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423节

  因此,法兰西需要的只是小弟,而不是竞争对手。

  俄罗斯帝国不可能放下架子给人当小弟,就算是亚历山大二世能够卧薪尝胆,俄国民众也不会答应。

  外交大臣邓布利多摆了摆手:“俄国人的外交一直都比较随性,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从当年尼古拉一世和奥地利结盟开始,到亚历山大二世继位过后执行的亲普疏奥战略,再到后来普俄翻脸,以及俄奥同盟破裂都是如此。

  沙皇政府的外交战略,受个人意志影响太大了。不仅没有长远规划,还时常发生变化,甚至是自相矛盾。”

  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邓布利多果断的选择就此打住。沙皇政府的外交政策乱,法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其实也没有好多少。

  欧洲大国中外交政策延续最好的是英奥两国,英奥两国的欧陆平衡政策,从反法战争结束后一直持续到现在。

  中途虽然发生过变故,但大的方向从来没有变化过。现在的欧洲政治格局,都是英奥“欧陆平衡”政策下的产物。

  拿破仑四世点了点头:“算了,这也是一件好事。俄国人来了,我才好和普波联邦谈价钱。

  欧洲大陆太小了,容不下这么多大国。一个奥地利、一个英格兰,就够我们受的了,再也不能出现第四极了。”

  蛋糕就这么大,三家分就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胃口了,再来一家分蛋糕的,谁都不会欢迎。

  在压制后来者崛起的问题上,英法奥三国的立场可以说是一致的。无论是支持普波联邦,还是支持俄罗斯帝国,都有一个前提条件——不能让他们发展壮大。

  英法奥三国这次分成两波,看似是因为利益,实际上大家心里早就达成了默契:不能让普俄两国任何一家轻松赢得战争。

  在这一轮外交竞争中,俄国人从一开始就输了。无论沙皇政府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获得更多支持。

  外交大臣邓布利多:“陛下,从伦敦传来的消息,威廉一世在寻求大国结盟,英国人已经明确拒绝了他们。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威廉一世还会寻求和我们结盟。这个问题关系重大,我们必须要慎重。”

  “普法结盟”,如果是在二三十年前的话,法国政府巴不得有一个盟友分担压力。即便是在十几年前,法国政府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现在不一样了,英法奥三国同盟姑且不论,法国还有一个西班牙盟友,对盟友的需求再也不是那么饥不择食了。

  拿破仑四世冷笑道:“没什么好考虑的。普波联邦想要和我们结盟,那也要先击败俄国人再说。如果他们输了战争,还有什么资格和我们谈结盟?”

  现在法普结盟,法国政府除了承担义务外,能够拿到什么好处?

  即便是普波联邦获得了胜利,拿破仑四世都要好好权衡普法结盟的利弊。至少英奥两国的态度,他们就不得不考虑。

  ……

  盛大的欢迎仪式结束,再次造访巴黎的亚历山德罗维奇(亚历山大三世)皇储脸上露出了浓浓的忧愁。

  看似盛大的欢迎仪式,却夹杂着浓浓的疏远之意。毫无疑问,巴黎民众是不欢迎他们的。

  如果不是波拿巴家族想要融入欧洲王室圈子里,非常重视礼节,恐怕面子工程都懒得做了。

  刚开始就是一个下马威,亚历山德罗维奇对接下来的谈判已经不抱有希望。

  本来按照他的意思,第一站是访问丹麦的,将北欧联邦当做公关重点,至于英法尽人事听天命就行了。

  很遗憾,俄罗斯帝国还轮不到他这个皇储做主。即便是他已经参与政务很多年,外交上的发言权仍然很低。

  拉拢英法,看似回报丰厚,可以直接锁定胜局,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最关键的问题是“筹码”,沙皇政府根本就拿不出令他们动心的利益。

  拿黄金做抵押?抱歉,沙皇不敢。英法信不过俄国人,沙皇政府同样也信不过英法。

  不同于奥地利就在跟前,如果奥地利人违约,他们还可以真刀真枪的干一仗。战争成本明显在拿去抵押黄金之上,这些利益还不足以令维也纳政府违约。

  英法就不一样了,远在千里之外,俄国人根本就够不着他们,万一哪天心情不好违了约,俄国经济马上就会崩溃,连报复的机会都没有。

  领土抵押?莫说抵押,即便是出售或者是割让,他们肯给英法也不敢要。

  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愿意和俄国人做盟友。英法都是殖民帝国,根本就不缺一块飞地。

  没有利益的外交,都是在耍流氓。亚历山德罗维奇皇储只是在尽人事,自然兴致高不起来。

  “殿下,明天威廉一世就要抵达巴黎了,法国人把欢迎宴会安排在一起,分明就是不安好心。”一名随行的外交部官员愤愤不平道

  沉默了片刻功夫后,亚历山德罗维奇冷冷的说道:“就说我身体不舒服,明天的宴会就不参加了。”

  作为皇储亚历山德罗维奇也是傲气十足的,怎么可能愿意受这种屈辱呢?

