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388节

  奥地利在当地没有根基,已经错过了参与进去的机会。况且,距离太远,超过了奥地利的实力投放极限。

  波斯被英国人视为囊中之物,又在临近印度地区,被约翰牛看得死死的,谁碰就和谁翻脸。

  中南半岛普鲁士王国占了一角,英国人参合了一手,法国人又在拼命争夺,这个时候奥地利参合进去,肯定会被挤出来。

  东非地区对奥地利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的“鸡肋”。经济价值有限,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赔钱,战略要地又被英国人捷足先登,想要拿到手几乎不可能。

  南美各国虽然适合作为经济殖民地,可是因为距离的缘故,英法在当地的影响力更大,奥地利有影响力的也就临近中美洲殖民地的哥伦比亚。

  弗朗茨无奈的点了点头,最后这一场殖民盛宴,奥地利已经不在是主角。冒然参合进去,还会被联合排挤。

  “是我太贪心了,奥地利拿到的利益已经足够多了,已经非常招人恨了,现在是时候好好消化一下。

  这次瓜分盛宴,我们保住现有利益就够了。有收获是意外之喜,没有收获也不要难过。为了一些边角料,不值得动气。”

  及时调整了心态,弗朗茨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贪婪是人类的原罪,如果无法控制贪欲,早晚都会走上不归路。

  这次分赃盛宴,参与的国家可不少。看起来似乎剩下利益不小,实际上分配到具体某一个国家手中,也没有多少。

第602章 君主立宪

  不争夺,不等于不参与争夺,就算是没有兴趣,也可以去凑凑热闹。

  以奥地利现在的实力,谁都不能无视,该有那一份是少不了的。

  即便是不争夺殖民地,那也是可以获得回报的。在这里做出了让步,还可以从别的地方弥补损失。

  利益交换,才是国际外交的本质。只想占便宜,不想付出代价,那怎么可能呢?

  好处都让你一家拿了,别的国家还怎么混?惹不起,还躲不起么,不和你玩就是了。

  现在还不是一家独大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一手遮天。不想变成孤家寡人,最好还是按照游戏规则来。

  游戏规则一旦被打破,损失最大的必然是规则制定者。因为规则本身就是制定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才设置的,重新洗牌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占据主导地位。

  不巧英法奥三国都是老牌帝国,亲身参与、并主导了游戏规则制定,现在的游戏规则本身就代表着奥地利的利益。

  确定了大的方针,具体的谈判工作,就不需要弗朗茨操心了。能够拿到什么,那要通过谈判过后才知道。

  弗朗茨不可能判断出每个国家的战略目标,所谓的事先针对,完全就是扯淡。

  就如同英国人的外交一样,不知道的人都以为英国人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外交部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展开外交工作。

  然而,据弗朗茨所知,英国外交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长远外交计划,展开外交工作的核心只有一条——国家利益。

  具体计划都是根据实际情况,临时制定出来的。提前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不适用于外交上。

  国际外交风云变幻,今天是敌人,没准明天就变成了朋友,连敌友都无法确定,又如何保证别的国家会按照你的计划走?

  任何一个成功的外交大国,都会围绕着国际利益,灵活调整自身的外交政策划,而不是机械的按照计划走。

  这一点弗朗茨看得非常准,二十年前奥地利最重要外交政策是俄奥同盟,到了现在却变成了英法奥三国同盟。

  ……

  协调国际关系,缓和各大殖民帝国间的冲突,还涉及到了剩下殖民地的分配,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场谈判注定会旷日持久。

