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完全没问题。”
“能够被登记到报纸上发行,这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那可是相当荣幸的事情。”
“随便记录,随便画,需要我们一家人做什么,都可以尽管的提出来。”
“绝对配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老六的情绪之中还带着小小的激动,而他身旁的一家人,一个个的笑容又灿烂了几分。
得到了李老六的回复以后,报社工作人员和画师,立刻开始记录起来。
与此同时。
两位工作人员对视一眼,也分别询问着。
“大爷,你家有几口人?有多少土地?”
“都多少岁了,什么时候出生的?”
“这些信息,我们都会详细的登录在册,你们完全不需要担心泄露的问题。”
两名工作人员询问的同时,丝毫没有忘记解释一番。
然而。
李老六笑着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并没有任何的担心。
“对朝廷,我们是放心的。”
“我家里一共有12口人,由于是在京城之中,一直做着祖传的豆腐买卖。”
“因此并没有土地,平日里一家人,就靠着豆腐的生意谋生。”
李老六如实的回应着,其他家人,也把自己的信息老老实实的讲述。
整个场面格外的和谐,两名工作人员迅速的,给李老六一家人登记一番。
在一凡登记过后,两名工作人员看着眼前的李老六等人,热情的开口。
“李大爷,你们一家人的所有信息,全部都已经登记完了。”
“由于你们一家人没有土地,一直以来都居住在京城,所以可能在后续的工作中,也分不到土地。”
“在这一方面,希望你们支持和理解。”
“当然了,如果你们强制需要的话,朝廷也可以给你们分配,只不过数量不多。”
“要比城外的那些百姓们,少上不少,而且分配的土地都在城外。”
没错,一直居住在城市之中的人员,都有相应的谋生手段,因此不需要分配土地。
如果当事人有想要土地,也有相应的方案解决。
一听到工作人员所说的话,李老六一家人果断的摇头。
“不要了,不要了,我们一家人现在开了好几个豆腐铺,生意老红火了。”
“每一个月都能赚到不少的银子,土地就留给那些需要的人吧。”
“我们绝不给朝廷增加负担,在这一方面,是非常理解朝廷政策的。”
李老六一家人别提有多么配合,有了日进斗金的豆腐铺,他们一家人又怎么可能看得上土地。
享受了众多的福利政策以后,更加不会要求朝廷的人,为他们分配相应的土地。
毕竟就算分配了土地,数量也没有多少,而且还远在城外。
只要豆腐铺还在,他们一家人的日子就差不了,何必费尽心机的去争。
享受了朝廷福利的他们,心里面一直心存着感激。
一听到李老六一家人,对朝廷政策的支持,两名工作人员和报社的人对视一眼,脸上的笑容又多了几分。
他们当然很清楚,李老六一家人的情况。
正如对方所说的那样,就凭好几家豆腐铺,一个月赚的银子,种地种一辈子都够不上。
“大爷,感谢你们一家人的理解。”
“有你们这样支持朝廷的人,我大明朝才会越来越强盛。”
“好了,大爷,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登记完了,我们就不打扰你了。”
“接下来还要前往下一家,继续完成登记工作。”
说完话的工作人员,在李老六一家人的注视之下,直接起身离开了院子。
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整个京城的登记工作还在持续,身为工作人员的他们,接下来都有的忙活了。
大明人口普查土地清查工作,从今天正式开始!
