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428节

第662章 狠辣

  炮火声响起,科韦利攻防战开始了,普军负责这次指挥战役的是第二十二师师长卢克少将,崛起于上一次普俄战争的军中后起之秀。

  普通容克地主出身的卢克,能够成为一名将军,靠的就是过人的意志,加上一点点运气。

  原本他以为自己的意志已经够坚定了,无论是多么残酷的战斗,都不能动摇自己的心。

  此刻卢克少将发现自己错了,他的心乱了。卢克在内心深处感叹道:“原来自己也是普通人”。

  俄国人没有躲在要塞碉堡中,在普军发起冲锋的同时,俄军也发起了反冲锋,惨烈的白刃战爆发了。

  战场上喊杀声、惨叫声不断回荡。卢克亲眼看到一名普军士兵被敌人用刺刀捅穿了肚子,在发出惨叫的同时,还紧紧握住敌人的枪身,就是为了给战友创造一个机会。

  曾几何时,他也是其中的一员。只不过因为运气好一些,侥幸立下了战功,才有了后面的一路平步青云。

  回想起当年一起入伍的战友,那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最后大都倒在了战场上。

  某种程度上来说,卢克能够一路平步青云,也是建立在上一次战争普军损失惨重的背景下。

  战争年代,军队是看战绩说话的,出身的影响被降到最低。

  大量的中下层军官阵亡,又赶上了大扩军,卢克这样有战功的幸运儿,自然就脱颖而出了。

  看着不断增加伤亡人数,卢克渐渐冷静了下来,他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俄军似乎是故意在引诱他们进攻。

  夜幕降临,战火暂时停息,只留下满地残骸。

  指挥部内,卢克越想越不对劲,俄国人好像是故意在和他们拼消耗。

  压下了心中疑惑,卢克问道:“伤亡人数统计出来了么?”

  参谋长帕斯夸里诺叹了一口气道:“统计出来了,白天的战斗有526名士兵受伤、248名士兵阵亡,两个营的兵力就这么打没了。”

  卢克师长站了起来,迈出两步说道:“又是两个营,从开战到现在,光我们22师的伤亡人数都接近三千了。如果整个战场都是如此的话,那么这场战争恐怕是空前的惨烈。”

  参谋长帕斯夸里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战争总是残酷的。总部给我们派来的补充团,已经出发了,最多两天就会抵达。”

  普军也建立了完善的战时补充机制,通常是不会出现一支部队打光了,都还没有进行兵力补充。

  正常情况下,部队伤亡到一定程度,就会被替换下来,到后方进行修整、补充兵力。

  当然,这个后方也是相对而言的,仍然还是在前线。需要的时候,还是要随时上战场。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卢克又说道:“算了,这些问题还轮不到我们操心。把我们现在的情况,如实上报吧!

  告诉总指挥部,我们需要重炮。如果没有足够的重火力,我们没有办法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攻克敌人的要塞。”

  没办法,普军运气不好。运输火炮弹药的火车,在半路上遭到了俄军飞艇偷袭,损失惨重。

  重炮部队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稀缺资源,普波联邦一共就那么几个重炮团,还没上战场就损失掉了一个团,自然没有办法在几天时间内就完成补充。

  参谋长帕斯夸里诺摇了摇头:“这恐怕不容易,你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国内重炮部队就那么多,现在都派到了前线,新的重炮团还在组建中。

  根据内部传来的消息,克虏伯公司已经派技术人员前去修复了,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够修复受损的火炮。

  最理想状态下,大约在四个星期后,我们就能够获得重火力支援。”

  卢克眉头一皱:“能不能让总部协调一下,把进攻周围的重炮部队先调过来用用。

  科韦利是军事重地,拿下了这里就拿下了沃伦地区,何必要把精力浪费在卡缅、新沃伦斯克那种小地方呢!”

  参谋长帕斯夸里诺:“这是总参谋部制定的战略,多点突进只要任何一个地方取得突破,都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卢克摆了摆手:“不要解释,老伙计。我知道是怎么回事,无非是总部不确定我们能否攻克科韦利。

  真要是从整体战略上出发,科韦利的重要性也没有那么大,布列斯特才是重点。”

  “你明白最好!”参谋长帕斯夸里诺淡定的回答道

  卢克:“好吧,这些问题先搁置。你有没有发现俄国人不对劲,他们似乎没有出全力,故意引诱我们进攻。

  如果他们火力全开的话,我们的部队根本就冲不到他们的阵地上,他们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没有价值的牺牲。”

  参谋长帕斯夸里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停顿了片刻后:“我想看看伤亡数字,或许能够解释这个问题。”

  卢克脸色一变,瞬间醒悟了过来。如果俄军火力全开,缺乏重火力的普军是冲不到他们阵地附近的。

  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普军自然进行无意义的牺牲。如果普军不主动发起进攻,俄军又那来的战绩呢?

