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过了英法奥西四国的外交努力,加入南方同盟的联邦州增加到了十四个,南北双方实力差距缩小了。
北方诸州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很多联邦州实际上已经做好了妥协的准备,毕竟英法奥西四国都是支持南方政府独立的。
在很多人看来采用武力统一,很容易引来了各国的联合干预,搞不好又要重现火烧白宫的尴尬局面。
这个时期,美国军队中大部分军官都是南方种植园主出身。资本家们没有扛枪打仗的习惯,军队的主导权一直在南方种植园主手中。
南方政府宣布独立后,美国陆军就散了大半,军官变得尤为缺乏。
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林肯总统就算是想要用武力解决南方同盟,短时间内他也没有足够的军官可用。
只要拖下去,造成了南北分裂的既定事实。无论北方政府承认与否,最后他们都无能为力了。
这个时候南方政府干了一件蠢事,引爆了战争。
1861年4月12日,自我膨胀的南方政府出兵进攻萨特姆要塞,准备用武力逼迫北方政府承认南方同盟独立。
南方政府先动手了,这一举动无疑是刺激到了北方各州民众的神经。资本家们立即操纵舆论,北方政府被包装成为了受害者。
林肯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战争爆发后立即下达征招令。
原本抵制武力解决南方问题的各州,这一刻都站在了北方政府身后,支持联邦政府平叛。
本来已经被各国联手说服,在内战中保持中立的几个北方州,现在受舆论的影响,立场再次动摇了起来。
收到了消息过后,英法奥西四国公使都在痛骂猪队友。
按照事先预订的计划,南方政府宣布独立,利用美国民众反对内战的心里,在各国的干预下造成既定事实。
现在,这些外交努力大都付诸流水。除了多忽悠了三个畜牧州参与南方同盟外,好不容易才说服中立的北方州,又被卷入了进来。
奥地利驻美公使德鲁克脸色难看的说:“事已至此,再说这些也于事无补,我们还是考虑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法国驻美公使亚尔弗里得冷笑道:“还能怎么办,既然这帮没有信誉的美国佬想打,那就让他们打个痛快。
等他们打到精疲力尽的时候,我们再出来收拾残局。只要我们保持一致,那怕是分出了胜负,也可以把局势逆转过来。”
显然,亚尔弗里得对南方政府已经非常不满了。发动战争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没有和各国商议。
要知道,现在南方政府的局面还是四国一起出力,才撑起来的。这才刚刚取得了优势,南方政府就飘了。
美国人打不打,实际上大家不在乎。可是关系到了大家的政绩就不一样了,现在战争爆发局势失控,未来想要干预就只能依靠武力了。
武力分裂美国和政治手段分裂美国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要是靠政治手腕分裂美国,那么在坐的这四位就创造了外交史上的奇迹,凭借这一功劳,就算是混成外交大臣也不奇怪。
别的国家政治稳定,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要成为外交大臣还有困难。可是法国不一样,最多也就排上几年队,就轮到他了。
这还是拿破仑三世时代,政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要是在共和国时期,一年之内换七八次人都没啥好奇怪的。
英国驻美公使马克奥立弗摇了摇头说:“逆转局势哪里有那么容易。最好还是南北双方打个两败俱伤,最后由我们出面调停。
只是这个度不好把握,万一玩儿崩了,让一方赢得了战争,我们再想要干预要付出的代价就大了。”
西班牙驻美公使弗朗西斯科报怨道:“都怪杰斐逊-戴维斯那蠢货,满脑子都是打打杀杀,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做政治!”
