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210节

  不管怎么说,弗朗茨还是成功了。奥地利的影响力散发到了世界上所有文明存在的地方,哈布斯堡王朝的旗帜插遍了四大洋、七大洲。

  从此“勤政”两个字,恐怕就要从评价君王优点中踢出去了。至少在哈布斯堡王朝是这样,大家只是需要成功,谁在乎皇帝是不是勤政啊?

  实际上,这只是弗朗茨的自知之明。真要是什么事情都管,累死累活,最后还搞出来一堆烂摊子。

  与其如此,不如只管好政府高层这百八十号人,然后他们去管理这个国家。

  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为了打造这一支官僚团队,弗朗茨也是花了几年时间磨合,最后才寻找到了平衡点。

  夏洛特公主严肃的说:“马西米连诺,你这是嫉妒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品质,嫉妒会使人迷失。”

  马西米连诺发泄式的咆哮道:“没错,我承认有这方面的因素。从小到大我都生活在弗朗茨的阴影下,他实在是太优秀了。

  各门功课成绩都令我绝望,除了枪法是一个例外。好不容易等到等到他成绩下降,没等我松了一口气,他又开始摄政然后做了皇帝。

  后面都知道了,他继位前的奥地利只是一个欧洲大国,现在的奥地利是一个世界大国。

  如果他愿意的话,也可以学习英国人宣布:在奥地利的土地上,太阳永远都不会落山。

  你不知道,有这么一位优秀的兄长,我的压力有多大。从小到大,都要模仿他、学习他。

  可是到了现在,我发现双方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被拉得更远了。

  我真的希望他某一方面能够平庸一点儿,能够让我找回一点儿自信!”

  非常了解丈夫的夏洛特公主知道马西米连诺肯说出这些话来,就意味着他没事了,随着的说:“至少你的枪法比他好。”

  “看来我也就剩下这一点儿自信了。”马西米连诺无奈的说

  夏洛特公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问道:“那么你想不想常识一下,挑战一下自己呢?”

  马西米连诺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当然,我会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并不比他差!”

  夏洛特公主开玩笑道:“真的么?马西米连诺,你就这么有自信?”

  马西米连诺自信的回答道:“当然!哦,可能存在着一点点差距,但绝对没有多少,请相信我!”

  显然,皇室的教育没有白废。至少在培养自信心方面,绝对是下了功夫的。让人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重新找回自信心

  这也是文化传统的关系,绝大部分欧洲人都有自信过头的毛病。这种情况下,确实能够激发的潜力,同样也容易干蠢事。

  于是弗朗茨的全部努力都白废了,马西米连诺依然坚持要跳墨西哥那个巨坑,拦都拦不住。

  ……

  收到了这个消息,弗朗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强行阻止他,估计兄弟都做不成了。看着他去送死,弗朗茨还干不出来。

  替他善后,弗朗茨表示自己不是保姆。况且,远在墨西哥他想管也管不到。

  弗朗茨最后努力道:“你要想清楚了,马西米连诺。墨西哥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如果这个皇帝有那么容易做的话,也轮不到你。

  据我所知,拿破仑家族很多人都很眼热,可是都被拿破仑三世挡住了,他也没有把握把自己的兄弟扶上位。

  现在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维也纳政府不可能花大代价支持你,因为收不回来成本。”

  马西米连诺信心十足的回答道:“拿破仑家族确实对墨西哥的皇位很动心了,可是他们缺少法统支持,墨西哥立宪派根本就不支持他们。

  兄长请相信我,你的投资不会白废的,我会和你一样成为一名伟大的皇帝。”

  弗朗茨严肃的说:“打住,作为兄长,我再给你最后一句忠告: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不要参杂个人感情。

  所以不要指望从我这里获得多少帮助,奥地利不会扶持墨西哥,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至于你想要的支持,抱歉,我只能给你精神鼓励,最多口头上支持你。”

  对马西米连诺没有信心,弗朗茨也不准备拿资源去填那个无底洞,收回成本的几率实在是太低了。

  反正奥地利在中美洲有驻军,想必这一次墨西哥人应该不敢咔嚓掉这个倒霉蛋弟弟,实在是不行还可以派兵抢人。

  尽管不知道弗朗茨在想什么,马西米连诺心还是哇哇凉。他清楚这是完全不看好他,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家族成员集体反对,做皇帝的兄长同样也反对,这意味他除了顶着哈布斯堡王朝的旗号外,就难以获得任何家族力量的支持了。