  驻守在科韦利的俄军,大都是是二线部队,这里不是俄国人选择的主战场,沙皇政府给他们的命令是固守。

  “该死的俄国佬,他们这是在玩火,难道就不怕我们攻破了他们的阵地。要知道这样的战斗,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价值。”

  参谋长帕斯夸里诺没有回答,俄国人怎么想的不重要,反正只要有一丝攻破科韦利的机会,他们就不能停下来。

  ……

  俄军指挥部,同样看着伤亡报告的雅顿-伊万诺夫少将,心情就要好得多了。作为防守的一方,总是要占便宜的。

  “菲克,你提议太棒了。该死的普鲁士蛮子,果然上当了。他们居然异想天开的想要攻克科韦利,简直就是在做梦!”

  作为奥地利派出的军事观察员,正常情况下是不能参与俄军指挥的,不过凡是都有例外。

  俄奥同盟这么多年,维也纳政府也在俄国内部培养了一大批亲奥派,雅顿-伊万诺夫少将就是其中之一。

  菲克和雅顿是同班同学,一起毕业于奥地利陆军学院,因为两人关系很不错,菲克才被派到了这里做观察员。

  同样是奥地利陆军学院的学生,同样也有学渣和学霸的区别。

  雅顿这种前来镀金的外来户,学校要求的自然没那么严格,只要过得去就行了。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出国镀金的雅顿回到俄国后,自然是平步青云,恰好赶上了大扩军,在不到三十岁就成为了俄军少将。

  相比之下,菲克这位高材生还只是一名少校。没办法,奥地利军中的竞争要激烈的多。

  经过了军制改革后,奥地利军中就没有了火线提拔,除非是立下了战功,要不然就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这是皇室开始以身作则的,腓特烈皇储服役好几年,都还是少校,下面的人更不用说。

  看着同学的意气风发,菲克少校还是非常羡慕的,军人就没有不喜欢当将军的。

  即便是出身不差,菲克也不能保证自己有生之年能够成为一名将军。奥地利每年都有数千名军官诞生,但将军的却不一定有一个。

  和平年代就是如此,即便是你再优秀,也很难有表现的机会。无法把自身的能力展示出来,又如何证明自己比别人优秀呢?

  菲克翻了翻白眼:“有什么好兴奋的,要知道你们可是防守的一方,现在打出来的交换比几乎是1:1,已经很丢人了好吧!”

  雅顿不以为意道:“不,这已经很不错了。上一次普俄战争中,我们和普鲁士打出来的交换比总体上都快超过了一比二。

  现在能够略占便宜,即便是借助了防守的优势,也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俄罗斯帝国的人口是普波联邦的两倍多,只要按照这种情况进行下去,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

  况且,我手中这个师都是七拼八凑的二线部队,如果换成主力部队的话,我早就下令反攻了。”

  菲克没有反对,俄军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尽管训练上比不上普军,组织上有所欠缺,别的方面真的很优秀。

  尤其是在韧性上,俄军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只要有口吃的,就能够打仗的部队,实在是少见。

  犹豫了一下后,菲克少校提醒道:“雅顿,你确定要继续下去?如果按照目前的打法,就算是干掉了敌人,你这个师也要消耗光了。”

  尽管建议是他提的,但是菲克并不喜欢这种没有意义的消耗。如果不是国内让他们想办法,让尽量让俄国人流血,他都不会出这个馊主意。

  雅顿微微一笑:“战争总是需要牺牲的,只要能够获得胜利,伤亡大一点儿又何妨呢?”

