阿尔伯特可不会感激奥地利人。除非干掉了这些人过后,奥地利军队就打道回府还差不多。
可惜现在是撒丁王国最虚弱的时候,不咬一块肉下来,奥地利还好意思以列强自居么?
“发动国内的民众进行募捐,我亲自带头,把所有收藏的枪支都捐出来,能凑多少算多少,不够的就装备一些冷兵器先凑合着用。
外交部正在和英法沟通,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武器装备。”查理-阿尔伯特想了想说
李奇的内心是崩溃的,他真的很想问候一下国王查理-阿尔伯特是怎么想的,你的藏品是什么货色,你自己心里就没有一点儿逼数么?
国内能用的枪支早就被征用了,现在王室的藏品基本上都是古董枪,最古老的一支还是14世纪的火绳枪。
这些武器拿来做装饰还行,真要是拿到战场上使用,那就是在谋杀。
撒丁王国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地之一,这里的贵族们是追求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家收藏的武器自然越古老,越有历史故事越好了。
在这次动员的时候,撒丁王国所有的贵族子弟适龄青年,都进入了军队中服役,能用的武器他们早就带出来了。
这也就算了,再古老的武器,只要能够把子弹发射出去,都是可以杀人的,大不了就当一次性用品好了。
最悲剧的是要拿冷兵器充数,这大概是要准备和奥地利军队进行肉搏了,面对不靠谱的老大,李奇最终还是选择——“陛下英明。”
这个阿泽利奥首相忍不住开口说:“陛下,法国人已经拒绝了我们购买武器的要求,甚至他们还学隔壁的瑞士人严查走私,禁止武器弹药流入我国。”
法奥密约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只不过对撒丁王国来说,一个奥地利就要命了,再来一个法国的话,他们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了。
撒丁政府上下都选择了装糊涂,企图依靠法国政府的内部矛盾,摆脱这一次危机。
可是现在装不下去了,中立国瑞士对他们武器禁运,那是正常操作。现在法国人也这么玩,就是明晃晃的恶意。
不要忘了,这场战争爆发前,法国政府可是鼓动他们出兵的,还许诺了一堆武器援助。现在不要说援助,就连正常的贸易都无法顺利进行。
没有办法,就算是他们再怎么许诺利益给法国人,也不可能像弗朗茨做的那么干脆。
奥地利可以割让半个撒丁王国给法国人,那是慷他人之慨,撒丁政府是绝对做不出这个决定的。
在利益面前,政客们的承诺就和放屁差不多。
法国人对意大利的野心由来已久,因为哈布斯堡家族的牵制,他们努力了几百年都徒劳无功。
现在机会送上门来了,政客们需要开疆扩土带来的政治声望,资本家们需要获得更大的市场,贵族军官们需要获得军功。
这么多人都有利益诉求在,自然不是撒丁王国的外交努力能够挡住的,如果不是内部主导权之争,这个时候法国大军都杀过来了。
“砰”!
查理-阿尔伯特狠狠的一拍桌子,怒气冲天的说:“该死的法国佬,他们都应该下地狱。早知道在反法战争中,我们就不该那么轻易的放过他们了!”
国王的咆哮,众人纷纷选择了没听到。反法战争中撒丁王国是什么情况,这还用说么?
“陛下,英国人答应调停这场战争了,这个时候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先生已经从伦敦出发,正在赶往维也纳。”阿泽利奥首相连忙说出了一个好消息
……
正在撒丁王国命悬一线的时候,富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巴黎民众发动了六月起义,拯救了撒丁王国。
巴黎六月革命非常具有传奇性,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夺取政权成功后,就成功的和奥地利、俄罗斯勾搭在了一起。
普鲁士自由派向法国发来照会,邀请法国政府一起支持波兰独立运动,自然是遭到了法国政府的拒绝。
消息传来过后,为了声援波兰革命,15万巴黎工人在1848年6月15日上午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并且占领了议会大厦,要求法国政府组建远征军支持波兰独立运动。
毫无疑问,这样的国际主义精神,遭到了法国政府的拒绝,双方的矛盾开始激化,6月23日巴黎再次爆发了革命。
法国内部不稳,为了避免局势继续恶化下去,巴黎政府不得不取消出兵撒丁王国的计划。
第104章 利益绑架
匈牙利
随着撒丁王国战败的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匈牙利人对革命丧失了信心,米什科尔茨、德布勒森、佩奇、塞盖德等一系列的城市先后沦陷。
到了六月中旬,匈牙利共和国就剩下最后一座城市布达佩斯了。
不甘心失败的革命党人,在丢失重要城市过后,又流窜到了乡下,企图依靠游击战继续负隅顽抗。
可惜匈牙利民众不买账,在普通民众看来哈布斯堡王朝是他们的保护神,而匈牙利共和政府则是贵族、资本家组成的掠夺政府。
人民战争没有发动起来,就反被人民群众给镇压了。
可以说弗朗茨在匈牙利进行的分田地运动很成功,成功的把之前奥地利所有的黑历史都甩锅给了匈牙利自治政府。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聪明人,经历了一场内乱实力遭到重创的匈牙利贵族,很快就摆正自己的位置,纷纷采取行动向维也纳政府证明自己的作用,准备在新的社会体系当中占据有利地位。
这是古老贵族们的存身之道,懂得向现实妥协。没有学到这一点的暴发户们,早在奥地利镇压匈牙利叛乱中就领了盒饭。
阿拉布城外一座古老的城堡中,一名青年正愤怒的说:“父亲,我们真的要这么做么?一旦匈牙利王国不复存在,我们就只能……”
老者摆了摆手,语重心长的说:“奥古斯特,不要被利益蒙蔽了双眼!