  有家族支持的皇帝和没有支持的皇帝,那完全是两个概念。

  以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如果要是全力支持他。马西米连诺可以带着一支军队去做皇帝,还可以获得奥地利在美洲力量的支持。

  有这些资源在,他就可以轻松压倒国内的反对力量,不用受制于法国人。可惜这些都没有,他还是只能先依附法国人。

  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哈布斯堡家族已经认定了他会失败,不可能为了他花血本的。就连最宠爱他的母亲,这一次都没有支持他。

第345章 暗度陈仓

  没有办法说服马西米连诺,弗朗茨直接把另外两个弟弟扔进了军营中,进行封闭式教育。或许是接受了教训,这会苏菲皇太后没有插手。

  在弗朗茨继位之前,奥地利军队一直都是贵族纨绔子弟镀金的地方。现在奥地利军队同样是纨绔子弟们的去处,不过不在是镀金,而是度日如年。

  封闭式管理就不说了,一旦进入军营就和城市灯红酒绿的生活告别,天天扎在阿尔卑斯山脉里面训练。

  因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很多家族都把军队当成了教育下一代的学校,活跃在维也纳的纨绔子弟数量也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法定服兵役时间也就两年,因为人口增长的关系,通常普通士兵服役一年过后,就可以退役回家转入预备役。

  贵族子弟是一个例外,他们的服役年限是3年起步。培养军官的时间,要比培养普通士兵花的时间多,服役时间自然更长。

  贵族军官的训练,比普通士兵更加严格,训练科目也要多得多。通常第一年就是阿尔卑斯山脉,或者是巴尔干山脉度过。

  每天训练都累个半死,自然没有精力乱想了。时间长了,很多坏毛病都会在军队中改掉。

  本来马西米连诺和弗朗茨只相差一岁多,军制改革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镀金,成为了一名海军军官,错过了这个打磨的机会。

  因为训练太苦,一年到头都回不了一次家。爱子心切的苏菲皇太后要求弗朗茨开后门未果,就拖了下来。

  好在德意志地区贵族有服兵役的传统,没有进入过军队服役的贵族,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所以苏菲皇太后最多也只能拖延时间,不敢真的让两个小家伙躲兵役。

  具体情况可以参考,每年都有几个纨绔子弟被家里人绑着送进军营,偶尔还会出现哭哭啼啼仿若生离死别的场面。

  当然,这样的场面大都是出现在新兴贵族中。这也是被老牌贵族鄙视的原因,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体现。

  某种程度上来说,弗朗茨的军制改革也依靠了传统的力量。

  奥地利虽然没有到普鲁士那种军队拥有国家的地步,可是政府高层也大都是从军队中走出来的。

  如果某一个地方需要极限动员了,政府官员也可以秒变军官,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成军队。

  因为贵族荣耀的关系,没有任何一个贵族在弗朗茨面前报怨过训练太苦,这一点令他非常满意。

  权利与义务对等,如果连自己的义务都拒绝履行,那么这个阶级就真的堕落了。

  按照国防部的统计,奥地利贵族子弟服兵役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五,剩下的那都是身体缺陷、先天不足,没有办法进入军队服役。

  在军制改革前这个数据是百分之百,德意志地区的文化传统就是以当兵为荣耀,现在这一优良传统自然被保留了下来。

  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都有基础军事训练课。没有条件的地区只是队列训练和长跑,而贵族学校就是翻版的少年军校。

  圣彼得堡

  经过了数年时间的斗争,改革派终于压倒了保守派占据了上风。1863年3月25日,亚历山大二世签发了《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一般法令》。

  规定: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自由民身份,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包括有权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

  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

  农民在签订赎买契约之前,还要为地主服劳役或缴纳代役租。

  显然,俄国人的这次改革是不完善的,这个土地赎买金是地主确定的,远超过了土地的市场价,甚至有的地方还高过了市价的数倍。

  高昂的土地赎买价格,又给未来的社会冲突埋下了隐患。实际上在确定赎买价格过后,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冲突。

  亚历山大二世也非常头疼,一方面他想要进行更加彻底的社会改革,使俄罗斯帝国快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和拥有土地的贵族们决裂。

  “地主”和“地主”也是有差别的,俄罗斯帝国的地主那就是贵族,普通自由民都很少拥有土地。

  现在进行社会改革,显然会损害到贵族阶级的利益。统治这个国家的贵族们自然不愿意了,他们想要把损失转嫁出去。

  这不光是保守派的意志,包括改革派中很多人也准备牺牲农民的利益,换取这次社会改革的成功。

  至于这么干过后,可能带来的社会矛盾,已经被他们忽略了,总不能真的去割自己的肉吧?

