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人在行动前,已经加入了新神圣罗马帝国国籍,甚至其中一人还曾经是伦巴第王国的公职人员。”
栽赃嫁祸,也要分时候啊!如果在法奥关系恶化的时期,那么无论是不是真的,巴黎政府都可以当做是真的。
显然这几名刺客不够专业,没有选对时机,激怒法国人是做到了。
可惜,法奥两国还没有到翻脸的时候。在维也纳体系下,巴黎政府哪来的底气挑起战争?
从利益上出发,法国人谋求在意大利地区扩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时候借口送上了门去,撒丁王国的麻烦就来了。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无奈的说道:“但愿这帮蠢货能够坚持住,咬死奥地利人,不然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不是他们不想和法国人密谋,一起针对奥地利,而是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历史上,加富尔首相说服了拿破仑三世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现在的情况更加糟糕,奥地利比历史上强的多。无论是维护欧洲稳定的维也纳体系,还是依旧稳固的俄奥同盟,都让法国人不敢轻举妄动。
加富尔分析道:“陛下,英国人和奥地利人都不会看着法国人继续扩张的,我们可以向他们求助。”
眉宇间还有几分疲倦,夹在着浓浓的忧愁。显然,为了这次刺杀案,他花费大量的精力寻找破局之策。
政治上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要统一意大利地区,奥地利是他们最大的敌人;要抵御法国人的入侵,奥地利又成为了他们的盟友。
法奥两国都有独霸意大利地区的野心,正是依靠两国的互相牵制,撒丁王国才保存了下来。
正常情况下,意大利地区永远都没有统一的机会,法奥两国都不会容忍意大利地区统一。
拿破仑三世的抽风,成就了加富尔的伟大。实际上历史上就是一次冒险,加富尔在赌法奥两国不会瓜分撒丁王国。
现在他不敢赌了,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法奥两国关系升温。弗朗茨为了稳住法国人,捣鼓出来的两国瓜分撒丁王国密约,更是悬在他们头上的利剑。
……
凡尔赛宫
拿破仑三世心情非常糟糕,这次刺杀案不仅仅只是向外界公布的那么简单。
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无不证明国内有人给刺客提供了方便,不然这几个业余选手,想要掌握他的行踪都难。
拿破仑三世问道:“幕后的黑手挖出来了没有?”
警务大臣莫帕回答道:“陛下,敌人很狡猾,这几名刺客还不知道被人给利用了,他们的情报是从一个名叫索博列夫的人手中买到的。
这个人已经失踪了,他们的认识也非常的巧合,最初是在巴黎一家小酒馆遇到的。
我们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排查,没有发现任何可疑迹象。索博列夫这个人可能是假名字,除了和刺客交易外,就没有了别的资料。”
拿破仑三世怒骂道:“废物!难道你就是要告诉我,国内的敌人无意中遇到了四个蠢货,然后就利用他们来当刺客?”
“陛下,事实就是如此!”莫帕老老实实回答道
无巧不成书,现实很多时候比小说更加离奇。这次刺杀案本来就是在机缘巧合下发生的,所谓的幕后黑手根本就是临时起意。
拿破仑三世一甩手说:“继续查,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也必须把这个突然出现的索博列夫给我找出来。”
不管有没有幕后黑手,这个漏网的索博列夫都是一个威胁。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中二少年,拿破仑三世可不想天天被人刺杀。
“是,陛下!”莫帕回答道
平息了一下怒气,拿破仑三世又在考虑如何利用这次事件,做到利益最大化了。
“刺客是奥地利国籍,如果我们以此为由,向维也纳政府问责怎么样?”
外交大臣奥弗涅隐晦的反对道:“陛下,我们能够问奥地利人要什么呢?”
这个才是问题的关键——利益。
讹诈也要分对象,维也纳政府要是不买账,总不能以此为由打过去吧?