“他要是不蠢,我们还支持他干嘛?扶植一个蠢货主导南方同盟,总比支持一个枭雄要好。”奥地利驻美大使德鲁克安慰道
毫无疑问,大种植园主杰斐逊-戴维斯能够成为南方同盟的总统,也少不了四国的支持。
杰斐逊-戴维斯能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显然也不是什么简单货色。他参加过美墨战争,担任过战争部长(国防部的前身)。
战争时期,自然要选一位精通军事的国家领导人了。至于其它方面的能力,欠缺一点儿也无妨。况且,能够担任战争部长就足以证明他的政治才能不低。
法国公使亚尔弗里得提议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先支持南方这帮蠢货。反正他们的实力有限,就算是明天攻克了华盛顿,也没有统一美国能力。
到时候,我们再支持北方政府打回来。反反复复来几次,尽可能的消耗他们的国力,免得成为了祸害。”
英国公使马克奥立弗想了想说:“南方政府既然敢摆我们一道,怎么也要给他们一个教训。不如现在我们一起宣布中立,呼吁两国和平解决争端。”
支持的方式有很多种,力度最大的自然是直接下场。显然,南方政府干的蠢事,令大家非常的不满,直接拉偏架不可能发生了。
宣布中立,无疑是在警告南方政府,不要玩火。
呼吁两国和平解决争端,换个理解方式,也可以看成是在为武装干涉制造借口。
等到大家准备干涉的时候,潜台词就变成了:谁要是拒绝和平解决南北问题,那么四国就要用武力让他们同意。
第322章 努力
华盛顿,政府大楼内
国务卿萨法尔邹着眉头汇报道:“总统阁下,现在的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南方政府利用棉花外交拉拢了英法奥西四国,国际舆论呈现了一边倒。”
不是萨法尔不努力,实在是敌人太强大了。自从南方政府承诺会在未来废除奴隶制过后,这次南北战争就演变成了关税之争。
北方政府所所谓的正义性,被舆论批的一文不值。这是美国宪法的锅,给南方独立提供了法理基础。
如果不是南方政府主动挑起战争,现在他们还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个年代,美国各州权利非常大,大家不配合备战,中央政府根本就无能为力。
欧洲文化体系内非常重视法理。有了法理基础,各国政府直接承认了南方政府的合法性。
北方政府公关都没用,纺织业对英国人的重要性太大,国家经济都被绑架了。
对法西两国同样也有不小的影响,北方政府的关税壁垒,无疑是提高了大家的生产成本,这是在资本家们的口袋里抢钱。
林肯疑惑的问:“我记得奥地利人已经停止从南方进口棉花了,他们为什么还要支持南方政府?”
不光是停止了棉花进口,在农产品领域美奥两国还是竞争对手。南方的种植园经济模式,对奥地利的农业体系还是有冲击的。
从利益上出发,这个时候奥地利人应该支持北方政府打击南方种植园经济才对。
国务卿萨法尔解释道:“根据我们收到的情报,南方政府承诺放弃中美洲地区的利益,换取了奥地利人的支持。
这只是表面上的因素,根据我们分析可能和工业市场有关。最近几年奥地利的工业发展非常快。
南方种植园经济虽然冲击到了他们的农产品出口,但是这种冲击并不大,奥地利出口的是加工完成的成品。
国际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奥地利人占据了最大的份额。目前欧洲最大粮食进口区域德意志、意大利、英格兰,前面两个都受奥地利影响。
南方的种植园经济体制下,需要大量进口工商业产品,这个市场也是各国的必争之地。”
没有办法,北方政府要工业化势必要和欧洲各大工业国发生竞争;而南方政府却在生产工业原材料,并且给大家提供工业产品出口市场。
这是切切实实的利益,在利益面前所有的外交努力都是徒劳的。北方政府不可能开出比南方政府更好的条件,自然拉拢不了各国。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林肯总统说道:“那么重点公关俄国人,他们总不需要工业原材料和市场吧?”
国际上被孤立的日子不好过,现在的美国还只是一个小豆丁,还没有办法无视国际压力。
国务卿萨法尔回答道:“拉拢俄国人不难,只是他们在美洲地区的发言权太低了。
除了在外交上给予我们支持外,他们提供不了实质上的援助,甚至还会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
这是现实问题,牛逼哄哄的俄罗斯帝国海军不给力,影响力虽然大,可势力范围却被局限在了本土周边。
不要看俄罗斯有一片领土在美洲大陆,可是这个年代的阿拉斯加总人口都不到一万,俄国人就算是想要搞事情,也无能为力。
林肯总统反问道:“我们还要别的选择么?”