匈牙利王国已经不复存在了,从匈牙利革命开始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维也纳政府拆分匈牙利的决心不会动摇的。
螳臂挡车的勇气固然我们值得佩服,但是绝对不能够效仿,这是我们的祖训。
既然已经无法避免匈牙利被拆分,那么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获得最大的好处呢?
奥地利政府能利用这次革命拆分匈牙利王国,但是在法理上依旧缺乏依据,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奥古斯特皱着眉头说:“可是父亲,维也纳政府分了我们的地,祖宗传承下来的百万公顷土地,都成为了历史,这些我们再也拿不回来了!”
老者摇了摇头说:“你想怎么样?这些土地被分到了几十万人手中,无论是谁也没有办法再拿回来,难道你想要为了这些土地和我们封地上的臣民成为死仇么?
奥古斯特,你太偏激了。事情已经发生了,最重要的不是怨天尤人,更不上自不量力的去报复,而是及时止损!
不要忘了,这些土地是以赎买的名义拿出去的,而土地赎买金我们却没有拿到,这个时候维也纳政府巴不得你乱来,这样他们一个大子都不用给了。”
科哈利家族这样的大贵族是很注重封地经营的,天怒人怨、臭名昭著,那都是暴发户和败家子的做派,真正的古老贵族都很重视声誉的。
欧洲常常爆发贵族战争,贵族们必须要依靠自己封地上的臣民卖命,如果不能获得他们的拥护,大贵族又凭什么拥有特殊的地位呢?
财帛动人心,现在土地已经分出去了,木已成舟,拿到土地的农奴肯定不愿意放弃,如果想要拿回土地就要和这些人站在对立面。
没有办法,这个时候只能止损了。至于报复奥地利政府,这个想法可以有,甚至暗地里给他们添乱都行,但是明面上却不能有任何动作。
或许因为大贵族联姻的关系,哈布斯堡家族没有办法对他们痛下杀手,但是扣住他们的拆迁补偿款还是可以的,不对是土地赎买金。
上百万公顷土地的赎买金,那怕是打上一个折扣,也不是一笔小数字,没有任何人能够拒绝这一笔财富。
想要拿到这笔钱同样不是这么简单,土地赎买金是奥地利政府代收的,他们肯定不会这么轻易的拿出来。
就算为了政府信誉,不能够直接进行赖账,只要他们充分发挥官僚们的主观能动性,保管变成有生之年系列债务。
想到了这里,奥古斯特瞬间萎了下来。明明是奥地利政府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可是为了止损他们还不得不帮助奥地利政府稳定地方。
至少在这笔巨额的土地赎买金拿到手之前,他们必须要站在奥地利政府一边,还要期待奥地利发展的更好,不然就没人给他们还钱了。
沉默了半响,奥古斯特无奈的说:“好吧,我这就推动请愿运动,让奥地利人名正言顺的拆分匈牙利!”
为了属于科哈利家族的那巨额的土地赎买金,不管心里再怎么不情愿,奥古斯特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发动民众请愿,申请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直辖地,给奥地利政府提供一个拆分匈牙利的借口,就是他们向维也纳卖好的第一步。
弗朗茨是要吃相的,拆分匈牙利容易,但是让当地人心服就难了,历史上匈牙利王国被拆分后,没过多久又死而复活了,就是当地民众不服气。
如果是由当地民众主动提出申请,变成哈布斯堡家族的直辖地,那么就不是问题了。这是民意,任谁也挑不出来问题。
民意是盲从的,这个时候就轮到贵族们表演了,有他们带头加上哈布斯堡家族在民间的声望,策划一场这样的请愿活动很容易。
……
布达佩斯,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奥地利军队似乎是丧失了攻城的兴趣,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发起过进攻了。
有多瑙河在,这座城市是不缺水的,别的物资就没有办法补充了,由于缺乏工业原材料,工厂早就停止了运转。
大量的失业人员面对高昂的物价,城市的经济已然崩溃,年轻力壮的,还可以加入国民自卫军混一口饭吃,老弱病残就完全丧失了经济来源。
国民自卫军的军纪崩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士兵们还有家小要养,穷逼的匈牙利共和政府支付给他们的的军饷,可养不起一家老小。
为了家人不挨饿,他们也必须要去镇压“反革命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敌人”手中缴获足够的财富养家糊口。
第105章 栽赃陷害
到了五月中旬,布达佩斯大范围出现了断粮现象,高昂的粮价已经搜刮干净了民众口袋里最后的财富。
为了稳定秩序,共和政府不得不开始实施粮食配给制度。
这个时候的布达佩斯,蔬菜、水果变成了奢侈品,肉制品也退出了普通人的餐桌,成为了贵族专供。
政府能够提供的,只有最基本的每人每天五百克黑面包,加上三百克土豆和两百克玉米。
就这么点儿物资,政府中的官僚还在从中牟利,缺斤短两只是常规操作。
黑心点儿的,还有添加树叶、木屑等杂质的黑面包,已经发芽的变了颜色的土豆,五颜六色的玉米,消化系统不好的人吃了这些东西,随时都可能一命呜呼。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共和政府官员们的节操,堪称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