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了有朝廷和官府承诺,是好不容易弄来的种子。
原本怀疑的百姓们,此时的脸上带着笑容,再也没有任何的疑惑。
“既然有朝廷的承诺,那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皇上和朝廷出台了这么多政策,带领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不断的过上好日子。”
“朝廷都已经说了,亩产能够达到几千斤,那咱们还有什么怀疑的。”
“没错,没错,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没见识,但是朝廷的那些官员们,肯定是一清二楚的。”
“尽管土豆和红薯还没有开始种下去,但我们都相信朝廷的人,绝对不会坑百姓的。”
议论纷纷的一群老百姓们,一个个的忠诚度直接拉满。
没有任何怀疑的他们,都相信土豆和红薯的产量,绝对会超出想象。
一旦有了这玩意儿,随便种上几亩地,就足够一家人吃饱的了。
而且更好的是,朝廷的农业政策优惠了不少。
各种农业上的税收,都在不断的减少。
只要努力干上一年,除了少量的粮食交给朝廷以外,其他大部分的粮食都可以自己支配。
未来的日子实在是太有盼头了,满脸笑容的一群百姓们,忍不住的干劲十足。
朝廷划分了土地,还给了高产量的粮食,守护整个地区的安全。
不仅能够吃饱饭,还能够吃上肉,日子越过越好。
议论了一番的老百姓们,在众多战士的训练声下,全部都激动的行动着。
“干活儿,干活儿。”
“大伙儿都加把劲,一群战士们都训练的这么激烈了,我们也不能停下来。”
“不能拖了后腿了,一切都按照朝廷的规划来。”
“每天都给了相应的工钱,大家都不能偷懒,相互监督和配合。”
偷懒是不可能偷懒的,卖力干活的一群老百姓们,别提有多么的积极。
此时的他们一刻不停,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恨不得能尽快的把路修通。
毕竟这一条道路的周边,连接着众多的土地,相当方便他们以后的工作。
每一家每一户,在周边都分到了众多的土地,都恨不得尽快的完工,把所有的土地都种上。
除了修路以外,在分配的土地之中,全家老少一起上阵。
一个个在朝廷的安排之下,对土地进行相应的管理,奔向幸福的生活。
辽东地区热火朝天,不管是战士还是普通的百姓,那都停不下来。
至于那些各个部落的人,也在朝廷的强大武力镇压之下,变得能歌善舞。
跟随着朝廷的安排,老老实实的干活,甚至还比其他人还要积极。
按照各部落人员的话来说,现在不用打仗,就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
谁还会冒着被大明军队屠杀的危险,在大明的地盘上造反,那不是脑袋抽风了吗。
享受到大明的福利,受到了平等的待遇以后,各部落的人彻底的安心下来。
之前辛辛苦苦的打仗,不就是为了有幸福的日子,能够填饱肚子吗。
现在的日子比之前好过,各个部落的人,彻底的融入到大明帝国,被大明的平民百姓们同化。
双方之间的交流,一下子都增加了不少,完全不需要像以前一样,你杀我我杀你,搞得剑拔弩张。
双方的关系相当的融洽,一起跟着大明帝国,奔向更幸福的生活。
“……”
“辽东地区太和谐,太安稳了。”
“所有人都干劲十足,在大明帝国的凝聚之下,再也不会有战争。”
“不愧是强大的大明帝国,出台了这么多的政策,让每一个大明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只可惜我们高丽半岛,仅仅只是大明的附属国,没办法享受到大明帝国的各项政策。”
“唉,谁让我们是高丽人,而不是大明人呢。”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拿到正式的大明身份,享受到大明的各项福利。”
……
第624章 文化大入侵,高丽人疯狂洗脑!“求订阅”
羡慕。
待在辽东地区,做着贸易的高丽人,语气之中充满了羡慕。
看到大明的百姓安居乐业,听到了战士们热血沸腾的训练。
知道了大明的各项福利,高丽人全部都羡慕坏了。
一个个高丽人看着手中的报纸,嘴巴里都忍不住惊叹,大明帝国的强大。
上万名倭寇说消灭就消灭了,大明的海军部队,根本就不费吹灰之力。
想到了这些的高丽人,都知道跟大明帝国的差距,一时之间别提有多么的老实了。
“瞧瞧报纸上的画像,大明的海军部队大杀四方。”
“还好我们高丽王朝,已经变成了大明帝国的小弟,受到大明军队的保护。”
“否则一旦遭遇强大的倭寇,连自己都保不住,只能被狠狠的抢劫。”
“是啊,是啊,我们高丽王朝的大王,做出来的决定实在是太明智了。”
“归顺大明有什么不好的,至少我们现在可以安安稳稳的生活。”
“只要给大明做出相应的贡献,就会有机会拿到大明的身份,成为其中的一员。”
“瞧瞧大明的公路和铁路,所有的工人一起建设和努力,修建的多么好。”
“还有大明帝国对农业的重视,组织起众多的百姓们,开垦出大量的土地。”
“还给大明的百姓发种子,辽东地区一块苦寒之地,都能够变成大明的粮仓。”
“大明帝国无所不能,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太强大了,太强大了。”
大明帝国以及辽东地区的变化,一群高丽人都看在了眼里。
对比辽东地区的各种发展,一个又一个的高丽人,忍不住的吐槽高丽王朝的情况。
“唉!”
