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明珠聊过几次之后,允是就知道,要想把太子掀翻,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需要日积月累,需要大的契机,方能吐故纳新,水滴石穿。
他已经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却没想到,这么快,太子就丢了杏黄袍!
对于穿着一身杏黄袍,无论走在什么地方,都备受关注的太子,大皇子的心里充满了嫉妒。
都是陛下的儿子,凭什么他就比自己高贵?
他是嫡子不假!
可是我还是长子!
现在,他终于失去了那身杏黄袍,这应该就是他失宠的开始。
尽管也有不少人说,这是太子主动用杏黄袍换取了奶娘一家的性命。
但是,允是不这样认为。
他觉得,这是太子被乾熙帝主动要求这样做的。
允烨这个自视甚高的家伙,又怎么可能舍得丢弃那让他高人一等的杏黄袍呢?
佟嬷嬷虽然是他的奶娘,但是对于允烨来说,一个小小的奶娘又算得了什么!
她的性命,怎么配和杏黄袍相提并论呢!
一定是父皇逼着他这样做的!
这样的猜测,让允是不顾明珠的警告,又偷偷的跑到了明珠家。
从南书房下值回来的明珠,在看到大皇子的瞬间,心中升起了一丝失望。
他和大皇子的联盟,是无奈的选择,他别无办法。
但是总的来说,他还是希望大皇子做事,能够稳重一点,能够……
不过,明珠毕竟是明珠,这种时候,大皇子既然已经来了,他再说其他的,也没什么用了。
“舅舅,太子丢了杏黄袍,你觉得,这是不是太子失去圣心的开始?”给明珠倒了一杯茶之后,允是的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太子失宠,甚至被废,他的机会就来了!
他相信,一旦允烨出事,那么太子的位置,当仁不让,就是他的。
那些平日里看不上他的铁帽子王,都要统统匍匐在他的脚下!
明珠淡淡的道:“大殿下,不管太子怎么丢了杏黄袍,总的来说,他丢掉杏黄袍并不是一件坏事。”
看着老神在在的明珠,大皇子允是的心中一愣。
这还不是坏事?!
这个一向老奸巨猾又足智多谋的舅舅,脑袋是不是出问题了!
杏黄袍可是允烨的形象,他丢了这个,那就等于将太子的体面丢了一多半。
明珠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茶,这才道:“杏黄袍和陛下的龙袍很像。”
“也许太子年幼的时候,陛下不会在意。”
“可是现在,这杏黄袍对于太子来说,那就是一道让陛下看起来刺眼的东西。”
“它就像扎在陛下心里的一根刺,不管什么原因碰住了,这穿着杏黄袍的太子就会让陛下忌惮一下。”
大皇子并不是一个傻子,只不过,他一直都没有从这个角度想过问题。
此时明珠提起,他突然想到,自己前些时候见到过陛下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穿杏黄袍的太子。
这种目光,当时他还觉得有点古怪,但是现在,他可以断定,陛下的眼神很是复杂,极有可能,那就是一种忌惮!
被皇帝忌惮,单是想一想,允是就觉得心底发寒。
他不由得道:“如此说来,这对于允烨来说,还是一件好事了!”
明珠从大皇子的话语中,听到了一丝不痛快。
他看着满脸不悦的大皇子,笑了笑道:“殿下,我曾经给你说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时候,好事会变成坏事。”
“但是同样,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太子丢了杏黄袍,表面上是坏事,但是自此减少了陛下的忌惮,那就是好事。”
“可是,一旦太子失去了杏黄袍,然后又在观政之中,捅出大篓子,从而让陛下失望,那说不定就会成为了废太子的开始。”
“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就是这个道理。”
“当大势已成,浩浩汤汤,就算陛下有心,有时候也改变不了最终的结果。”
听着明珠的分析,允是的眼睛再次亮了起来。
他低声的道:“舅舅,是不是来顺天府的灾民又多了?”
明珠摸了摸子的胡须,意味深长道:“殿下,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对外面的事情不闻不问,只管办好自己的差事。”
“至于其他的,还有老臣。”
说到这里,明珠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胡须道:“殿下,近日来到顺天府的灾民,已经达到了五六千人。”
“而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等过个四五天,别的不敢说,聚集在顺天府的灾民,最少就能够达到三十万之众。”
“甚至更多。”
“他们千里迢迢而来,为的就是一条活路。”
明珠用一种平和的声音道:“当他们活不下去,再加上有些人煽动,你知道会出现什么后果?”