  作为皇储,现在亚历山德罗维奇只是一名大公,而威廉一世是国王,放在一起身份上就先低一个档次。

  在普俄战争即将爆发的当口,这种不合时宜的会面,谁知道外面的报纸会编排出什么新闻来?

  “可是,殿下。如果不去的话,外界会……”

  不待他说完,亚历山德罗维奇就打断道:“没有那么多可是,外界会说什么?无非是编排一些我们怕了段子。

  就凭法俄之间关系,你觉得法国报纸会说我们的好话么?如果想要听人家说好话,你可以直接砸钱,这比什么都管用。”

  越是了解法国,亚历山德罗维奇越没有信心。遥想当年,为了波兰独立运动,法国人居然组织了志愿军。

  虽然最后这支志愿军没有踏出国门,可对俄罗斯浓浓的恶意还是遮不住的。这种背景下,想要在巴黎进行一场舆论战,除了砸钱别无选择。

  如果法国处于共和时代,舆论能够影响到政府决策,那么砸钱也就砸了。显然现在不是,砸再多的钱也是打水漂。

  亚历山德罗维奇刻意避着威廉一世,威廉一世也在躲着亚历山德罗维奇,两人似乎达成了默契,绝对不在同一个地方出现。

  似乎是看破了法国人的险恶用心,两人都在刻意避免直接爆发冲突,这让想要看好戏的吃瓜群众失望不已。

  凡尔赛宫,拿破仑四世正在和威廉一世会面,场面是其乐融融,仿佛是多年没见的好朋友相聚。

  另一边,法普两国代表正围绕着利益开始唇枪舌战。见短时间无法取得突破,普波联邦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果断的转移话题。

  “阁下,目前的国际局势,不光是对我们不利,对贵国同样也很不利。”

  法外交大臣邓布利多摇了摇头:“伯爵,用不着在这里危言耸听。现在的国际政治格局,对法兰西来说,可是近百年来最好的时期。

  最艰难的日子,我们都挺过来了,何况是现在呢!些许威胁,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这是事实,近百来法兰西一直都处于欧洲政治漩涡中,被大家敌视、针对。

  杰弗理·弗里德曼端起了咖啡,喝了一小口,然后问道:“真的么?难道实力急剧增长的奥地利,你们也感受不到威胁?”

  邓布利多冷笑道:“奥地利确实很强大,发展的也很快,但还威胁不到伟大的法兰西。

  反倒是贵国才需要直面奥地利的压力,普奥两国的边界线那么长,现在维也纳政府又在支持俄国人。”

  奥地利威胁,法国政府自然感受到了,只是没有普波联邦那么明显。两国的边界线不长,法国对自家的军事实力又是迷之自信,自然感受不多。

  杰弗理·弗里德曼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资料,递给了邓布利多。

  “这是我们搜集到的奥地利部分情报,阁下可以看看。”

  既然已经得罪了奥地利,那就干脆做到底。为了避免维也纳政府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拉偏架,柏林政府自然要给奥地利找一个敌人。

  纵观世界,有实力牵制住奥地利的就只有英法两国。英国人太狡猾了,不好糊弄,和奥地利又相距甚远,根本就感受不到奥地利的威胁。

  作为邻居的法国人就不一样了,两国一直都是竞争对手,隔壁一点儿风吹草动,他们都会关心。

第655章 停不下来的战争

  大致翻了翻资料,邓布利多直接放下了文件,冷笑道:“伯爵阁下,这么明显的挑拨离间手段,未免也太低端了。

  谁都知道我们和奥地利是盟友,为什么要担心奥地利的威胁?就凭这些资料么?”

