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第19节

  “只是,这张雪赞和凌普的乡试舞弊,和房师座师相比,是不是也应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句话呢?”

  明珠的脸顿时绷不住了。

  太子这句话,那实际上就是问,凌普他们只是偷窃的小贼,而你,是不是窃国的江洋大盗。

  窃国这种事情,能承认吗?

  承认了乾熙帝能饶得了他吗!

  他郑重的朝着太子道:“太子殿下,您对这件事情的理解,是有些偏颇的。”

  “凌普他们为的银钱,而房师座师的规矩,是古来有之,是……是一种很纯粹的关系。”

  明珠一向巧舌如簧,能言善辩,可是现在这等问题,实在是让他难受。

  毕竟他学生不少。

  乾熙帝看着窘迫的明珠,又扫视了一眼大部分都在低头的文臣,神色中闪过了一丝冷然。

  他以往虽然不曾触碰过这科举中的房师座师规矩,但是此时,对于这个规矩却越发多了几分忌惮。

  太子说得对,和凌普他们收钱相比,这收学生,才是挖国家的根基。

  “纯粹的关系?明相,我觉得这不是纯粹,而是肮脏!”

  反正这个太子爷转正不了,沈叶也不怕得罪这些文臣,他冷冷的道:“房师座师的规矩,在我看来,就是考生找靠山,而主考,招纳党羽的一种手段。”

  “说的冠冕堂皇,干的却是男盗女娼,让人恶心啊!”

  说到这里,他朝着乾熙帝一拱手道:“陛下,儿臣前些时候听了一个故事,想要博大家一笑。”

  乾熙帝对于沈叶追着明珠不放的举动,是乐见其中。

  他这般抨击科举的座师房师规矩,更是乾熙帝喜闻乐见。

  在他看来,一个站在群臣对立面的太子,实在是太好了。

  群臣有对手,而太子则没有群臣的支持,双方都需要他这个皇帝的支持。

  “说吧。”乾熙帝知道太子这个故事绝对让人难受,却还是笑着说道。

  沈叶是太子,在朝堂上,只要乾熙帝不阻止,那就没有人能阻拦他。

  他是半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明珠等人此时心中虽然不想让他说,却也知道阻拦不了。

  所以他们大多数人面面相觑,飞快地对视一眼,都不吭声。

  而索额图则是苦笑,虽然自己的老对手吃瘪,可是太子这些话,得罪的可不是明珠一个人!

  这得得罪多少大臣哪!

  太子在这件事情上,也不和自己商量,直接开怼,实在是让人难受啊。

  “说一个道士、一个和尚,还有一个尼姑比邻而居,和尚和尼姑交好。”

  “一日尼姑外出,道士在她头上拍了一下,尼姑嗔怒。”

  “而道士则曰:和尚摸得,贫道就摸不得吗?”

  沈叶讲故事的水平一般,此时说的又是一本正经,所以这故事,根本就不好笑。

  但是他说的这故事的目的,却是一句话。

  那就是科举舞弊这事,你们做得,老子就做不得吗?

  所以故事讲完,不但没有人笑,反而有不少人的脸色发冷。

  乾熙帝同样明白沈叶这番话的意思,他看到四周没有人吭声,当下冷冷的道:“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故事,有辱斯文!”

  “以后多读书,多明事理。”

  说到这里,他朝着下方道:“明珠,顺天府乡试舞弊,要严加审理,所有参与者,严惩不贷。”

  说到这里,他目光又朝着高士奇看了一眼道:“高尚书,对于房师座师规矩的弊端,你们礼部拟一个处理条陈。”

  高士奇虽然很不想接这个得罪人的活计,但是他是礼部尚书,这种活他不接也要接,所以只能道:“微臣遵旨。”

  乾熙帝见众人都不再说话,就沉声的道:“退朝,太子留下。”

  听到这吩咐,第一个站出来出来参奏太子科举舞弊的余化龙大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情况,让他片刻都不想多留。

  群臣快速的退出,大部分人都比较沉默。

  几个皇子同样不说话,今天的情况有些诡异,他们都选择了沉默。

  很快,太和殿中,就只剩下了乾熙帝、沈叶和一些伺候的宫女太监。

  乾熙帝目视着沈叶,冷冷的道:“太子,你刚刚可是好威风啊!”