除非有证据证明这次刺杀案,是由维也纳政府策划的,那么还可以利用国际压力,逼迫奥地利人付出代价。
显然,现在的证据还不够,即便是其中一名刺客还曾经是伦巴第王国的公职人员,这也不够指证维也纳政府。
从作案动机上,已经排除了维也纳政府的嫌疑。无缘无故,跑去刺杀一国皇帝,说出去都没有人信。
拿破仑三世想要打击奥地利,并不代表他就完全不考虑后果了。现在两国还是合作多余矛盾,从利益上出发,双方也不适合翻脸。
同样的道理,将目标指向普鲁士王国、比利时也不行了。手中没有足够的证据,仅凭栽赃嫁祸找茬,万一穿帮就事情大发了。
要不要利用这个机会,在国内来一次大清洗?这个念头刚刚升起,拿破仑三世又把它给掐灭了。
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国内局势必须要维持稳定。这个时候挑起内部斗争,很容易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犹豫了再三过后,拿破仑三世开口说道:“外交部向撒丁王国发出照会,要他们对这次事件负责。”
捏软柿子只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这几名刺客都是意大利激进民族主义团体的成员,而这些团体又受到过撒丁政府的资助。
牵强一点儿说,这次刺杀案是意大利民族主义团体策划的,撒丁政府就难辞其咎。以此为由找麻烦,不会引起各国的干涉。
“是,陛下!”外交大臣奥弗涅回答道
内政大臣佩西尼开口说道:“陛下,最好还是附上罪犯的供词,证明这次刺杀案是有意大利激进组织策划的,还要收集到撒丁政府给激进组织提供经费的证据。
将这些东西一起交给撒丁政府,更加有说服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寻求国际支持,利用刺杀引起大家的共鸣,在外交上占据主动。
奥地利人当初有过承诺,支持我们吞并撒丁王国,现在是时候需要他们兑现诺言了。”
证据越充分,说服力越强,就越能获得舆论的支持,能够拿到手的好处也就越多。
拿破仑三世欣喜的说:“你的意思是,维也纳政府会支持我们吞并撒丁王国?”
佩西尼毫不犹豫的说:“不会。今时不同往日,如果是德意志统一战争时期,为了换取我们的支持,维也纳政府自然不会介意让我们吞并撒丁王国。
现在德意志地区已经一分为三,维也纳政府不再需要我们的支持,他们的许诺自然也不会作数了。
不过,他们也不会反对我们向撒丁王国扩张,甚至维也纳政府还希望我们的动作更激烈一些,好激化英法矛盾。”
拿破仑三世点了点头,自从奥撒战争过后,奥地利和撒丁王国一直处于政治冷战中,撒丁王国中已经没有奥地利的利益。
反倒是英国人的势力在撒丁王国急剧扩张,一旦法国对撒丁王国动手,损失最大的就是英国人。
如果能够让英法两国翻脸,区区一个撒丁王国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299章 落井下石
维也纳宫
弗朗茨看着拿破仑三世发给他的电报,笑呵呵的说:“法国人想要对撒丁王国动手了,现在要我们履行承诺,你们觉得该怎么办?”
内政大臣路易斯大公提议道:“陛下,法国人对意大利地区野心勃勃,恐怕一个撒丁王国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
一旦让法国人的势力深入意大利地区,我们的国防压力就大了,为了伦巴第地区的安全,我们应该制止这种行为。”
梅特涅反对道:“没有这么严重,维也纳体系刚刚建立起来,法国人是不会现在违反条约的,最多也就是占一些便宜,不可能一口吞下撒丁王国的。
如果法国人真的要吞并撒丁王国,那么就给他们好了。一旦法国人踏出这一步,新的反法联盟又可以建立了。”
费利克斯首相冷笑着说:“不错,现在法兰西已经不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兰西了,既然拿破仑三世有这个野心,我们就成全他们好了。
欧洲各国刚刚放松了对法国人的警惕,现在法国人又跳出来了,我们再推上一把,让他们站得更高一些。”
……
实力决定立场,如果奥地利实力不济,自然要阻止法国人扩张,防范于未然。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就算是法国人吞并了撒丁王国,也在奥地利的承受范围之内。
