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船容易下船难,原本奄奄一息的奥地利帝国,这个时候又满血复活了,很多人的内心都崩溃的。
如果这个时候,维也纳政府下一道赦免令,布达佩斯城多半会不战而降。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奥地利内阁,还是弗朗茨这个皇储,都没有放弃这个打击匈牙利实力派的机会。
镇压叛乱,这是最佳的动手理由。这场叛乱波及的范围越广,牵扯到的贵族越多,对奥地利未来的统治就越有利。
若论财富的集中度,估计匈牙利可以高居榜首。名义上有百分之五的统治阶级,实际上不到千分之一的人口控制了全社会90%的财富,包括农奴、工人都属于他们的财产范围。
如此奇葩的社会秩序,不被打破都没有天理。
这场革命,实际上仍然是这百分之五人口内部的权利斗争,剩余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只是被动卷入。
这也是科苏特,可以漠视军队祸害民众的原因,他的支持者来自于这百分之五的群体,剩下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属于可以牺牲掉的。
“你确定敌人会放水攻城么?就我们现在的状况,他们就算什么也不用做,要不了多久布达佩斯也会变成一座死城!”裴多菲咆哮道
没有办法,奥地利政府不会放过他们这帮革命党高层,他们也不想死,就只有忽悠士兵们拼命。
科苏特忽悠的很成功,以至于连自己都骗了过去,为了最终的胜利,他已经什么都不在乎了。
奥地利军队一路稳扎稳打,推进的速度很慢,看起来似乎很艰难,可实际上这是最佳的战法,没有任何风险。
包括在上游筑坝,实际上都只是一个幌子,任何一个有野心兼并匈牙利的政治家,都宁愿选择一直围困布达佩斯,也不会选择最拉仇恨的水攻战术。
科苏特难以置信的说:“你是说敌人故意给我们施加压力,逼迫我们走上极端道路,然后毁掉布达佩斯?不,不会的,这不可能!”
说完,科苏特呆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陷入了魔障。
匈牙利的社会最上层,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布达佩斯城。在这座城市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是贵族、资本家和他们的附庸。
对维也纳政府来说,这些人最好还是死了干净,即便是这里面还有哈布斯堡家族拥护者,弗朗茨也不介意牺牲掉。
大家都是政客,用政客的思维考虑,牺牲掉这座城市,换取一个长治久安的匈牙利王国值不值,这笔账谁都会算。
裴多菲近乎呐喊的说:“醒醒吧,科苏特先生,这就是敌人的阴谋!
现在国民自卫军已经疯了,就连一些没落的贵族、小商人、中产阶级,都没有逃过他们的毒手。
如果继续下去,他们的胆子会越来越大,慢慢将手伸到上流社会,到时候我们就是想要控制局势,都来不及了!
这也正是敌人最想看到的,借我们的手替他们清除掉匈牙利民族精英,然后把所有的罪名都推到我们身上,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吞并匈牙利了!”
如果弗朗茨在这里的话,一定会给他们的脑补能力点赞,没错他是想要借机清除异己,不过却没有打算靠革命党动手,这太不靠谱了。
在战争中死上一部分人,把黑锅直接甩给革命党就行了,难不成死人还会出来辩解不成?
这个时候匈牙利革命党名声臭大街了,他们做出任何天怒人怨的事情,那都是自然操作。
美梦被戳破了,科苏特脸色阴沉的可怕,只要一想想,自己差点儿就上了敌人当,亲手毁了匈牙利民族,他就后怕不已。
不要看匈牙利有一千多万人口,被他认为是自己人的就这么五六十万,而布达佩斯城就超过了三分之一。
没有了这些人,就没有了匈牙利民族,他们才是这个民族支柱。
半响过后,科苏特缓了过来:“谢谢你,裴多菲!只差那么一点儿,我就成为匈牙利的罪人了。
你说的没错,敌人确实在策划阴谋,他们明明可以更快攻陷布达佩斯,却一直都在磨磨蹭蹭,看来他们是想要把我们一网打尽。”
……
当科苏特想要整肃军纪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威尼斯会战的结果已经传了过来。
临时政府中亲奥派的实力继续扩大,投机客们都在想方设法换一艘船,科苏特承担的压力更大了。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匈牙利共和国临时政府那也是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这是特殊的社会环境造成的。
在革命党发展壮大前,少不了受到政府的打压,很多革命党成员成为了政府的通缉犯,跑路的时候,少不了和地方帮会、社团组织打交道。
不少匈牙利革命党人本身还有另一重身份——帮会社团成员。人情世故在任何一个地方都适用,借用这层关系,这些出过力的帮会组织在临时政府中也有一席之地。
如果革命党够强势的话,还能够压制住这些人,可是现在不行了。
所有人都知道革命党不行了,临时政府完蛋是迟早的问题,再不利用最后的机会捞一笔,等奥地利军队打进来就没有机会了。
……(省略一万字,浅尝即止)
趁火打劫的又何止是这些帮会组织呢?
