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220节

  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完颜宗翰留下的兵力很少,这给了韩世忠机会。

  要知道,韩世忠所部,背后是直接跟定难军接壤的。

  女真人已经无法进攻定难军的本土,而韩世忠只需要留下一些堡寨,就往大同府进军。

  因为他们目标,从来不是防御,从李孝忠东进应州的时候,他们的战略目标就很清晰了。

  他们要拿下大同府

  若是真的被定难军拿下了大同府,与他们的本土连成一片,再想夺回来可就难了。

  此时在应州,山势绵延之间,站在桑干河谷之中,举首也可望见应州寨墙巍峨,耸立其中。

  从很久之前开始,应州还是中原屏藩时候,这地方就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堠台寨堡一应俱全。

  但是沦为大辽领土之后,因为处于内陆,而大宋又威胁不到这里,所以这应州府也就落寞了下来。

  很多的堡寨被废弃,大片防御工事被拆除,在河谷内倒是开发出不少的良田。

  这也是为什么,女真鞑子、大辽余孽、当地豪强.连番掠夺之后,应州民间,依然有不少的百姓和存粮。

  因为这里是山地,便于躲藏,而且河道纵横,水源丰富,旱涝保收。

  李孝忠带着人,行走在废弃的堡寨中,看着拱卫的小寨一个个荒颓,有些可惜。

  幸亏主寨寨墙还甚是巍峨坚固,虽然刚来的时候,也能看到主寨寨墙破口不少,有些豁口大的,只怕三两个军汉并肩,都能走得进去。

  但那都是银术可攻城新造出的缺口,都很好修补,早早就修葺完毕了。

  在桑干河谷,有一个废弃的堡寨,堡寨周围,但凡稍稍宽平处都开辟了田地,还杂种桑树,甚而还有一个小石炭窑。

  若论经营之术,此间寨主可称不凡,但是军将本职,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孟暖见他盯着残破的堡寨,便说道:“此间原来是个崔家堡,堡主崔大川,女真鞑子南下时候,我让他躲入应州,他不肯。结果被女真鞑子抓了生口,驱赶着去扑城,最后在城下被砸死了。”

  李孝忠苦笑着摇了摇头,“看他的布置,也是个想要过太平好日子的,可惜生错了时候。”

  “如今鞑子猖獗,正是起势的时候,不想着将他们制住,就会被他们奴役杀害,哪有什么太平日子过。”

  孟暖深以为然,他本来就想在应州治所内快活地过日子,女真鞑子不许啊,隔三差五就来打草谷,随随便便就杀人。

  要不是他们太过残暴,其实这些地方的人,对于辽宋都没有多少的忠心度。

  投降谁不是降,只要女真人肯安抚,这些豪强早就屁颠屁颠地归顺了。

  李孝忠指着北边说道:“要是能拿下大同府,纵向建立防线,就是百万大军,也无法越过去啊!”

  孟暖咽了口唾沫,在遇到定难军这群人之前,他觉得世上就没有人敢主动进攻女真鞑子。

  可是遇到定难军之后,他才发现,人人都敢主动进攻女真鞑子.

  朱令灵从朔州赶来,不顾疲惫,见了女真人就上。

  李孝忠甚至要打大同.而且这还不是李孝忠一个人的想法,应州城里,他们几乎天天商议进攻大同的事。

  孟暖从心底,还是有些畏惧,他是见识过辽兵溃败的。

  实在是太吓人了。

  而且大同府其实并不好打,城高池深,还有在当地经营了几百年的汉人军候世家。

  李孝忠踩着河谷的石头,几乎是一点点用眼睛来丈量脚下的土地。

  若是出兵进攻大同,肯定要走这条路。

  如何行军,哨骑重点放在哪边,粮草辎重屯放何处一条条一件件,如有实质影像般,在他脑海里过了一遍。

  ——

  韩世忠带着贺兰山军团,终于风尘仆仆地杀到了白道板前,举目望去,看到的竟然是这一副平和景象。

  寨墙上还飘扬着女真旗号,有气无力的在秋风中有一搭没一搭的舞动。

  有些眼神好的,甚而还能看见寨墙上影影绰绰的人影。

  他们或坐或站,闲散惰怠的模样,不像是一群军汉。

  韩世忠的眼神,是最锐利的,在战场上经常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所以他能隐约还看见一队士卒,押送着流民正在经过,也没引起寨墙上守军多少反应。

  韩世忠有些疑惑,自己在东胜州大杀四方,战事已经持续了两个月。

  这地方怎么还如此松散懈怠,肯定是有埋伏!

  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兵强马壮,而山谷又是一眼就能望到头,没有伏击的地点。

  没理由怕啊!

  韩世忠也不管他埋伏不埋伏了,直接下令冲寨。

  山谷之中,大队骑士滚滚而来,卷起大团烟尘。

  到了这个时候,寨墙之上终于也发现了此间动静。

  有人影被惊动,四下奔走,大声呼唤,仿佛在告知突然有大军自东胜州方向而来之事。

  滚滚的烟尘之中,韩世忠带着亲卫是一马当先,以主帅之躯,亲为尖哨硬探。

  周遭亲卫居然也视作等闲,浑然不劝,这位韩将军,虽然不太在乎勇武的名声。

  在西军中,他也是没啥风头,尽管战功赫赫,也没有人传扬他的武力。

  这是因为韩世忠也不大在意这些,平日里还很有点好逸恶劳的嫌疑,他的爱好是吃喝嫖赌。

  不过真正他身边亲卫才知道,厮杀起来的韩世忠有多可怕,经常不是亲兵护卫他,而是他救下身边的亲兵。

  韩世忠尤其擅长使用长大重兵刃,破阵斩将,等闲敌军近不得身!