世界上的强国就这么几个,剩下的国家就算是被他们拉拢了,英法奥西四国一个眼神过去,他们的努力就全部做了无用功。
拉拢俄罗斯帝国不是最好的选择,却是唯一的选择。
南方政府的外交不给力,才给他们留下了机会。要是南方政府把俄国人也拉拢了过去,林肯总统非常怀疑国内的资本家们会直接认怂。
国家这个概念对很多美国人来说,还非常的淡泊。
现在到街上随便拉着一个美国民众问,他会告诉你:他是英国人、法国人、德意志人、爱尔兰人……就是不会说美国人。
真正竖立国家自信心,还是一战后的事情。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人拿到了和英国佬同等的海军吨位,确立了强国地位,才获得了民众们的广泛认可。
……
美国内战爆发,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机遇。英法奥西四国积极干预美国内战,实际上还有趁机冲破“门罗主义”篱笆的意图。
自从美国崛起后,各国在美洲地区的利益都遭受了严重损失。西班牙人也不例外,被美国人强夺了佛罗里达。
如果不是各国干预,美国人还准备强夺古巴地区。现在西班牙人的军事实力虽然还在美国之上,可是能够投入到美洲地区的实力却非常有限。
这也是西班牙人积极参与干涉联盟的原因。大家只要抱团才能够压制住美国人,保住自身的利益。
西班牙驻古巴地区总督佩雷斯急切的问:“公使阁下,美国内战已经爆发,是不是可以重新夺回西班牙岛了?”
西班牙驻美公使弗朗西斯科回答道:“放心吧总督阁下,我已经和英法奥三国协调好了,他们会支持我们的军事行动,并且南方政府已经承认我们对西班牙岛的主权。
不过你们必须要快,如果不能短时间占领西班牙岛,我们就要错过瓜分墨西哥的时间了。”
(备注:西班牙岛又名海地岛)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甘心没落,西班牙也不例外。在殖民地纷纷独立,国内发展跟不上节奏的情况下,西班牙有识之士也是开始了自救运动。
佩雷斯总督和弗朗西斯科公使都是其中的一员。为了挽救这个没落殖民帝国,他们决定夺取更多肥沃的土地。
现在英法西三国盯上了墨西哥这个白银王国,奥地利盯上了中美洲地区,至于夺取西班牙岛只是盛宴前的开胃菜。
佩雷斯总督毫不在意的说道:“放心吧,最多一个月时间我们就可以再次占领西班牙岛,不会耽搁计划的。”
……
西班牙岛,自从脱离西班牙王国统治后,岛上就建立起了两国国家海地和多米尼加。
不要看后世这两个国家穷得叮当响,这个年代西班牙岛还是难得的富烁之地,在加勒比海仅次于古巴岛。
弱小、富烁就成为了原罪,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海地和多米尼加就沦为了列强的食物。
确定可以动手过后,佩雷斯总督返回古巴岛后第一时间组织了五千军队,任命加里勒索上校担任指挥官,出兵占领西班牙岛。
浩瀚无边的湛蓝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军舰上,发出了大海的吼声,喷溅着雪白的泡沫。
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的加里勒索上校,站在军舰的夹板上眺望远方。似乎在欣赏海的魅力,有忐忑、有兴奋、有激情……
卫兵提醒道:“上校,还有二十海里就抵达西班牙岛了,前方可能会有敌军军舰,夹板上不安全了。”
加里勒索上校哈哈一笑,说:“放心吧,小安德烈。这次我们的敌人只是两国土著王国,根本就没有什么海军。”
土著王国也不尽然,能够摆脱西班牙王国的殖民统治独立,多少还是有点儿实力的。
不过,这是建立在美国人的支持下。现在美国内战爆发,没有了外力支持,这个两个小国就原形毕露了。
加里勒索上校最终还是接受了建议回到了指挥室内。海地和多米尼加没有成建制的海军,并不等于他们就没还手之力了。
岸炮还是有几门的,万一运气不好恰好一发炮弹飞了过来,那么哭都来不及了。
加里勒索上校还没有活够,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舰队向西班牙岛缓缓驶去,距离越来越近,肉眼都可以看到码头。
没有任何犹豫,加里勒索上校立即下令道:“进攻!”
……
第323章 远洋舰队
1861年6月18日,奥地利远洋舰队访问朝鲜。双方就两国友好往来达成一致,外交关系升级为公使级。
这个时期处于封建制度下的朝鲜,排斥外来贸易。此前,奥地利在朝鲜利益不大,没有设立使馆,只有一个办事处。
这次友好访问过后,胡梅尔同朝鲜政府签订了友好贸易协定,两国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
这是惯例了,一路走来奥地利已经和十来个国家签订了商业最惠国条约,包括英法在内。
顺便还做成了几笔军购订单,除了陆军装备外,胡梅尔还推销出去了五艘铁甲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