  奥地利的威胁,法国政府自然不可能一无所知,杰弗理·弗里德曼提供的这些资料,邓布利多也不是第一次见了。

  只是数据上有差异。这方面各国都一样,因为政治、个人意愿的关系,搜集竞争对手的资料,往往都会进行艺术加工。

  在邓布利多看来,无非是普波联邦想要强调“奥地利威胁论”,故意夸大了奥地利的实力。

  这些资料上面将法奥两国的各项数据进行了对比,奥地利全面占据优势。初略看了几组数据,邓布利多就没兴趣了。

  作为法国人的傲气,他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巴黎政府也搜集过奥地利的情报,得出你结论是法奥两国综合实力不相上下,甚至法兰西还略占优势。

  杰弗理·弗里德曼心中一沉,暗自怀疑是不是数据太过夸张,让邓布利多发现了问题。

  毕竟这个没有卫星、没有互联网,即便是搜集自己国家的资料,都非常的困难,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搜集其它国家的资料更不用说了,真要派人去统计,估计刚刚开始行动,就被人家当间谍处理了。

  通常都是通过估算进出口船舶数量,或者是各地的经济报纸、大公司公布的年报,这些公开的渠道搜集信息。

  然后经济学家们根据这些数据,“大概+可能”就等于答案。有误差是在所难免的,不同的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都不一样。

  无论是出于民族自豪感,还是政治需要,法国人都不允许得出一个自己不如奥地利的结论。

  邓布利多是外交大臣,又不是经济大臣,看看明面上冠冕堂皇的报告就够了,具体细节不需要他关心。

  停顿了一下,杰弗理·弗里德曼无奈的说道:“好吧,抛开这些资料不提。欧洲大陆只能有一个霸主,奥地利是贵国欧陆霸权中最大的竞争对手。”

  邓布利多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杰弗理·弗里德曼:“最近这些年,奥地利人开发了巴尔干半岛,实力增长迅速,光欧洲本土的人口都有近八千万,经济总量更是超过英国人了成为世界第一。

  这些数据都是众所周知的,想必阁下不会有异议。

  从1870年到现在,维也纳政府已经三次扩军,陆海军总兵力高达71.4万人,其中陆军就有60.8万人。

  这个常备军数量,除了俄罗斯帝国外,全欧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他们比。据我所知,贵国的常备陆军也只有47.6万。

  除了常备军外,奥地利还有规模庞大的预备役部队。具体数字不得而知,反正每年接受预备役训练的人都超过百万。

  这么庞大的军事力量,针对的是谁?

  除了贵国之外,我想不到还有哪个国家,需要奥地利如此慎重对待。

  如果不要做准备的话,一旦奥地利人做好了准备,恐怕贵国就要面对数百万敌军的进攻。”

  邓布利多摇了摇头:“阁下,不要偷换概念。一群民夫也能算是军队?真要是爆发了战争,法兰西也有足够的实力击败一切敌人。

  现代化战争,已经不是靠人多就能赢的。如果比人数的话,俄国人的军队最多,贵国是不是要俯首认输了?

  至于奥地利的威胁,那是法兰西自己的家务事,就不劳阁下操心了。有这份精力,阁下还是想想怎么对付俄国人吧!”

  停顿了一下,邓布利多又补充道:“提醒阁下一句,如果要谈威胁的话,贵国也是法兰西的潜在对手,甚至在奥地利之前。

  这个世界已经瓜分完了,英法奥三国能够结盟,那是因为我们都是既得利益者,维护现有利益就够了。”

  毫无疑问,邓布利多非常不满杰弗理·弗里德曼手伸的太长了,才直接了断的进行警告。

  即便是奥地利威胁再大,那也只能由法兰西政府自己去发现。杰弗理·弗里德曼的提醒,明显就是为了挑起法奥冲突。

  作为法兰西的外交大臣,邓布利多怎么能够接受被人利用呢?

  ……

  回使馆的路上,见杰弗理·弗里德曼一直忧心忡忡,副使迈克菲中将安慰道:“杰弗理,不用难过。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次任务失败,主要是我们错估了法国人。”

  杰弗理·弗里德曼摇了摇头:“任务没有失败,邓布利多已经接受了我们的观点。”

  见迈克菲中将迷惑不解,杰弗理·弗里德曼解释道:“不要奇怪,如果不是戳到了法国人的痛处,邓布利多是不会失态的。

  他最后的警告虽然是事实,但这个盖子从来都没有被揭开过。既然直接说了出来,看来英法奥三国之间的关系,比我们预想中还要糟糕。”

  迈克菲更加疑惑了,直接问道:“杰弗理,既然我们计划成功了,你为何还要……”

  杰弗理·弗里德曼苦笑着回答道:“因为邓布利多说的都是事实,英法奥三国都不想看到新的大国崛起,和他们一起瓜分蛋糕。无论是俄国人,还是我们都一样。

  现在几乎已经我们能够发展的顶峰了,即便是击败了俄国人,我们也很难获得太大的收获。

  想要更进一步,就要面临英法奥三国的联手打压,我们的未来堪忧啊!”

  杰弗理·弗里德曼已经清醒了过来,英法奥三国矛盾重重不假,可是在打压后来者的问题上,三国利益是一致的。

首节 上一节 423/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