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这可是我大明朝的第一条铁路,全长750km,连通京城和辽东地区。”
“别说是一群百姓了,就连我们这些工人,都想早一点完成。”
“不说那么多了,大伙儿赶紧干活儿吧,瞧瞧那么多的百姓,那可是相当于监工。”
“要是干的不好,影响工期,一群百姓们可看着呢,可不能被他们给骂了。”
围观的众多老百姓们,投来的目光相当的火热。
感受到的众多工人,立刻加快了手中的动作。
被周围的父老乡亲们监工,在过去三天的时间,一群工人们早就已经习惯了。
一个个更加不会磨蹭,立刻加快了手中的速度,大量的铺设运输而来的铁轨。
铁路的修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另外一边。
火车生产厂,同样是上万名工人,忙碌的生产列车。
只要把车头弄出来以后,其余的列车车箱,就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从钢铁厂运输的钢铁,在火车生产厂工人的忙活之下,源源不断的有车厢被生产出来。
钢铁厂的厂长,看着工人们的干活效率,脸上露出了满意。
“厂长。”
“咱们的工人干劲满满,按照现在的生产速度,绝对不会耽误铁路开通。”
“按照相应的计划,七天以后,将会有两辆火车投入到使用。”
“每一辆火车的车厢,加上车头在内,足足有12节。”
“一节为火车车头,一节为火车工作人员休息,以及吃饭的地方。”
“剩下的十节车厢,全部都会被用来搭载客人,每一个车厢有120个座位,十节车厢可以容纳1200人。”
“再加上一些无座位票,算下来有300人。”
“也就是说我们大明的一列火车,就能够运输1500人。”
“当然了,如果是在紧急的情况之下,还可以再增加几节车厢,大大的增加运输量。”
火车生产工厂的工作人员,满脸笑容的向自己家厂长汇报。
听完了工作人员的汇报,火车生产工厂的厂长,越发满意的说道。
“第一次开通,有两列火车投入到使用,这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让咱们的工人继续,按照皇上下达的圣旨,后续我大明还有更多的铁路线。”
“咱们的火车生产厂,必须保证火车的供应。”
“皇上和朝廷信任咱们,咱们可不能让他们失望。”
火车生产厂厂长特意叮嘱一番,他们大明第一火车生产厂,身上担负着重任。
在大明飞速发展的情况之下,火车的运输格外重要。
作为火车厂厂长的他,根本不想耽误自家皇上,以及朝廷制定的发展计划。
很简单,众多的工作人员也明白,火车能够给大明带来众多的变化。
一个个工作人员满脸笑容,自信心满满的回复道:
“厂长,你就瞧好吧。”
“我们什么时候给你掉过链子,工人们干活儿的速度,全部都是保质保量的。”
“一想到咱们火车生产厂生产的火车,能够遍布大明,运输成千上万的百姓和货物。”
“工厂里的众多工人们,积极性全部通通拉满,干活的力度大大提升。”
“你瞧瞧大伙儿,全部都热血沸腾,要不是有咱们的人看着,工人们都想加班加点的干。”
“昼夜不停的生产,生怕耽误皇上和朝廷的事情,愧对这么高的工钱和待遇。”
工作人员说话之间,目光看向了忙活的众多工人。
在生产车间的工人们,一个个相当的自觉,全部都是组装和生产的声音。
工人干活太积极,太淳朴了,火车生产厂的厂长看在了眼里,相当认同的点头。
对于工人们干活的力度,他这个当厂长的,根本就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来。
眼瞅着一群工人,全部都陷入到了忙碌之中,火车生产厂厂长特意叮嘱。
“也别让工人们太累了,严格按照我们的休息制度来,不能亏待了这些工人。”
“要是让他们累倒了,将会影响整个生产厂的进度。”
“保持现在的速度就足够了,不需要加班加点的干。”
“本厂长知道这些工人们,想要报答朝廷和工厂,但也得顾着自己的身体。”
“厂长,我们都严格的监督者,按照相关的作息来,可没有不让百姓们休息。”
“厂长,你放心,都严格监督众多的工人,加班加点是不允许的。”