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一个强大的法兰西,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大陆再出现一个强大的奥地利,也就不起眼了。
要是没有他们吸引眼球,那么日益壮大的奥地利,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种情况下,推法国人一把,让他们变得虚胖一点儿,反而更加符合奥地利的利益。
弗朗茨做出了决定:“告诉法国人,我们会遵守约定,支持他们吞并撒丁王国。
但是,他们必须要找到可以令大家接受的理由,维也纳体系不容破坏。”
维也纳体系是奥地利的国策,至少在十年之内不会改变。这种情况下法国吞并撒丁王国就太惹眼了,会影响到维也纳体系的稳定性。
不过,为了让法国人吸引火力,弗朗茨不介意削弱一下维也纳体系。反正这也只是用来维系欧洲大陆平衡的,对几个大国的约束力有限。
只要不能解决人口增长缓慢的问题,法兰西就不会是奥地利的心腹大患。就算是吞并了撒丁王国,短期内造成了人口暴涨,也起不了任何作用。
民族主义已经趋于狂热的撒丁王国可不好统治,想要消化掉这一地区,没有数十年功夫是很难办到的。
哈布斯堡王朝在意大利地区经营了上百年,还是等弗朗茨掌权过后,对当地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又靠解放农奴、土地赎买收买了底层民众,才真正的稳定下来。
因为奥撒战争的关系,弗朗茨让撒丁王国当了背锅侠,为那几十万人的死负了责。
看看现在伦巴第王国和撒丁王国的民间关系就知道了,尽管双方接了壤,两边的人还是老死不相往来,就知道仇恨的威力了。
在找不到背锅侠的情况下,法国人敢进行大清洗么?如果不进行大清洗,民族主义又怎么镇压的下去?
梅特涅回答道:“是,陛下!”
财政大臣卡尔提醒道:“陛下,既然意大利激进主义分子阴谋了刺杀拿破仑三世,那么很有可能也会对你不利。
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治安严打,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隐患。”
弗朗茨是很怕死的,对于这种可能威胁到他生命安全的存在,从来都是有杀错莫放过。
不要说是赦免刺客,就算仅仅是有刺杀的动机,还没有来得及行动,那也要被送上绞刑架,在这方面奥地利的法律可要严厉的多。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杀气腾腾的说:“嗯,确实要进行严查。这件事情,就由内政部负责了,把这些隐藏在角落里老鼠都抓出来。
对于和这些老鼠有关联的个人和组织,全部都要一查到底。我到要看看,维也纳到底隐藏了多少老鼠。”
毫无疑问,有人要倒霉了。不管是什么身份背景,一旦沾染到了弑君罪,那都死定了。尽管他们还没有采取行动,结局也是一样。
在此之前,最先倒霉的肯定是帮会分子、街头混混。弗朗茨继位过后每一次治安严打,政府都会拿他们祭旗。
只要逮住了,那都是十年起步,截止到目前都只是有人进去,还没有人从里面出来。
搞的维也纳现在都没有上得了台面的帮会组织,能够逃过一劫的都是胆小如鼠的老江湖,低调的不能再低调了。
在灰色地带悄悄的捞钱就算了,敢跑出来称王称霸的,都是短命鬼。
……
伦敦
自从印度叛乱爆发过后,英国政府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几大列强纷纷搞起了小动作。
俄国人也就罢了,本来就是敌人,双方早就撕破了脸皮,沙皇政府公开支持印度乱党,两国就差宣战了。
奥地利在地中海、非洲大陆扩张势力,这还在他们的忍受范围之内,反正没有损失自家的利益。
本来以为亲英的法国政府会安分一点儿,在殖民地占点儿便宜也就算了,结果格兰维尔无奈的发现法国人对意大利地区的野心还是不减。
更可气的是:借口还是意大利人自己送上门去的,就算是伦敦政府愿意支持撒丁王国,也底气不足。
耍流氓也要分对象,法国可不是什么软柿子,属于要讲道理的对象。
偏偏现在法国人还有道义上的优势,意大利烧炭党成员阴谋刺杀拿破仑三世,凶手被当场抓获。
格兰维尔越想越头疼,愤怒的咒骂道:“该死的激进主义分子,难道他们的脑子里都是屎么?
刺杀拿破仑三世,这样的馊主意他们也想的出来,该不会还有人去刺杀弗朗茨吧!”
格兰维尔不知道自己一言中的,烧炭党确实也有刺杀弗朗茨的计划,并且已经采取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