资本家们也没有闲着,要是不利用这个机会铲除竞争对手,他们还配称作是黑心资本家么?
买凶杀人,这只是最初级的操作,高档次一点儿的,利用在政府中的关系,给他们栽赃一个反革命罪名,直接就地处决。
据事后统计,匈牙利共和国这个存在不足三个月临时政府,就以反革命的罪名处决了三千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参与罢工的工人。
最极端的时候,国民自卫军入室杀人抢劫,都可以先给主人扣上一个反革命的帽子,杀了原主人占有他们的财产。
第99章 英国人的阴谋
伦敦
约翰-罗素首相正在为意大利问题头疼,奥撒威尼斯会战结束后,他就知道事情麻烦了,搞不好大英帝国在意大利地区的利益就要不保了。
“帕麦斯顿先生,这场奥撒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你觉得我们该持有什么样的立场?”约翰-罗素问道
外交大臣帕麦斯顿不慌不忙的说:“首相阁下,我们在撒丁王国还有大量的利益,为了保证大英帝国的利益,撒丁王国必须要保下来。
不过,奥地利人的态度我们也必须要考虑,这场战争是撒丁人主动挑起的,肯定是要给他们一个交代!”
这个年代的世界主题是英俄争霸,大英帝国还没有牛逼上天,奥地利帝国也是列强中的一员,该拿的利益还是不能剥夺的。
国务大臣亨利-约翰-坦普尔皱着眉头说:“帕麦斯顿先生,现在的问题是奥地利人不会善罢甘休,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够容忍尊严受到挑衅而无动于衷。
撒丁人这次已经将奥地利政府惹火了,为此他们不惜和法国人妥协,从巴黎传来的情报显示,法奥之间可能已经签订了密约。
如果现在法奥联手,那么撒丁王国就会成为历史,即便是我们反对也无济于事!”
在意大利问题上,英法奥三国的话语权最大,因为地缘政治的关系,意大利地区一直都是法奥两国争夺的焦点,英国人居中调解维持平衡。
为了更好的牵制法奥两国,进入19世纪后,英国人就在意大利传播统一思想,欧洲大革命爆发后,伦敦政府又开始支持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
毫无疑问,这次他们玩儿蹦了。奥地利只是伸出了一只手,就打残了撒丁王国,甚至还不惜和竞争对手法国人勾结了起来,企图瓜分意大利。
帕麦斯顿微微一笑说:“坦普尔先生,事情还没有那么糟糕,法国人的内部矛盾重重,他们换政府的速度比女人换衣服都快。
前一届政府的政治主张,并不等于这一届政府也认同,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等下一届政府。
只要我们给他们施加外交压力,法国政府是没有精力向外扩张的,没有了法国人参与,奥地利还没有那么好胃口,可以一口吃下撒丁王国。”
听了帕麦斯顿的比喻,众人都笑了起来,对于嘲笑法国这个宿敌,英国人从来都不会吝啬笑容的。
如果是法奥联手,那没得说,谁都没有办法阻止他们瓜分意大利。
可是现在法国人不在状态,共和政府建立过后才短短的几个月,都先后换了几任政府。
本来英国人还打算扶持一个亲英政府的,可是看到法国人换政府的速度过后,他们就停止了行动。
没有办法,他们跟不上节奏。法国内部还隔三差五的闹革命,乱七八糟的势力集团一大堆。
谁知道站在最后的是谁?
万一投资错了对象,浪费资源也就算了,再收获一个敌人就亏大了。
停顿了一下,罗素首相再次问道:“帕麦斯顿先生,外交部准备怎么说服奥地利政府呢?如果他们坚持要灭掉撒丁王国,外交部又准备采取怎么样的措施?”
他的意思很明显了,意大利问题上大英帝国的参合力度,仅限于在外交上。
直接出兵帮撒丁王国打仗,就不用考虑了。能不能打赢姑且不论,在欧陆平衡的基本国策下,奥地利同样也是英国人大陆政策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帕麦斯顿想了想说:“首相阁下,奥地利帝国刚刚经历了一场内乱,匈牙利叛乱至今都没有被扑灭,他们眼下最重要的问题是处理内部矛盾。
他们应该没有吞并撒丁王国的计划,甚至奥法密约可能都是一个幌子,梅特涅那个老狐狸可不好对付,这次撒丁王国少不了要大出血。
如果意大利地区的利益无法满足奥地利人,那么我们就用巴尔干的利益安抚他们,让他们去和奥斯曼人争夺近东霸权吧!”