“保障工人们的休息,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一群工作人员绝对不会,让一群老百姓们拼死干活。
此时此刻的他们,早就进行了严格的监督,阻止众多工人的想法。
有了一群工作人员的监督,火车生产厂的厂长,此刻也不在说什么。
这些工作人员都是有经验的,他这个当厂长的放心。
火车生产工厂,上万名工人一起生产组装的场面,别提有多么的壮观。
一群人都在为七天后,开通大名第一条铁路运输做准备。
整个辽东工业园,几万名工人都在一刻不停,源源不断的提供铁轨和列车。
与此同时。
京城的地界上。
作为大明目前最大的四座工厂之一,纺纱厂里的1000台纺纱机,全部都在高速的运转。
整个工厂之中,都是纺织工人踩着纺纱机的声音。
材料运输,物品生产,成品运输,整个纺织生产厂的生产线,全都是井井有条。
一台纺纱机,每一名纺织工人,每天十个小时的生产,能够生产80匹布。
1000台纺纱机,一天就能够生产8万匹布。
纺织厂的仓库里,都堆满了原材料和布匹。
纺纱机生产的布匹,不仅效率快,质量还高出市面上的一大截。
这些物品运输到各个商店,受到了大明百姓的追捧。
而纺织厂的一群工人们,知道生产的布匹大受欢迎,一个个放下了心里面的担心。
只要布匹卖的越好,她们这些纺织厂的工人,才不用担心工厂倒闭。
好不容易进入纺织厂工作,每个月能领到稳定的工钱,这在大明的地界上,那可是铁饭碗。
一群工人们都不想铁饭碗没了,一个个都加倍努力,只求自己做的更好。
纺织生产厂生产的布匹,拥有了众多的花色,在市场上具备了独特的竞争力。
挤压了其他人的布匹市场,带动着大明布匹行业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思路打开。
整个大明市场越发的热闹,京城之中,不少的布匹二道贩子迎来了春天。
纺织生产厂的布匹又多又好,转卖到其他的地方,能够赚到不少的银子。
进货,必须进货!
一群二道贩子忙碌起来,一个个守在纺织厂的直营商店,就蹲守生产出来的布匹。
只要有新的布匹送来,就会被第一时间抢售一空,彻底的卖爆了。
……
第482章 大明帝国1亿人口,最广阔的市场!“求订阅”
“来货了,来货了。”
“又有好几千匹布,从纺织厂运到了商店,大伙都把路让开,别耽误商店开业。”
京城的街道上,一架又一架的马车,不断的运输着布匹,前往各个相应的店铺。
当看到马车上的布匹,以及车夫的吆喝声。
不少的布匹商人们,眼睛里都冒着众多的光芒,一个个的眼神之中,都带着几分激动和着急。
布匹不断的被搬运到店铺,每一个商人的目光,全部都一动不动的盯着。
此时此刻的他们,注意力都放到了布匹上,生怕自己错过抢购的机会。
在一群商人的注视之下,店铺的一群工作人员们,总算是进行了一波补货。
还没等工作人员们,开口说出售卖的话,一群布匹商人立刻冲到店铺之中,嘴巴里不断的嚷嚷着。
“我要50匹,现在付钱!”
“50匹不算什么,统统闪开,我要500匹!”
“俺要300匹!”
“钱给了,200匹布拿来!”
一群商人们把钱拍在桌子上,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从工作人员手中拿货。
对于眼前的场面,工作人员们这几天的时间,早已经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
迎接着一群商人们的目光,工作人员的脸上带着淡定,井井有条的安排起来。
“不要急,大伙儿都不要着急。”
“一个一个的来,按照领货的号码,逐一的进行货物领取。”
“对了,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我们店铺采购了预售制度。”
“大伙需要多少布匹,可以预先的进行登记,等到纺织生产厂生产出来,第一时间交给预购的人。”
“!”
“还能够提前预购,这个办法不错,能够抢先拿到布匹,必须预购起来。”
“登记,快给我们登记,现在就提前把钱交了,有布匹得第一时间卖给我们。”
一群商人实在是太热情,店铺出行了预购政策,商人们害怕自己拿不到,直接果断的交全款。