  耶路撒冷,欧洲各国关于调停土波冲突的会议已经开始。在会议召开前,奥斯曼和波斯已经在边界上多次交火。

  只不过彼此心有顾忌,都在尽可能的保持克制,冲突被两国高层压制了下来。

  总得来说,双方是互有胜负,波斯还略有些吃亏。这个结果令弗朗茨非常失望,原本还准备扶持波斯给英国人添乱的,现在他不得不遗憾的打消了这个念头。

  连和元气大伤的奥斯曼军队作战,都无法取得压倒性优势,这样的棋子没有投资价值。

  还不如扶持阿富汗,这颗棋子虽然只能当小兵用,人家也是过了河的小兵。体量虽小,但战斗力还是靠谱的。

  在俄奥两国的支持下,这些年阿富汗也训练出了一支新军。遗憾的是阿富汗太穷了,受限于财力,只训练出了不满编的三个步兵师。

  这已经是阿富汗政府穷兵黩武,加入奥地利资助的结果。要不然的话,他们连一个现代化步兵师都养不起。

  相比之下,波斯的情况就要好得多,即便是已经没落了,家底也不是阿富汗能比的。

  如果政府能力足够强,训练十几二十万现代化陆军,还是不难做到的。有这么多军队在,足以打消英国人的野心了。

  总得来说,封建农业国家不适合热武器时代,微薄的财政收入决定了他们的实力上限。

  耶路撒冷会议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所有人都清楚,在这里是谈不出结果的。

  无论是奥斯曼,还是波斯,背后都有列强撑腰,只要幕后的老大还在扯皮,他们就只能硬撑着。

  很遗憾,现在英法奥三国还在不断扯皮中,谈判桌上自然不可能出结果。

  波斯要求奥斯曼帝国赔偿损失,奥斯曼人要求波斯赔偿抚恤金,气氛是非常的紧张,两国代表就差直接进行决斗了。

  ……

  就在耶路撒冷会议陷入僵局的同时,英国人也兑现了许诺给奥斯曼帝国的承诺,首批三百万英镑的战争贷款已经到位。

  对米德哈特宰相来说,这他执掌奥斯曼帝国以来,收到的第一个好消息。

  有了这笔钱,就可以镇压国内的叛乱,恢复国内的秩序。然后再进行社会改革,使奥斯曼帝国重新崛起,再向奥地利、俄罗斯复仇雪耻。

  好吧,这似乎想得有点儿多。不过理想主义者,还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想法永远都是超出能力范围的。

  青年党官员麦哈德拉低声汇报道:“宰相,最近几天陛下频繁召见保守派、宗教领袖。

  所有谈话都是秘密进行的,不过从这些人离开的表情来看,应该是相谈甚欢。

  下来过后,这些人都异常的低调,连日常的人际交流都减少了。

  同时他们暗地里的密信也多了起来,包括多名军方将领都和他们有过接触。初步判断,他们的密谋是针对我们来的。”

  青年党是通过政变上台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也是他们一手扶持起来的。

  然而,这位苏丹并不安分。继位前他是支持奥斯曼青年党的,要不然也轮不到他继位,但是继位过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不甘心做一个傀儡苏丹,原本亲近青年党的他,在权利驱使下很自然的倒向了保守派。

  现在奥斯曼青年党大权在握,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便是拉拢了保守派,还是有些力有不及。

  不过随着难民危机的解决,情况发生了变化,保守派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政府,奥斯曼青年党声望大跌。

  这就让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看到了机会,搞起了小动作,很多时候弄得青年党政府下不了台。

  这自然引起了青年党的不满,双方的关系搞得非常僵。作为青年党的领袖人物,米德哈特宰相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奥斯曼帝国不同于欧洲各国,每一次权利交接都伴随着血腥杀戮。现在的情况是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万丈深渊,米德哈特派人监视苏丹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不是为了避免引起国内动荡,或许米德哈特都派人干掉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了,都废掉过一位苏丹,他也不介意再来一次。

  米德哈特狠狠的说道:“通知内阁和各部大臣,明天下午到这里开会,商议君主立宪制改革的问题。”

  不能废掉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并不代表着米德哈特就不能反击了。君主立宪制改革,就是最佳选择。

  目前欧洲大部分国家,都采取了君主立宪制。不过君主立宪制也分很多种,有的国家对君主权利限制的多,有的国家只是挂个名,根本就没有限制。

  当然,总得来说这个年代君主都是有实权的,还没有谁落魄到沦为橡皮章。君主权力现在仍然处于巅峰状态,是一个国家最有权利的人。

  这不妨碍米德哈特利用君主立宪制改革架空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因为君主立宪制本身就没有统一的标准。

  比如说:奥地利的君主立宪制,真正有实际效力的就是明确规定了皇帝年金,皇帝无法额外拿国库的钱进行享乐。

  别的方面,几乎没有限制,甚至还有所加强。所谓的君主立宪制法律,都是弗朗茨自己起草的,皇帝还有随时修改的权利。

  又比如说:英国人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利被限制的就要多一些,但是总体上国王仍然是最高领袖,掌握着国家大权。