三十万灾民!
而且,还是看不到希望的灾民!
允是是读过书的,他知道很多大事的开始,都是从这些人身上开始的。
比如大良贤师,比如朱皇帝,比如……
这些灾民成不了事,应该很快就被镇压住了,但是这种影响,却是山崩海啸啊!
冲击在谁的身上,都足以让被冲击者粉身碎骨。
太子如此!
失去了杏黄袍的太子……
“舅舅,一切有劳!”允是上前一步,激动地握住明珠的手,言辞凿凿地保证道:“我永远不会忘记舅舅,忘记纳兰家。”
明珠看着激动的外甥,脑子里出现的却是登上太子之位的允是,真的能够对自己的恩德记一辈子吗?
他没有信心,但是他别无选择。
“大殿下言重了,这一切都是臣应该做的。”
“大殿下既然来了,就和家里的晚辈多接触一下,也能在见陛下的时候,多一个交代。”
大皇子听到这话,心中升起了一丝不悦,但是随即,他就满是欣喜的道:“如此甚好,还是舅舅想得周到。”
……
户部,四皇子冷冷的看着桌面的账簿,脸寒的好像要滴下水来。
不过他将账簿推开的时候,他就恢复了平静。
而后拿起笔,在一块宣纸上轻轻的写道:“戒急用忍!”
放下手中的笔,四皇子观摩了一下自己充满了峥嵘的字体,而后轻轻的将这四个字撕碎。
还不是时候!
还不到自己出手的时候!
第64章 你有一个好姐夫
刚刚下了一场小雨的顺天府,天气不如前些时候那般的燥热。
坐在马车上,看着来来往往进城的人,石静容的眼眸中充满了好奇。
自从进了宫,成为了太子妃,她的生活几乎都在宫廷中。
就连去畅春园避暑,也不过是从一只牢笼,来到了另外一只牢笼。
此时,石静容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心情也格外的阳光灿烂。
她越发觉得,自己给自己批的那个出宫的条子,是那么的正确。
“咱先去前门那边逛逛街,看看能不能淘一点适合给皇太后祝寿的好玩意,等太阳出来了,咱就去德兴楼听书。”
沈叶悠闲自得的躺在马车上,悠悠然的说着自己的计划。
逛街、看戏、吃饭……
这在前世中,基本上就是小女生们最喜欢的活动,对于石静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侈。
所以沈叶的话,听得她神采飞扬,心存向往。
当即很受用地左一眼、右一眼的看着太子爷,最近这段时间,她觉得自己快要被他的细致体贴给暖化了!
她是多么喜欢现在这种平静、恬淡、和谐的生活啊。
但是太子妃多年养成的习惯,让她忍不住道:“太子爷,这样不太好吧,您今天不是要观政吗?”
沈叶笑着道:“我这就是观政啊,不能固步自封,纸上谈兵,我必须深入民间去体验,去观察市井生活。”
“逛街就是观政,看戏也是观政,吃饭也是观政!”
听着这怎么都像昏君才能讲的话,石静容想要规劝两句。
毕竟,规劝太子,是太子妃的责任。
看着患得患失的石静容,沈叶笑着道:“要不,咱们今儿中午不在外面吃饭,去伯爵府吃。”
石静容的父亲不但是巡抚,而且还因为石静容嫁给了太子,所以乾熙帝嘉恩,封赏了一个伯爵。
虽然不如乾熙帝给自己的老丈人封赏的国公,却也无比的显赫。
毕竟,那可是太子妃。
在很多人的眼中,等太子继位后,伯爵就会变成国公。
回自己家?
石静容当然想,但是她迟疑了一下,还是摇头道:“还是算了,咱们这样回去,弄的全家都不安生。”
沈叶对此倒也没有勉强,他笑了笑道:“那咱们回头找个日子,先让周宝通知一下。”
就在两个人说话间,车子就已经进了顺天府。
热闹的顺天府,让石静容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古董店、瓷器店、绸缎庄……
虽然这些地方的商品,大多不如宫里的精美,但是石静容还是逛的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