这是大英帝国最擅长的操作——移祸江东。奥斯曼帝国的虚弱本质还没有暴露,从表面上来看,他们也是列强中的一员。
哈布斯堡王朝和奥斯曼帝国是百年宿敌了,从中世纪一直打到了现在,双方经历过的大小战役,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仇恨早就埋下了。
“近东地区的局势本来就很复杂,如果我们鼓动奥地利入场,局势还会变得更加混乱,要是奥地利政府和俄国人联手,我们能够控制的住么?”国务大臣亨利-约翰-坦普尔质疑道
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是世仇,双方的矛盾很深,如果大英帝国在后面支持,奥地利政府肯定不介意打压这个宿敌。
可问题是,俄国人和奥斯曼帝国也是世仇。俄奥偏偏又是盟友,要是有了共同的敌人,想让他们不联合都难。
帕麦斯顿胸有成竹的解释道:“俄奥是盟友不假,可是在巴尔干地区,他们同样也存在着利益冲突。
奥地利早就盯上了多瑙河流域,俄国人的胃口却没有止境,他们发生冲突是早晚的问题,到时候令我们头疼的俄奥同盟自然会土崩瓦解!”
利益永远都是最好的催化剂,现在英国人最大的敌人是俄国人,很多外交政策都是围绕着俄国人展开的。
想要击垮俄国这个竞争对手可不容易,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敌人,毛熊不但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还在欧洲最东边,在地理位置上先立于不败之地。
要击败俄国人,就必须要先分化俄国人的盟友、孤立他们,这方面英国人很有耐心。
……
维也纳
在威尼斯会战胜利过后,弗朗茨就在考虑善后问题了,对奥地利来说,意大利地区就像是一块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占领撒丁王国容易,统治撒丁王国就难了。
“梅特涅先生,法国人怎么说,他们什么时候出兵?”弗朗茨关心的问
撒丁王国不好统治,但这并不妨碍他用来坑人,如果可以把法国人忽悠进来,那么大英帝国就没有功夫盯着奥地利了。
(下周五上架,已经确定了,到时候大家罩着海月哈!!)
第100章 普俄冲突
梅特涅无奈的回答道:“殿下,法国政府的效率一贯不高,这个时候他们还在议会中讨论!”
对于法国人的效率他也是服了,双方都签订了条约,所有的条件都事先约定好了,到了行动的时候居然还能掉链子。
“怎么法国人难道突然对意大利地区没了兴趣,现在想要反悔?”费利克斯首相疑惑的问
梅特涅哭笑不得的说:“不是,法国政府没有打算反悔,他们现在争议的是出兵多少,由谁出任指挥官,派哪支部队过去。”
想想也是醉了,就这么点儿事,还要让议会来做决定,估计不等他们商议出结果来,奥地利都已经收拾完撒丁王国了。
弗朗茨揉了揉额头说:“算了,我们这个法国盟友不靠谱,好在我们本来就没有指望他们做什么,只要他们不添乱就行。
外交部重点盯着英国人,以他们的作风,这个时候肯定要干点儿什么,不要给他们机会。”
按照奥法密约,在威尼斯会战的时候,法国人就该出兵抄了撒丁人的老巢,灭掉撒丁王国,然后两家二一添作五平分撒丁王国的土地。
现在威尼斯会战都结束了,法国议会还没有拿出一个结果,弗朗茨已经不指望法国人能够出多少力了。
“殿下,法国议会迟迟拿不出结果来,这里面就有英国人的手笔,不少亲英派议员还反对出兵。
只不过意大利的诱惑太大了,法国内部的实力派根本就忍不住,法国资产阶级和军方都在推动这次军事行动,才压倒了反对的声音。”梅特涅回答道
英国人的干预弗朗茨并不意外,法奥两国瓜分撒丁王国,约翰牛至少要损失上千万英镑的贷款,还有在意大利地区的一大块利益。
只是法国的内部问题还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本来以为这次瓜分撒丁王国,奥地利做出了重大让步,又有资产阶级和军方的推动可以顺利进行,没想到还是卡住了。
正所谓夜长梦多,拖的时间越长,英国人能够做的事情就越多,两国能够瓜分撒丁王国的机会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