  最突出的是俄国人的君主立宪制,连具体法律条文都没有,天知道靠什么限制沙皇权利。

  后世很多人都认为沙皇俄国是君主制,而不是君主立宪制的主要根据,就是沙皇政府法律上对沙皇权利限制几乎没有。

  这都是小问题,只要顶着君主立宪制的旗号就行了。米德哈特虽然是理想主义者,却没有那么激进,没有狂妄的想要废除苏丹,直接过度到共和时代。

  在奥斯曼帝国这种宗教信仰浓厚的国家玩儿共和制,本身就非常的扯淡,搞不好民选上台的全是宗教领袖。

  所以打着君主立宪制改革的旗号,把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变成橡皮章就够了。

第603章 投机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土波冲突还没有解决,东亚地区又出事了。刚刚进行初步社会改革的日本政府,向外界露出了獠牙。

  1875年5月,“云扬”号等日本军舰入侵朝鲜釜山,进行武力示威,腐朽无能的朝鲜王朝没有第一时间组织反击,反而寄希望于老大的干涉。

  很不幸,隔壁的老大同样腐朽了,正忙着内斗,根本无暇顾及这点儿小事,这又进一步刺激到了日本政府的野心。

  为了试探出了邻居的底线,9月份日军入侵江华岛一带,这次躲不过去了,朝鲜军队被迫进行抵抗。

  在付出2人伤亡的代价后,日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在武力威胁下,朝鲜政府很快就认怂了。

  (备注:朝鲜军队阵亡约35人)

  具体经过,电报上没有说明,弗朗茨也懒得深究。这种小孩子过家家的战斗,还是刷新了他的三观。

  要知道朝鲜王国好歹也是一个人口过千万、常备军十几二十万的国家,居然在损失一个排的兵力过后就认怂了。

  这简直就是告诉大家,在东亚地区还有一头肥羊,傻的连踢人都不会,快过来分它的肉。

  要知道野心从来都是放纵出来的,现在的日本政府只是对外进行试探,还不是二十世纪中期那个目空一切,想要当球长的昭和政府。

  奥地利进入远东的时间太短,在东亚地区几乎没有利益,这则消息在维也纳政府也就是增加了一条笑料。

  不过对别的欧洲列强来说就不一样了,至少隔壁的俄罗斯帝国已经受到了刺激。如果不是普俄矛盾太深,没准沙皇政府就调头东顾了。

  原时空毛熊转向,就是被刺激出来的。西边都是硬骨头啃不动,东边虽然远了一点儿,但都是肥肉啊!

  熊是要吃肉的,只有狗才会啃骨头。这个选择题很好做,全靠本能就够了。

  和原时空相比,现在国际局势已经面目全非,欧洲大陆总体保持了稳定。

  英法奥三足鼎立、普俄两个次强又相互对立,再下面还有西班牙、北欧联邦和德意志联邦三个中等强国,这个格局可以说是英国人梦寐以求的。

  任何一家想要打破平衡,都必须要承受多方压力。各方实力达到了平衡,局势自然就稳定了。

  一旦欧洲各大殖民帝国之间的矛盾缓和,世界上其他独立国家的压力就大了,尤其是朝鲜王朝这种被视为“肥羊”的国家。

  “你们怎么看东亚变局,这会不会影响到世界局势?”

  没有办法,几乎每个殖民帝国都在东亚插了一脚。原本日本也是大家盯上的肥羊,猛然间大家突然发现这只羊居然进化成了狼,还跳出来和大家抢肉了。

  利益就那么多,你拿多了我就拿少了,多一个来分,对大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日本不足为虑。他们小打小闹也就罢了,一旦闹过了头,英法就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规矩。

  我们的利益主要集中在南洋地区,日本人现在只能在家门口晃悠,南洋地区根本就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况且,各国和他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制约他们发展的枷锁。不摆脱枷锁,他们用来都发展不起来。

  光处理这些问题,恐怕就需要数十年功夫。想要真正强大起来,日本人要走的路还很长。

  明治维新口号喊得响亮,除了训练出了一支战斗力二三流的军队外,我没有看出有什么成果。

  日本人这次成功,充满了偶然性,如果不是隔壁的远东帝国忙着内斗,根本就没有他们施展的机会。”

  “轻视”这是欧洲社会对日本的普遍看法,这年头还流行“白人至上论”,有色人种天然受歧视。

  就连白人内部同样分着三六九等,地域歧视、民族歧视、国家歧视……

  比如说:西欧的看不起中欧的,中欧的看不起东欧的,欧洲的一起看不起海外的。

首节 上一节 388/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