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我们还不知道,辽东地区有如此富饶的土地,还能够进行大开发。”
“仅仅是辽东地区的土地,养活我大明帝国,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以后要是遇到什么天灾,都可以直接调配辽东地区的粮食,果断的进行救灾。”
“后金人和皇太极,以前霸占了这么多的土地,就没有想着好好的开发。”
“导致于这么多土地浪费,野蛮人就是野蛮人,还得是我们大明帝国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那是,得亏皇上对辽东地区进行了调整,否则就算被我大明拿下,也都不会好好的管控。”
“更加不会把整个辽东地区,变成大明朝的粮仓。”
“皇上英明,皇上制定的计划,又让微臣一群人,彻底的大开眼界了。”
辽东地区即将变成大明的粮仓,成为大明主要的粮食产区。
富饶的土地,将会提高粮食的产量,还能安顿各个部落的人员。
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情,也就是他们的皇上能够干的出来。
走一步看三步,就凭这样的做事风格,大明帝国不兴盛才怪。
参观着众多农场的官员们,脸上的笑容和惊叹就没有停下来过。
听到了官员们所说的话,高峰、袁崇焕和毛文龙等人,笑容也同样增加了几分。
能够把辽东地区治理好,开发辽东的土地利用起来,那他们的政绩,都会蹭蹭蹭的往上涨。
迎接着周道登等人的称赞,看着自己家的皇上,高峰也紧跟着开口说道。
“是啊,自从在皇上的带领之下,辽东地区那是一天一个样。”
“当兵,经商,种地,又或者是在工厂里打工,对于辽东地区的百姓来说,出路比以前多上了好几倍。”
“每一个人的腰包鼓起来了,都能够赚到不少的银子,狠狠的促进我大明帝国的消费。”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自执行,我们都还不知道,皇上制定的计划会这么好。”
高峰的话音落地,袁崇焕和毛文龙等人,全部都相当认同的点了点头。
对于自己家的皇上,他们这些人钦佩的五体投地。
未来的大明帝国,还得跟着皇上制定的计划走。
他们这些人老了,差一点适应不上新的变化,如果不是每天跟着学习,恐怕就要被淘汰了。
耳朵边不断传来众人夸奖的声音,听着手底下官员们所说的话。
朱由检挥了挥手,轻松的笑着说道。
“行了,行了。”
“看看你们一个个的,是让你们来参观学习的,而不是不断说好话的。”
“整个辽东地区,经过今天这一天的视察,想必大伙儿的心里面都有数了。”
“等回去以后,都得把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好好的整理和写下来。”
“对大明帝国有用的发展,通通都可以采纳,朕虽然是大明帝国的皇上,掌控着整个强大的帝国。”
“但诸位爱卿,可不能盲目的崇拜。”
官员们的盲目崇拜,放到历朝历代的每一任皇帝身上,那都是存在过的。
一旦皇帝出现了决策上的错误,官员们没有及时的指出来。
对于整个帝国来说,影响将会很大。
朱由检可不希望手底下的人,只是不断的说着好话,不能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来。
“是,微臣等人明白。”
“请皇上放心,微臣一群人今天收获颇多,回去以后一定好好整理。”
“不负皇上的期望,为我大明帝国添砖加瓦。”
不断说着好话的周道登等人,当然很清楚朱由检要说什么。
他们这些作为臣子的,在操场上待了这么久,当然知道光说好话没用,还得拿出一些干货来。
按照大明帝国现在飞速发展的状态,没办法为大明帝国做贡献的人,那可是要被踢出朝堂的。
做官这么些年,了解了大明帝国的发展以后,他们这些人自然也不会,只能说一些好话。
该做的事情还得做,该说的好话还得说。
眼瞅着一群官员心里明白,朱由检也没有过多的叮嘱,只是交待了几句以后,又带着人狠狠的参观一番。
就在朱由检带着手底下的人,在辽东地区不断的巡视时。
京城外的大道。
郑芝龙、郑芝虎一群人下船以后,就直接骑着快马,直奔整个京城而来。
当众人踏入到京城的大道,看着脚下的道路时,脑瓜子都有些嗡嗡的。
“大哥,这路好像不一样了。”
“扩宽了,平坦了,好走多了。”
“听说这是皇上下的命令,整个大明帝国的道路,都必须修的四通八达。”
“作为京城外的主干道,这也太宽阔了吧。”
郑芝虎满脸惊讶,嘴巴里忍不住的感慨。