  警务大臣家里诺夫维斯低声说道:“陛下,上个月国内一共发生了38次农奴暴动,已经全部被镇压了下去。”

  农奴暴动在俄罗斯帝国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如果那一年不爆发几次,那才是新闻。

  可是一个月爆发几十次,亚历山大二世还是感受到了压力。废奴法案签发了,可是这次改革并不能令农奴们满意。

  革命党人也没有闲着,他们鼓动农奴起来革命,宣称:只要推翻了沙皇政府,大家就可能免费拥有土地。

  自由主义者们没那么激进,至少他们没准备推动沙皇。自由主义者认为应该由政府出台法律对土地进行定价,不能任由贵族盘剥农民。

  目前国内的农奴暴动,大都是这两派搞出来的。

  亚历山大二世说道:“继续严加戒备,现在关键时刻不能让他们闹出了乱子,破坏了这次改革。”

  “是,陛下!”警务大臣急忙回答道

  幸好近东战争俄国人打赢了,利用战争胜利封赏功臣的机会,尼古拉一世解放了一批农奴。

  这些人现在是沙皇军队的主要力量,尽管大都是处于军队底层,可只要这些人忠于沙皇,那么俄罗斯帝国依然是沙皇的俄罗斯。

  不然早就被打草惊蛇的贵族们,可没有这么容易就向沙皇妥协,俄罗斯的保守派力量一贯都是欧洲最强大的。

  这和奥地利在遍地叛乱中废除农奴制不一样。当时奥地利贵族是被革命吓着了,看着一家家贵族被灭门,生怕什么时候就轮到了自己,不得不同意废除农奴制。

  在生存面前,大家的心里预期自然降低了。土地价格往下砍一刀,也就砍了,为了保住身家性命,大家不得不选择妥协。

  现在沙皇贵族们可感受不到生存压力。尽管俄罗斯发生了农奴暴动,可这些都不成规模。没有压力,大家自然想要弥补损失,甚至准备借机再赚上一笔。

  财政大臣库尔达西亚比焦急的说道:“陛下,因为改革的缘故,预计我们今年的税收还会再次下降五个百分点,而财政支出却要上涨百分之十五。

  要是继续这么下去,恐怕不等国内改革完成,我们的财政就要先破产了。财政部建议延缓废除部分偏远地区的包税制,以减少财政开销。”

  包税制也是沙皇政府面临的难题。俄罗斯帝国太庞大了,在此之前因为通讯和交通的缘故,沙皇政府根本没有办法管理这个庞大的帝国,不得不实施包税制。

  现在因为电报的出现,通讯的问题已经可以解决了。沙皇政府就准备废除包税制,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障碍。

  只不过这么一来,行政开销就大大增加了。很多偏远地区收到的税,都不一定够行政开销。

  亚历山大二世反问道:“光延缓废除包税制,恐怕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吧?我们的资金缺口,可不是每年几百万卢布就能够解决的。”

  财政大臣库尔达西亚比回答道:“是的,陛下。今年的财政赤字应该会超过四千万卢布,延缓废除包税制可以节省八百万卢布。”

  亚历山大二世想了想说:“就算是延缓废除包税制,那么剩下的资金缺口怎么办?”

  俄罗斯帝国主要实施包税制的地区在西伯利亚、远东和中亚地区,因为交通的缘故这些地区经济都不怎么样,延缓改革也影响不大。

  财政大臣库尔达西亚比提议道:“陛下,我个人建议卖掉阿拉斯加,以节省行政开销,同时换取一笔资金弥补财政不足。”

  亚历山大二世摇了摇头说:“卖掉阿拉斯加没有问题,那片土地除了面积大外,实际上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收益。

  因为同英国人的关系,未来一旦发生了冲突,我们根本就守不住。

  可问题是我们根本就找不到买主,唯一可能买下这片土地的美国人,现在深陷内战中无法自拔。”

  这是真的,在没有发现金矿前,阿拉斯加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俄罗斯人还不到一万。

  即便是中部盆地拥有一片可开垦的土地,可是这个年代土地不值钱,尤其是没有开发出来的土地。

  财政大臣库尔达西亚比提议道:“陛下,我们在全世界寻找买主,如果找不到买主就充当明年贷款利息抵给奥地利吧!”

首节 上一节 210/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