“只可惜我们高丽王朝,起步实在是太晚了,远远的落后大明帝国。”
“在大明的面前,根本就没有什么基建可言。”
“也不知道我们王朝出钱,大明帝国愿不愿意,帮助我们修建公路和铁路。”
“如果能修通大量的铁路,再加上公路通往大明帝国,保持和大明的贸易往来,那就赚的更多了。”
不少的高丽人不断的提议着,在大明帝国这里,看到了道路带来的变化以后。
他们这些高丽人的心里面,也带着众多的期待。
每一个人都在打算着,把高丽王朝的道路修一修,这样才能更方便一些。
修路的提议,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
不少经常做贸易的高丽人,全部都是眼前一亮。
“对呀,这个提议相当不错。”
“只要能够修通铁路和公路,让我们出钱出力都可以。”
“铁路和公路实在是太重要了,只有保持跟大明帝国的联系,才是我们高丽王朝惟一的出路。”
“等回到了高丽王朝的地盘,我们找一些官员商量商量,必须把这件事情提上日程。”
“话说回来。”
“如果不是我们高丽王朝,没有这么高的基建技术,生产不了火车和铁轨。”
“再加上没有相应的资源,建设不了公路和铁路,我们都直接自己干了。”
高丽人不断的说着,一个个的语气之中,都带着对公路和铁路的渴望。
只可惜技术不够,要想修建公路和铁路的话,只能请大明帝国帮忙。
再说了。
整个高丽半岛,都是大明帝国的附属地。
所有的基建工程,都得大明同意才能修建,被强大的大明帝国彻底垄断。
要是擅自行动的话,容易惹得大明帝国不高兴,到时候下场老惨了。
考虑到这些的高丽人,就只能回去向官员们汇报,让一群官员与大明帝国沟通起来。
说干就干,充满着渴望的高丽人,迫切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把这件事情办的漂亮,无论是在高丽半岛还是在大明帝国,都有一定的名声。
到那个时候,申请大明帝国的身份,至少也是一个加分项。
“阿西吧。”
“各位,这个提议太棒了。”
“我们都抓紧时间,快速的返回高丽半岛吧。”
“顺便把这些报纸,通通都带回去。”
“这可是大明发行的报纸,展现了大明帝国不少正确的道路,以及大明帝国的强大。”
“带回去以后,可以让我们高丽人好好的学习,跟随着大明帝国进步。”
“没错,没错。”
“大明帝国的报纸在我们高丽王朝,那可是畅销品。”
“之前的那些卖出去,已经让我们赚到不少了。”
“这一次的消息更加震撼,头版头条就是消灭上万名倭寇,为我们高丽王朝的遭遇报仇。”
“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员,毫不客气的掏钱购买的。”
“能够获得大明报社的认同,成为大明报纸经销商,向高丽王朝贩卖报纸。”
“这简直就是我们的荣幸,必须要把事情办好,获得大明的嘉奖。”
激动纷纷的高丽人,拿着众多的报纸以后,立刻迅速的赶往高丽王朝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