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188节

  “我家将主问,今年的分红什么时候到。”

  “我早就准备好了,正要运过去,只是如今西军府内兵荒马乱,到处都在打仗。”陈绍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你们也知道,贵国有些兵马军纪不怎么样,我怕这些运给拔离速的财货,被其他人夺了去。”

  女真使者马上说道:“将军放心,拔离速也知道是这样,所以特意率兵驻扎在黑山一带了。”

  陈绍心中暗笑,这拔离速是看通透了,与其一股脑冲上去,和那些猛人抢击杀耶律延禧的功劳,还不如老老实实和自己搞贸易。

  打打杀杀的,才赚几个子儿。

  女真使者此时,终于开始说此行的真正目的,他不自觉地又往前走了一步,“陈将军,宗翰下了死命令,不许再卖辽汉生口,我们将主想问一下,草原鞑靼杂胡,你们要不要?”

  “鞑靼人?”

  陈绍微微皱眉,做思考状,他是真没想到拔离速会有这个想法。

  女真使者见状,以为他不同意,心中十分着急。

  如今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甚至有点看不起其他女真部了,毕竟我们的蒲里衍穿着鹤氅大衣的时候,你们的蒲里衍还穿兽皮呢。

  大家穿着薄如蝉翼的纱衣,佩戴着鎏金银香囊,喝酒用的是琉璃盏,平时还偶尔奢侈一把,熏一点沉檀龙麝。

  隔着老远,就能闻到老乡们身上那种臭味,他们这些人早就够了。

  宗翰不让卖辽人生口,再往西那些鞑靼人,总不能也不让卖了吧!

  女真使者没等陈绍答复,就主动说道:“价钱方面,可以低一些。”

  陈绍说道:“我们地盘小,如今也不缺人了,这样吧,我和手下人商议一番,再来告知,诸位且先住下。”

  有人带着女真使者去入住。

  人走之后,大堂内空荡荡的,只剩下几个亲卫。

  陈绍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些女真人挺有意思,不过想想也是,人家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么。

  拔离速驻扎在黑山,事实上已经放弃了追捕耶律延禧这个天大的功劳,他等于是躺平了。

  完颜拔离速和他的手下本部人马,确实是不打算继续进取了,抢的东西几辈子也花不完。

  这么大的地盘,总共就这么些女真人,为什么还要继续打,拔离速不懂,也不想懂。

  他只知道,再往南热的受不了,不是人待得的地方。

  宗翰一直嚷嚷着南下,拔离速听到就烦,干脆躲得远远的。

  在他帐下,有几个辽人中的文官,拔离速让他们帮自己算过了,只要陈绍按时给予他分红,他的财富会越滚越大,比跟着宗翰去打仗赚的还快。

  希尹那个鸟人更是可恶,到处告状,让自己的买卖停了。不然拿不值钱的生口去换钱,才是最划算的买卖。

  陈绍肯定不用召集人商议,鞑靼人当然可以买,这些人被女真鞑子抓了来,卖给自己。

  然后再武装起来,杀回去报仇,想想就觉得刺激。

  而且,他可以把这个价格压得很低。

  如今拔离速驻扎在黑山一带,往西北方向,大片的草原都是他的猎场。

  想到蒙古草原,如今局势很复杂,陈绍曾经派出不少的商队和一品堂的番子去打探。

  草原实在是太大了,根据情报,可能有百万人之多。

  而且在草原上,平均年龄很短,所以大部分都是青壮,老人占比不多。

  部落间攻伐频繁,尚未形成稳定联盟体系。

  陈绍在大堂踱步,思来想去,突然觉得这件事可行,而且可以好生规划一番。

  女真人做事,太不精细了,让他们去捉人,多半是直接纵兵去烧杀抢掠,效率也不高。

  “来人呐!召集西平府内,五品以上官员来议事。”

  定难军,名义上只是个军,品阶很低。

  在没有脱离大宋的此刻,大家普遍官职不高,五品以上已经是很有实权的了。

  这其实也是定难军,人人不满,很多人想要陈绍再进一步的原因。

  你是这个利益集团的老大。

  大家实力这么强,你不上进,下面的人也会推着你前进。

  也就是如今还不到时候,不然即使是陈绍不愿意,他们也不会停下来。

  很快,官员们陆续赶到,因为事先没有任何的消息,大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走在路上,互相看见之后,都很激动。

  尤其是到了节帅府,大家凑在一起,一边赶路,一边激动地讨论,询问别人知不知道怎么回事。

  看着人到的差不多了,陈绍抬起手,压了一下。

  “诸位,如今有个问题,我要大家集思广益,拿出些办法来。”

  有个官员红着脸,挤开人群往前走了一步,“节帅,下命令吧!”

  陈绍愣了一下,扫视一圈,通过这些人激动的神情,他好像懂了什么。

  “你给我回去!”陈绍没好气地说道:“不是大家想的那样。”

  “如今女真人,想要和我交易,他们要去捉鞑靼人来卖。”

  鞑靼人,是个很模糊笼统的概念,大概就是指草原杂胡,如今在世人眼里,就是一群野人.