在大明帝国活了这些年,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把路修成这样的。
京城通往各个地方的主干道,宽度已经达到了24m,至于长度则是一望无际,根本就看不到头。
众人只知道这一条道路,是大明帝国的重要主干道,朝廷是下了血本的。
听着身旁二弟传来的惊叹,郑芝龙整个人的精神,都带着几分恍惚。
自从下船以后,他们这些人一路赶来,沿途已经见到了不少的新奇玩意儿。
看到大明帝国的变化,一路上都在不断的感慨。
而这样的变化,伴随着向京城靠近,也就越发的明显。
面对大明翻天覆地的变化,郑芝龙此时的心里面,也越发的变得期待起来。
大明帝国的一切,真的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以往的日子待在琉球岛上,属实是有些鼠目寸光了。
还好今天来到了京城,才能够让他们这些人,好好的大开眼界。
回过头看着身边的人,郑芝龙深吸了一口气以后,一脸认真的开口交代。
“都别感慨了,马上就要进入到京城了,大伙儿都整理一下自己的状态。”
“京城可不比我们的家乡和琉球岛,里面的达官贵人多,规矩也多。”
“都多看看,多学学,可不能出丑了。”
……
第545章 郑芝龙人麻了,京城新气象!“求订阅”
第一次来到京城,郑芝龙特意叮嘱一番。
礼多人不怪,对于京城之中的变化,一群人都充满了好奇。
听到了郑芝龙的叮嘱,郑芝虎等人不断点头,十分轻松的开口说道。
“放心吧,大哥。”
“我们都懂得规矩。”
“多听,多看,多学习,少说话就行。”
“咱们快走吧,前面就是京城了。”
“真想看看京城之中,到底还有多少的新奇玩意儿!”
看着地面上宽阔的道路,想着这一路走来的见闻,郑芝虎一群人迫不及待,越发急切的想要前往京城。
眼瞅着身边的家人们,一个个都一副着急的模样,郑芝龙也不再多说什么,直接带着众人前往京城。
伴随着距离京城越来越近,整个大道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和商人们,全部都络绎不绝。
“!”
盯着身边一辆又一辆的马车经过,看着众多的商人们,每一个的脸上都充满了笑容。
郑芝龙一群人忍不住继续好奇。
“不愧是京城,不愧是我大明帝国的第一大城市,这也太热闹了。”
“这么多的商人赶着马车,接连不断的奔腾着,马车上全部都是货物,这得赚多少两银子呀。”
一群人不断感慨之间,身边又有大量的商人经过。
路过的商人队伍之中,李老六打量着郑芝龙一群人,满脸笑容的开口说道。
“各位,你们是第一次来吧。”
“自从皇上和朝廷,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后,整个京城早就已经不一样了。”
“你们看到的这些马车,除了有不少的商人,装载的货物运输到各地售卖以外。”
“其中的还有不少,是属于运输商行的,你瞅瞅马车上的标识,那就是运输商行的马车。”
“这些马车上拉的东西,同样会送到各个地方,又或者是从各个地方,把东西送到京城来。”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马车,朝廷才修建了这么宽阔的道路。”
“但凡是这路窄一些,都不够马车使用的。”
李老六缓缓的讲述着,作为豆腐店老板的他,本来就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
这一次下乡收豆子,回来的路上刚好遇到郑芝龙等人,就忍不住的攀谈一番。
一听到李老六所说的话,郑芝龙一群人回过神来,仔细的打量着路过的马车。
十辆马车之中,至少有一半是运输商行的,马车上的标志显而易见。
刚刚的马车太多了,他们只顾着感慨,既然忘记了其中的细节。
不过这也没关系,知道现在的马车来来往往,全部都得益于朝廷制定的发展以后。
郑芝龙等人的眼睛里面,全部都冒着浓浓的光芒和兴趣。
眼神放到了李老六的身上,郑芝龙嘴角多了几分微笑,缓缓的开口说道。
“老人家,我们是第一次来金城,能否给我们介绍介绍,京城这段时间的变化。”
郑芝龙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李老六一看就知道,郑芝龙一群人非富即贵。
因此面对郑芝龙的询问,李老六也没有摆谱,立刻紧跟着回复。
“各位,我看你们也要入城,就跟着老汉我一起,一路边走边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