  沈叶对于乾熙帝,还是一直保持着三分尊重。

  和敬佩之类的无关,纯粹就是这位能够随时圈禁自己。

  他当下拱手道:“父皇容禀,儿臣一时气愤不过。”

  “明珠那些人,将朝廷的抡才大典,当成他们家的。”

  “儿臣只是稍微动了一点手脚,他们就喊打喊杀。”

  “而他们结党营私,却好似理所当然。”

  “儿臣没想到,这世间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看着一副愤懑模样的太子,乾熙帝正色道:“太子,你在乡试中动手脚还有理了?”

  “你是太子,要成为天下的表率!”

  “你这般肆无忌惮的攻击群臣,还让群臣如何支持你治理天下?”

  “你要记住,我大周虽然不是和士大夫共天下,但是治理天下,还是离不开群臣的。”

  乾熙帝说这些话的时候,很是有一番教育太子的意思。

  毕竟,太子还是他培养的接班人。

  虽然太子越来越大,让他越来越感到威胁。

  但是现在,太子做的事可能要动摇太子的地位,他还是不厌其烦的予以教训。

  沈叶听到这教训,暗暗松了一口气。

  自己已经说在顺天府的科举中做了手脚,而乾熙帝不吭,看来这件事情,差不多已经糊弄过去了。

  “父皇教导,儿臣一定谨记在心。”沈叶很是郑重的朝着乾熙帝说道。

  乾熙帝摆了摆手,示意沈叶下去。

  等沈叶离去之后,他在宝座前走了几步,这才悠悠的道:“天子门生,天子门生啊!”

  梁九功低着头,不敢吭声,怕打断乾熙帝的思绪。

  乾熙帝感慨了几句之后,就朝着梁九功道:“梁九功,太子这般行事,有些得不偿失啊!”

  “你说,他还有其他目的吗?”

  梁九功听到这句话,一时间无比的为难。

  毕竟,这一句回答不好,就是一道妥妥的送命题!

  新书开坑,急需大佬们支持,求各种票票追读啊

第25章 这江山让我如何放心交给他

  作为一个在乾熙帝身边伺候了多年的大太监,梁九功也是能力非凡。

  他迟疑了一下,就笑着道:“陛下,老话说,年轻人血气方刚,太子正年轻,说不定是一时气愤。”

  乾熙帝对于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他哼了一声道:“一时气愤,就能够随心所欲,什么事情都拿出来说嘛?”

  “他这是不成熟!让朕如何放心把这天下交给他?”

  听到这话,梁九功再次变成了一只鸵鸟。

  不过,他在心底深处却悄没声儿地嘟囔了一句,陛下,您又什么时候想过,把这天下交给太子呢?

  他和太子的关系不错,所以他也越是能体会到乾熙帝对于太子的态度变化。

  如果说以往是慈父,那么现在嘛……

  乾熙帝看到梁九功不说话,也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在感慨之后道:“梁九功,稍后你去传旨。”

  “让大皇子去兵部观政!”

  “让三皇子去礼部观政!”

  “让四皇子去户部观政!”

  “让五皇子去鸿胪寺观政!”

  “让六皇子去内务府观政!”

  “让七皇子去工部观政!”

  “让八皇子去刑部观政!”

  一口气,乾熙帝说了七个皇子观政的衙门。

  虽然是观政,但是皇子的身份毕竟不同。特别是大皇子,他作为皇长子,天生就能够吸引人关注。

  毕竟,功大莫过于从龙!

  而兵部作为六部之中最关键的一部,让大皇子过去,可谓是增加大皇子的声势。

  对于乾熙帝的决定,梁九功自然不敢质疑。

  他快速的记下后,就准备去南书房传旨,让值守的翰林学士将口谕变成旨意下发。

  可是,就在他临走的时候,乾熙帝突然道:“太子也该多磨练磨练。”

  听到这句话,梁九功顿时想到了乾熙帝并没有安排皇子的吏部!

  作为六部第一的吏部,掌握着三品以下官员的考核升迁。

  可以说,吏部尚书乃是六部第一人。

  前明之时,吏部尚书更有天官之称,强势的话,甚至可以和内阁首辅扳手腕。

  一旦太子去了吏部,那可谓是如鱼得水。

  不知道多少人要朝着太子身边凑,更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一步登天。

  就在梁九功等待着乾熙帝的安排时,就听乾熙帝道:“太子要求去大兴县观政,那就让他去大兴县吧。”

  大兴县?

  我滴个乖乖,我没有听错吧!

  别的皇子,最次的也是内务府,可是太子却要去大兴县。

  虽然附廓县品级是五品,但是大兴县在达官贵人们眼中,那就是蝼蚁。

首节 上一节 19/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