  而且韩将军的射术更加惊人,百步穿杨,射出去的箭又准又狠。

  将东胜州各路防线处理的差不多之后,韩世忠就开始东进了。

  如今西边的女真兵马极少,这些兵马,想要在自己背后闹事,根本没有什么威胁。

  光是那些堡寨,就够他们头疼的,陷进去很容易出不来。

  包括韩世忠在内,所有亲卫都已经在距离白道板寨七八里处就披上了甲胄,每个人都满面灰尘。

  唇干舌燥,不论人马都是浑身汗淋淋的。

  嵬名利通摩拳擦掌地道:“将主,俺们这就杀上去便是,夺了这鸟寨!”

  韩世忠看了白道板寨一眼,仔细一想,冷然一笑:“这里定然是没有女真鞑子,只剩下一些辅军,你带一都人上去,探探虚实也好。”

  嵬名利通麾下的三蕃营,全是契丹人、女真人和鞑靼人。

  这一营的人马,十分善战,原本属于夏州军团,在东胜州补充给了贺兰山兵团,此时随着嵬名利通呼啸一声,全营一起随着他冲了上去。

  而韩世忠也已然翻身下马,带着两都士卒,全换弓弩,张开阵列,缓步沿着山道上前。

  亏得他麾下的贺兰山军团全员精锐,疾驰之下,又骤然下马结阵,再沿着山道而上。

  虽然每名甲士都疲倦异常,可仍然结阵迅速,阵型森严,步履坚实,如一道道铁墙一般缓缓而上。

  对面寨墙上防御松弛,这群人依然全然都是如临大敌的景象!

  狮子搏兔,亦尽全力,绝对不会掉以轻心。

  早有亲卫递给韩世忠他惯用的那张铁弓,这张弓比起弓力最强的步弓还要大出两号,一头弓梢,似乎都可以杵地而射。

  实际弓力,真不知道有几石上下,全营中能开的人不多。

  能开,还能射的准的,就只有韩世忠自己了。

  其实大宋的军队中,藏龙卧虎,有不少奇人异事。比如韩世忠麾下,就有一个人,箭术如神,各种射术都能玩出花儿来,又准又快,连珠射起来的时候一人就能射出箭若飞蝗的阵仗。

  韩世忠在这种观赏性上,是大大不如他,但是论起战场的杀伤力,韩世忠则更胜一筹。

  而两名紧紧跟随在韩世忠身边的亲卫,身上所负撒袋之中,那羽箭也是加长加重的,每个标准军中撒袋,只能装六支这种加了料的特制羽箭而已。

  因为他不光是劲大,关键持久力还好,韩世忠发箭,威势惊人,一人一弓,就能仿佛一架小号床弩也似,射个不停!

  有韩世忠等人为扑寨前锋策应掩护,那防备空虚、士卒懒散的白道板寨,很快就被攻下。

  韩世忠将守军逮住,审问了一番,才知道女真大军已经全部撤到大同了。

  好像是要南下,攻打应州,就连带兵的大将都定了下来,乃是女真第一勇士猛将娄室。

  韩世忠下令在白道板寨休整,他们其实已经进入了大同府的地界。

  站在白道板往东望去,秦汉时候修筑的长城,连绵不绝。

  在山脊之上,就像是一条巨龙。

  宣示着此地,曾经是汉家文明的边界和屏藩。

第170章 不拘一格

  王寅远道而来,进入灵武大营时候,陈绍正在核查西平府送来的官员名单。

  都是被提拔任命为云中府的官员。

  如今这个时候,来云中府做官,多少带着点冒险。

  不过西北人不在乎!

  别管文官武官,敌人来了,拿起兵刃打就是了。

  在西北一百多年了,打了一百多年,太平日不过两三年,大家其实都还没有太平了这个想法。

  只是战场换了而已。

  见到王寅亲自到来,陈绍放下手里的文书,心中莫名有些不安。

  “你怎么来了?”

  王寅凑近之后,说道:“大帅,西平府那里有些事,属下觉得还是亲自来说比较好。”

  “说!”

  “自从大帅走后,节府任免了很多官员,许多从中原到西北的文士,被破格提拔。此举已经引起大家不满,尤其是耿南仲到了之后.”

  陈绍如释重负,还以为后方怎么了,原来是这样。

  其实这件事很难说对错,引进中原的人材,是陈绍也点过头的。

  但是执行者是魏礼的话

  老魏是有才能的,但是他和大宋很多官员一样,都是在党争的漩涡里搅了几十年。

  做事的风格,难免会有些肌肉记忆,以前自己在的时候,他的权力看着很大,实则只有行政权,没有决策权。

  如今自己出征在外,权力的天平失衡了。

  王寅作为自己的情报头子,除了侦查、刺探之外,还有关注民间声音的差事。

  他本人是造反出身的,对这些格外重视。

  所以亲自来跑一趟,也要和陈绍说清楚,他虽然没有开口评论,光是亲自来一趟这个动作,其实已经是在表达自己的态度了。

  王寅也不满。

首节 上一节 220/2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