  站的位置不一样,考虑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雅顿不是傻子,自然看出菲克提出的建议可能不怀好意,但是他不在乎。

  在他看来只要获得了胜利,牺牲一些灰色牲口,完全不值得一提。

第663章 添堵

  就在大家都以为普俄战争陷入僵局的时候,1879年11月2日,一个普军师突然绕过卡缅,直奔平斯克而去。

  普俄战争爆发后,弗朗茨一直都在密切关注,偶尔还会派出飞艇高空侦查。

  奥地利是飞艇技术最发达的国家,最先进的侦查飞艇最高可以在8000米的高空作业。

  这年头防空武器还不发达,只要在3000米以上,无论高射机枪、还是火炮,都没有啥威胁。

  没有安全威胁,奥地利飞艇自然是经常深入别国领空。刚开始弗朗茨还不习惯这种霸道作风,不过看邻居们没啥反应,他也就慢慢习惯了。

  在几千米的高空,如果不用望远镜,很多人都会以为只是一只鸟,被发现的几率还是很低的。

  就算是被发现了,也可以推脱是飞行员迷航了。反正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尤其是欧洲小国的飞艇,飞着飞着就跑出了自家的领空范围。

  普军的异动,引起了飞行员的注意,上报后引起了闲的无聊的弗朗茨注意,直接召集值班参谋开会。

  “情报大家都看了,你们觉得毛奇的目的是什么?”

  不管弗朗茨是出于什么原因才关注这个问题,能够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大家还是非常兴奋的。

  副参谋长摩尔克斯上将:“陛下,普军的真实目标应该不是平斯克,这可能是在分散俄国人的注意力。

  平斯克地处河运要道,距离布列斯特约180公里,已经算是后方了。这样孤军深入,在军事上是非常糟糕的选择。

  就算是瞒了俄国人,不被提前发现,平斯克还有一个团的部队驻守,就算是挡不住普军的进攻,拖延几天时间还是没问题的。

  一旦周边的俄军反应了过来,这支普军就完蛋了。除非他们能够在一天之内攻克平斯克,并且依托当地的工事防守一个月以上,才有战略价值。

  这里面的风险太大,作为欧洲名将毛奇不可能不知道,那么他的真实目标就只有可能是布列斯特。”

  一名参谋反对道:“也不一定是布列斯特,没准毛奇就是普里皮亚季河。当然这种可能性非常小,现在是枯水季节,就算是堵塞河道带来的破坏也不大。

  我觉得更大的可能只是虚晃一枪,故意吸引俄国人的注意力,掩护普军真正的战略。

  至于穿插到布列斯特后方,看上去很不错,可是仅仅一个步兵师有什么用?”

  ……

  参谋们的脑洞确实很厉害,一会儿功夫,就分析出了十几种可能,弗朗茨直接迷糊了。

  没办法,弗朗茨只是一个普通人,要他搞清楚军事大家们的战略部署,实在是太为难人了。

  但倒是一起来的腓特烈,正兴致勃勃的和参谋们进行讨论。或许儿子有成为军事家的天赋,弗朗茨暗自想到。

  当然,也只能想想作罢,作为奥地利皇储,腓特烈是没有机会成为军事家的。

  现在已经不是中世纪了,皇帝领兵上战场的时代已经结束。作为皇储,就算是上战场也只是镀金,根本就没有他表现的机会。

  坦率的说,弗朗茨认为听参谋们讨论,比看报纸有意思多了,真的就和小说一样精彩。

  一个个都说得头头是道,能不能行那要尝试过后才知道,反正在理论上都是可行的。

  了解的越多,弗朗茨越觉得运气很重要,不再迷信所谓的名将光环。就像云台二十八将加起来,也比不上陨石天降厉害。

  ……

  普俄战争还在僵持中,南美战场先出现了转折。自从英国海军下场拉偏架后,秘鲁和玻利维亚就开始悲剧了。

  海上通道没了,物资只能从邻国转运。本来这也没什么的,战争财谁都喜欢,可惜大家的关系不好啊!

  南美各国从建立开始,就矛盾重重。如果不是法奥两国出面协调,警告野心家们安分一点儿,估计这些国家这个时候都落井下石了。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截止到三天前,英国人一共扣押了两百余艘前往秘鲁和玻利维亚的船,其中四十五艘是注册在我国的。

  为了打破英国人的封锁,外交部建议和这些船舶所在国联合,一起向英国人施压。”

  该来的还是会来,仅凭智利的实力想要一挑二还是有难度的。

  如果不切断玻利维亚和秘鲁的海上运输通道,源源不断的物资涌入,两国能够武装起来的军队可要比智利多得多。

  在质量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军队数量将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前期的战斗中,智利实际上已经处于了下风。

首节 上一节 428/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