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布置完毕,只要把那些人都解决掉,那么我们锦衣卫,又可以狠狠的出一次风头。”
“发挥出我们锦衣卫的作用,比其他几个部门还要容易立功。”
一群百户和千户不断的议论着,这一次准备的行动万无一失,对他们来说绝对没问题。
李峰听着手底下的人员讲述,确认计划准备妥当,没有任何的纰漏以后。
他的脸上带着几分期待,开口说道。
“很好。”
“既然如此,那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对了,目前我们锦衣卫的人员,人数已经达到了10万人,这可是远远不够的。”
“这点人数在大明帝国内部,勉勉强强的够用。”
“一旦扩散到周边的话,很难把情报网络建立好,所以我们后续人员的培养工作,一定要加快进行。”
“愿意加入锦衣卫的,各种各样的待遇和补贴,通通都直接拉满。”
“在锦衣卫之中,作为皇上的眼睛和耳朵,这可是我大明帝国的荣耀。”
“但凡是有合适的人选,都可以挑选进来,从多种渠道招人。”
“争取在这个月底,达到20万的人员规模。”
“这样我们才会源源不断的,向海外各国派出相应的人员,刺探众多的情报。”
锦衣卫已经拥有10万人了,作为指挥使的李峰,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现在的锦衣卫已经达到了过往的巅峰状态,可人数依旧不够,还需要不断的扩招。
按照他们锦衣卫的情报网络计划,甚至20万人也只是一个开始。
锦衣卫的情报人员和眼线,真正遍布海外各国的那一天,至少得上百万人才行。
一旦达到了上百万人的规模,海外各国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锦衣卫的眼睛。
哪怕是一件区区的小事,只要锦衣卫想要收集的,就绝对跑不掉。
把人数扩充到20万人,一群百户和千户听到李峰的发言,一个个的精神振奋。
“请大人放心,属下一群人知道我们锦衣卫责任重大,组建情报网需要更多人员。”
“一直都在不断的培训之中,总部还设立了大量的培训班,不断的招收和培训新的情报人员。”
“除此之外,我们遍布在各地的千户所和百户所,也一并开始招人和培训。”
“按照大人所说的,这个月底把人数扩充到20万人,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一下子把人数翻倍,又会多出不少的岗位,整个情报网将会更加完善。
这让一群百户和千户们,心里面越发的期待。
大明帝国内部有任何风吹草动,锦衣卫总会第一时间接收到。
不断的往海外各国派人,不断的增加人手,也正是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最明显的倭寇千户所,提供了相关的情报以后,轻而易举的干掉上万名倭寇。
海外情报网的建立,让众多的锦衣卫人员,都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
一个个根本不敢有任何的怠慢,全部都老老实实的,不断的扩招。
该交待的已经交代,李峰也没有过多的讲述,而是让手底下的人继续行动起来。
等招收了20万人,把周围几个国家的情报网,彻底的组建完成以后。
他们锦衣卫的动静,又可以更进一步。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的他,忠诚的为朱由检服务,牢牢的把大明和其他地方抓在手中。
锦衣卫的人员,一个又一个的行动起来,根本就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与此同时。
行动起来的各个部门,也给大明的众多百姓们,带来了不少的福音和岗位。
其中招人最多的工部,派出了相应的官员,入驻各个铁路段。
一些基础的工人,直接就在当地进行招聘,让不少的百姓们乐的合不拢嘴。
“来活了,来活了。”
“朝廷又开始招人了,这一次是修建铁路。”
“听说我大明帝国,开通了从京城到盛京的铁路,速度老快了。”
“没想到我们这里,也能够修建铁路,以后那可就方便了。”
“在家门口干活儿,跟着朝廷混,站着就把钱给挣了,这可实在是太棒了。”
“报名,必须赶紧报名,像这样的好事情,打着灯笼都难找。”
“跟着朝廷做事,我们的出路越来越多了,这小日子过得越发的幸福了。”
招聘铁路修建工人的宣传一出,这个铁路段附近的百姓们,通通第一时间响应。
放眼整个大明帝国,谁不知道给朝廷做事,那是最好的工作。
工钱,伙食等等,全部都给的最好,完全没有任何的亏待。