  跟动物差不多。

  活不下去了就到处抢,西夏也吃了不少亏,对付他们的手段也比较狠。

  动不动也会派兵去草原杀一圈。

  所以在场的人,大多知道,而且很不以为然。

  把这些人买来做什么?

  脏兮兮,臭烘烘,野蛮无礼。

  定难军又不缺人,兵员也很充足,劳动力也得到了补充。

  魏礼等人,甚至几次提出了裁军,若不是有堡寨可以屯田、放牧,养着如此多的兵马,确实有些累赘了。

  新成立的灵武军不算,银州兵、夏州兵、宥盐兵三大军团,都有三五万人马。

  贺兰山驻扎着韩世忠的两万人。

  河西五州,养着僧兵、护商队、回鹘兵

  萧氏上次来西平府,竟然说要给护商队配神臂弓,被自己狠狠教训了一顿。

  其实陈绍是有些没想明白了,给护商队配备重武器,已经非常有必要了。

  她的商队在西域开辟新商道时候,经常爆发战斗,武德充沛。就如同航海时代的船队一样,没有充沛的武力,到了一个新地方,人家首先想的就是把你给抢了。

  所以萧氏也没有放弃,准备下次好好表现,陈述利害,让陈绍调查一番之后,同意下来。

  西夏以前的兵,都没有陈绍如今多,关键西夏天天打仗。

  不是和大宋打,就是和河西打,还要和西州打,和草原杂胡打,和高原吐蕃打

  买鞑靼人看上去毫无用处。

  但是陈绍知道,再多的兵员都有用处,大战开启之后,将会是一场真正的大乱世。

  要是自己手里有一支草原杂胡人马,到时候武装一下,从西边杀过去找女真人报仇。

  那对正面战场的牵制作用将会是巨大的。

  而且自己不用,江南女真鞑子南下,就要去征召这些杂胡入列了。

  一来一回,差距更大。

  眼看陈绍态度坚决,大家只好暂时放下成见,开始认真谋划起来。

  到了第三天,在女真使者焦急的等待中,陈绍派人来了。

  陈绍正式约拔离速,在黑山会面,要商议一番接下来的合作。

  女真使者大喜,匆匆离去。

  ——

  大宋宣和五年,九月。

  夏季的多雨和闷热,已经渐渐远离了汴梁城。

  因为集中了力量治河,导致这次的汛情,没有在京畿附近爆发。

  山东、两淮深受其害。

  汴河上的水运也加倍的繁忙起来,多少货物漕粮要赶在秋季之前要运入汴梁都门,在冬季封冻之前做好积储。

  汴梁城中比往前更是繁盛了三分,城内城外,处处都是川流不息的热闹景象。

  朝廷早就传旨大名府,东边的难民,东边官府自己赈济,不得放入开封府来。

  京东东路、河北东路各地官员一边骂娘,一边赈灾,可惜到处都是一片汪洋,百姓死伤极多,房屋、田地被破坏严重。

  而朝廷又迟迟拨不下财物和粮食来,赈灾进行的并不顺利。

  很多人因此涌入河北,继而往燕山府跑去,据说那里的人都被女真鞑子杀光了,有大片的土地可以垦荒。

  汴梁城外,一群人正聚集在一起,迎接谭稹回来。

  谭稹如今是笑容满面,终于从燕山府,卸掉了宣帅的名头。

  从此可以安心在汴梁享福了。

  顶替他的,是主动请缨的王安中,他因为和蔡京不和,这段时间在汴梁快被蔡京挤兑疯了。

  蔡京这个人,你说他有能力,他确实有。你说他忧国么?有时候也蛮忧国的。

  但是在这所有的情绪之上,还有一个事,始终是被他放在第一位的,那就是党争。

  这是刻在大宋士大夫骨子里面的东西。

  王安中也是一个使相,尚书左丞,被蔡京挤兑的一点实权没有不说,还时常被骂。

  因为谭稹一直在上书请辞,要回到汴梁,再加上王黼一力推荐,赵佶就同意了。

  授任王安中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山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国降将郭药师任同知府事。

  这两个一文一武,镇守燕山府。

  不管是下游的水灾,还是平州的战事,到了汴梁一切都是风不生水不起。

  在大宋都门当中,到处都是一片和谐景象。之前的暗流汹涌,国将不国的紧迫,仿佛完全不见了踪影。

  蔡京确实是个补锅能手,不管外面洪水滔天、局势多么危机,他都能把京城经营的一片繁华。

  这也是为什么赵佶喜欢用他,即使是心里忌惮,到处提防,都舍不得让他辞官回乡。

  按理说,蔡京早就没有当宰相的资格了。

  可是还有两桩事情,大家都是默默关注,看着局势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在决定自己做何应对,立场到底站在什么地方。

首节 上一节 188/2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