……
第660章 前所未有,属于大明的奇迹!“求订阅”
“大伙儿都尽力了吧,朝廷派出相应的工作人员,开展人口和土地登记工作了。”
“好家伙,我们一家老小的信息,全部都交给朝廷了。”
“接下来就等待着土地分配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俺家里面的人都跟着朝廷干活儿。”
“直接放弃相应的土地分配,毕竟每年种地,根本就赚不了多少钱。”
“还不如老老实实的给朝廷打工,拿相应的工钱,想买啥就买啥。”
“没错,没错,我们一家也是这么想的,分配的土地都是在城外,咱们可是京城里面的人。”
“都已经在城市里安家就业了,城外的土地,都交给那些没在城里的人吧。”
在京城之中,伴随着众多工作人员的行动,人口普查和土地清查的工作,早已经被百姓们讨论着。
但凡是在京城里面的人,大部分百姓都有自己的工作,直接放弃了相应的土地。
毕竟他们进了京城户口,那就丢掉了农村的身份,很难有资格获得大规模土地分配了。
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放弃,现在朝廷的商业环境这么发达,随便干点什么都能养活自己。
比种地强多了,一想到这些的百姓们,一个个没有任何的意见。
此时的他们,甚至还踊跃支持朝廷的政策。
在众多百姓的配合之下,负责普查和清查的工作人员,速度那叫一个快。
整个普查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各项统计而来的数据,都交给户部的人处理汇报。
户部尚书以及众多的官员,拿到了相应的数据以后,都在等待给朱由检报告。
次日一早~
朝堂上。
拿着昨天的统计数据,户部尚书在众多官员的注视之下,缓缓的站出来汇报:
“启禀皇上,昨日我们工作人员,已经清查了整个京城1/3的地方。”
“这些地方的人数加起来,足足有五十万人!”
……
户部尚书把数据说完以后,此时此刻的文武百官们,脸上都带着几分震撼。
“仅仅只查了1/3的地方,就已经统计了50万人。”
“我的老天爷喲,如果把新城和老城一起查完,少说也得有150万人呀。”
“整个京城不愧是我大明的中心,容纳了150万人,这可真是不得了。”
“而且这样的人口还会增加,整个京城越来越热闹了。”
“以前只是大致估计,京城只有百万人,可现在计算下来,至少要多出50万。”
“多亏了皇上英明,安排人员挨家挨户的统计,严格管控各种数据。”
“否则有这么多人员隐藏,对我大明的各种税收来说,还真是一个麻烦事儿。”
“相信把普查的工作经验推开以后,统计我大明的人口,肯定又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推行这样的工作,皇上真有先见之明,微臣一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不断开口说话的周道登等人,一个个在惊叹的同时,语气之中都充满了敬佩。
朱由检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每一次颁发的各种政策,都能准确的带着大明前进。
他们这些文武百官,能够看到一系列的新发展,看到一系列的变化。
全部都得多亏朱由检,才能领略到以往从来没见过的场景。
一个个的忠心耿耿,发自内心的敬佩。
每一个人的语气之中,都充满了恭敬和恭惟。
听着一群文武百官的话,朱由检笑着摆了摆手,对着官员们开口说道。
“好了,好了,既然人口普查的工作进行的如此顺利,那就继续安排下去。”
“尽快的向我大明的地盘推广,弄清楚相应的人数,分配好相应的土地。”
“这一份工作越快完成越好,知道了我大明有多少人口和土地,才能更好的规划和发展。”
“你们户部的人员责任重大,在统计各种数据的时候,尽量减少误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朱由检对着户部尚书交代,以及叮嘱一番。
对人口普查,土地清查等工作,他这个当皇上的,那是相当的上心。
面对自己家皇上的交代和叮嘱,户部尚书一脸笑容,当着众多文武百官的面承诺。
“请皇上放心。”
“微臣和户部的人员,全部都会安排的妥妥当当。”
“人口普查和土地清查的工作,绝对会把误差减到最少,不耽误我大明的发展和规划。”
“毕竟在这一次的统计之中,我们户部足足安排了一百万人,负责相应登记和清查工作。”
“这100万人分配到各个村,再加上一群百姓的配合,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没错,按照户部的规划,负责人口普查和土地清查工作的人员,直接高达100万。
当然了,这100万人有不少本来就是朝廷的人,还有不少是军队锦衣卫的人员。
反正就是临时工,坐上一两个月的时间,给一点补贴,一起完成这一次的计划。
这些人就是户部尚书的底气,而其他官员听着户部尚书的话,一个个满脸笑容。
“有了这100万人普查,怪不得户部这么硬气。”
“动用了这么多人,完成同一件事情,一群百姓们还如此配合。”
“细数历朝历代,这都是奇迹,是在皇上带领之下的大明奇迹。”
“这样一来的话,数据的真实性就没有什么问题,只要属于我大明的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