像这样的好事情,那是之前都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对于众多的百姓们来说,这是赶上一个好时候了。
不仅种地的赋税下降了,还能有多种渠道挣钱,小日子要是过的不红火都难。
当兵,当工人,种地,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甚至还能把家里面的子女,送到朝廷开办的学校,一路不断的读书,就可以成为朝廷的官员。
自家的日子过得红火,子女的教育和前途,也通通不断的展开。
像这样的好日子,以前那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可现在却通通都实现了。
感受到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众多老百姓们相当拥护大明帝国,一个个脸上充满了笑容。
谁要是敢反对大明帝国,反对皇上和朝廷的人,不用军队动手,成千上万的百姓就会锤死他们。
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在强大的大明军队面前,造反就只有死路一条。
甚至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就连当土匪的人员,也都被抓了起来。
连一些地痞流氓,也通通都被收拾了,现在的大明帝国,完全是一片和谐的盛世场景。
身处于大明帝国的荣光之下,身处于和谐的社会背景之下,一群百姓们充满了满足。
一个个浑身上下都带着干劲,昂首挺胸,斗志昂扬。
精神面貌比以前上升了一大截,吃好、喝好、生活有盼头,跟着朝廷混准没错。
日子快速的发生变化,满脸笑容的一群老百姓们,也不懂得什么大道理。
他们只知道,摊上了万古圣君,摊上了朝廷各方面的好政策,简直就是赚到了。
反正朝廷不会亏待他们这些百姓,有什么事情跟着朝廷走,那就绝对错不了。
热情报名的一群老百姓们,全部都是人头涌动,哪怕是不要钱、只管饭。
他们也愿意跟着朝廷干活,帮助修建铁路。
铁路的方便快捷,已经在不断的扩散了,了解情况的百姓们,都希望铁路早一点修建完成。
这样一来的话,他们这些铁路沿线的人员,也能享受到相应的便利。
……
第573章 四座钢铁厂,年产量300万吨!“求订阅”
“开工,开工。”
“大伙儿都不用废话,报名成功的人到这边来,马上就可以直接开工了。”
“接下来将会有大量的铁轨,被不断的运输而来,大伙儿都得动起来。”
“咱们的这一条铁路段,必须得按照工期进行,如期的完工。”
“大伙儿都想早一点享受到铁路边境,那就得听我们的,分工配合起来。”
工部的官员看着眼前的百姓们,强力支持铁路的修建,通通都松了一口气。
作为铁路段的直接负责人,要是完不成铁路的修建工作,他们可是要受到处罚的。
这可是皇上重点关注的项目,尚书大人亲自交待过,绝不允许他们马虎。
听到了官员们所说的话,一群工人们也没有过多的闹腾,全部都老老实实的配合着。
招到一个工人,就立刻投入到干活之中,根本就不带任何一丝停留的。
一个又一个的工人满脸笑容,按照相应的建设工期,各司其职的行动。
整个铁路的沿线建设,吸引了不少人的围观。
还没有见过铁路的百姓们,全部都充满了好奇,知道了铁路的作用以后,都想迫不及待的修好。
停不下来,干活儿根本就停不下来。
大明第二条,第三条铁路的修建,第一时间开工,效率别提有多高。
钢铁厂~
厂长看着众多骨干,脸上多了几分笑容,迅速的开口安排起来。
“各位,刚刚从京城传来最新消息,我大明第二条,第三条铁路,已经投入到了建设之中。”
“大伙儿都知道,建设相应的铁路,需要众多的钢铁。”
“光凭我们这一个钢铁厂,哪怕又组建了一个分厂,这都远远没办法满足。”
“更何况从这么老远的地方,运输沉重的铁轨前往各个工地,那是相当费力的。”
“所以,本厂长决定。”
“为了方便第二条,第三条铁路线,如期的按照工期进行。”
“咱们的钢铁厂,将会在第二条,第三条铁路线一带,继续建立分厂。”
“第三钢铁厂分厂,第四钢铁厂分厂,通通都得安排起来了。”
“你们都是钢铁厂的骨干,接下来将会被任命为各个分厂的厂长,提升钢铁的产量。”
“又快又便捷,各位有没有信心做到。”
钢铁厂厂长如实的讲述一番,自从第二条,第三条铁路线,确认开工以后。
他就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规划,毕竟从这么远的地方,把铁轨送到建设的铁路工地太费劲了。
还不如就地建设钢铁厂分厂,就地解决铁轨的需求,这样才是最快的。
一听完自家厂长所说的话,一群钢铁厂骨干对视一眼,信心十足的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